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刻舟求剑阅读答案。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刻舟求剑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立即]契[雕刻,刻]其[代词,船]舟,曰:是[指示代词,这儿]吾剑之[结构助词,的]所从坠。舟止,从其[代词,他]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迷惑,糊涂]乎?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请写出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意思。
[答]比喻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来处理事情。
2、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这篇刻舟求剑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二:《刻舟求剑练习》检测题
基础题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7分)
(1)郑人买履()(2)遂()不得履
(3)宁()信度(4)遽()契()其舟
2.你觉得下边的字容易写错的部位是什么,或容易与什么字混淆,试作说明。(3分)
(1)遂:
(2)涉:
(3)坠:
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6分)
(1)置之其坐坐:(2)而忘操之操:
(3)反归取之反:(4)遽契其舟遽:
(5)楚人有涉江者涉:(6)宁信度,无自信也无:
4.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4分)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
(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度:
5.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6分)
(1)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是:
(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是:
6.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4分)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
至之②市,而忘操之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
(1)做代词,代物的:
(2)做动词用的:
7.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8分)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4)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8.读句子,回答问题。(8分)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这个郑人自己去集市上买鞋,却先要量好自己的尺码。这个“多此一举”的行为反映了什么?)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个刻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9.课文中的郑人和楚人的言行都十分可笑,请按要求默写出有关句子。(10分)
(1)郑人最可笑的“言”:{刻舟求剑阅读}.
(2)楚人最可笑的“行”:
10.填空。(4分)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两则寓言后,请说说你对寓言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题
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请举出例子说明。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1)lǚ(2)suì(3)nìng(4)jùqì(5)duódù
2.(1)容易与“逐”混淆。(2)右下边容易多写一点。(3)容易与“堕”混淆。
3.(1)同“座”(2)拿,携带(3)同“返”(4)立即,匆忙(5)渡,从水上经过(6)不,不要
4.(1)量长短,是动词(2)指量好的尺码,是名词。
5.(1)这,这儿(2)对,正确(3)表示前后两者是同一的(或表示肯定判断)
6.之①:指量好的尺码之②:到……去之③:指剑(1)①③(2)②
7.(1)等到这个郑人回到集市上,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2)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脚试鞋呢?”(3)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4)船一停,那人便从他刻有记号的地方潜入水底去找剑。
8.(1)反映他思想僵化,宁可信“度”而不信自己的脚(2)原因是他不知道船和剑的关系是一动一静,而把两者都看成静的了。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实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
9.(1)宁信度,无自信也。(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0.(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吕氏春秋•察今(2)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带有讽刺性
综合题
两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事情就做不成: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
到剑。
联系实际举例,可以举死搬教条,硬套框框,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也可举一味凭主观想像从事,无视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的人。
等第评定参考意见:
优:郑人和楚人的共同点概括得正确,能准确举出现实中的例子,说得简要。
良:郑人和楚人的共同点概括得正确,举出的例子尚可,但不够准确。
中:分别说了郑人和楚人的特点,也能联系实际来举例。
下:不会概括这两个人的特点,举例也不准确。
自测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自duó()其足nìng()信zhuì()于水jùqì()其舟
2.填空。
《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韩非,________时期哲学家,__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_____,这部作品是战国末秦相________组织编写的论文集。{刻舟求剑阅读}.
3.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置之其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至之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及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遽契其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02年浙江)
北人①生不识菱②者,仕于南方。席上啖③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刻舟求剑阅读}.
6.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仕于南方()②席上啖菱()
③或曰:“啖菱须去壳。”()④欲以清热()
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度宁坠遽契
2.《韩非子》战国法《吕氏春秋》吕不韦
3.①同“座”,座位;②到;③到、等到;同“返”,返回;④迷惑,糊涂;⑤立即、匆忙;雕刻
4.①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脚试试呢?”②像这样去找自己的剑,不是很糊涂吗?
5.《郑人买履》说明了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机械地解决问题的道理。《刻舟求剑》则是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不顾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人,说明了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6.做官;宴会,宴席,酒宴;有人(有的人);用来(用)
7.那个人偏要掩盖自己的无知(那人故意遮掩自己的弱点。)
8.这个故事中讲的那个北方人,明明不识菱角,偏要不懂装懂,结果闹出笑话。故事告诉我们,世上的知识无穷无尽,谁也不可能全部掌握。要真正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懂就不要装懂,应老老实实地向别人学习,正像孔子说的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学生只要求作如下之一概括: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将闹出笑话;学习(求知)要有诚实的态度;人不能故意遮掩自己的无知(弱点)。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用“狐假虎威”造一个句子。
3、“兽见之皆走”中的“走”是什么意思?请列举出带“走”字的成语三个。
4、口头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大意,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求说得生动流畅。
参考答案
(1)略(2)略(3)走:逃跑的意思。走马观花,走投无路,飞沙走石(4)略。
古代寓言二则•综合能力测试
(一){刻舟求剑阅读}.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2.给下列字注音。
①履()②宁()
3.解释字词。
(1)履()(2)操()
(3)宁()(4)罢()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
2.为下列字注音。
①坠()②遽()③契(){刻舟求剑阅读}.
3.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②是()
③遽()④求()
4.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遽契其舟()
5.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韩非子》韩非战国2.①履(lǚ)②宁(nìng)3.(1)鞋子(2)拿(3)宁可(4)集市已经解散4.①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②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5.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实际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削足适履如履薄冰履险如夷(二)1.吕氏春秋吕不韦2.①坠(zhuì)②遽(jù)③契(qì)3.①渡江②这儿③急忙④寻求4.①涉江者②代“舟”5.①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②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6.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
(三)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履()②操()
③度()④宁()
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篇三:《刻舟求剑阅读》刻舟求剑姓名()得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句子加点字的意思。(4分)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不亦惑乎?()..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给句子中的其选择正确的意思。
其:A他B他的C其他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句用了什么()的修辞方法,我会换一种说法:
5、“刻舟求剑”这个成语还可以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成语(),读了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刻舟求剑姓名()得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解释句子加点字的意思。(4分)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不亦惑乎?()..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给句子中的其选择正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