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感人作文
导航

有关倾述需要释放宣泄的文章

2020-12

篇一:《《抒情与宣泄》阅读附答案》

抒情与宣泄

在古汉语中,“抒”字的本义是“泄”,抒情也就是情感的宣泄。有些文学家认为,抒情就是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是内心情感的宣泄。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说:“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既已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很显然,李贽是把诗文的写作看成一个抒情过程,而抒情就是把积蓄已久的内心情感,像江河决堤般地倾泻出来,这种情感宣泄常常是狂放的、难以用理性意识控制的。

应当指出,这种“宣泄”说抓住了抒情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内心情感的释放,在这个意义上说,抒情过程是一个解开心灵枷锁,消除情感压抑的畅快抒发过程。所以南朝文人钟嵘认为,写诗可以“骋其情”,使人“幽居靡闷”。但是文学抒情并不只是非理性的情感宣泄,文学抒情是一种审美表现,需要意识的控制与思维的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这正是文学抒情区别于普通情感宣泄的主要特征。

首先,抒情主体是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表现的,他不完全是即兴式的有感而发,而是从原发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识、体验、评价和组织。抒情诗人所表现的情感是对情感经验的再体验,而且这种再体验伴随着一种反省似的“沉思”。诗人的沉思是一种诗意的“思”,返回内心的“思”,不同于理论的思考。通过这种沉思,抒情诗人对情感经验进行重新的理解和组织,赋予它一定的组织形式,使之成为一种丰富而有序的情感经验。

因此,文学抒情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抒情主体既沉浸在情绪状态之中,又出乎情绪状态之外,意识到表现的内容和表现过程本身。宣泄的情绪是杂乱无序的,只有释放没有构造;宣泄者完全被淹没在混杂的情绪海洋之中,没有自我意识。抒情主体虽也有受情绪左右的被动性,但他首先是主动的沉思者和创造者,他是自由的。宣泄者却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那种貌似自由的、梦呓般的任意放纵的宣泄是被本能欲望和冲动情绪驱使的盲目活动。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曾指出:“企图根据从人类经验的无秩序无统一的领域——催眠状态、梦幻状态、迷醉状态——中抽取出来的相似性来解释艺术的所有美学理论,都没有抓住主要之点。一个伟大的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这之所以可能,仅仅是由于他的作品虽然是在处理一个表面上看来不合理性的无法表达的题材,但是却具有着条理分明的安排和清楚有力的表达。甚至是在最狂放不羁的艺术创造中,我们也决不会看到‘令人陶醉的幻想的混乱状态’、‘人类本性的原始混浊’。”卡西尔的这段论述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文学抒情与宣泄的区别。

其次,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与内心情感经验的重解和重组相适应,抒情作者还要创造适合于表现这种情感的感性形式。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形式。„„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抒情诗人要运用特殊的话语形式,把各种感觉材料组织起来,巧妙而又自然的构造有序的形象组织,创造出直接表现内在情感运动形式的审美形式。因此,抒情不仅意味着传达内心活动,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抒情话语来表现,意味着创造审美价值,这也是宣泄所不具备的。(选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宣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古汉语中“抒”字的本义“泄”可知,抒情也就是情感的宣泄。一些文学家也认

为,抒情就是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是内心情感的宣泄。

B.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世上真正能写文章的人,并非刻意为文,只是当心中、喉间、口头不可说之事积蓄久了,就难以遏制,一旦他们看到相关景物,就会生发感慨,宣泄情感。

C.“宣泄”说抓住了抒情的一个重要特征:内心情感的释放,因此,文学抒情的过程就是一个狂放的、难以用理性意识控制的解开心灵枷锁,消除情感压抑的畅快抒发过程。

D.宣泄者不是完全自由的,那种貌似自由的、梦呓般的任意放纵的宣泄是被本能欲望和冲动情绪驱使的盲目活动,宣泄者完全被淹没在混杂的情绪海洋之中,他的情绪杂乱无序,只有释放没有构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抒情区别于普通情感宣泄的主要特征是,普通情感宣泄是非理性的,而文学抒情是一种需要意识控制、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的审美表现。

