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虽然是周末,但一整天都是按照工作日作息时间过的。晚上看了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后每周末我都要看一部电影。
《唐山大地震》给了我不小的震撼。人性优劣,爱恨情仇充斥了整部电影。这一切都不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看点,因为关于人类的情感可以在任何背景下展现。最大的看点还是地震,我似乎和剧中的人物一起经历了一次大地震。这种感觉是无法在新闻报道里体会到的。因为新闻报道再充满感情,观众和灾区的距离感也无法抹除。只有经历这样一个>故事,我才能像他们的亲人朋友一样对一次地震感同身受。
当我看到地震来了,楼里的人们不知所措,街上的人们四散奔逃时,不断有人死于地陷楼塌时,心中的紧张感让我以为自己似乎身临其境。好好的一整座城,就在那么几十秒钟,被彻底摧毁,城中的人大半死伤,本来充满希望的生命霎时变得如此脆弱。人们像蚂蚁一样被轻易杀死,大自然这时表现得实在太残酷。看着地震前的人们,平静地过着日常的生活,却全然不知死之将至,实感人生命运难料之无奈。相对那些灾难中的人们,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幸福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在于灾难的幸存者来说,是那么奢侈的事情。几十秒的地震以后,命运就出现了巨大转折,永远回不去了,只能带着伤痛坚定地往前走。他们是多么坚强!这于脆弱的我们来说,又是很羡慕他们这份坚强的。
胜利属于乐观的人,幸福属于充满爱的人。没有乐观的心态,人就对不起自己的血肉,没有一颗充满爱的心,人就对不起自己的灵魂。
篇二:《《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00字》内容摘要:《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00字:唐山,一个美丽而繁华的城市,又名凤凰城,却因为一场无情的大地震毁了。地震前兆,空中满是蜻蜓,鱼儿跳出了水缸,仿佛一场大雨将要来临。方大强和妻子元妮,龙凤胎儿女方达和方登,他们不算富有,但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着,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方大强因为工作,常常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晚上,方大强和元妮在工地上,不想。天一紫,大地摇晃起来,不好!为救家里熟睡的两个孩子,方大强牺牲了!方登方达虽然被救出来了,但一块楼板压在两边...{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00字}.
从电影大概看来,并不是很让人感动,而恰恰是一些不惹人注意的细节,让人感概万分。老天爷,你王八蛋!这一句看似不文明的话语却包含了母亲太多太多对丈夫,对孩子的爱,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对死去丈夫的想。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一句形于母亲倾诉的话语,写出了元妮对丈夫和方登的想念。当方登被解放军领养后,上学报名时,两位解放军说她叫王帆,方登说她叫王登,这说明方登想家,还没忘记元妮。当方登回家后,因为元妮以为方登死了,在家里还挂了方登的照片,因为32年前方登说要吃西红柿,所有,桌上还有一盘洗干净的西红柿。因为方达长大后有了钱,让元妮搬家,元妮不搬,怕方大强和方登找不到家。在给方登建的墓里,放了许多书,方达说,每年开学,母亲都会多买一份书给方登。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一家团聚了。从四口变两口,方达读书后又两口变一口,一口再变七口(方达媳妇,方达孩子,方登丈夫,方登孩子)。
23秒,地震那短暂的23秒,让人惊心动魄;32年,漫长的32年,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悔恨中度过的。
亲人终究是亲人,是一辈子也不能改变的。
篇三:《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00字》{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00字}.星期天的早晨,我和爸爸便到了爷爷家,让爷爷给我讲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故事。爷爷沉思片刻,便给我详细地讲了起来: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区发生了7.8级的强烈地震,地震的震中位置在唐山市市区。这次地震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顷刻之间,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化为一片瓦砾,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受到了严重损失。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仅唐山市区落下终身残废的就达1700多人,毁坏公共房屋1479万平方米,倒塌民房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亿元。
我想: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实在太大了,它可以让许多无辜的人死去,令许多失去亲人的人痛苦,但是谁又能避免得了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害呢?
