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浅析歌曲的艺术表现》
浅析歌曲的艺术表现论文关键词歌曲艺术表现处理
论文摘要人与人交谈,要给对方的不是“字”,而是“情”;演唱者要给观众的不是“歌词”而是“感情”。美妙动人的歌声来自情真意切的情感表达。
引言
高尔基曾在论文学艺术创作时说过:“重要的不在于你说的是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说。”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歌曲的艺术创作。当我们拿到一首声乐作品时,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熟悉作品,而这首作品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死的东西.它必须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才能使听众充分体会和感受,有的演唱者能做到声情并茂并通过美妙的声音把歌曲的思想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有的呢,虽然他的声音也很美妙,但他只是照本宣科。一字一音的完成谱面上的东西,没有赋予作品情感色彩,以至于演唱时神情呆板,手足无措、毫无热情:有的甚至矫揉造作。失去了歌唱的意义。虽然我们在唱歌时,毫无疑问对声音的发声方法和技巧是要有一定要求的,但更重要的是对情感的表达。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说过:“如果有人问我歌唱艺术的含义是什么?我不会从声音技巧的角度去说明。我要说的乃是感动听众的才能。如果歌唱者仅仅是指声音唱出来,那么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位技工匠而已。”由此可以看出感情表达的重要性。因此歌唱者只有从各方面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音乐素质。很合理的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三度创作、四度创作……。这样你的歌声才能真正打动和感染听众。本论文就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浅谈如何提高歌曲的艺术表现及其处理的基本方法。
1、歌曲内涵的理解
内涵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这首歌曲所要想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歌曲的基础。歌曲是作曲家的艺术结晶,其中渗透着他们的心血、意图和感情。由于作曲家作品的特殊性,他不可能像画家、雕塑家和文学家那样可直接就和观众见面,而且一目了然,而音乐作品必须通过表演者的再创作,把纸面上的音符变成美妙的声音,让歌唱者真实、朴素、美好的歌唱向听众传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所以当我们拿到一首歌曲时必须首先对歌曲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特点、风格流派、以及有关地区的民俗、民情有所了解,才能很好的掌握作品。“如果对此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微。这就无法理解作品,更达不到艺术表现的境界,只能是唱音符,唱一个一个的字音,就不可能把自己从事的表演专业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这是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宣教授说过的一句话。声乐家沈湘教授也告诫我们:“不要把时间单放在发声练习上,要知道提高了综合修养,声音上也会提高,如果有了认识,即使走弯路也不会太远。”一首歌或长或短,都是凝聚着作曲家和作词家强烈的感情,这就需要我们歌唱者认真去发掘和领会。
例如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聂耳和田汉合作的歌曲《梅娘曲》,它创作于1934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是民族存亡的危急年代,这首歌曲是话剧《回春之曲》中的插曲。它表现了侨居南洋的青年高维汉因民族危亡回国参加抗日战争,但不幸负伤,失去了记忆力。他的恋人梅娘闻讯回国探望。想用歌声唤起情人的记忆,歌词深情、细腻。旋律如泣如诉。歌词的旋律都是从碎人心肺的呼唤:“哥哥,你别忘了我呀”和柔情似水的“我是你亲爱的梅