B.抒情主体从原始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识、体验、评价和组织,他的抒情完全不是即兴式的有感而发。

C.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伟大的抒情诗人能使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就是因为他能用条理分明的安排和清楚有力的表达来处理表面上看来不合理性的无法表达的题材。

D.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因此,它不单要求抒情作者对情感经验进行重新的理解和组织,还要求抒情作者创造适合表现这种情感的感性形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提出“有些文学家认为,抒情就是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是内心情感的宣泄”的看法,并指出李贽就是这一类文学家的代表,作者认为这一类文学家的看法有失偏颇。

B.作者引用卡西尔的一段话,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文学抒情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抒情主体既沉浸在情绪状态之中,又出乎情绪状态之外”。

C.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这一观点与作者的看法相契合。

D.该文主要论述了“抒情与宣泄”的区别,目的是让读者在比较中把握“文学抒情”这一概念,文学抒情不仅要传达内心活动,还要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抒情话语,创造审美价值。

篇二:《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卷)》

2016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Ⅱ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抒情与宣泄

在古汉语中,“抒”字的本义是“泄”,抒情也就是情感的宣泄。有些文学家认为,抒情就是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是内心情感的宣泄,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说:“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既已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很显然,李贽是把诗文的写作看成一个抒情过程,而抒情就是把积蓄已久的内心情感,像江河决堤般地倾泻出来,这种情感宣泄常常是狂放的、难以用理性意识控制的。

应当指出,这种“宣泄”说抓住了抒情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内心情感的释放,在这个意义上说,抒情过程是一个解开心灵枷锁,消除情感压抑的畅快抒发过程。所以南朝文人钟嵘认为,写诗可以“骋其情”,使人“幽居靡闷”。但是文学抒情并不只是非理性的情感宣泄,文学抒情是一种审美表现,需要意识的控制与思维的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这正是文学抒情区别于普通情感宣泄的主要特征。

首先,抒情主体是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表现的,他不完全是即兴式的有感而发,而是从原发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识、体验、评价和组织。抒情诗人所表现的情感是对情感经验的再体验,而且这种再体验伴随着一种反省似的“沉思”。诗人的沉思是一种诗意的“思”,返回内心的“思”,不同于理论的思考。通过这种沉思,抒情诗人对情感经验进行重新的理解和组织,赋予它一定的组织形式,使之成为一种丰富而有序的情感经验。

因此,文学抒情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抒情主体既沉浸在情绪状态之中,又出乎情绪状态之外,意识到表现的内容和表现过程本身。宣泄的情绪是杂乱无序的,只有释放没有构造;宣泄者完全被淹没在混杂的情绪海洋之中,没有自我意识。抒情主体虽也有受情绪左右的被动性,但他首先是主动的沉思者和创造者,他是自由的。宣泄者却不是完全

自由的,因为那种貌似自由的、梦呓般的任意放纵的宣泄是被本能欲望和冲动情绪驱使的盲目活动。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曾指出:“企图根据从人类经验的无秩序无统一的领域——催眠状态、梦幻状态、迷醉状态——中抽取出来的相似性来解释艺术的所有美学理论,都没有抓住主要之点。一个伟大的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这之所以可能,仅仅是由于他的作品虽然是在处理一个表面上看来不合理性的无法表达的题材,但是却具有着条理分明的安排和清楚有力的表达。甚至是在最狂放不羁的艺术创造中,我们也决不会看到‘令人陶醉的幻想的混乱状态’、‘人类本性的原始混浊’。”卡西尔的这段论述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文学抒情与宣泄的区别。

