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倾听诗歌的声音》
倾听诗歌的声音,感受诗歌的魅力
诗词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古人常以“诗言志”。而现代诗是最具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它的情感的抒发主要通过所选的意象及诗的节奏来表达。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使学生有所得有所益,首先要创设氛围,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品读诗歌,让学生在解析意象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感情;在拓展比较中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抓住朗诵环节,让学生融入其中体会诗情,由此使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方面有所收获,现代诗教学也就变得吸引学生充满情趣。
中国是诗的国度,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从两千多年前《诗经》、“楚辞”的薄发,经唐诗、宋词、元曲的冶炼,再到20世纪以来现代诗的发展,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哺育了一代代士子学人。诗词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古人常以“诗言志”。而现代诗是最具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它与旧体诗不同,没有严格的字数、平仄限制,它的情感的抒发主要通过所选的意象及诗的节奏来表达。
小学六年上册的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正气歌。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听读:创设氛围,动情初读。
“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创设良好的诗的氛围是诗歌教学的前提。这可根据不同的诗用不同的方法,播放影片、古诗导入、歌曲联想等都是不错的。例如艾青的《苏武牧羊》,就不能不先介绍其作者及写作背景,这样,才能将学生带进那个特定的年代,再趁时听听录音范读,就能初步感受到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悲怆深沉还是激愤昂扬,不必急于分析或是虚情假意地朗读。
最初,也许学生只能听出诗语速的快慢,可再听录音范读,要求学生拿出笔,标注重读音节及节拍的划分,即节奏的划分。节奏是诗人根据内容的需要对语言所作的精心组合,也是诗人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在诗中的体现。节奏是感情的外在表现,感情动于中而节奏形于外,一般说来,诗人要表现轻松愉快的情绪,诗的节奏就明快朗畅;要表达激愤昂扬的感情,诗歌的节奏就急促有力;要透露哀怨悲伤的情调,诗歌的节奏就低沉缓慢。所以说,把握好诗的
节奏,便是把握住了诗人的情感。只要明确了本诗的节奏,就容易读出诗情。请几位学生根据他们划分的节奏试读,其他学生评判优劣并说明理由。大家一起讨论:为何重读在这个词而不在那个词?为何停顿应划分到此?其实,探究出这些问题此诗已读懂大半,因为那跟诗的主旨及情感表达有紧密联系。如《我爱这土地》中的“愤怒的河流”,要读出“愤”意,“愤怒”一词就要重读。“无比温柔的黎明”这句的声调就应处理得略低而轻柔。本诗第二节蕴涵着深沉的爱国情感,应读得实沉而略显哀伤。
学生通过听、标、议三个环节,已对本诗有个完整粗浅的把握,无论是齐读还是个别朗读,都颇具有诗的感觉。一首首现代诗不再是陌生的文字,而是一支支跌宕起伏的歌曲,一幅幅旖旎优雅的画卷,一条条澎湃磅礴的江河。与文本有了如此亲切自然的接触,多少有了些共鸣,这时的读才是真情实意的读,不再是装腔作势的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重视诗歌的朗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以读带思,是学生在朗读中获得各种美感,丰富了语言的积累,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通过阅读还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培养阅读兴趣。
二、品悟:浅斟低吟,感悟意韵。
在初读的基础上再细读,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咀嚼赏析字句,探究体味关键字句中含蕴的丰富内容,生动形象的画面,高雅的意境和所寄托的深邃的思想。这个部分是诗歌教学的核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在现代诗中,诗人主要从自然以及生活中选取物象于作品中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这些物象杂有诗人主观色彩,这些物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但诗人往往把自己的情绪、情感隐藏在意象背后,通过意象将它们暗示出来。我们要引导学生捕捉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乡愁》一课时,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出所有意象,然后结合课前预习及所读体会,找出最能表现本诗情感的主要意象及本诗情感。学生很快找出其中的一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很有特色又令人难忘,它会让人想起作为“乡愁”这种抽象情绪的对应物,他们具体生动地表达了伴随诗人一生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以及更为崇高的爱国深情。所以理解诗的意象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2、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诗歌中的世界已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世界,他们总是经过诗人有意无意的“改造”,投上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感情色彩,要理解诗人的感情,首先得进入诗中的世界。每一篇诗作都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再现,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一味地讲解,生怕漏掉一词一句。这样一来很容易把诗词中的韵味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完全占去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而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对意境进行合理的填补或扩充,丰富原作的内容,从而深刻领会原文。例如在教学何其芳的《秋天》,学生在读到第一节“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篱笆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时,教师就适时的提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诗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并让同学们描述出自己头脑中的画面,经过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同学们大多能结合诗歌内容,有所说,当然学生此时所说的已不完全是诗之内容了,而总是带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了。
