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剪纸里头故事多》
剪纸里头故事多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一文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姥姥。“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它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牵挂,寄托了浓浓的祖孙深情。
教学中,抓住“姥姥的剪纸”这一文眼,我和学生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了研读——
一、姥姥的剪纸为何“深入人心”?二、为什么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解决第一问,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因为姥姥“心灵手巧”、广结善缘。重点感悟姥姥“心灵手巧”,这一点在文中有多处体现,学生通过静思默想、圈画批注,自主发现:
第二小节:“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无所不能。”姥姥简直神了,像变戏法,要什么就有什么。——这是对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的正面描写。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只公鸡能打鸣。‟”——这是对姥姥的剪纸技艺的侧面描写。显然,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在学生感知姥姥的无所不能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姥姥还会剪些什么呢、她的剪纸有多么逼真?仿照文中的样子说一说。
学生们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你姥姥神了,剪虎像虎,剪蛇像蛇,剪只小猫能上树,剪只蝴蝶能飞舞。“”你姥姥神了,剪兔像兔,剪马像马,剪只老牛能耕田,剪只螳螂能捕蝉。“”你姥姥神了,剪人像人,剪神像神,剪个和尚能念经,剪个泥菩萨能过河。”……
能体现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的还有4、5自然段,作者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姥姥摸着剪“喜鹊登枝”,姥姥竟然还能剪得形象生动,大小疏密不可挑剔,而且还是“工夫不大”,姥姥真神了!
姥姥之所以能剪得如此出神入化,是因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第六小节则是对这句话的具体展开,“总剪”——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剪纸时间长、反反复复剪,熟能生巧。“姥姥的手指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剪纸已和姥姥融为一体,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难怪:手都有准头了!
解决第二问,主要是抓住文中几幅“牛兔图”来体会“祖孙情深”,引导学生静思默想,仔细体会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学生感受到:其实这里不仅有姥姥对“我”的深情,更有“我”对姥姥的深深的依恋、思念。
教学中,学生通过品读感悟,交流碰撞,读出了一个心灵手巧的姥姥,一个勤劳慈祥的姥姥,一个广结善缘的姥姥,一个有着高超的剪纸技艺的姥姥,姥姥其实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姥姥,姥姥和我感情深厚,连接我们之间情感的,正是那一张张普通又不普通的剪纸,姥姥的剪纸里,藏着姥姥的故事,藏着家乡的故事,藏着人们的愿望,更多的,藏着我和姥姥“爱”的故事……
剪纸里头故事多!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一课,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围绕“喜鹊登枝”“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作者与姥姥之间动情有趣的故事,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姥姥勤劳善良的赞美和对姥姥的依恋。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剪纸离城里的孩子较远,课堂上教师如果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画面中,优美的音乐中,做到目观其行、耳闻其声,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借助多媒体品析祖孙情,从而激起学生对自己家人表达感恩之意。那么也许能在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中,使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达到和谐的统一。
一、借助声像设备,感受剪纸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作用于视觉、听觉的刺激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当视听感官并用时,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因而上课伊始,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出示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惟妙惟肖的窗花,并配上动听的音乐,学生一下子进入那剪纸的情境中。
在优美的乐曲中,老师让学生走进文本,寻找姥姥剪纸“神”的语句。在品读这些语句时,配上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适时出示“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喜鹊登枝”等剪纸画面,对课文重点语句进行品读。]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生动的视听画面,让学生与文中的姥姥对话。让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把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评价中把课文读懂、读细、读出感情。同时读懂了姥姥用精湛的剪纸技术,剪出了乡村的吉祥,为乡亲们送去了祝福,使整个屯子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与和乐。