其次,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与内心情感经验的重解和重组相适应,抒情作者还要创造适合于表现这种情感的感性形式。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形式。„„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抒情诗人要运用特殊的话语形式,把各种感觉材料组织起来,巧妙而又自然的构造有序的形象组织,创造出直接表现内在情感运动形式的审美形式。因此,抒情不仅意味着传达内心活动,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抒情话语来表现,意味着创造审美价值,这也是宣泄所不具备的。

(选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宣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古汉语中“抒”字的本义“泄”可知,抒情也就是情感的宣泄。一些文学家也

认为,抒情就是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是内心情感的宣泄。

B.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世上真正能写文章的人,并非刻意为文,只是当心中、喉间、

口头不可说之事积蓄久了,就难以遏制,一旦他们看到相关景物,就会生发感慨,宣泄情感。

C.“宣泄”说抓住了抒情的一个重要特征:内心情感的释放,因此,文学抒情的过程

就是一个狂放的、难以用理性意识控制的解开心灵枷锁,消除情感压抑的畅快抒发

过程。

D.宣泄者不是完全自由的,那种貌似自由的、梦呓般的任意放纵的宣泄是被本能欲望

和冲动情绪驱使的盲目活动,宣泄者完全被淹没在混杂的情绪海洋之中,他的情绪

杂乱无序,只有释放没有构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抒情区别于普通情感宣泄的主要特征是,普通情感宣泄是非理性的,而文学抒

情是一种需要意识控制、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的审美表现。

B.抒情主体从原始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

识、体验、评价和组织,他的抒情完全不是即兴式的有感而发。

C.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伟大的抒情诗人能使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

就是因为他能用条理分明的安排和清楚有力的表达来处理表面上看来不合理性的

无法表达的题材。

D.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因此,它不单要求抒情作者对情

感经验进行重新的理解和组织,还要求抒情作者创造适合表现这种情感的感性形

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提出“有些文学家认为,抒情就是情感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或迸发,是内

心情感的宣泄”的看法,并指出李贽就是这一类文学家的代表,作者认为这一类文

学家的看法有失偏颇。

B.作者引用卡西尔的一段话,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文学抒情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

情感的构造,抒情主体既沉浸在情绪状态之中,又出乎情绪状态之外”。

C.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

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这一观点与作者的看法相契合。

D.该文主要论述了“抒情与宣泄”的区别,目的是让读者在比较中把握“文学抒情”

这一概念,文学抒情不仅要传达内心活动,还要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抒情话语,创

造审美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信,字君实,南郑人。生半岁,父忠征北战殁,母岳氏苦节育之,后俱获旌。正统中,..信袭宽河卫千户。

成化初,积功至都指挥佥事,守备荆、襄。刘千斤反,信以房县险,进据之。民兵不满..

千人,贼众四千突至,围其城。拒四十余日,选死士,出城五六里举炮。贼疑援至,惊走,追败之。已,白圭统大军至,以信为右参将,分道抵后岩山,贼遂灭。论功,进都指挥同知。贼党石龙复陷巫山,信与诸将共平之。而流民仍啸荆、襄、南阳间。信以为忧,言于朝,即命信兼督南阳军务。贼首李原等果乱,信复与项忠讨平之。擢署都督佥事,镇守临清。

十三年以本官佩平蛮将军印,移镇湖广。永顺、保靖二宣慰世相仇杀,信谕以祸福,兵即解。靖州及武冈蛮久不戢,守臣议剿之。信亲诣,犒以牛酒,责其无状,众稽颡服罪。..

十七年疏言:慎堤防其患自息。荆、襄流逋,本避徭役,滥诛恐伤天和。南亩之氓咸无蓄积。收获未竟,餱粮已空;机杼方停,布缕何在。乞选公正仁惠守令,加意抚绥。滥授冗员,无虑千百,无一矢劳,冒崇阶之赏,乞察勘削夺。”部指挥刘斌、张全智勇,力荐于朝。且云:“英雄之士,处心刚正,安肯俯首求媚。若不加意延访,则志士沉沦,朝廷安得而用之。”

二十一年,巡抚马驯等言,副总兵周贤、参将彭伦官皆都督佥事,而信反止署职,宜量进一秩以重其权。兵部言信无军功。帝特擢为都督同知。顷之,改总督漕运。帅府旧有湖,.擅为利,信开以泊漕艘。势要壅水,一裁以法,漕务修举。明年卒。

信沉毅简重,好观书,被服儒雅。历大镇,不营私产。尝曰:“俭足以久,死后不累子孙,所遗多矣。”故人婚丧,倾资助之。子继善、从善皆举进士。..