诗歌创作中有布白艺术,那么,诗歌教学中也应有布白艺术,要留无穷想象于学生,让作品这颗种子在学生的心中长成树木。因此,教师的讲解应有节制,语言要有分寸,不能绝对化,贵在有启发性,以诱导学生创造性地描画自己想象中的图景,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分析关键难解字词句。例如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文时,“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句就值得深思,教师就可以问学生,既要“歌唱”,特别对自己挚爱的事物进行歌唱,我们喜欢用甜美嘹亮的嗓音,但艾青为何要用“嘶哑”的喉咙呢?学生随口能回答出:“太累了。”累了还要唱,哪怕从口中喷射出血丝来,一直到死了。这么一追究,就容易理解诗人对民族的挚爱及献身精神。还可揣摩“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一些客观物象在诗中的象征意义。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的分析,学生不难体味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以及当时的历史现状。
4、学习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含蓄美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诗歌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第一节“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中“柔软得像一片湖”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突出声音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特点,营造了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诗人所向往的那个“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当然,对于初学现代诗的学生而言,不宜挖掘过深过多,否则,会打击他们学诗的兴趣。
三、比较:拓展阅读,合作探究。
诗歌的学习,必须是在“不求甚解”的量的积累中,在不断的熏陶中寻求质的突破,以典型的模糊思维方式,最终达到对诗境的“感悟”。诗歌常常以意象的联结、转化和综合进行运演,它属于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常常带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给诗人与欣赏者留下了广阔的自由天地。因此,在充分赏析课文的同时,不仅仅囿于“这一首”,选择内涵或意象与课文相似的诗,借诗作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穿针引线的目的,充实阅读量,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将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容的《乡愁》,泰戈尔的《纸船》与冰心的《纸船》都摆在一起赏析,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同样的题目可以写不同内容的诗,相同的情感,由于作者的年龄阅历不同,选择承载情感的意象也不同,表达方式也将有所差异,读起来诗的风格也不同。
当然,诗歌阅读量的积累,仅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然而课内有意识的引导与介绍,必然会将学生引向课外的自觉阅读。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后去查资料的习惯,找出类似的材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尝试利用已获的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评头论足”一番。只要求作简单分析,既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参与性和学习热情。
四、朗诵:配乐朗诵,深情演绎。
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意境是和声音分不开的,是和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其“语感”、“语调”和“语气”都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我们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念诗”或朗诵诗,才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接进入人心的力量。在一个单元的可组织一次“我喜爱的诗”朗诵比赛。学生可以自选诗歌自配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达到自我与诗人完全合一的美妙境界,学生心灵上产生了共振,才能得到一种真正的艺术感受。
五、仿写:模仿写诗,学以致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当然这种写作是带有模仿借鉴性质的。仿写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可就例句进行延续性仿写,可就例诗进行整段仿写。仿写时要注意借助联想、想象、比喻、排比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和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将诗歌的知识作简单总结,指导学生具体仿写诗歌。余光中的《乡愁》是一个非常好的仿写对象。形式简单韵律优美。诗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感情逐层加深。诗歌的结构寓于变化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结内的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教师也可以自创诗歌给学生参考,直观的模式给学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当然,现代诗歌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鉴赏诗歌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等始终是现代诗歌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尤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的文化底蕴、文化修养得以提高。
篇二:《描写乐器声音的诗》听笛子独奏《梁祝》有感(七言律诗)
夜半窗前闻笛声,一曲奏罢思怅惘。船行江面两岸阔,林深鸟语独悠扬。浪拍船桨自飘荡,绵延起伏空回响。如泣如诉直婉转,曲哀情殇毒我肠。
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有感
悲凉一曲夜愈寒,残月老叟自浮现。曲始委婉复连绵,如泉出谷空蜿蜒。又如弃妇泣幽咽,忽断忽续惹人怜。曲哀情伤尤未绝,但闻旋律突高昂。
梦中的婚礼
曾以为两个人在一起
彼此的身上都有了对方的烙印没有什么可以抹去{有关声音的诗歌}.