篇四:《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一:
很佩服冯小刚导演的精神,一直以来,他以拍搞笑片著称。近年两部电影,让他从一代笑匠转型为效果片的鬼才。一部是《集结号》,那部电影用残酷和现代的手法表现战争的华丽和美感,同时对战后军人为取得自己名衔的执著稍微刻画了一下。我个人比较欣赏这部戏战争场面的华丽,爆炸做得非常逼真,加上电影配乐,简直是佳作。尽管被指抄袭,但我并不因为这个而感到羞愧,毕竟,我们中国人也有这样的技术。
第二部,当属最近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对它,我本人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一部正面的电影,宣扬正面的东西,却不能反映和还原真实,这是艺术本身的可悲。当然,这只是一部商业片,能做到这个效果已经算不错。
人性展现不真实,是这个电影的败笔。正常来说,当一个地区发生灾难的时候,那个地区马上会进入无政府状态。幸存者会马上变得混乱,掠夺、抢劫、强奸&&人性的丑恶面马上会表露无遗。而在无政府状态的空档期的表现,电影中没有,相反,一切变得理所当然的救援活动,使整个电影对弱者一面倒。而当军队介入后,用武力镇压所有人,然后重新组织人们去救援,媒体一面倒介绍中国共产党如何如何好&&一连串的政治行为后,社会终于得到安宁。尽管军队介入后的伤忙,会影响公民满意度,但从大局出发,这是无可奈何的选择。电影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尤其是政治的教科书。但可惜的事,这些政治问题,在这部电影里并没有反映。其实,文化宣传的尺度,还是可以再放宽点的。
然而这部电影有趣的是,与我预想的不同,我以为,整部电影像《2012》那样整部电影一样都在震。当然这部戏我没看完,只看了一半。然而一开场,不到20分钟,还没过瘾,就震完了。马上就出现了一个终极问题,救姐姐呢还是救弟弟呢?母亲痛苦地等待上帝的眷顾。但现实没有等到天使的帮忙,却迎来死神的祝福。最后,她做了一个让她今生不后悔的选择,救弟弟。姐姐理应牺牲了,带着母亲安魂曲般的哀嚎,她却在鬼道中惊醒。醒来,见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脸孔,最终跟着兵哥哥嫁到军营里重生。
电影看到了这里,实际上是很沉重的。不过我相信这是一个泪点。但我哭不出来,更多的是一种沉重。因为我不知道我会选择救谁。如果有人问我,同样的你妈和你老婆掉到水里了,你会救谁。我会觉得那个人在用粗口骂我。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选择。因为人的道德观会让你自身产生了愧疚感,两个都是心头好,就好象左手和右手让你切掉一只手一样,而这一种痛苦直穿你的心灵。我也不知道怎么选。在电影里,如果是我,我会选择救姐姐。可以直白的说一句,因为我是男的,或许她长大以后会&&献身哦!呵呵
但母亲,就不是这样想。在中国这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让她作出这个选择。我认为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只是对女儿稍微有点不公平。然而她的选择,被家人认为也是理所当然的。那个奶奶看到面前的孙子,红楼梦式的剧情,尖酸刻薄的言语,让我对当时的家庭观念彻底失望。原来这就是一家人,这就是中国人。
因为赶着去吃饭,我看到这里就没有看了,等着单位的播放。
剧情来到这里,出现了一对有趣的夫妇。他们好像是在军队里面当了一个小官,分配了一套小康般的房子。可能是电影太长,剪掉的关系。我总觉得他们的出现,与地震救灾无关。在我看来,对于他们来说,地震就是他们不孕不育的救星。地震以后,他们并没有帮助灾区,而是来到这里拣便宜。当地的孤儿救援小组,对他们恭敬客气,希望他们能领一个小孩回去,让小孩得到重生、教育的机会。他们经过挑三拣四以后,勉强的决定选择姐姐。