(选自《明史·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湖广诸蛮虽腹心蠹/实无能为/久不靖者由我将士/利其窃发以邀功也/选精锐慎

堤防/其患自息

B.湖广诸蛮虽腹心蠹/实无能为久/不靖者由我将士/利其窃发以邀功也/选精锐/

慎堤防/其患自息

C.湖广诸蛮虽腹心蠹/实无能为/久不靖者/由我将士利其窃发以邀功也/选精锐慎

堤防/其患自息

D.湖广诸蛮虽腹心蠹/实无能为/久不靖者/由我将士利其窃发以邀功也/选精锐/

慎堤防/其患自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统、成化是明朝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

皇帝发起。

B.稽颡是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C.秩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或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古代官员的俸禄和品级

可根据年终考评进行调整。

D.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根据成绩高低分

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探花,第三名榜眼,赐进士

及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信早年丧父,母亲岳氏坚守节操养育他,后来王信获得表彰,并因此承袭父功任

宽河卫千户。

B.王信聪慧,在房县被寇贼围困期间,挑选死士,到城外五六里处放炮,贼寇起疑,

误认为援兵到来,惊慌逃窜,王信趁机追击打败了敌人。

C.王信以德服人,对世代相互仇杀的永顺、保靖二宣慰讲明祸福,双方军队立即撤离。

又亲自造访靖州和武冈蛮族,用牛酒犒赏,责备他们行为失检,众人认罪。

D.王信沉毅持重,好读书,穿着儒雅。任职于重镇,不经营私产,勤俭自爱,朋友婚

丧,尽力拿钱资助他们。儿子王继善、王从善都考中进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滥授冗员,无虑千百,无一矢劳,冒崇阶之赏,乞察勘削夺。(5分)

(2)帅府旧有湖,擅为利,信开以泊漕艘。势要壅水,一裁以法,漕务修举。(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水槛遣心其二

杜甫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注释:水槛(jiàn):指水亭的栏杆,可以凭槛眺望,舒畅身心。祗(zhī):恭敬。

8.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番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指出,“,”,说的是阿房宫突出的钉

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

(2)荀子《劝学》中“,”,提出了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是君

子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

(3)李白《蜀道难》中“,”,写蜀地山高入云,手可摸到参宿,

擦过井宿,仰头须得屏住呼吸,并描写了人用手抚胸惊恐不已、长吁短叹的情形。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唢呐王

宋志军

唢呐是我们豫东这一带很有名的乐器,一支唢呐和一支笙,一阳一阴,恰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合在一起,便可演奏出各种基调的曲目,欢快如百鸟朝凤,悲伤如雪梅哭灵,让观众随着不同的曲子时喜时悲,完全沉浸到乐曲的氛围之中。

