首页 优美语句素材
导航

感叹人生简短时间流逝飞快的短文

2020-12

感叹人生简短时间流逝飞快的短文(一)

’%%(年#月第’#卷第#期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34526174895:;<&6=><>5>;48?@5A1><46

012)’%%(B47)’#!C4)#

景似情殊!境同感异

———陶渊明《游斜川》与苏轼《和陶游斜川》比较阅读

舒韶雄

(黄石教育学院中文系,湖北黄石!"#$%%%)

摘要:苏轼的和陶诗与陶渊明原诗有总体风格上的相似性。但因两人所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性格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似之中也有不同。这正是他们作为大诗人的独特风格。通过陶渊明《游斜川》原诗与苏轼和陶诗的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种独特性。关键词:陶渊明;苏轼;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舒韶雄(+/,#-)男,黄石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苏轼研究。

!

东晋义熙十年(公元"+"年),诗人陶渊明五十岁。诗人

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共赋诗。

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这篇序文完全是一幅优美的山水小品。它先交代游斜川的时间、人物,然后具体描写斜川风物,长流的鲂驰鸥矫、曾城的独秀中皋,使诗人纵情于自然,得到极大的心理愉悦。序文也点明作诗的目的是伤悼岁不我与、时不我待,正是诗人经常歌咏的主题之一。从这篇序文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抒情小赋和骈体文对他的影响。魏晋时期,抒情小赋的涌现,拓展了辞赋的表现领域与表现风格,这时期的辞赋创作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表现形式上则更多地侧重于抒发个人内心的细微感受和细腻情感。这种抒情小赋后来因骈文的兴盛而增加了骈俪的成分,在陶渊明的这篇诗序中,“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都是对仗工整的句式。三字对、四字对、七字对等骈偶句式在其中的运用非常明显,就整篇序文来说则以四字句为主。魏晋时期,骈体文句式的字数还没有严格限制,而且初期骈体文不仅不十分讲究工整,还有骈散兼行的做法,在骈偶中掺杂一些散句,这正是后来《文心雕龙・丽辞》中所说的“迭用奇偶,节以杂佩”,直到刘宋时期,“四六”的格式才初具雏形,所以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陶渊明这篇篇幅短小、具有浓厚诗意的诗序受到的抒情小!!收稿日期:’%%$-+%-’#

!!!关于陶渊明的享年,有诸多说法,此处取本传六十三岁说。!!"这首诗及序各版本多有出入,此处取逯钦立校注《陶渊明

集》(中华书局+/,/年版)。

辞彭泽令后,官是再也不做了,隐居的决心也日益坚决,虽然心情有时也不平静,觉得“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陶《杂诗》之二,下文凡引陶渊明诗文均只标陶),但终究开始体会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解脱羁绊的乐趣,所以心境比以往要平和得多。生活上的困窘却较过去为甚,这时诗人举家已迁至南村,“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归园田居》五首之一)的景象不再有了,只剩下“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陶《移居》二首之一)的狭小,与旧宅园田居大不相类。躬耕自资的生活在辞去彭泽令后已真正实行,“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陶《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起初也许还有着“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陶《移居》二首之二)的幻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耕作获得收成,但生活终于还是日趋贫困,“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陶《杂诗》之八)即使这样微薄的愿望也不是常能满足,晚年甚至有乞食之举。过去常提的“精神生活”固然不再提及,就是那种孤高自赏的态度也有所改变。自己多病嗜酒且不说,儿子们却也不成器,酣饮赋诗的纵情已大为衰减,只好慨叹“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陶《责子》)。往昔官场上的少数几个朋友此时也因“语默殊势”而“息交绝游”,能够给他温暖和安慰的只是和他朝夕相处的田夫野老,他们对诗人有时“壶浆远见候”,诗人有时也“只鸡招近局”。在归田后的二十余年中,他在和田夫野老的交情中颇得到了一些温慰。

义熙十年开年不久,五十岁的诗人陶渊明和“二三邻曲”有一次很有意味的斜川之游。诗人作《游斜川》诗以记之,诗

"万方数据前有一篇序文: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

赋的影响和它作为早期骈体文的特点。

《游斜川》诗云:

开岁倏五十,吾生行归休。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严格地说,这是陶渊明唯一的山水诗,也是一首颇富理趣的山水诗。诗的开头感叹岁月流逝,“开岁倏五十”,一个“倏”字写出诗人内心那种时光飞逝、惊回首青春不再的心理,解郁闷和不快。他和当地黎族人民亲近,和这些人的生活亲近,和他们的习俗、山水、风物亲近,融入他们的生活。在他窜逐海外的日子里,儿子苏过一直陪侍左右,也给他以极大的安慰。

元符二年的正月五日,生活已逐渐安定下来的苏轼和儿子外出游玩,作了一首《和陶游斜川》诗:

谪居澹无事,何异老且休。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中流遇洑洄,舍舟步层丘。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俦。过子诗似翁,我唱而辄酬。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不?问点尔何如,不与圣同这种心理触动了内心的情怀,于是便想趁着这好日子外出游乐。中间部分写山川之美以及饮酒吟咏之乐:天气澄和,四野明净,山秀泽清,鱼跃鸥鸣,更兼有美酒嘉邻,使得诗人能纵情驰怀。结尾由眼前之乐想到人生短促,希望借酒忘忧,极乐当前。诗的情调也由喜悦转苍凉。陶渊明处于晋宋易代之际,他的诗风或多或少受到玄言诗影响。“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四句是典型的对偶句,它上承玄言诗对山水描写的余脉,下启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诗创作,从中可以看出玄言诗向山水诗过渡的痕迹。

无论是《游斜川》诗还是序,抒发的都是“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的感叹,这种感慨人生短促、要求及时行乐的思想在魏晋时期非常典型。我们读《游斜川》诗及序很容易联想到西晋石崇的金谷集会和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会。石崇为作的序中有“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的话,而王羲之《兰亭集序》前半记述盛会概况,写山川之美、饮酒赋诗之乐,后半由眼前之乐转入人生短促的感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嗟夫!”抒发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游斜川》诗及序与王羲之兰亭集会诗及序旨趣是相同的;所不同者,陶渊明《游斜川》序文比王羲之《兰亭集序》要简练质朴些。

北宋元符二年(公元!"##年),大诗人苏东坡贬谪在海南儋州已经两年了,北归之望,已趋渺茫。两年前的四月,六十二岁的诗人独与幼子苏过过海,儿孙们痛哭江边,以为死别。七月酷暑诗人抵达儋州,无处可居,父子二人住在桄榔林下。后来得军使张中帮助,僦官屋以庇风雨。立冬后,风雨不止,官屋破漏,以至“一夕或三迁”。即便如此,第二年湖南提举常平董必察访岭南,还是遣使将苏轼父子逐出官舍,苏轼只好买地筑室,起屋五间,潮州人王介石和当地百姓运甓畚土以助,亲躬泥水之役,诗人才得以有安身之所。生活方面,因为困窘,以致“尽卖酒器,以供衣食”,而海南悬居海外,生活多有不便,甚至会有“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苏《纵笔三首》之三,下文凡引苏轼诗文均只标苏)的情况,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苏《与程全父书》)足见其情之窘迫,生活不便之甚。不过,这一切对于乐天派的苏轼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大影响,他总能从身边的事如读书、出