娘”开始。感情真挚、委碗、亲切。歌曲的第一段:回忆在南洋时富有浪漫气息的爱情生活的甜蜜,为此演唱时既要表现出美好回忆的语气,又要体现出呼唤亲人的深情,音乐在舒缓的中速进行中展开丰富的内心想像,在深入规定情景中去抒情达意。歌曲的第二段:叙述他们参加抗战的爱国热忱和牺牲精神。音乐也增添了因梅娘不能同去的别离时的惆怅和忧郁之情。歌曲的第三段,描写情人伤重已不认识梅娘的痛苦心情。歌曲中连续的强拍休止及三连音的运用,似抽泣、如呜咽。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演唱时同样要注意体现梅娘在规定情景中的处境,当深情呼唤无望时:“但是……但是你已经不认得我了,……”那种不可抑制的内心痛苦之情。总之,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
2、歌曲意境的想像
歌曲的意境想像,就是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像力。歌唱者应将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一幅幅活动的画面。就好像电影演员和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身临其境。要尽可能将自己融入角色的感情、环境之中,这就是一个好的演唱为什么能演什么像什么的原因。例如:尚德义作曲的《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歌曲的前奏一开始就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一片广阔、美丽的大草原上,阵阵微风扑面徐来,地面上绿浪滚滚,此时仿佛闻到了一阵阵青草的清香:绿色海洋上:蜜蜂采花、蝴蝶起舞、毡房像银星、羊群像云朵。赛马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多彩的服饰,一切是那么的美!此作品具有鲜明的新疆维吾尔民族舞蹈音乐,它能烘托出人们载歌载舞的欢腾情绪,演唱者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热烈、欢快的歌舞场面之中。又如在演唱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插曲《黄河怨》时,眼前又会出现一个被敌人蹂躏的妇女,独自站在黄河岸边,哭诉自己内心的仇恨和痛苦,凄凉又悲愤……这样一幅画面。只有这样动其真情才能用自己的歌声感动听众。“因而歌唱者解释音乐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种生活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越丰富,灵感也越活跃、越丰富。因此,作为歌者。应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倾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去感受生活,从而增强我们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进而深刻的理解和表达作品的内涵。”
3、音色的运用
当我们在演唱一首歌时。除了要明确思想感情外,还要考虑运用什么样的声音音色才能符合作品情感表达的要求.才能更生动形象的塑造各式各样的音乐形象。比如说演唱进行曲时要选用雄壮铿锵的声音。演唱圆舞曲时应用明亮华丽的音色,而演唱摇篮曲时则需要柔和甜美的声音等等。总之,我们要善于调整出自己不同的音色,力求符合不同歌曲的不同情绪。“你可以把声音设计为„轻柔的纱布在微风中飘渺‟、„树叶轻轻落下‟这样的声音控制上,又如唱一首柔美而又轻巧的歌曲时,可把声音比喻为„透明的露珠‟、„春夜的雨滴‟等等。”
一般来说,抒发强烈感情的需要柔美圆润、连贯自然的声音:表现欢快高兴情绪的需要明亮有光彩的声音:演唱气势宏伟或抒发强烈爱国情绪的要洪亮、高亢的声音。例如歌曲《斑竹泪》共有四个乐段。每一个乐段都有每个乐段不同的内容和情绪,所以我们就必须去很好的对自己的音色进行调整以符合每个乐段的不同情感色彩。第一段描写古舜帝和妃子一起游山玩水,所以要用圆润甜美且连贯自然的音色去唱出他们相依相偎、相亲相爱的情形:第二段是回忆他们俩在一起互相追逐打闹非常尽兴的一段,所以明亮、轻快、活泼、跳跃的音色特点比较符合:到了第三段整个的情绪与前两段形成巨大的反差。在这里要运用阴暗、空洞甚至是抽泣、哽咽的音色去表现妃子在皇帝突然驾崩后悲痛欲绝、哭天抢地的情形:到了第四段。演唱者就必须跳出前面第一人称的情绪,以第三人称来评判这一场爱情,声音音色应该是高亢、亮丽且稍微坚定的语气特点,烘托出这场爱情悲剧的凄凉和洪烈。
4、“渐”字的妙用
前面谈到在进行歌曲的艺术表现时,如何去表达丰富的歌曲内涵,以及怎样用不同的音色去表达不同的情感,那么如何使感情的发展升华,或是不同的片段与片段之间的衔接更趋于自然完美呢?这就必须做好一个字——“渐”,即音符上面的“渐快”、“渐慢”、“渐强”、“渐弱”等这些常见的力度符号或文字。它们在表达丰富歌曲情感和细微的感情变化时,使其更细腻,在不同情感交替转换时,使其更统一也更完美。