我们这里有许多唢呐艺人,三五人聚到一起,便可组成一个唢呐班,他们走村串户,谁家有了红白喜事,便会请他们前去演出。

篇三:《关于沟通的作文》

关于沟通的作文(一)记得在寒假的一天,早上一起床,我就跟爸爸一起上班去了。刚上班不久,我就突然听到他们单位的营业大厅传来了十分难听的争吵声,真是好玩,我就走出去看了看,只见一位女士不顾别人的劝说,气喘吁吁地来到爸爸的办公室,嘴里还在不停地唠叨着什么,一名工作人员立刻给他倒了一杯茶,并热情地接待了她,听她讲起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她是来银行存钱的。她一共存了1000元,其中有一张假钱被没收了。工作人员耐心听完了她的讲话,认真讲起了国家对假币的处理规定,如何识别假币。经过讲解,那位女士点点头,并笑着说:“今天我虽然被没收了一张假币,但我还是有收获的,我学到了识别假币的知识,今后我还要做好宣传,让更多的人不受损害。”中午一到家,我就问爸爸:“那个人本来那么凶,怎么一会儿又笑了?”通过爸爸的讲解,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其实需要多多沟通,沟通是友谊的桥梁。关于沟通的作文(二)沟通,是连接人们思想的链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路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在现在这个高科技社会中,基本上可以达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有的人觉得挺舒服,挺快乐,活得也很逍遥。但有的人觉得生活没意思,所以他并不快乐。这是因为那些不快乐的人缺乏沟通,也许是来自于某种压力:爱面子?内向?还是„„宗旨,这样的人只有学会沟通,才会获得快乐。举两个了例子吧!第一个:有一个人他身世特殊,家里很有钱。当然,这是他辛辛苦苦挣来的。他心想:我挣来这么多钱不容易,我一定不能随便与人交朋友,万一哪一天他们了解我到了了若指掌的地步,打起我的财产的主意,我一不小心被他骗了,那我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所以,我决定以后尽量少与人说话,尽量少出门。于是,他渐渐的封闭了自己,性格很孤僻,那么这个时候,他即使再有钱,那他会活得快乐吗?不会,因为它缺少与人沟通,担心你的钱,你可以好好利用它,与人沟通时,都知道你有好的人品,谁会打歪主意啊?!第二个:有一个小女孩,她从小内向,没有什么朋友,所以一直得不到快乐,感到很寂寞。但是有一天,他看仅有一群小朋友,他们在一起玩,有说有笑的,似乎很快乐。所以,她就想我也想要快乐,我一定要交朋友,多与人沟通。只有这样,我才会快乐。从此,他努力克制自己不要总呆在家里,要出去和小朋友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渐渐的摆脱了寂寞,变得开朗了许多,可以看得出她现在是多么的快乐。这两个了例子是一个鲜明的对比,由此可以证明:多与人沟通,我们可以获得快乐,也可以使我们的关系更加融洽,从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周围的人,为了社会,一定要学会沟通!并且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上,从心开始!关于沟通的作文(三)沟通,是连接心灵的桥梁,是交流信息的渠道。借政治书上的一句话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都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想法,你有一个想法,彼此交换,每人就有了两个想法。”在我家,你常常会看到一对父子正在茶几旁促膝长谈,那就是我和我的父亲。父亲虽然没读多少书,但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他却了然于心。通常,我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我都会与父亲聊一聊;当然,父亲也会经常向我倾诉心事。这样做首先是促进父子情谊,还能够宣泄烦恼,消除代沟。因为我是住宿的,所以有许多不懂的麻烦事,父亲都会主动帮我,我也会经常为父亲解决烦恼。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沟通的功劳。通过与父亲的交流沟通,我懂得了许多处世经验,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因为它,使我脱离了以前幼稚无知的世界,向未来前进了一大步,为青春期做出了巨大的奉献!这种长大不仅是身体的生长,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转化,能力的提升!在学校中生活经常有许多不懂的问题,而父亲又解决不了,怎么办呢?我想到了老师,老师是我们辛勤的园丁,那当然就比我们更清楚养花的秘诀了。所以我选择了去问老师。与老师一起学习,我感到心情非常愉悦,学习兴趣更浓,学得也开心,可以学很多很多知识。()我个人觉得,老师更像是一个医生,能够接触许多的“疑难杂症”。以前积下来的“病”一下子好了,心情格外兴奋,高兴。与老师沟通,可以消除疑惑,使我的知识面更宽,视野更广,

成绩更高!老师的解析正带着我一步步走向知识的点让,使我一步步脱离了有时的愚昧无知。

沟通,是成长中的重要步骤,是心灵的桥梁。如果没有了心灵的桥梁,你将与外界隔绝,成为一个孤独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应该在社会中沟通,与他人学习长处。

