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感人作文
导航

渴望的诗

2020-12

篇一:《诗歌是渴望情感》

诗歌是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而诗歌当中的情感的主要是通过意象意境体现。由于诗歌很短小且抒发感情强烈因而要求对意境的提炼比较精炼,能过很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无限想象。就意境本身来讲它是指以形象性为基础,作者的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互相交融,易于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体味、思索,富有象外之景、言外之意和韵外之味的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意与境合,就形成了意境,优美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认为意与境的交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一、情随境生

诗人先前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在生活中遇到某种物景,忽有所悟,思绪满怀,于是会借着对物景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文心雕龙。物色篇》:“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说的就是由意及境的过程。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这类例子: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阳头扬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诗中的人物随境生情。诗人自己随景生情达到意境浑融的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王》:“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天。愁因薄幕起,兴是清秋发。”《宿中同庐江寄广陵旧游》:“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日照一孤舟。”崔景页《黄鹤楼》:“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相关何处上,烟波江上使人愁。”在这类诗中,诗人的情思意念都是由客观物景触发的,由境及意的脉络比较分明。有的诗更写出情意随着物景转换而变化的过程,如柳永《夜半乐》这首词共三叠,层次很分明,景物的转换引起感情的变化,感情的变化又反过来改换了景物的色调,可以说是达到了“意与境深”的地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作于安徽滁州刺史任内,写的是春天涧边的景色。起始两句写在涧边的所见所闻,是雨前傍晚的涧边的春景,从岸上写出;后两句写雨中西涧的景色,从水中写出;四句诗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两张滁州西涧的画幅,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而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受的这其中的体味,其实就是所谓的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有的美学范畴,也是诗歌美学中非常重要和基本的审美范畴。

情随境生,“情”固然是随境而生,但往往是原先就有了,不过隐蔽着不很自觉自己,耳目一旦触及外境,遂如吹皱的一池春水,唤醒了心中的意绪。

二、移情入景

在意境隽永的抒情作品中,“一切景语皆语也。”(王国维《人间语话》)。景物是有开的,实的,情思是无形的,虚的,化情思为景物,就是以神求形,移情入景,情景交融,通过境来表现意。譬如元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崔莺莺送别张生赴试时唱的一支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布满青云的天,铺满落花的地,秋风萧瑟,北雁南归,连排四个景物,画出一片荒落衰败的景色,正好衬托出主人公的离愁别恨。一派灰蒙中也有一片红色的树林,在别人看来“红于二月花”的枫林,映入莺莺眼里,片片红枫都化作了离人的血泪。于是透过这萧条凄厉的秋色,淋漓尽致地传递出恋人伤别悲凉痛苦的心绪。秋凉与悲秋融成一体,构成了情景契合的意境。

将情思化入景物的笔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马致远的《天净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一词一物,一句一景,看起来它们互不干涉,但并不各自为政。这是因为每个景物都呈现一种枯瘦昏暗的色调,连那小桥流水也仿佛没精打彩的样子,于是这些景物将结连成为一脉景色,这沉沉暮勾通,正适应着天涯孤客的肠断心裂。这里用景物的色调来把情思溶入景物的。

移情入境,景不过是达情的媒介。情仅仅是诗的胚胎,要将它培育成诗,必须找到适合它们的媒介物,这就是景。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以表现,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才产生诗的意境。

现代诗歌1、《煤炭的意义》亿万年来沉埋于大地,时代开采出它的意义。赋予它使命和责任,便有了发热的机遇。„„黑的形象渐渐失去,红的光影化为空气。灵魂闪烁积极,内核燃烧不疲。潜藏的激情,用生命凝骤。能量熔化了坚硬的钢铁,最后只剩下一堆灰色的尘泥。它的归宿依然包容在广博的大地!