除非死亡
曾以为牵过手的手
永远都会十指相扣
相伴走进教堂
走进祝福的人群
然而不曾知晓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时间死亡的一瞬间便成了永恒
而相互守望的日子却成了凝固的时光誓言敌不过时间
日记里写满了我想你
可时间却把墨迹风干
那美丽的瞬间
随风飘散
曾说过
我们会有一场盛大的婚礼你是最美的新娘我们一起走进爱的礼堂
而如今
我只能看着你成为别人的新娘而我,只能
让泪水伴着祝福流淌
那个梦又出现了
梦中的婚礼
我是新郎,你是新娘我们一起走进爱的礼堂
梦中的婚礼
我你的手的那一刻我的整个身体
变得冰凉
篇三:《诗文中的音乐描写》诗文中的音乐描写
描写音乐,可以使用逼真的拟声词。
《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描摹大弦的浊杂粗重,“切切”描摹小弦的轻悠委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间关是鸟的婉转叫声,这里用来模拟琵琶声的婉转悦耳,幽咽是人低泣声,这里用来模拟琵琶声的低沉冷涩。
也可以使用贴切的比喻。
如《琵琶行》中以“银瓶乍破水浆迸“比喻音乐的突发激烈,以”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音乐的清脆尖锐,以“四弦一声如裂帛”的“裂帛”来比喻乐声在高潮中戛然而止的急促和激越。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昆山玉碎比喻音乐乍起时的高亢清脆,凤凰叫比喻乐声的清亮幽怨;李白的《听蜀僧睿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万壑松”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的铿锵有力。这种“以声喻声”“以声类声”,能达到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描写音乐,还可以采用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也叫移觉。最典型的莫过于刘鹗《老残游记》中王小玉说书一段。王小玉初唱时,人们听来“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作者将获得美妙歌声的听觉转化为“熨过”“伏贴”的感觉和吃了人参果而畅快的味觉;王小玉“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把王小玉的歌声转换成视觉形象,抛入天际的钢丝的形象让人感觉到了歌声的尖细而高亢。“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也是用视觉形象把旋律的跌宕起伏,歌声的千回百转表现出来。这两个例子是赋声以形的通感。王小玉唱到高潮时,“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从视觉的角度写听觉,不仅有烟火之形,还有绚烂之色,把歌者声形色兼备的高超技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李贺《李凭箜篌引》中“芙蓉泣露香兰笑”,诗人用露滴残荷的形象(“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盛开如笑靥的兰花(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神奇构思,真是形神兼备。以感觉写感觉的通感修辞手法调动了听众的所有感官,让他们潜心投入到欣赏这天籁之音的意境当中。
在手法上,描写音乐,还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多彩音乐世界。
如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中“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湘水女神鼓瑟,曲声袅袅,动人心弦.它吸引了名叫冯夷的水神,使他忍不住在水上跳起舞来.。这些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通过奇瑰的景象把音乐的强大魅力表现出来,的确是描写音乐的佳作。最典型的要数李贺《李凭箜篌引》。这首描写箜篌乐声的诗歌通篇充满奇异的想象,不仅有被音乐打动而触动愁怀的江娥和素女,还有正在听得入迷竟然忘记补天,导致石破天惊,秋雨倾泻的女娲;更有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的老鱼和瘦蛟,甚至有劳累不堪,听乐而忘眠的吴刚和任凭深夜的露水把皮毛浸湿也不肯离去的玉兔。试想,作者如果没有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如何写得出如此瑰丽奇幻的妙境?读者如果不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如何能体会这天上人间难得的飘飘仙乐?作者在创作上独辟蹊径,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享受。