如《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一首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的抒情歌曲。作者在歌曲的第三乐段中运用了大量的渐强、渐弱去再现第一乐段的主题,我们在演唱时如能充分地发挥这些渐强、渐弱的表现力,就能使歌曲的旋律更加舒展、起伏,情绪更加高昂、激动,从而表达出主人公对党深厚真挚的感激之情。
又如《岁月悠悠》中最后的结束句“旧情不堪重回首”中最后一个“首”字,演唱时这个拖音一定要尽量融合在尾奏的旋律中并逐渐弱下去直至消失,并且眼神也表现出很迷茫的样子慢慢飘向远处,仿佛岁月在追忆中悠悠地远去……
总之,要做这些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几年如一日的练习,其中还涉及到对声音技能、技巧的要求,才能与情感融合在一起,更能完整的去表达歌曲的意境。
5、各种对比手法的关系
5.1快、慢关系
当我们唱比较快速、活泼的曲子时,内心应有稳定感。强调旋律的流畅和连贯,不能因为这首歌快就一拍紧似一拍的往前赶,这样就显得紧张和慌乱。以至于失去了旋律的美感。越是快的歌曲,越应以句子为小单位,在交代清楚每一乐句的思想前提下。把它一气呵成,以完整、优美的线条表达出歌曲的感情。例《姑娘生来爱唱歌》这首歌速度为“快板”,其中“噻啰噻啰”的歌词比较多且非常快,这就要气息跟情绪的稳定和“落”,再带上姑娘们爱唱歌和会唱歌的那种比较活泼、火辣、且自豪、外向的小姑娘情绪,歌曲情绪就能很好的表现出来。
同样的,唱慢曲子时也不能因为它速度慢而一拍拖着一拍唱。显得沉重而无表现力。例《岁月悠悠》是一首慢板的歌,在演唱时应带上回忆故友、追忆情谊的情感加上旋律线条的流动感向前推进,以饱满的热情融入到歌曲旋律中去,情感越深,就越有韵味,且不显得拖沓。
5.2强、弱关系
我们在《基本乐理》中就学到过各种拍子的强弱规律,因此在歌唱时只有做到强弱分明。才能使曲子具有一定的律动感,但是我们在实践中时,总是唱得强有余而弱不足,有的甚至是把强弱给唱颠倒了。如《大森林的早晨》中歌曲开头的前两个字是从弱拍起的,而多数人都没有太在意,只认为开头就是要唱成强蝗,这样的话就破坏了歌曲的强弱规律。当然。强音也不是从头到尾都一样强的,例如:唱一个延音的强音时,它都有一个由弱到强,或由强到弱的过程,因为在唱的过程中得有一个感情情绪由内而外的深情铺垫,这样唱出来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强音需要弱音的铺垫,弱音也需要强音的衬托。就好像生活中矮的能显出高的,胖的能衬出瘦的,红花需要绿叶的衬托。
5.3高亢与低回
我们在演唱一首歌曲时,它们的线条(包括旋律线条和情感线条)都是高低起伏、连绵不断的。所以。我们要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使乐段(乐句)与乐段(乐句)之间的情绪变化得到充分对比而更有感染力。试想。我们在唱一首歌,从头开始就觉得他唱得很亢奋,恐怕一首歌唱下来,唱者气喘息息而听者索然无味。只有做到适当的对比,才能对歌曲进行完美的表现。综上所述的各种方式方法,虽然它们的表现手法都各不相同,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都
是为了更完美的去进行歌曲的艺术表现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但是它们绝不能截然分割的,各种手法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是不同的歌曲在处理手法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在演唱任何歌曲时,都应该各个方面都考虑到,很好的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去处理好每一首曲子、每一首歌曲,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歌曲的思想感情,去打动每一个听你歌的人,那么你便成功了。
篇二:《音乐鉴赏课后答案》音乐鉴赏
1.1
1
音乐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是因为音乐不具有:()?A、视觉性
?B、语义性
?C、表达性
?D、标准性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2
下列哪一项是音乐音响的基本属性:()?A、语义性
?B、视觉性
?C、非视觉性
?D、美学性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3
中国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中基本以下列哪一项为核心:()?