二、展现优美画面,品析祖孙情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这样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姥姥的剪纸》一文语言生动,富有诗意,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品赏。在教学时,教师运用相应的多媒体技术,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语言环境,细细品味文章。如在教学“祖孙情浓”一段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朗读,相继找出“A、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B、一头老牛和一只小兔子在地上啃食青草。C、: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乱跳着远去的小兔子。“等姥姥剪纸“拴住”了作者的语句。然后适时为这些句子配上相对应的视听画面,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明白姥姥对小孙子的浓浓爱意。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发言。
在发言中,教师对着多媒体画面引导学生抓住“拴、缠”等词语去品味小作者顽皮、可爱,对姥姥的依恋;品出姥姥把全部的心血和爱全部倾注在牛和小兔的剪纸里,从而感悟出姥姥对小孙子的关心、疼爱、默默
奉献;品味到小作者的快乐童年;品味到浓浓的祖孙情;品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让情感熏陶和人文滋润落到实处。
三、启发开拓想象,表达感恩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用好语言这个工具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姥姥的剪纸》一文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因素,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姥姥与作者生死离别的视听画面,并配上《感恩的心》乐曲,让学生用“假如我就是文中那位小孙子,面对即将离世的姥姥,又忆起与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此时此刻会对姥姥说些了么呢?”这个设想进行遐想。这时,形象、声音齐全,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沉浸其中,体会意境,余味无穷。学生联系课文,插上想象的翅膀,情动而辞发。每一种设想自然精彩极了。
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的形象营造出的氛围,让学生从中体验祖孙情深,很多学生由文中的姥姥联想到自己的姥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恩教育,此时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课后观察或回忆姥姥对自己关爱的语言、动作或点滴小事,用手中的笔表达对姥姥的依恋与感恩之情。让文本教学与生活紧紧相连。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不仅发展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现代语文教学,呼唤以人为本,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其自觉学习的能动性。而巧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教学中声光同步,视听
结合,给学生的感官以多种刺激,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因而我们应把握住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入情。
篇二:《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剪纸1200字》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剪纸1200字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剪纸1200字过年了,民俗又火了:扭秧歌,挂花灯,贴窗花„„在诸多民间艺术中,民间剪纸可算是最易让人接受的一张“喜庆贴”了。每每看到那一张张剪纸点缀、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对剪纸的那份爱又涌上了心头„„我喜欢上剪纸,最早还得从美术熏陶说起。记得从四、五岁开始,多才多艺的爸爸经常给我画小动物,寥寥几笔就能将各种小动物勾画得活灵活现,那时,爸爸在我心目中真是棒极了。后来,爸妈由于工作忙,将我送到奶奶那儿。奶奶有一双巧手,常常是随便几剪子就能将一张纸铰出不同的花样来,那泛黄的纸,失去光泽的剪刀,精致的图案,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许从那时起,我就被艺术的魅力所征服,也许正是这种家庭氛围,使我对美术有了最初的朦胧的认识。在我上高中时,偶然的一次机会,美院的朋友送给我两本关于剪纸的书。我被书里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通过这两本书,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剪纸,它那巧夺天工的表现手法彻底折服了我,于是我成了不折不扣的剪纸Fans。因为我有美术基础,学起剪纸来就如鱼得水。不过剪纸是个细致活儿,心急的人做不来,往往一件作品马上就要完工了,却因为一不小心剪断了一根线条而功败垂成,让人惋惜不已。所以要说起来,这剪纸还能修身养性呢。只有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奥妙,才能使作品顺乎自然,质朴清新,拙中见巧,粗犷处大刀阔斧,细微处行云流水。