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台湾的蝴蝶谷说课稿》
《台湾的蝴蝶谷》说课稿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会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美点”,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感受蝴蝶谷的美丽与迷人,使语文实践与人文精神水乳交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台湾的蝴蝶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第19课,这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景色。全文文笔优美,词汇丰富,既能让学生感受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从教材编排来看本单元为“爱国篇”,主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风光和民族风情。《台湾的蝴蝶谷》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歌唱二小放牛郎》、《鸟岛》,下跟《欢乐的泼水节》。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根据教材的要求,本篇课文用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第二课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台湾蝴蝶谷的美丽。第三课时:指导书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我今天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2、教学要求: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角度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第一课时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运用比较、替换、表演、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飞过、穿过、越过、赶到”等词语,特别是文中“金光灿灿”、“壮观”、“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上下翻飞”等成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1、体会动词的用法,培养学生语感。
2、在感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
3、能够根据课文中优美的句式,进行仿写。
(3)情感目标:从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蝴蝶谷景象的迷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及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蝴蝶谷远在台湾,书上虽然有生动的插图,但对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我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通过多层次地朗读来感受这种美景,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作为第二课时的重点。我班学生都没有去过台湾,对台湾的了解有限,要激发他们对台湾的热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作为本课难点。我将通过图片和简介,
二、说教法、学法
《台湾的蝴蝶谷》一课4个自然段没有严密的逻辑顺序,除了第一段整体描述台湾外,另外三段处处都体现了蝴蝶谷的美。根据这一特点,我紧扣蝴蝶谷的美丽,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段落,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悟读,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体会、感悟,达到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课内外知识相结合,以达到突破重、难点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及时鼓励、表扬,让教室里彩蝶纷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领美、探求美。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才能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最佳学习状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课伊始,我通过欣赏一组美丽的蝴蝶谷图片导入新课,欣赏后我问:同学们,台湾蝴蝶谷的图片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问题非常简单,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都能感受到蝴蝶谷的美丽、迷人。我再问:“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祖国的宝岛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为什么呢?谁来说一说。”点击出示:因为祖国的宝岛()气候(),水源(),花草(),所以是()生长的好地方。接着问:“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蝴蝶谷的美的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引入第二课时的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都描写了蝴蝶谷的美景,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受深的段落来学习、体会、感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自主感悟,欣赏美,品味美。
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内容,进入相关自然段。
我想,更多的学生会被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蝴蝶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所吸引。这是本课的重点段。直接描写了蝴蝶谷中的蝴蝶。它分别介绍了只有黄颜色蝴蝶的山谷和有好多种蝴蝶的山谷。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蝴蝶的美呢?我会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尝试:
教学黄颜色蝴蝶的山谷时,重点理解“金光灿灿”和“十分壮观”这两个词的关系,我利用电脑制作了课件,让学生根据画面进行填空练习:在阳光照耀下,()黄蝴蝶金光灿灿,十分()。当画面上呈现
几只蝴蝶、一群蝴蝶的时候,学生在填词、朗读中发现,这种景色可以用美丽、漂亮等词语来形容,不能用“壮观”。当画面上出现成千上万蝴蝶的时候,学生不由自主的发出惊呼,通过不同画面的比较真正体会到“壮观”的含义。让学生在对比当中,体会到黄蝶幽谷的壮观景象,使学生如临其境,有感而发,从而读出“壮观”的景象。也实现了课前预定的知识目标。
教学彩蝶谷时,重点感悟“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这一句话。我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找有关蝴蝶的图片、文字和影像等资料,让学生精心制作了一只只小蝴蝶,请他们佩带在胸前。此时的学生和蝴蝶融为一体。既使教学充满了童趣,又自然的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境当中。我先鼓励学生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是怎样的一只蝴蝶?接着用多媒体直观的演示,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找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个蝴蝶谷的景象呢?学生很自然的就找出这句话。我提出第二个问题:“蝴蝶和空中的花瓣哪像?”从而点出词语,交流品位它的美。如“五彩缤纷”,让学生找出近义词“五颜六色”再读一读,如“一把把”,让学生体会蝴蝶的多,又通过比较体会到因为蝴蝶“上下翻飞”才好像花瓣在“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从而真正感悟到蝴蝶飞舞的轻盈体态,感受到蝴蝶谷迷人的景象,并读出彩蝶谷的美。情境的创设,促发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学生在阅读中“油然而生”地悟出个中之味。这种感悟就是在无形之中进行着的,它不需要我们去更多的解词、品句。
篇二:《《台湾的蝴蝶谷》说课稿》《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想
易门县龙泉镇中心小学梁云城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我是龙泉小学的教师梁云城。下面我就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19课《台湾的蝴蝶谷》一文,说说我的教学设想,诚请各位评委、同行赐教。
一、教材分析
《台湾的蝴蝶谷》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写景文章。主要介绍了台湾蝴蝶谷里的蝴蝶数量多、品种全、色彩艳,景色迷人。全文文笔优美,词汇丰富,既能让学生感受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迷人景象,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这篇文章是第七单元中的第三篇,从教材编排来看属“爱国篇”系列,主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风光和民族风情,此文上承《歌唱二小放牛郎》、《鸟岛》,下跟《欢乐的泼水节》,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