描写音乐,可以正面描写,还可以侧面烘托。
用听众的反映来体现音乐的艺术魅力。《琵琶行》中“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主人忘归客人不发都是因为深深地被音乐吸引。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结束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绕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这可以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
超绝妙。作者认为“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女第三次演奏后,用“满座重闻皆掩泣”从面上写出音乐感人至深的力量;用“江州司马青衫湿”从点上写出音乐能引起诗人情感上的共鸣,让诗人情不自禁感慨万千,泣涕唏嘘。笔者认为,从侧面烘托音乐的感染力比正面描摹乐声更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种艺术上的空白更能让读者回味无穷。这可与《省试湘灵鼓瑟》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有异曲同工之妙。文无定法,除了上述技巧外,还可以从音乐的抑扬顿挫、高低急徐的角度描写音乐。《琵琶行》和《明湖居听书》都写出了音乐歌声从低到高,从舒缓到急促,并在高潮后戛然而止的跌宕起伏的过程。
高明的文学家就如同高明的乐师,他们以语言为琴瑟,懂得在恰切的时机,使用恰当的技巧拨动读者内心深处的琴弦,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给我们如听仙乐,如遇知音绝妙感觉和审美享受,发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慨。{有关声音的诗歌}.
诗词乐韵
听颖师弹琴{有关声音的诗歌}.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禅,起座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听蜀僧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有关声音的诗歌}.
不觉碧山墓,秋云暗几重。
赠花卿
杜甫{有关声音的诗歌}.
锦城丝管自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明湖居听书
《老残游记》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篇四:《聆听诗歌的声音——罗利平》聆听诗歌的声音
——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感悟诗歌中流露的音乐美
邮编:430125
作者单位:浏阳市沙市完小
作者姓名:罗利平
职务:学校教务主任
联系电话:13874849844
详细地址:湖南省浏阳市沙市中心完小
内容摘要:人们对于诗的禅悟,可以从其意象、情感、词采、韵律这些途径去达到目的。在多年的诗歌教学体验中,我认为从诗歌潜在的音响效果去引导学生感悟,聆听诗歌中声音的意象,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一种悟性,一种对于语言的全方位的直觉理解能力。关键词:诗歌声音诗歌意象语感能力怎样聆听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一种心智,那么语感教学就需要用心智去启迪心智。
诗歌在中华古老的集体上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作用,她不仅属于文学艺术,她还是中华民族在悠远的历史岁月中所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和表达形式,它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系、文化结构、思维模式、品格智慧以及终极价值等。对于诗歌艺术特殊性怎样做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感悟”是关键,因为诗歌艺术的审美特性,在于诉诸于感性直观而非逻辑知识,怎样悟到诗的妙趣,这就需要读者对于诗性的参禅。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诗的禅悟,可以从其意象、情感、词采、韵律这些途径去
达到目的。在多年的诗歌教学体验中,我认为从诗歌潜在的音响效果去引导学生感悟,聆听诗歌中声音的意象,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一种悟性,一种对于语言的全方位的直觉理解能力。{有关声音的诗歌}.