上面的剧情让我感觉出两个问题,一个是令我反感的腐败问题,另一个就是我们国家的医疗建设问题。腐败问题,主要是拣便宜,不过,在这里出于拣便宜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那么我就不多加评论。而医疗问题,我们不容忽视。
首先,国家对医疗投入不够,这不单单是不够,甚至把医疗机构直接市场化运作,让医疗费(包括药费)不断涨停。基本上,医疗费用在这个涨停板上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我国公
民低收入者,仍然是占大多数的。看不起病,就连个感冒看一次都要100多元,更不用说需要多项检查的不孕不育了。在这里,如果我是国家主席,我就抓两样,教育和医疗。
其次,因为医疗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国民体质下降。大家都知道,不孕不育症其实更多是因为子宫附近存在炎症,导致精子不能存活在该环境,大量死亡,使受孕精子浓度不足,最后不孕不育。当然,不孕不育也有其他情况导致,但上述情况居多。而这个症状直接影响女性身体激素的分泌,使女性乳汁质量下降,甚至很快就断奶。这个时候,三聚氰胺出现了,原以为廉价的食品毒害了整个社会的道德。为什么中国人的医德、商德、人格,慢慢开始扭曲?按照上面的推理,有可能是吃出来的。
但中国的体制,导致了整个社会的不公平。既得利益者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草根阶级要分一份羹,必然会形成矛盾,最后演变成冲突。但即便是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不能完全实现公平。但伴随整个社会的进步,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会发展起来,大家会更懂得去合理分配资源。
范文二:
昨天和老公逛街后准备去看电影,其实去电影院之前还未决定看什么电影。公交车上坐在对面的女孩听见我们打听电影院哪一站下车,热心告诉我们,然后问我们去看唐山大地震?我还跟我公开玩笑,没带纸巾啊,哈哈。我们去的电影院是个小电影院,一天也就放两三部电影,现在唐山大地震是主打片,早就在电视上看到唐山大地震的宣传了,是一部催泪大片,很感动人。
电影一开始是一片祥和的气氛,没过多久,那震撼的场面,如同亲临现场,瞬间一切都已成为废墟,人们是那样的无助。唐山大地震是在小学地理课本上知道的,而汶川大地震却离我们这样的近,看到大地震来临时的场面还真是震惊,估计在场的每一位都已经泪流满面了。整个影片观看过程中,我能听到周围人们的哽咽声,刚开始泪流下来,用手擦擦即可,可到最后鼻子都不通了,甚至鼻涕都留下来了。不愧是一部催泪大片。
影片除了感人,也有些气氛轻松的地方,比如徐帆饰演的妈妈元妮说唐山话的那个调调,也许是第一次听唐山话,觉得那个调调很搞笑。也有一些让大家很气愤的片段,如女主人公方凳的男友知道自己怀孕后,不但不负责任,而且还能对她父亲说出那样的话,大家真是气愤,能听到后面有些观众小声喊抽他,抽他。方凳不愿意打掉孩子选择了退学,一个人把孩子养大,虽然很佩服她,但是还是想不通在那个年代大学生难道也是像现在一样如此的开放?为什么不保护好自己,女人还得自重。当时她男朋友对她说医院那么多人打胎,为什么别人可以,你就不可以呢?。我觉得当时应该没有如此的开放吧,我觉得影片这儿有些夸大,也可能是为了情节的需要吧。但无论何时女人都要学会自重,保护好自己,不然道最后吃亏的是自己。男人有什么损失,拍拍屁股走人,一点都没损失,一个未婚妈妈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把孩子带大啊。
走出影院,挤挤眼睛,突然感觉眼睛有点酸痛,老公说那是肯定的,多长时间才能流这么多泪呢,哈哈。今早起来眼睛还是有许些不适。对了,昨晚回家等等电梯的时候,一男的对女的说你一直在流泪吗,就今天没带纸巾吗。我猜这两人肯定也是去看唐山大地震了,哈哈。
范文三:
今晚我看了唐山大地震,不知道你看了没有。如果没有,建议您也看一下。{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00字}.