对我来说,剪纸是一种享受。双眼盯着花样,一剪一剪,像是用剪刀剪出心里的话儿,那剪刀铰纸时发出的轻微的声音像美妙的音乐,在这美妙的音乐里,可爱的动物“活”了,美丽的花“开”了„„以前好动的我总坐不住,自从喜欢上剪纸后,竟然可以头也不抬地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朋友说我有点儿“痴”了。时间长了,家里人也受了我的影响。有一次,一件作品才完成一半,我放下忙别的事去了。回来后发现不知谁动了剪纸,而且将作品弄得不成样了。逼问小妹,小妹不招,妈妈倒招了,她说她试着刻了刻细微处,没想到没有掌握好轻重,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尽管心疼自己的作品被损,但看到家人也被剪纸感染,心中却充满了喜悦。我非常喜欢一首赞美剪纸的诗:蔡候造纸蔚丹竹/巧女择来绘锦图/天地风光皆展现/人间姿态尽留足/刻刀有韵勤裁入/画笔凝神细剪出/撒下仙花一朵朵/彩云飞向万家屋。我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爱这个世界,你只要热爱生活,生活总会是美好的。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剪了不少作品,主要有《踏雪寻梅》、《晴雯补裘》、《孔雀女》、《猴子捞月》、《庆十·一》、《十二生肖》、《菊》、《鹤》、《捐赠》、《秋天的童话》等,这些作品,有的被朋友要去了,有的又让我送了同事,留在手中的很少了。眼下,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要来到了,在这钻石昂贵的年代,我们不妨送朋友一幅精美的剪纸,看是不是一样可以珍藏到地老天荒„„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剪纸250字我很多次去乡下发现一些巧妇在剪纸,就有些纳闷,便好奇地问妈妈:“她们为什么要用纸剪各种各样的图案呢?”妈妈说:“剪纸是中华传统的民间艺术,用各种颜色的纸剪出来不同的图案,寓意不同。”
比如,剪出的十二生肖猴子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老鼠贼头贼脑,鼠眉鼠眼;老虎张牙舞爪,四蹄奋起,威猛无比;老牛踏踏实实,一幅憨厚勤劳的神态„„
还有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剪纸不但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而且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
篇三:《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习作四:剪纸艺术,写想象作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习作4:剪纸艺术,写想象作文》
1.仔细观察剪纸作品,看懂作品的内容。
2.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一个内容丰富具体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有条理的叙述下来。3.挖掘想象才能,培养习作兴趣,提高综合能力。【教学重点】
借助于想象作文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丰富性、敏捷性、严密程度和创造程度。【教学难点】
想象丰富,表达通顺。【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相结合。
2.评价策略多元化:教师从课前的问卷调查表中评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了解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剪纸作品,打开学生的思路。同桌间互相说说自己选取的作品内容,评价学生是否交代清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是否抓住了剪纸作品中的人与物的动作、神情等方面进行细节刻画。习作在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赏析中更加完善。【教学准备】
1.教师设计“剪纸艺术知多少”问卷调查。(见附表:“剪纸艺术知多少”问卷调查)2.小组内同学查阅资料,完成调查问卷。【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课文引路,体会写法。
(一)欣赏剪纸,导入课题。
最近我们学习了《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同学们对剪纸有了哪些了解呢?请大家欣赏老师收集的两张剪纸,能从中看出些什么,感受到什么呢?
寿喜
(二)辅助取材,打开思路。
1.交流问卷调查表,请拿出你的问卷调查表看一看,然后小组间交流一下。2.组间交流,互通有无。剪纸内容多,寓意深,祥和的图案增添了喜庆的氛围,像娃娃、葫芦、莲花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关于赞美剪纸的文章}.
(三)再度欣赏,激发想象。
这写剪纸作品表现了什么形象?体现的是什么主题?猜一猜作者传递出的是什么样的情感?用了什么样的构图形式与表现方法?还可以怎样来表现?
剪纸一:
1.引导看图:一位小男孩牵着两头骆驼在草地上行走。
2.想象故事:那位小男孩,家住在沙漠地带,家里缺水,他出来寻找水的,他可能经过了长途跋涉,克服了千辛万苦,??
剪纸二:
1.引导看图:一位美丽的姑娘穿着美丽的连衣裙,表演着顶碗舞。
2.想象故事:可以先写一下那个跳舞姑娘的外表、服饰、装饰,最好给她起一个名字,然后想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最后写坚持不懈之后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3.片段引路:跳舞姑娘二十来岁,眉清目秀,身材苗条,如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她站在草地上,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服装十分鲜艳,上面的花纹很精致。姑娘的脖子上有一串银光闪闪的项链,腰间还围了几条彩色丝绸。
剪纸三:
1.引导看图:放牛娃骑在牛上,吹着牧笛。小鸟在快乐地飞翔,蜜蜂在辛勤地采蜜。??2.想象故事:
a.小男孩意外受伤了坐在石头上,放牛娃看到后扶他起来,并把他拉上牛背去疗伤??b.小男孩出来游玩时迷了路,放牛娃把他拉上牛背送回家,他们路上在说些什么,又遇到了什么事???
剪纸四:
1.引导看图:蒙古包内——小女孩在认真学习,蒙古包外——美丽的牵牛花、郁郁葱葱的小草??