游或身边的人如儿子苏过以及当地黎族百姓中找到乐趣,万方数据排

忧。问翁何所笑,不为由与求。

诗前序言只有一句“正月五日,与儿子过出游作”,简短地交代出游基本情况。诗的开篇交代自己谪居的情况,一个字含义深远:曾经的风流褪去了,“老矣复何言,荣辱今两空”(苏《次前韵寄子由》);曾经的热闹退却了,只剩下“庭空鸟雀散,门闭客立久”(苏《和陶拟古九首》之一)的孤独。澹然无事的日子里,“归来闭户坐,寸田且默耕”(苏《和陶赴假江陵夜行》),诗人感到“梦幻去来,谁少谁多。弹指太息,浮云几何”(苏《和陶停云四首》之四),世事看透,贬谪也不觉得是多痛苦的事,“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苏《被酒独行,遍至子云…》之三),心境变得更加通脱旷达了。这在诗的中间部分体现得非常明显,“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八句,写出诗人出游时那种平和闲适的心境,游玩没有固定的目的地,所以一任船儿随波漂流,船不能行,那就上岸,喝酒也不必强求酒友是何等人物,只要是个伴儿就行。一切都不必强求,随心所欲而无乐不至,“空钩意钓,岂在鲂鲤”(苏《观棋》),与其说诗人是在游玩,不如说他是借游玩放飞自己旷达闲适的心境。难得的是,儿子苏过也是可以和父亲诗酒酬唱的知音,“过子诗似翁,我唱而辄酬”,其乐融融,快慰无比。诗人自然想到陶渊明的责子,于是带着让人羡慕的口气问道:颇有此乐不?”最后四句用《论语・先进》中的典故,进一步表达出诗人平和的心境。整首诗虽然没有具体地描写出游时的景物山水,但我们却能从中体会到诗人闲适从容的出游之乐,正如纪昀所评:“有自然之乐,形神俱似陶公。”

苏轼晚年远谪惠州、儋州,但他凭依佛老,加之旷达乐观的性格,使他能“人不堪其忧,公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苏辙),从容坦然对待忧患,所作诗文丝毫不见老人衰惫之态,反而充满郁勃之生气。不仅在《和陶游斜川》中是这样,在他晚年所作其他诗文也可见出,试举作于绍圣元年(公元!"#$年)的《记游松风亭》为例: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床止息。仰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如何得到。良久忽曰:”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两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这篇短文通过一件小事写出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人生在世,常常会心为形役,一切忧患苦恼皆缘此而生。苏轼以其洒脱飘逸的智慧、旷达自适的人生观使苦恼积郁为之一空,并以

《金谷集》“澹”“未知陶彭泽,《亡兄端明子瞻墓志铭》“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此维系内心的平衡,那种身处逆境而心中泰然的人生态度随机触发,得到圆通的表达,这是诗人晚年参透荣辱生死、得失进退而进入自由境界的人生告白。《记游松风亭》虽是即兴而写,但就如刚从路边采下的野花,晶莹的露珠还在,其中充满着生活情趣和郁勃的生气。

陶渊明《游斜川》与苏轼《和陶游斜川》都是诗人晚年所作,这两首诗的题材以及两人晚年所处境遇均有相似之处,但两首诗中表达出的思想情调却有些不同:陶诗主要表达的是僚队伍的主体,所以有宋一代,文人的地位相对较高,文人虽有升迁之虑,却无性命之虞。苏轼中年因讥切时事罹“乌台诗案”,虽言事者摘其语以为谤,说他“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讟漫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监察御史里行舒亶剳子》),但狱吏要把苏轼送有司寄禁时,神宗并没有应允,认为只是根究吟诗之事,不必如此,后来又“遣使就狱,有所约敕,故狱吏不敢别加非横。臣亦觉知先帝无意杀臣……”(苏《杭州召还乞郡状》),这种处境,相对于魏晋时期文人多遭丧乱,二者之别有如天壤。所以苏轼同时代的诗人们不会有魏晋时期文人那么强烈的忧生之嗟,不会有“密网裁而鱼骇,宏悼吾年之不留”的感慨和及时行乐的愿望,带有悲剧性情调和一定的消极色彩;苏诗则主要表达的是“此心安处是吾乡”(苏《定风波》)的旷达超然,是对苦难忧患的超越,更有积极性意义。这种不同,既有他们所处时代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经历、思想性格上的原因。

从时代的因素看,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乱世,战乱和分裂在这三百年时间里几乎没有消停过。仅以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来说,就经历了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的专权,王国宝的乱政,王恭、殷仲堪的起兵,桓玄的夺位以及后来的刘裕篡晋,还有以孙恩为首的农民起义等等,所以陶渊明把他生活的晋末宋初这个时代比作夏商周三代的末世,他说“愚生三季后”(陶)、“三季多此事”(陶《饮酒》二十首之六),这样的社会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战争使很多人丧生,许多文人又因为莫名其妙地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害或死于战乱,和陶渊明所处时代差不多的就有刘琨、郭璞、傅亮、谢灵运等。文人遭遇乱世,在行动上很多人采取的是避祸全身之计,于是退隐了,陶渊明本人就是典型;在思想上,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情调和作为悲剧性基调的放达,而这种放达往往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文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和情感。”(王瑶《文人与药》)陶渊明可以说非常典型地反映了魏晋文学的这种悲剧性情调和情感体验。