A、音乐解说
?B、音乐感知
?C、音乐内化
?D、音乐创作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
4
欣赏音乐是指能够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形式解说音乐。()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20.0分
5
听不懂音乐不一定是因为我们不具备音乐细胞和音乐修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得分:20.0分
3.1
1声音是通过下列哪一种表现机制来表现各种情感的:()
A、音量
B、音强
C、音长
D、联觉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
下列哪一项是音乐所能表现出来的:()
A、长相
B、法律
C、悲伤
D、颜色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
听众很多情况下不能正确理解音乐不是因为:()
A、听众音乐素养的限制
B、音乐表达的主观性
C、音乐表达的模糊性
D、音乐表达的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大多数作曲家在创作曲子之初就指出了自己创作的初衷和意图。()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喜欢音乐的艺术原因}.
音乐具有任何艺术所不具备的净化人心灵的作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2
1
以弹奏《古德堡变奏曲》而成名的孤僻演奏家是下列哪一位:()
A、Schiff.A.
B、Gould.G.
C、Richter.S.
D、Turech.R.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2
以下关于“原作”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作曲家记下的乐谱
B、作曲家本人的演奏
C、作曲家的意向性对象
D、作曲家第一次发表的曲子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们在创作音乐时遵循的基本准则:()
A、新颖
B、独创性
C、有个性
D、忠于原作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4
对同一首作品,不同演奏家的理解基本是相一致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我们在创作音乐时基本不能做到忠于原作,因为我们听到的就不是原作。()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3
.1
“忠实于原作”实际上指的不是下列哪一项:()
A、传统
B、权威
C、教师
D、作曲家的内心效果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思潮是下列哪一项:()
A、演奏家至上
B、作曲家至上
C、原样主义
D、演奏和作曲两个同等重要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3
一般说来,演奏家的职能不包括:()
A、了解作曲家原作意图
B、揭示和传达作曲家的意图
C、绝对地忠于原作
D、添加个性阐释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4
演奏者如果失去了独立阐释作品的权力会失去很多内心最有力量的东西。()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如果不遵从人们想象中的作曲家的意图,就会受到尊重和爱戴。()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1
1
音乐审美能力中的能力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知觉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直觉能力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
音乐审美能力不包括下列哪一个基本要素:()
A、能力
B、天赋
C、习惯
D、经验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3
下列哪一部作品最适合给6~10岁的孩童欣赏:()
A、《命运交响曲》
B、《英雄交响乐》
C、《献给爱丽丝》
D、《安魂曲》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4
音乐专家与普通人的声音听觉能力是没有实质性差别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感性能力的培养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2
1
人们在有些情况下对音乐的感知会发生困难,这些情况不包括:()
A、距音域敏感区太高、太低
B、音符差距过于微妙
C、在音域敏感区内
D、刺激过强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2
一般情况下人类对哪个音域不敏感:()
A、低音
B、中音
C、中高音
D、高音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3
人们知觉能力决定其通常不喜欢下列哪一音乐:()
A、舒缓
B、活泼
C、清新
D、紧张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4