二、目标制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围绕这一理念,依据教材所处的位置、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三个教学目标,三个目标包容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凸显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积累一些描写色彩的词语。(知识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背诵课文。(能力目标)
3、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想象、看图等感受蝴蝶谷的美丽迷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及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情感目标)
重难点突破:学生大都没有去过台湾,对台湾的了解有限,要激发他们对台湾的热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把“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台湾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确定为本文的教学难点。二年级的
学生对大自然、对外界事物好奇心较强、求知欲旺盛,对事物的认识已有了简单的认识和体验,但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台湾蝴蝶谷景象奇特、壮观,书上虽然有生动的插图,但对没有身临其境的孩子们来说,要凭借语言来感受其壮观、迷人的景象,还是比较难的,所以我把“学会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并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来感受蝴蝶谷的美丽、迷人”作为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上述重难点,课前要求师生都去查阅一下台湾名胜风景资料,课中相互交流展示、补充介绍,这样课内外结合,进一步了解台湾;课中以读为本,巧妙启发,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想象情景、反复朗读;利用课件及实物演示等创情激趣,达到声、像、文相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感受蝴蝶谷的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方法选择(教法、学法)
1、自主、探究学习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法教法的选择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以学定教,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使教学有效的前提。所以我的教学中将赋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读为本,营造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全体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勾画、思考想象、理解感悟„„让他们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
2、情景教学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所有学生都乐学、善学。教学中我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用教具、课件、富有感染力的过渡语等创设开放、愉悦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对话平台,激发学生兴趣,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充分参与,尽情展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流程
本篇课文我将用二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能做到正确、流利地读通全文;初步了解主要内容,指导书写,学会本文生字词;我今天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我主要采用易门县质疑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蝴蝶是儿童比较喜欢、也较熟悉的小动物,上课伊始,我从儿童喜欢的的蝴蝶谈起,课件出示精彩画面,导入课题:同学们喜欢蝴蝶吗?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美吗?用你想到的词、句大声说说它的美吧!接着让学生想象:假如蝴蝶不是一只、两只,也不是一群,而是整座山,整个山谷都是蝴蝶,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想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蝴蝶谷,去欣赏那得美景吧!由此引出课题并板书(19、台湾的蝴蝶谷)然后启发学生:看着课题,说说你已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处理既能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又时时不忘语言文字的训练,容看图说话、想想情景、审题质疑于其中。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质疑,相机画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比如“蝴蝶谷”一词,(画山谷、理解山谷、贴蝴蝶图)这样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大概的了解,符合整体入手的教学原则。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读是语文教学的规律。读,首先要由学生独立地读。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同学们“大声读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蝴蝶谷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一问题非常简单,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都能感受到蝴蝶的多、美及蝴蝶谷的迷人。此时教师相机板书这些重点词(板书:多、美、迷人),揭示课文重点:“是啊,蝴蝶谷里的蝴蝶又多又美!老师相信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现在就请大家再细细读读课文2-3节,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蝴蝶的多和美的?用“”勾画出来。”(这时,我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边找找、画画;自学完成后跟同桌大声读读所画的词句及感受)这样就顺利地将学生引入了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正像教育家斯宾塞所说:“教育中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一环节中的两次通读都为学生营造了独立思考的空间,体现了以读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学生最终才能读懂课文。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这一环节是以重难点内容为主的较深入的阅读阶段。《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有4个自然段,除了第一段整体描述台湾外,另外三段处处都体现了蝴蝶谷蝴蝶的多和美。根据这一特点,我紧扣蝴蝶
谷的迷人,以“多”和“美”这两个字为切入点,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自由找,汇报中尊重学生选择和多元理解,同学们,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蝴蝶的多和美的?当学生说到第二自然段的相关词句时,我抓住下列重点词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点课件):你认为什么才叫“一群群”?什么样的景象才能称得上是“色彩斑斓”呢?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容易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纷纷说出自己的理解,书中的语言文字就内化成自己的感受了。(此时相机板书)。接着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你还能用上哪些描写色彩的词来说说这些蝴蝶呢?”学生说出很多的词后,教师及时让他们动手写几个在书上。当学生说到这句话时(点击课件),先让学生大声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带点词都是描写什么的词,这几个动词能交换使用吗?为什么?这样启发,学生就能通过想象、比较,真切地感受到群蝶飞舞的景象,以及蝴蝶赶路过程的美丽与艰辛,同时感受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接着启发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你也能用上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说一句话吗?”说充分以后,教师相机用课件播放动画及视频,欣赏激趣,加深理解感悟;最后让学生看课本,及时进行美读、品读、诵读、积累。这样的教学,做到了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说的“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让学生想。”当学生说到第三自然段的相关词、句时,我又是抓住下列重点词句的:(点课件):山谷里的蝴蝶为什么会“金光灿灿”的?(相机板书)怎样的景象才能说是“壮观”呢?学生大胆想象,她们会说„„“看,整个山谷都是黄颜色的蝴蝶,虽然只有一种,但数量怎样?”这样启发是因为:学生所理解的词意只是表面上的,比较抽象的,朗读也往往是缺少“味道”的模式化朗读。要真正让学生进入深层次的阅读,就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其想、让其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创新思维就容易在课堂上闪现。当学生说到“上下翻飞、五彩缤纷”时,我启发学生:“上下翻飞”是什么样子呢?比比动作看看。见过“五彩缤纷”的景象吗?老师这里准备了一大把彩纸剪成的花瓣,哪几个同学愿意配合一下,让我们感受一下这迷人的景象呢?这时,我让一个学生读,三个人配合课文撒花瓣,其余用心听、看、感受。这样的情景{台湾蝴蝶谷说课稿}.