这首诗抓住煤炭的典型特征,概括而形象地描绘出从开采、燃烧到回归大地,完成了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全诗的思想内涵在煤炭的形象之中,隐喻人生除了靠自已奋斗以外,机遇也十分重要,往往一次机遇决定人的一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获取

三、体贴物情,物我情融

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它们在形态色调上各有差异,使人产生某种共同的印象,仿佛它们本身便具有性格和感情一样。古代诗人长于体贴物情,将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构成诗的意境。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登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平畴交远冈,良苗亦怀新”。杜甫《发谭州》:“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都达到了物我情融的地步。再如杜甫的《三绝句》之二:“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诗人体贴鸬鹚那种欲近人又畏人的心情,向它表示亲近,欢迎它常来作客。诗人和鸬鹚达到了凉解,建立了友谊,他们的感情交融在一起。比如诗人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歌有形象(境):我在黑夜里用黑色的眼睛寻求着光明;还有其思想(意):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社会处在一个极端迷茫的时期,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前途何在?诗人呼唤着人们要觉醒,要在这个黑暗的社会里,要用我们的奋斗与努力,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光明。这首诗的“意”是虚隐的,境却是实显的。诗歌的“意”是主观的、想到的、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境”是客观的、看到的、浮动于诗歌表面的。但它们之间却是和谐的,像水与乳融为一体;是统一的,像血与肉不可游离。

现代诗歌2、《春天》已经淡忘的过去,又恢复了记忆。踏着严寒冰雪,一路走到这里。披上温暖的阳光,呼吸鲜嫩的空气。思想开始奔放,意识变得积极。涌动的无数细胞,散发出阵阵青绿。在时空中提炼价值,在生命里播种意义。敞开广博的胸怀,用真情拥抱大地!

这首诗以拟人化手法描写春天,诗里没有春天的花草和山水,用“披上温暖的阳光,呼吸鲜嫩的空气”和“涌动的无数细胞,散发出阵阵青绿”等高度诗化的语言概括春天。

大自然的春天来了,万物已经复苏,充满着无限生机,在这样美好的季节该做些什么呢?“在时空中提炼价值,在生命里播种意义!”全诗激情飞越,人和物融为一体。

诗歌要将客观世界的美与主观世界的美互相结合,浑然一体,构成意境美妙的作品。社会现实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有阴暗的一面,也有阳光的一面。作为诗人要有独立的思想、智慧的眼光、丰富的知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否则,就很容易将现实写“歪”,作品必然被历史唾弃。

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要并重。思想性与艺术性,二者兼备的是优秀之作,侧重艺术性的是艺作,则重思想性的是佳作。如果内容过于浅露,一览无余,没有意境,必然缺乏感染力,没有诗味。

不论运用何种手法,都是意与境浑,心与物共,情思与景物融为一体,景生情,情生景,形神兼备,虚实相生,从而创造出生动优美、韵致精深的意境。欣赏诗歌的意境美,要像欣赏音乐一样,要有心灵的参与,要用心地去领悟,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要让自己的思绪在诗人创造的诗歌的意境美中驰骋翱翔。既要用上述的方法对诗歌的意境美进行比较深入的赏析,又不要拘泥于这些方法,不要拘泥于前人已有的对诗歌注释,不要对诗歌做吹毛求疵的挑剔。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受到周围境和自身意(情)的影响因素太多,已完成的诗歌是诗人当时意境交融的结果,是已经凝固了的琥珀。让我们用欣赏琥珀的细心和敏锐的眼力,去品味琥珀的形、色、意之美,去体会琥珀形成的过程美!这诗歌的琥珀在每一位细心的欣赏者面前都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崭新的、独特的意境美!

篇二:《最美的英语励志诗歌-青春的渴望》

最美的英语励志诗歌:青春的渴望

Aspirationsofyouth

青春的渴望

------JamesMontgomery

詹姆斯·蒙哥马利

Higher,higher,willweclimb,

更高,更高,愿我们

Upthemountofglory,

攀登上光荣的阶梯,

Thatournamesmaylivethroughtime

我们的名字就能永存

Inourcountry'sstory;

在我们祖国的史册;

Happy,whenherwelfarecalls,

幸福啊,当她一声召唤,

Hewhoconquers,hewhofalls!

他就去拼搏,就去攻坚!

Deeper,deeper,letustoil

更深,更深,让我们

Intheminesofknowledge;

在知识矿藏中开发;

Nature'swealthandlearning'sspoil

自然财富和学术精品

Winfromschoolandcollege;

从学校研究院吸纳;

Delvewethereforrichergems

愿我们在此发掘的珍宝,Thanthestarsofdiadems.比王冠的星星更加光耀。Onward,onward,willwepress

向前,向前,愿我们

Throughthepathofduty;

推进这职责的常规;

Virtueistruehappiness,做好事是真正的福分,

Excellencetruebeauty.美德却是真正的美。

Mindsareofsupernalbirth:

头脑会超尘脱俗地成长:

Letusmakeaheavenofearth.