年龄越低的人通常偏好于细腻、敏感、丰富的音乐。()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一般说来,经过音乐训练的专业人士能够欣赏低音的旋律。()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3
1
胡志厚的管子独奏《胡笳十八拍》要求我们下列哪一项能力来更好地欣赏音乐:()
A、注意的集中能力
B、注意的专注能力
C、注意的分配能力
D、注意的保持能力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
在音乐史上达到人类演奏技巧巅峰和极限的伟大演奏家是:()
A、李斯特
B、莫扎特
C、巴赫
D、理查德·弗里德曼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3
《G弦上的咏叹调》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
A、贝多芬
B、莫扎特
C、巴赫
D、肖邦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4
注意的保持能力对理解音乐至关重要。()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人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与年龄成反比。()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4
1
变化再现除了有形式结构的需要,还暗示哪一方面的变化:()
A、音色
B、音量
C、音强
D、表现内容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
音乐的再现认知中不包括哪一项:()
A、变化音色再现
B、变化主题再现
C、变化速度再现
篇三:《当代青少年音乐偏爱的成因阐析》高中生音乐偏好的调查研究
摘要:为研究当前高中生的音乐偏好,以问卷的方式对某高中60名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音乐是高中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流行音乐和励志、爱情、亲情、友情主题受到他们的偏爱,音乐能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对高中生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当代青少年;流行通俗音乐;偏爱;成因
引言
高中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具有其共同的年龄和个性特征,他们有强烈的确认自我、彰显个性的意识,兴趣广泛,追求时尚,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高中学生的这些需要,成为他们最热衷的一种艺术风格。当代高中生对音乐的偏爱取向,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他们的个性特点、文化倾向和审美追求等。本课题以问卷的形式对育明高中部分学生进行关于音乐偏好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探讨目前高中生音乐偏好趋向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研究基本情况为了解目前高中生音乐偏好趋向,课题组拟制了“关于当代青少年音乐偏爱状况及成因调查问卷”,共设置9道问题,主要为多选,个别有简答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喜欢音乐及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喜欢的音乐类型及原因;喜欢的音乐主题、所属国家和区域;听音乐时间、方式和了解最新音乐的渠道;听音乐的目的及喜欢一首歌一段音乐的影响要素;音乐对学习有无影响等。
课题组选取了**高中高一年级6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31人,女生24人。利用课间时间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并在10分钟内收回。调查得到同学的积极支持,共回收有效问卷55份。
二、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1.音乐在生活中的位置
课题组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从统计结果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喜欢”(20人)或“非常喜欢”(32人)音乐,占被调查人数的94.5%;在回答“音乐对你的生活的重要程度”时,认为“非常重要”(19人)和“比较重要”(31人)的占被调查人数的90.9%,由此可看出音乐在高中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位
置。调查可见,76.2%的被调查者愿意和家人和
朋友分享喜欢的音乐,并认为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只有23.6%的人认为没必要和别人分享。从中可以看出,音乐成为高中生与家人和朋友交流沟通的重要媒介,在其家庭关系与朋友交往中通过分享音乐能带来愉悦的正面情绪。2.音乐类型、主题及所属区域在回答“你喜欢的音乐类型及原因”的问题
时,76.3%的人喜欢“通俗流行音乐”,41.8%的人选择喜欢“轻音乐”,34.5%的人喜欢“古典音乐”,其他喜欢“摇滚乐”、“说唱音乐”“歌
剧”、“爵士音乐”、“民族音乐”等分别占29%、
20%、14.5%、20%、7.2%;值得一提的是,有
5.4%的高中生喜欢中国戏曲,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青少年中还有一定的市场。