2.想象故事:先写在蒙古包内小女孩学习的场景。再写走出蒙古包看到的场景。??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四)写法指导,动笔习作。1.进行总写,简要介绍剪纸艺术。
2.对具体要描写的那一幅剪纸进行简要的叙述。3.由这幅剪纸联想一则故事。
一是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二是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清楚。三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事情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篇四:《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习作四:剪纸艺术,写想象作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习作4:剪纸艺术,写想象作文》
1.仔细观察剪纸作品,看懂作品的内容。
2.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一个内容丰富具体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有条理的叙述下来。3.挖掘想象才能,培养习作兴趣,提高综合能力。【教学重点】
借助于想象作文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丰富性、敏捷性、严密程度和创造程度。【教学难点】
想象丰富,表达通顺。【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相结合。
2.评价策略多元化:教师从课前的问卷调查表中评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了解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剪纸作品,打开学生的思路。同桌间互相说说自己选取的作品内容,评价学生是否交代清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是否抓住了剪纸作品中的人与物的动作、神情等方面进行细节刻画。习作在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赏析中更加完善。【教学准备】
1.教师设计“剪纸艺术知多少”问卷调查。(见附表:“剪纸艺术知多少”问卷调查)2.小组内同学查阅资料,完成调查问卷。【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课文引路,体会写法。
(一)欣赏剪纸,导入课题。
最近我们学习了《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同学们对剪纸有了哪些了解呢?请大家欣赏老师收集的两张剪纸,能从中看出些什么,感受到什么呢?{关于赞美剪纸的文章}.
寿喜
(二)辅助取材,打开思路。
1.交流问卷调查表,请拿出你的问卷调查表看一看,然后小组间交流一下。2.组间交流,互通有无。剪纸内容多,寓意深,祥和的图案增添了喜庆的氛围,像娃娃、葫芦、莲花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三)再度欣赏,激发想象。
这写剪纸作品表现了什么形象?体现的是什么主题?猜一猜作者传递出的是什么样的情感?用了什么样的构图形式与表现方法?还可以怎样来表现?
剪纸一:
1.引导看图:一位小男孩牵着两头骆驼在草地上行走。
2.想象故事:那位小男孩,家住在沙漠地带,家里缺水,他出来寻找水的,他可能经过了长途跋涉,克服了千辛万苦,„„
剪纸二:
1.引导看图:一位美丽的姑娘穿着美丽的连衣裙,表演着顶碗舞。
2.想象故事:可以先写一下那个跳舞姑娘的外表、服饰、装饰,最好给她起一个名字,然后想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最后写坚持不懈之后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3.片段引路:跳舞姑娘二十来岁,眉清目秀,身材苗条,如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她站在草地上,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服装十分鲜艳,上面的花纹很精致。姑娘的脖子上有一串银光闪闪的项链,腰间还围了几条彩色丝绸。
剪纸三:
1.引导看图:放牛娃骑在牛上,吹着牧笛。小鸟在快乐地飞翔,蜜蜂在辛勤地采蜜。„„2.想象故事:
A.小男孩意外受伤了坐在石头上,放牛娃看到后扶他起来,并把他拉上牛背去疗伤„„B.小男孩出来游玩时迷了路,放牛娃把他拉上牛背送回家,他们路上在说些什么,又遇到了什么事?„„
剪纸四:
1.引导看图:蒙古包内——小女孩在认真学习,蒙古包外——美丽的牵牛花、郁郁葱葱的小草„„
2.想象故事:先写在蒙古包内小女孩学习的场景。再写走出蒙古包看到的场景。„„{关于赞美剪纸的文章}.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四)写法指导,动笔习作。1.进行总写,简要介绍剪纸艺术。
2.对具体要描写的那一幅剪纸进行简要的叙述。3.由这幅剪纸联想一则故事。
一是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二是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清楚。三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事情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4.对这幅剪纸进行总结。
5.动笔习作,教师巡视,针对现场习作进行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四)写法指导,动笔习作。
教师巡视,针对现场习作进行个别指导。(五)作后评改,取长补短。1.自读自改。
写好后自己先逐句默读,感受词语用的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想象是否引人入胜?不合适的试着改过来。
2.小组互改。
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作文,再评一评:A.用词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B.叙述是否完整?想象是否丰富?
C.文题是否新颖?结构能否创新?也可以交换着改一改,互相提一提建议。3.班内交流。{关于赞美剪纸的文章}.
谁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请一名同学读习作。)你认为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又有哪些建议呢?(引导学生评价)4.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组内评选,优秀上墙。(六)欣赏图片,激发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无极限,请放飞你想象的翅膀,于天空翱翔!