让我们创造人间的天堂。

篇三:《关于爱的诗句》

渐渐的发现了我也渴望爱情

一个人行走在街道旁,

看着树的影子向身后倒退

我的心开始了翻江倒海

渐渐的发现了,我也需要友情

行走在塔大校园

一直以来

我以为我喜欢独来独往

直到面对漆黑的夜晚

才明白我也渴望友情

爱情也吧友情也好

拥有时感觉并不那么需要但没有时却发现如同缺少了空气难以呼吸

篇四:《语文第十一册期末试题1》

__________线_______号考________贞淑蔡__名姓订级班学小溪沙岗松装校学

2014-2015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5分)

chúfángjìngmìyìránkuíwútáozuì()()()()()2、“婴、畜、窜、霜”都是五六单元要求学会的字,请按要求回答。(2+2分)(1)观察以上生字能发现

(23、给“爱”字组上恰当的词语(所组词语不能重复)填在括号里。(3分)(1)周恩来是一位深受人民()的好总理。(2)姥姥去世,我再也得不到她的()了。(3)这孩子挺懂事,谁见了都回生出()之意。4、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1)幽深隐秘;不易理解。()

(2)为难或窘迫的状态;心神慌乱或不安()(3)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4)指细而密的小雨,像牛毛一样。()5、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其中的2至3个写几句话。(3+3分)

()()吞枣()()李戴马马()()()()大悟饱经()()失声()()6、根据意思写句子。(6分){渴望的诗}.

(1)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2)小狐狸这个样子真可怜。(反问句)

(3)正太郎说:“我必须把小狐狸还给它的父母。”二、阅读与感悟(40分)

(一)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

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7、这段文字写的是

8、用“~~”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1分)9、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从文中的“”和“”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2分)

(2)“飞跑”一词,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我”得知闰土到来后的的心情。(1分)

(3)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三个特征。(3分)

10、根据这段文字,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二)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

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11、联系短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6分)抖擞:打眼:

12物的精神;二是“”,用以表现人物的精神。(4分)

13、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他”的感情?(2分)

(三)傲良多。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惟有诗歌是最亮的一颗星,是我心中那份执著的渴望,是我永远的追求。

我渴望诗中的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的笔下幻化成千光万

彩,这是春的灵感,春的恋歌,诗中的情,诗中的景,诗一样的春色。

我渴望诗中的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的笔下婀娜多姿,这是夏的生命,夏的灵魂,诗中的花红,诗中的绿叶,诗一样的夏日。

我渴望诗中的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笔下深邃悠远,这是秋的写照,秋的眷恋,诗中的枫林,诗中的落叶,诗一样的秋色。

我渴望诗中的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的笔下漫天飞舞,这是冬的精灵,冬的舞者,诗中的寒风,诗中的雪花,诗一样的塞外雪天。

诗是这历史尘埃中绽放的绝世之花,诗是华夏千年的不老传说,我渴望与诗为友,相依相伴,举杯共赏,一起吟咏四季之情,历史之故。{渴望的诗}.

14、联系短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4分)骄傲良多:漫天飞舞:

15、在文中的空线处填写诗人的名字。(4分)16、仿照画“——”句子造句。(3分)

17、另外写出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诗句各一句。(4分)春:夏:秋:冬:

18、用“——”画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2分)

三、习作(30分)

任选一题习作:1、《我的小伙伴》;2、《难忘的一面》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5分)

厨房静谧毅然魁梧陶醉2、(4分)说得言之有理就行了3、(3分)

(1)爱抚(2)爱戴(3)爱怜4、(4分)

(1)深奥(2)窘相(3)饱经风霜(4)牛毛细雨5、6分

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饱经风霜、失声痛哭所写句子合理就行。6、(6分)(1)狐狸走过来。

(2)小狐狸这个样子不可怜吗?(3)正太郎说,他必须把小狐狸还给它的父母。二、阅读与感悟(40分)7、作者与闰土相识的经过。(2分)

81分)9、

(1)日日盼望、飞跑(2分)(2)高兴的、兴奋的(1分)(3)圆脸、头戴帽、颈套圈(3分)10、健康的、活泼可爱的(2分)11、(6分)