演示,洋溢着浓浓的情趣,符合低段儿童直观形象思维特点。然后教师播放课件上的精美视频(大屏展示),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直观表象,又能促发学生审美情趣,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时再指导朗读和背就比较生动,学生较容易受感染,会读得有滋有味,思维也会很活跃,文中的情与趣会“油然而生”。
当学生对上述重点段有了深入的感悟以后,我引导学生阅读一、四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篇幅较短,学生容易理解。我做了如下简单处理:1、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走进视频欣赏欣赏蝴蝶谷的美景吧(播放视频);教师随后补充介绍资料,出示紫蝶谷景象。2、看了这些视频,听着老师的介绍,你觉得台湾的蝴蝶谷怎样啊?正因为蝴蝶谷美丽、迷人,所以„„(这时,教师引读第四自然段,并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和说话训练:假如你就是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的一名游客,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你会想到些什么?小精灵又会说些什么?让学生想一想,动笔写一写,此时,学生就会把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蝴蝶的美大声抒发出来,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作为游客,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台湾的山谷中会有那么多的蝴蝶呢?让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想一想、填一填,学生在说一说的过程中就了解台湾的气候特点。这样教学,是基于课文,又挣脱课文的,体现了课内向课外的有效延伸。虽然打散了课文的编排(开头结尾一起教学),但是符合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也体现了从局部到整体的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对台湾有了整体的了解。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校内外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这是体现语文实践性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途径。全文教学即将结束时,我激发学生:是啊,台湾真美!它资源丰富、风景优美,不仅有迷人的蝴蝶谷,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你知道哪些呢?此时,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一些关于台湾的美景给大家展示一下,并简单的介绍台湾的名胜古迹(学生说后教师大屏出示图片)。之后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因人而异、多种方式表达和展示收获,以此再现内容、加深认识、有效积累、促进应用、培养能力。著名特级教师朱敬本说:学习语文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但是,“积累”是为了“用”。当学生带着成功的喜悦感以多种方式尽情展示完收
篇三:《台湾的蝴蝶谷第一课时说课稿》《台湾的蝴蝶谷》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台湾的蝴蝶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第19课,这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景色。全文文笔优美,词汇丰富,既能让学生感受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从教材编排来看本单元为“爱国篇”,主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风光和民族风情。《台湾的蝴蝶谷》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歌唱二小放牛郎》、《鸟岛》,下跟《欢乐的泼水节》。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根据教材的要求,本篇课文用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随文识字并指导书写;第二课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继续随文识字,并指导书写,感受台湾蝴蝶谷的美丽。第三课时:指导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我今天说课内容为第一课时。
2、学情分析:
蝴蝶谷远在宝岛台湾,孩子们都没有去过那里,也没有亲眼见过那么多色彩斑斓的蝴蝶聚集在一起的样子,对蝴蝶谷的美景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且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依靠形象思维,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对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即使课文的语言再美,对于学生来说,也只能停留在书面字词的理解上,让他们借助课文很难让进入课文意境,难以想象出文本所描绘的景象,更难以激发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因此,本课我就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突破这个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角度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其中会写
“源、茂、季、丛、赶”5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相关词语,特别是描写色彩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读准,读通,读熟课文,了解台湾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从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中,初步感受蝴蝶谷景象的迷人,激发学生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再者,书上虽然有生动的插图,但对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而且孩子们对台湾的了解有限,要激发他们对台湾的热爱更有难度,因此明确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认识14个生字,其中能正确美观的写“源、茂、季、丛、赶”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感知、感悟台湾蝴蝶谷的美景。
2、难点:在读中初步感知、感悟台湾蝴蝶谷的美景。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