(七)板书设计:
知剪纸艺术,写想象作文
合理想象想象:人物语言和神情想象:当时气氛和环境
教学建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写想象作文,“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对小学生进行想象作文的培养训练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抓住小学生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故事,并能从中受到教育。
篇五:《阜阳剪纸》阜阳剪纸多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题材为主。情趣丰富,装饰味重,兼有南北剪纸的艺术特色,即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兼备,情趣醇和。其作品有单色、填色和染色等。
艺术简介
安徽省阜阳地区的剪纸,应用范围很广。一种是在喜庆节日用红纸剪作装饰的,如窗花、门笺、灯花、喜花等,内容多系象征吉祥与喜悦、或隐喻;另一种是作为鞋巾冒、围嘴、兜肚等儿童服饰上的刺绣底样,取材一般为花卉、鸟、虫等。阜阳剪纸善于运用粗细线组合,阴阳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纤巧秀丽的风格,形成了刚柔兼备、节奏和谐、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
阜阳很早即有剪纸出现和应用。从现存资料看,阜阳博物馆收藏的“兰桥会”、“牧笛”、“祭塔”等,都是清代的阜阳剪纸,作鞋花、袜底花之用。作品构图简洁、形象生动,剪口清晰,想象丰富。
阜阳剪纸的大部分作者都是土生土长,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美化周围环境
阜阳剪纸(17张)
。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人们习惯用剪纸装饰物品。妇女们在鞋帮、衣帽、枕套、手帕、围裙上绣的花样,也欢喜用剪纸作底稿。朴素的审美观,形成了艺人剪纸风格和作品内容。
阜阳剪纸,以传统多样的题材、丰满严谨的构图、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纯朴的艺术特色而享有盛誉。1978年以来,阜阳剪纸继在合肥、上海、南京、北京以及日本东京等地展出之后,又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剪纸的形式大体上可分为单色和彩色两大类,南北剪纸又因风格各异而有所不同。阜阳剪纸兼有南北方剪纸的艺术特色,即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兼备,情趣醇和。其作品有单色的、填色的、染色的,有粗壮单纯的、细致精繁的,还有借鉴西洋绘画的线条组合形式的。真是绚丽多彩,百看不厌。[1]
编辑本段阜阳剪纸与奥运
作为“2008和谐中华迎奥运”大型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和谐中华迎奥运全国大型书画展”已在中国大陆启动。2008平方尺的阜阳剪纸长卷将代表安徽阜阳市参展,并捐赠给奥组委。而且还要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长卷已完成。据瞭解,该剪纸长卷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民间艺术剪纸长卷。这幅巨型剪纸是安徽阜阳20多名民间剪纸艺人历经两年时间完成的,采用的是特制彩色宣纸,长223米、高1米共2008平方尺。它分为“喜迎奥运”、“传统美德”、“民族大团结”三个部分。剪纸画上边20公分宽为56循环的五环图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英文镂空字体及奥运五环图案,代表中国56个民族共迎奥运。下边20公分宽为循环出现的35个奥运体育项目人物图形,代表奥运会一届接一届循环下去,生生不息。这幅剪纸作品将于今年8月初在北京展出。
编辑本段著名作品
阜阳剪纸的大部分作者都土生土长,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美化周围环境。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人们习惯用剪纸装饰物品;妇女们在鞋帮、衣帽、枕套、手帕、围裙上绣的花样,也欢喜用剪纸作底稿。农民传统的朴素的审美观,直接影响着艺人的剪纸作风和作品内容。阜阳剪纸多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题材为主。如农民剪纸家陈之仁和王家和合作的《丹凤朝阳》,以天上最明亮的太阳和鸟中最美的凤凰,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光明的追求,寄寓生活以美好的愿望。其它如反映花鸟虫鱼的《两个孔雀》、《月桂飘香》、《团凤》、《鸳鸯》,反映古戏、动物的《挑花桃》、《三顾茅庐》、《狮子》、《戏猫》,反映神话传说的《八仙过海》、《神医华佗》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植保员》、《又长大了》等作品,都是取之于民间,用之于民间,情趣丰富,装饰味重,在多样中有所发展而不失乡土气,在手法上有所创新而不损传统味。
编辑本段阜阳剪纸进京参展