篇四:《倾诉》

不愿倾诉是无知,不会倾诉是无能。

倾诉是希望得到呼应、认同与理解,不是被反驳,训斥与对立。

倾诉(一)

每个人一生中总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当然都想倾诉、宣泄、吐槽。大可不必独自忍受,不必伪装自己的坚强,释放吧,怒吼吧。有屈要叫,有怨要伸,有哀要吐,有乐要分享。很多人采用网络平台吐槽,有人面对着失去的亲人坟墓或遗像诉说,或面对大海大山大声喊叫宣泄,或对着上帝、佛像倾吐。但最有效的倾诉方式还是向着自己信得过的真心愿意倾听自己倾诉的好人面对面的畅所欲言的倾诉。

或许因为性格的原因,或许因为追求过分的完美;也许因为遇到的周围人都是一些善言能辩、轻口薄舌的习惯伤人的人,自己又实在不是旁人的对手;或者因为耻于与人比较,缺乏足够的自信,但又极其自尊。使自己不敢说话更不敢倾诉,烦恼、怨恨、郁结、痛苦等积压在心底,久而久之也许会转化为对生活的厌倦,消极自闭、忍气吞声、磨灭快乐、影响健康。此时,更加需要通过倾诉、宣泄、吐槽找到另一种思维,来平息自己内心的不平,舒展自在的生活姿态。

家,应是爱浓浓又能畅所欲言轻松倾诉的地方,家是我们心灵最后的驿站。然而他在家中过得太不自在,他给别人宽容却留给自己的是不轻松,说什么都是错,做什么都不对。他只能小心翼翼的生活着,愿望得暗暗努力着,文字得偷偷书写着,痛苦要慢慢吞咽着。在家里,他身无人直视,愿望无人理解,话语无人细听,关爱无人领情,文字无人阅读,苦恼无人同情,病痛无人牵挂,他最爱的家人却伤他最深,家中有人可以给其他人宽容,却不会给他一点点的认同、宽容与关爱。故伤心、焦虑、郁闷、烦恼、泪水„„接踵而来。他终于病了,噩梦常常,半夜哭醒又全身软弱,长久后他的心脏与血管问题多多。他想说话,他想倾诉,他要怒吼,他要咆哮,但他实在又不是人家的对手,故他只能忍之又忍,或者只能偷偷地向文字倾诉,和文字说话。于是他就暗暗写下这些感叹文章,因为他可以在他的文章里倾诉得舒畅,不会被训斥得体无完肤,不会被遭到狗血喷头。

这或许是他选择写些文章的原因之一,这或许也是他的一种倾诉方式吧。

武汉已退休女医生在她儿子不幸身亡后几年中仍然无法释怀,思念儿子的她反复拨打儿子生前曾用过的手机号码成为她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习惯。突然,有一天这个拨向天堂的电话通了,一位小伙子接通了她的电话,俩人联系后发现他们有着无数惊人的人生巧合。于是,她与他互相倾诉着,也倾听着。在倾诉与倾听中交流与关爱着,两颗濒临破碎的心彼此都获得了一丝慰藉,寻得内心的平静,找到了一段难得的缘分,相互间用真诚与爱心互补着。这就是倾诉与倾听的魅力所在。有人能倾听自己的倾诉,使倾诉者感到欣慰获得真情。

倾诉的意义是通过倾诉可以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解脱烦恼、释放怨恨、缓解压力、舒畅心情,平静度过焦虑或过度兴奋的情绪,获得真情与爱心。{有关倾述需要释放宣泄的文章}.