颓唐:精神萎靡的样子抖擞:振作、旺盛的样子

打眼:显眼,引人注意。

12、瘦;鞠躬尽瘁为人民;有精神;坚毅顽强的战斗精神。(4分)13、瘦得教人担心(2分)14、(4分)骄傲良多:很自豪。漫天飞舞:满,到处都是。

15、(4分)朱熹、杨万里、杜牧、岑参16、(3分)所写句子合理就行。17、(4分)符合要求就行。

18、(2分)诗是这历史尘埃中绽放的绝世之花,诗是华夏千年的不老传说,我渴望与诗为友,相依相伴,举杯共赏,一起吟咏四季之情,历史之故。三、习作(30分)

篇五:《诗》

我不知道我做过什么但我渴望被原谅我不知道我说过什么但我渴望被聆听我不知道我到过哪里但我渴望被跟随我不知道我要到哪里但我渴望被引领我不知道我在寻找什么但我希望是你

花开漫天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也不会有未来

超越而不否认,也许是我们对待生命最大的诚恳。

接纳那满心的苦与乐,接载那漫天的尘与花。

如实地接受自己,站立在真实的大地。

一无所有的幸福

牧人无故土所以也没有异乡住脚处便是家园

他们以自己为圆心放逐着牛羊

却永远不会成为被放逐的对象

谁能够放逐一个无家的人呢

正如无人能够让无所祈求着下跪

让无所期待着失望

放手便是皈依

一定啊,一定要找到,那一个能让你的心懒下来的人从此不再剑拔弩张,左右奔突;{渴望的诗}.

也一定啊,一定要找到,那一个能让你的心精进起来的人

从此万水千山,世世生生。

篇六:《17古诗四首》

17古诗四首

第一课时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高年级古诗文学习应是自读了解、理解诗句、想象其景,体会意境的过程。因此,本课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意思,展开想象、联系思考,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体会其思想感情。

《少年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人物的古诗,课文描写了一位力大无比、能骑善射、英勇杀敌的古代少年英雄。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勾画人物形象,构思巧妙,令人赞叹不已。显然,在这少年英雄的身上寄予了诗人早年的理想、豪情。

《马》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马诗”共23首,通过写马,表现贤才志士的奇特才能、雄心壮志及怀才不遇时的感慨——借物抒情。本课选的是“马诗”第五首。这首诗通过写马渴望上战场驰骋,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与抱负。

学生学习古诗有一定的基础,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通过预习,学生基本能读通古诗,甚至有的学生能够背诵古诗;能够根据课后注释和字典,理解诗句的意思。但是对于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赏析古诗方面,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前,教师需要安排学生搜集与诗文相关的资料,教学中需要教师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1.学习两首诗中的生字词语;能借助字典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诵读诗文。

3.能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1.回顾学法: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7课,生齐读《古诗四首》。

回顾一下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

2.明确目标: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少年行》和《马》这两首古诗。

二、学习诗文,品诗悟情

(一)学习《少年行》

1.揭题解题,自读解意

(1)齐读诗题,问: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

(2)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预设:学生能结合注释、查工具书读准字音,则找2—3人读一读;若出现错误,则从多角度加以指导:

“擘”“虏”为生字,则引导看生字表读准字音,相机对字形加以指导。

“骑”可以结合注释读一读,同时引导学生: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我们读“qí”,什么时候读这个音?也可以利用组词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白动词时读“qí”。

“千重”结合“虏骑”的意思理解

“只似无”可以结合整句诗来理解。

“调白羽”引导:白羽是什么意思?少年正在干什么?{渴望的诗}.

“单于”可结合注释读准字音。

指导后让学生在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若还有错误,则教师范读,再练习读。

(3)了解诗意:通过预习,谁能说说这首诗什么意思?

预设学生能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粗知诗文的大意,但可能是片面的,不连贯的,则加以引导,有意识的让学生说完整。】

2.引发质疑,深入读诗:你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学生会提出“少年为什么要偏坐金鞍?少年为什么要射杀五单于?”则引导学生再读诗文,说一说看到了怎样的一位少年?若学生没有问题则问“面对那么多敌人,少年为什么只射杀五单于呢?这是怎样的一位少年呢”进入想画面环节。

3.想象画面,感受少年:(教学顺序因学而定,鼓励学生评价要尽量全面)

(1)力大无穷(板书:力大无穷)

你从哪体会到的?说说自己的感受

指名诵读这句,体会少年的力大无穷。

导:这还是一位怎样的少年?