一、聆听诗歌中描摹的自然之音。
在所有的音响效果当中,最令人难忘的是所谓天籁之音,比如秋风起时,树叶飒飒之音,阵阵袭来,如潮涌,如急雨,如万马奔腾,如衔枚疾走;风定之后,细听还有枯干的树叶一声声地打在阶上。秋雨落时,初起如蚕食桑叶,窸窸窣窣,继而淅淅沥沥,打在蕉叶上清晰可听,风声雨声,再加上虫声,鸟声,都是自然的音乐,都能使人发生好感,都能驱除人心灵的寂寞,都能引起诗人空灵的想象。比如唐代诗人元结的“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韵濩音。”晋代是人陶渊明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元朝末期诗人元好问的评论“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更如杜甫的“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烟花落”,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细腻敏锐地回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极其敏感的心灵倾听自然界微弱的音响,寂寞中略带几分禅意。而温庭筠的“梧桐叶,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周紫芝的“梧桐页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鹧鸪天》),那种万籁俱寂的自然之音让人感到离情的无尽缠绵,愁情的难以消释。
二、聆听诗歌中描摹的丝竹之音。
诗歌艺术能运用多种比喻,多种手法描状乐声的艺术效果与音乐形象所引起的一系列优美动人的联想,构思新奇,想象特异,体现诗歌的
基本风格。摹写声音至文,最为优秀的要数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以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其中《琵琶行》中描摹声音最为精彩之处在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这些摹写音乐的那些诗句,往往音义兼顾,情韵互谐,又杂以各种比喻加强其形象性,让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露出来;那种馀音袅袅、馀意无穷的境界,让人不但惊羡于诗中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更让人敬佩作者的语言艺术才华。《听颖师弹琴》中的“昵昵儿女语,思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连用贴切生动的比喻,把飘忽多变的乐声转化为绘声绘色的视觉形象,并且准确地表现了乐曲蕴含的情境。诗人在运用不同比喻时还善于配合相适应的语言,更强化了摹声传情的效果。《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那种箜篌不同的声情:时而清脆,如同玉石碎裂;时而舒徐,仿佛凤凰和鸣;忽而幽咽,恰似晨荷泣露,忽而欢乐,正象香兰轻笑。那种描摹声音成文的艺术语言,让人品之如尝甘露,也是诗歌语言的魅力所在。
三、聆听诗歌中意象的造境之音。
诗人运作神思,创造出优美而深邃的意境,表达出自己对外物的独特体验、感觉,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情性。如邵雍的《无苦吟》中“行笔因调性,成诗为写心。诗扬心造化,笔发性园林。”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古诗中的意象
必造出或古朴或高远或雄浑之音,比如陶明浚《诗说杂记》卷七所云“何谓古?凌青云而直上者,浮颢气清英是也。何谓高,金薤琳琅,黼黻溢目者是也。何谓深?盤谷狮林,隐翳幽奥者是也。何谓远?沧溟万顷,飞鸟決(决)眥(眦)者是也。何谓长?重江东注,千流万转者是也。何谓雄浑?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者是也。何谓飘逸?秋天闲静,孤云一鹤者是也。何谓悲壮?笳拍铙歌,酣畅猛起者是也。何谓凄婉?丝哀竹烂,如怨如慕者是也。古人之诗多矣,要必有如此气象,而后可兴言诗。”我们可以从刘邦的《大风歌》中听到那一代英主的霸气、壮丽之音,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感受到伟人的雄奇、豪放之音,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领略到那种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情感跌宕的浩荡之音;也可以从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中感受到缠绵凄切,哀怨伤痛的清秋离别的断肠之声,从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中领悟到那种触浅及深,似俗而雅,顿挫萦回的感伤哀切之音,从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中感触到缠绵悱恻的情爱之音;更可以从陆游的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中,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担心照汗青”(《过零丁洋》)中,从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满江红》)感受到壮烈的爱国之音。
聆听诗歌的声音,欣赏诗歌中的音乐美,像一根琴弦容易被人拨响;像一张白纸容易被人点破;像一堆干材容易被人引燃。让我们学生的思想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就可以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撞击出火花来,启发学
生的心智,培养学生优良的语言感知能力,优良的语文知识素养,收到语文教学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邵雍的《无苦吟》
陶明浚的《诗说杂记》2008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