倾诉的意义还在于可以改变自己定势着的思想,弥补自己的思维盲点。倾诉者在与善良的倾听者交流沟通中可以获得另一种思路,为自己的心灵打开另外一扇窗,说不定旁观者的一句话胜过自己几天或许几年的纠结。从而梳理自己的情感,破除固执的思维,更深刻看到问题的本质,使自己建立起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

倾诉的意义之三是,在自己倾诉过程中,只要有点善心、有点反思能力的人总会被倾听者的真诚、真情与思维的高度所感动,并学会与他人真诚、平等、平静地交流沟通,学会也去善意倾听他人倾诉,让自己也变成善于考虑到对方帮助别人的好人。

由此分析易见,倾诉、宣泄、吐槽的人生意义是不一般的,且总带着点快感,总是有点成就感,还是对博大精深语言文字有点超长水平的发挥。

倾诉(二)

很明显,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在思想交流中,更有意义的是语言具有强有力的心理治疗功能。一个人只要肯说话愿倾诉,口头的或文字书面的都可以梳理自己的情感,使自己释然。当然,倾诉者必须真诚,必须要实事求是,还必须善于反思,不掺假,不做作。否则,倾诉者依旧空虚,而倾听者感觉却是似乎被耍了。

不愿倾诉,是一种无知,不会倾诉,是一种无能。

奇怪的是世上竟然还有不少人不愿或不会倾诉的。他们或深度内向,自认为没有倾诉的必要,有痛有氧自我强忍,有喜有乐孤芳自尝;或自我封闭、固执己见、孤行己意、胶柱鼓瑟,自认为自己的言行是绝对正确的,不用反思;或害怕遇到习惯于说话伤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乐趣,又丝毫不会感受到被伤害着的伤痛的旁听者;或对心理咨询的规避,对思想工作着的敬而远之,而自己有没有善于倾听自己倾诉的朋友,孤身只影,孤立无助,可悲!

向人倾诉是希望取得倾诉者的呼应、认同与理解,并不希望得到对立与冲突,并不希望被说教、被反驳、被批斗。遗憾的是当今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不会劝慰、不会陪伴。这是倾诉困难所在。

倾诉的最大问题是,几乎人人都缺少倾诉的对象,缺少能真正倾听自己倾诉的倾听者,缺少可以让自己放心而轻松倾诉的有缘人。简言之,世上真正的朋友难觅,其原因或许是善于倾听和真诚倾听的好人太少了,因为倾听者需要心沉、嘴严且富有同情心,还要善于劝慰、陪伴。例如,儿女久久不来探望,甚至久久没有电话,独居老人,心中烦躁、焦虑,想找一个人倾诉,结果旁听者未等老人说完就这样“劝慰”老人“你儿女是在乎你的,是孝敬你的。”那老人非但没有得到宽慰,反而更加不得其解。久久不见儿女人影,久久没听到他们声音竟然叫“在乎你”、叫“孝敬你”吗,谎言!骗人!这个方程是怎么解的呀。这种“劝

慰”有意义吗,显然是多么的苍白,可能还更伤人。老人怎么向这类旁听者倾诉呢,怎么同他们做朋友呢。

朋友之所以为朋友,就是在你无望无助时,你想投奔且可依靠的人,你叫得应、呼得到的人,就是能帮助你、陪伴你的人。而他(她)有事才有你,他(她)没有事就没有你的人一定不是朋友。朋友就是彼此分担对方的痛苦,彼此分享喜悦的。朋友既意味着奉献,也意味着接受。这或许是真正的朋友难觅的又一个原因。

真正的朋友之所以难觅,又或许是你把对方当成了朋友,对方并没有把你当成朋友;你按朋友的标准与他相处,他却说“咱们有这么近吗?”这是世界上最可怕最尴尬的事之一。这是做朋友的危险,说知心话儿的凶险。{有关倾述需要释放宣泄的文章}.

另外,判断某人是否是朋友又很难,有时候需要通过许多的事件与长久时间的观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吾愿吾会做你知己。你有苦时,一定要对我诉呀。

向别人倾诉也就是在凝听自己,更好地反思自我而找到真实的自己。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尊重。这种幸福是无以言表的。

篇五:《2016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I卷】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