2009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弘扬中华孝道,歌颂和谐盛世”大型剪纸艺术展上,阜阳市选送的剪纸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首都民间艺术爱好者驻足观看,受到公众游客的青睐。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在参观后感慨地说,阜阳的剪纸艺术非常好,深受大家的欢迎。这个活动搞得很好,在这里我感谢阜阳人民、感谢阜阳的民间艺术。
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傅双喜介绍,剪纸艺术展受到大家的热捧,不少北京市民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向主办方索票,希望一睹阜阳剪纸艺术的风采。
编辑本段阜阳剪纸列入文化遗产名录
阜阳市的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2008年阜阳剪纸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颍州区也被文化部命名为“剪纸之乡”荣誉称号。阜阳青平坊剪纸工作室,因去年在京成功展出了自创的2008平方尺的《和谐中华迎奥运》巨幅剪纸作品,而成为这次展览的主体。[2]
编辑本段阜阳剪纸传人
阜阳剪纸的巅峰人物朱英和陈建礼,分别代表了精细刻法和随意起剪两种风格,两位老人过世后,将这两种风格融为一体的人是两人共同的女弟子——吴青平。
阜阳剪纸研究会秘书长吴青平立足于抢救,宣传,传承,和发展阜阳剪纸的基础上,在阜阳民间美术研究室的指导下于2004年成立“青平坊剪纸工作室”。
“青平坊剪纸工作室”.融入了阜阳剪纸界的精英,对阜阳的传统剪纸进行了挖掘,整理和创新,为推进剪纸事业的发展,举办了多期剪纸学习班,多次获得全国剪纸大奖。
“青平坊剪纸工作室”在吴青平的带领下于2005年开始历经2年时间创意,策划,设计,制作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幅长223.11米整张红色宣纸作品<和谐中华>并与2008年8月7号赠送给<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大型组委会,此作品已经申请世界吉尼斯。[3]
阜阳剪纸艺术
郭沫若同志在《百花齐放诗歌剪纸集》中曾经吟咏;“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几垓。”阜阳地区的剪纸,一向以它传统多样的题材、丰满严谨的构图、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纯{关于赞美剪纸的文章}.
朴的艺术特色而享有盛誉。一九七八年以来,阜阳剪纸继在合肥、上海、南京、北京以及日本的东京等地展出之后,又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
阜阳剪纸的大部分作者都土生土长,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美化周围环境。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人们习惯用剪纸装饰物品;妇女们在鞋帮、衣帽、枕套、手帕、围裙上绣的花样,也欢喜用剪纸作底稿。农民传统的朴素的审美观,直接影响着艺人的剪纸作风和作品内容。阜阳剪纸多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题材为主。如农民剪纸家陈之仁和王家和合作的《丹凤朝阳》,以天上最明亮的太阳和鸟中最美的凤凰,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光明的追求,寄寓生活以美好的愿望。其它如反映花鸟虫鱼的《两个孔雀》、《月桂飘香》、《团凤》、《鸳鸯》,反映古戏、动物的《挑花桃》、《三顾茅庐》、《狮子》、《戏猫》,反映神话传说的《八仙过海》、《神医华佗》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植保员》、《又长大了》等作品,都是取之于民间,用之于民间,情趣丰富,装饰味重,在多样中有所发展而不失乡土气,在手法上有所创新而不损传统味。
从全国来说,剪纸的形式大体上可分为单色和彩色两大类,南北剪纸又因风格各异而有所不同。阜阳剪纸兼有南北方剪纸的艺术特色,即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兼备,情趣醇和。其作品有单色的、填色的、染色的,有粗壮单纯的、细致精繁的,还有借鉴西洋绘画的线条组合形式的。真是绚丽多彩,百看不厌。
剪纸艺术在旧社会被人讥为“三教九流”,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解放房,这株濒于枯萎的民间工艺之花,才得以迎春怒放。它的根深植于群众的土壤里,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民间剪纸之花开放得愈显鲜艳多彩。一九八零年四月,日本著名剪纸艺术家藤井增藏先生曾来阜阳访问,看到剪纸艺人们娴熟的技巧、精湛的剪彩时,高兴地拍手连声赞美,回国后,还专门著文推荐。
阜阳剪纸艺术进京参展受公众游客青睐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弘扬中华孝道,歌颂和谐盛世”大型剪纸艺术展上,阜阳市选送的剪纸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首都民间艺术爱好者驻足观看,受到公众游客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