从音乐主题看,58.2%人喜欢励志主题的音乐,87.2%的人喜欢以爱情为主题的音乐,另有58.2%的人喜欢友情、亲情类音乐,由此可见,这几类音乐主题最受高中生关注和喜爱。还有12.7%的人喜欢红歌,极少有人喜欢军旅音乐,仅占1.8%。
在对喜欢音乐的地域偏好上,最受被调查者欢迎的是欧美音乐,占56%;其次是大陆音乐,占47%,日韩音乐与港台音乐分别点30%和29%,还有少部分选择俄罗斯和其他地域音乐,仅占9%。
从不严格的分类看,“摇滚乐”、“说唱音乐”等都可归入流行音乐中,因此,当代高中生对“通俗流行音乐”偏爱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受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和身份年龄特征所决定。“通俗流行音乐”反映了当代的都市流行文化,很多流行歌曲的主题迎合了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对理想的追求、对友情的渴望、对爱情的懵懂、青春期的迷茫苦闷以及对学业压力的释放。从地域上来讲,高中生并没有盲目地哈日哈韩,而是更倾向于选择流行音乐更加发达的欧美音乐以及更有亲切感的大陆本土音乐,对港台及日韩音乐有一定喜爱但并未占更明显的比重。
3.听音乐的时间、方式等
在听音乐的时间选择上,调查可见,81.8%的人选择在休息时听音乐,很多同学是在上下学途中及临睡前听音乐,而也有27.2%的人喜欢在学习时把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来听。在听音乐的方式上,用电脑和手机下载听音乐成为高中生获取音乐的主要渠道,占被调查总数的89%,另有小部分人从朋友和同学那里拷贝音乐。从听音乐的动机和目的看,大多数学生听音乐是为了放松心情,占总数的76.3%;还有61.8%和56%的人把听音乐作为业余爱好及用来陶冶情操;只有少数人是为了追赶潮流(10.9%)及寻找刺激(34.5%)。
4.音乐对学习的影响
在回答“音乐对你的学习有何影响”时,近一半的人认为音乐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占45.4%;有45.5%的人认为音乐对学习没有影响,只有10.9%的人认为有时沉迷音乐影响到学习。分析可见,当代高中生虽然学业压力巨大,但是对音乐的喜爱丝毫未受影响,而且由于音乐的舒缓压力、愉悦身心的作用,使音乐更加成为高中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但有少部分学生因为过分沉迷而影响到
学习,应该引起注意并加以有效引导。5.喜欢一首歌的主要因素在喜欢一首歌的主要因素上,11%
的人选择有时代气息,44%的人选择旋律动听,27%的人选择符合自己心情,18%的人选择有故事性。由此分析,青少年是流行音乐最主要的接受群体,也
是时尚最主要的追随者,音乐作为时尚和
品位的象征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流行
音乐因为游离于学校音乐教育之外,它更多依赖于大众媒体的传播,因此具有传播途径多、内容丰富多彩和时效性强的特点,对青少年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崇尚时尚也与青少年所希望拥有的社会地位相关,痴迷于流行音乐、热衷于追星有时可
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社会文化圈层,表现自己时尚、前卫、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娱乐素养,构建自己“与时俱进”的形象。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凸显但心智尚未成熟的年龄阶段,追
求自由、向往独立是他们的共性,希望自己能从父母的控制、社会的束缚和传统道德的压抑中解脱出来,借助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显现自己的个性是一种最常见的方式。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情感上受到创伤或对前途感到渺茫的人,常把这种失落消极的情绪渗入到音乐中加以发泄;那些有着强烈刺激的节奏、歇斯底里的尖叫、怪声怪气的唱、夸张晦涩的肢体动作、奇特怪异的装扮正迎合了青少年叛逆的心理和猎奇的审美特性,这也是青少年偏爱流行通俗音乐的另一个原因。
6.从感知音乐的途径来看,大众传媒是青少年感知音乐的主要传播途径,对青少年来讲,传媒无疑是最权威和代表性的,它所传播的文化信息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偏好。然而,大众传媒制造的音乐文化却是一种“商业文化”,它己失去了文化创造性和精神力,追求的是商业利润的最大化。正如电视台追求收视率而非节目质量、电影追求票房值而非艺术价值一样,流行通俗音乐追求的是人气和音像制品的发行量,精神价值和艺术品质已被忽视。青少年容易在各种明星包装、商业抄作、媒体渲染中逐渐成了“音乐商品”的俘虏,失去了正确的艺术审美和人文精神。
三、对当代青少年音乐偏爱的反思
媚俗的流行通俗音乐和大众娱乐性文化的负面作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重要的一点是通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文化大众化、共享化,流行音乐尤其如此,已成为人人都能参与、享受和消费的文化。音乐的通俗化一方面是时代进步的象征,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享乐、平庸、浮燥、奢华等特点,过分的性取向和泛滥的言情情调,渲染彷徨、失落、虚无、幻灭,鼓吹自我麻醉、超脱的倾向,引发了人文精神的消解、道德素质的滑坡。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