相对于陶渊明所处的晋末乱世来说,苏轼所处的北宋在政治上无疑要好得多,虽然党争一直贯穿整个北宋王朝,苏轼也在党争的政治旋涡中几次浮沉,直至晚年还贬居到惠州甚至更远的儋州,他自己也抱定了生还无期的决心,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仍留手疏与诸子,死即葬海外。”(苏《与王敏仲书》)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统治者崇文抑武政策使北宋文人的地位和处境与晋末乱世自不可同日而语。残唐五代战乱频仍,魏晋以来高门大姓这个社会主导政治力量彻底消失,贵族阶层的隐退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权力话语空间,这为从前处于隐性地位的寒士阶层独立地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先决条件。而统治者的政策又使得寒士阶层成为社会中心的愿望成为了可能。崇文礼士、以文治国,这种

政治策略使得大量普通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能够成为国家官

万方数据罗制而鸟惊”(陶《感士不遇赋》)这样深刻的情感体验。我们读苏轼《和陶游斜川》,会觉得它比陶渊明原诗更平和闲适,原因之一盖在于此。纪昀评苏轼这首诗“有自然之乐,形神俱似陶公”,撇开“形”不说,窃以为这两首诗在“神”上还是有着细微差别的。

从人生经历和思想性格来说,陶渊明有过痛苦的出仕经历,有过无奈的退隐之举,虽最终归隐田园,但终究是独善其身的明哲保身策略。出仕之时,官微职小,归隐之后,日趋贫困,仕与隐的矛盾一直在内心交战。他早年有儒家的济世思想,“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杂诗》之五),显示了诗人要在政治上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但社会现实使他的慷慨激昂几乎消磨殆尽,青春流逝了,理想幻灭了,济世的热望也消退了,只剩下“有志不获骋”的感叹,“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陶《归园田居》之四)、“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陶《岁暮和张常侍》)、“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形影神》),反映了中年以后老庄委运自然的思想对他的消极影响,他承受了魏晋以来的玄学思想,把生死、寿夭、贵贱看得很淡,采取的是委运任化的态度,于是才有了《游斜川》中“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的要求和愿望。

对于苏轼而言,他青年时代“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亡兄端明子瞻墓志铭》),自称“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苏《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之二),但他仕途多舛,虽也曾身居高位,更多的却是任地方官,政治抱负并未曾充分抒展;中年以后,受过很多打击迫害,屡遭贬黜。但他似乎特别想得开,他说“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苏《和陶和刘柴桑》)、“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苏《和陶王抚军座送客》),他对一切都随遇而安,不以为忤,他不止一次说过“海南万里真吾乡”,(苏《吾谪海南,子由雷州…》)“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苏《别海南黎民表》)这类的话,所以他也特别能从苦难中解脱自己,即便食芋饮水,他晚年的诗文仍然“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他的思想,在主导方面是儒家的入世思想,但在中年之后佛家、道家的思想对他有很大影响。外王之心既屡遭挫折,兼济之志亦难以施展,于是静虑敛心、随缘任运的禅宗思想成了他精神的避风港和心灵的家园,使他获得了心理上的调整和精神上的解脱。不过,虽然他“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李泽厚语),对佛、道思想采取的却是非常理智的态度,吸取其中积极成份的较多,不喜欢那些玄虚之论,希望借此在身心上有所

“悲日月之遂往,《赠羊长史》《游斜川》

裨益,在解脱“烦恼障”之后对人世能冷眼观察,以达到无所挂碍、无所顾念的超然态度。他在萧然清坐的日子里,“绛帕蒙头读道书”(苏《客俎经旬无肉…》),其出发点和学佛是一致的,只是藉此使内心安宁,因此他认为“游于物之外”,则“无所往而不乐”(苏《超然台记》),要求以安然的态度应对万物世界,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表现了佛道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和陶游斜川》诗中表露的旷达闲适是积极面对人生的表现。