(2)沉着勇敢、临危不惧、武艺高强

这是怎样一幅画面呢?

用你的读来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吧!

(3)能骑善射(学生可能会说武艺高强、射箭技术好)

想象着少年射箭的姿态再读句子

(4)智勇双全

战场上,少年面对一层层围上来的敌人,他不慌不忙,调整好弓箭,对准了敌人的首领,这是为什么呀?这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那句古诗——擒贼先擒王。从“纷纷”词你又体会到什么?(若学生答不出则引导:“五单于”是多少?那么多敌军首领被射下马背,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板书:智勇双全)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感受这位智勇双全的少年英雄。

(5)整体感受少年形象{渴望的诗}.

此时此刻,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位力大无穷、智勇双全的少年,你能用自己的读把少年的形象展示给大家吗?

4.结合资料,感受诗情

(1)补充资料:《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其它三首《少年行》,你们知道是什么?教师出示让学生读一读。这三首诗你有读出了什么?

总结:这三首诗,分别写出了豪情的少年、报国从军的少年、凯旋回归功成无赏的少年。课下大家来细细读一读,感受王维笔下少年的豪情与英勇。

(2)结合资料,说说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早年的王维所处的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那时习武之风盛行,年轻人都追求那种慷慨激昂、富于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活,连文人墨客都投笔从戎,渴望建立军功。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位少年英雄呢?显然,在这少年英雄的身上寄寓了诗人早年的理想、豪情。

5.诵读诗文,体会情感

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诵读这首诗。

(二)学习《马》

导语:《少年行》让我们记住了一位力大无比,智勇双全的少年,他驰骋沙场、叱咤风云,才能得以施展。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马》。

1.依据提示自学古诗:

1.轻声读古诗,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这首诗描绘的画面,想想诗人的心情又如

何?

2.与同学交流你的收获,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汇报交流:(要求先读诗文,再说意思,最后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

(1)读诗文,说意思

在刚才的自学中你是怎么学习的?有哪些收获?

了解了诗意,我们把这首诗再读一读。

(2)质疑解疑,整合诗句: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预计学生会提出“为什么燕山月似钩”?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作者所处的唐朝时代,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此时此刻,诗人想到的是战场,自然就把那弯月想象成了兵器钩。

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渴望去战场)从诗文的什么地方也能体现出来?

那他奔赴战场了吗?你又从哪体会到的?(板书:何当)

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诗文,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想象画面,走进诗文

自由读全诗,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读出你的感受

4.感悟表达,深情诵读:

(1)借助作者生平资料,了解背景:你知道诗人李贺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写下这首诗的吗?诗人李贺在当时的情境下,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声,只能借助马表达出来,这让你想起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篇课文?使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借物喻人)

(2)感受诗情:诗人李贺想借马表达自己什么样的心声呢?(板书:渴望立功)带着诗人的情感,让我们齐诵这首诗,能背下来更好。

三、默写古诗,积累诗文

你能试着默写其中一首古诗吗?适时做生字指导。

四、回顾学法,总结本课

1.学法再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行》和《马》这两首古诗,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

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虽然同为唐代诗人,却有着迥异不同的境遇。下面让我们一起诵读两首诗。

默写。

五、布置作业:

必做:

背诵这两首古诗,并能默写下来。

选作:

1.朗诵其它三首《少年行》,并了解诗的意思,选择其中的一首背诵下来。

2.《马》诗共二十三首,选择一两首来学习,进一步感悟诗人情感。

17、古诗四首

少年行马

王维李贺

擘力大无穷何当渴望立功

偏能骑善射

纷纷智勇双全

第二课时教学《望洞庭》《游园不值》

1.能借助字典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诵读诗文。

3.能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少年行》《马》

2.回顾方法:还记得我们学习这两首古诗时的方法吗?

导语:这节课我们运用上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后两首古诗《望洞庭》《游园不值》。

二、品味诗文,体会诗情

(一)学习《望洞庭》

导:我们先来学习《望洞庭》。

1.自读学习,了解诗意。

(1)诗题解题你对洞庭湖有哪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