陶渊明临终自谓“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陶《与子俨等疏》),苏轼晚年也说自己“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如其为人,实有感

焉。”(苏《与子由书》)诗人的心灵是相通的,苏轼在陶渊明身上看到了自己,并且引之以为榜样,要“以晚节师范其万一”。千载之下,二公之心,惺惺相惜,令人感慨。虽然他们在人生境遇、思想性格诸方面仍有其不同之处,但就苏轼所作全部和陶诗来看,其总体风格是与陶渊明原诗相近的,“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我们就陶渊明《游斜川》与苏轼《和陶游斜川》作比较阅读,其目的只是通过探讨这相似之外的不同更深入地探究他们诗歌艺术特色的独特之处。

责任编辑:彭雷生

!"#"$%&’()’(*’+,-$#./(,"#%-.(0.’(1""&’()#

!"#!$%&’()&*+

(,$)*-.-/-0%123-*2,"4%*+.$)5647%2)&*,&88-+-,"4%*+.$)"49-):;<===,,$)*%)

2%#.+/,.:!#!$)’.0&-3&>-7$&-6?@AB4%*’3)*+’.1-.-398-.?@A’.&1)+)*%80&-3)*+-*-1%8.2C8-DE424*6-12$-)*>84-*7-&>3%*C>%72&1..47$%.2$-.&7)%8-*F)1&*3-*22$-C8)F-6)*,-(0-1)-*7-.%*62-30-1%3-*2,2$-1-%1-%8.&.-F-1%86)>>-1-*7-.)*2$-)10&-3.D?$%2).G4.22$-)16).2)*72)F-.2C8-.%.+1-%20&-2.DEC7&30%1)*+?@AB4%*’3)*+’.《H&.)+$2.--)*+)*I)-7$4%*》J)2$!#!$)’.-7$&-60&-3,J-7%*7&301-$-*62$).K)*6&>6).2)*72)&*3&1-6--08CD3"450+6#:?@AB4%*’3)*+;!#!$);7&30%1%2)F-1-%6)*+

万方数据

景似情殊境同感异--陶渊明《游斜川》与苏轼《和陶游斜川》比较阅读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舒韶雄,SHUShao-xiong

黄石教育学院,中文系,湖北,黄石,435000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HUBEIINSTITUTEOFEDUCATION2006,23(3)0次

参考文献(1条)

1.逯钦立陶渊明集1979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张映梦陶渊明在宋代的地位及其与苏轼、朱熹之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23(2)

到了宋代,陶渊明开始受到一致的推崇.宋人对陶渊明的景仰,首先在于对陶渊明正气凛然、不屈服于强权的高尚人格的推重;陶渊明在世俗生活中时时体现出的高怀逸趣--艺术的眼光、艺术的心情,让宋人羡慕不已.陶渊明在宋代备受推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宋代内忧外患,士大夫忧心忡忡,希望找到一个能安顿人生、超越痛苦的精神榜样,而陶渊明正是最理想的人选.苏轼一生推重陶渊明、由衷喜欢陶渊明.朱熹慧眼独具,对陶诗有特别的体味,看出了陶诗内涵的丰富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可以说,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在宋代得以最后确立;陶诗独特的美学价值,是宋人发现并给以理论上的完全肯定.

2.学位论文赵戎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2007

苏轼,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词、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却视与之生活时代相隔约七百年的陶渊明为异世知音,写有不少涉及陶渊明、间接模仿陶诗冲淡质朴风味的作品和对陶诗平淡风格的评介。在其晚年,更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写有124首“和陶诗”、10首《归去来集字》和1篇《和归去来兮辞》,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本文即将苏轼对陶渊明的这种浓厚的追慕情怀称之为“陶渊明”情结,集中分析其诗歌中的“陶渊明”情结,由此看出其产生的原因、表现状况及对后世的影响。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简述苏轼之前陶渊明的传播与接受。宋之前,陶渊明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