刚开始那种蜻蜓满天飞的景象,让我看了心里就一阵发慌。预示着大灾难的即将到来。短暂的平静之后,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地动山摇,天空呈现一片紫色。房屋坍塌,地陷裂痕,人命危危。本剧集中元妮一家从始至终的生活历程,展现了唐山大地震给人们留下的巨大创伤。女儿因为妈妈当初的选择,心中始终有着记恨,不肯回家,儿子差点被奶奶接到济南,孤零零的留下元妮一个人。还好,最后奶奶和姑姑还是站在元妮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想了想,她的命根子方达留下来了。他一个人,始终背负着对女儿的愧疚,对丈夫的恩情。他不离不弃的守在唐山,守在那矮小的家中。时间过的可真够快啊。一晃30年,又一个地方发生了同样的悲剧,这回方登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一线支援。她目睹了几乎和他当时一样的一幕。一位母亲为了更多人的存活,不惜狠下心来决定锯掉女儿的双腿,我心疼啊,那位母亲是伟大的,他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方登的心也被感化。后来偶然间听到两人的谈话,一人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啊。这是不幸当中多么幸运的事啊,虽然经历了那么艰难的历程,但是最终结果还是好的,可是有多少人是不幸的啊。最后一家人还是团聚一块,冰释前嫌。
人生短暂,生命脆弱,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吧,你的爸爸妈妈以及其他所有你爱的人还有爱你的人。如果你们之间还存在什么隔阂的话,那就看看唐山大地震吧,人生当中没有什么是不可原谅的,彼此心胸宽阔一点,站在对方角度看待一下情况,或许就能理解了。我们是个大家庭,和乐融融,才是我们生活的真谛。
篇五:《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r/n
带着对唐山地震那场浩劫追思的想法,看完这部片子,真是令我感动得无法自已。借用别人点评的一句话“真实情感。一个母亲的本能,两个孩子的眷念,几个家庭的真切。”任何一个有正义感,有善良心地,有血有肉的人,看过都会热泪盈眶,没有原因,只有顺着音乐与情节落泪,这是真情,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r/n
它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r/n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r/n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r/n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r/n
我们回头再看看那段历史吧:/r/n
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已经在一场没有预报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废墟。中国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书,公布了以下数字:死亡242769人,重伤164851人,轻伤544000人。本世纪世界最惨痛的地震灾难发生了„„计算下伤亡:951620人。地质灾害,是人类难以抵抗的灾害。尤其是地震,辐射面非常的广泛,地震什么时候来,来的时候有多大,这是根本无法完全预测和抵抗的。地震来临了,人们只有接受和面对灾难,死亡是必然,人间悲剧是必然。真的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日子,健康的生活,做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事情!/r/n{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00字}.
电影,只是给我们一个回忆的导火索,再高超的技术也无法还原地震时的现实。不过该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情节。/r/n
主演徐帆演绎的李元妮,在震后长期自己独立生活,拒绝了再婚,她的一段台词叫我很感动——儿子问“妈你为什么不再找个人?”她回答:“对不起你爸!”儿问:“可是爸已经没了很多年了!”母亲回答:“你知道啥叫没了?没了才知道没了”。母亲说:“你爸是用生命换回了我!不是她推我一把冲进去的人就是我,死的就是我!哪个男人肯用生命救护我呢!”/r/n她的这段话,很感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人,尤其是震后那种重建,一个女人是多艰难,可想而知!但是她为了自己的男人选择了一辈子独守空房!这种选择,让我理解了父辈们的爱情观是那么的质朴但却如此的忠贞!/r/n
让我非常感动的还有最后去公墓的时候,当打开女儿那座墓室,里面整齐的码放着一摞课本,小学到高中的,只要弟弟方达有的,母亲心中已经死亡的姐姐“方登”就一定有,这些书是给地下的方登买的,母亲当时无奈,在只有选择救助一个的时候,最后她的“全部都救”被打垮后她无力的呼出“救弟弟”。/r/n
这三个字,母亲愧疚了32年,在这32年里她是最难过的。这三个字,女儿听到了,在她等待死亡的时候绝望过,在她被陈道明主演的王德清领养后也一直记着这个仇恨,她恨母亲这句话,她恨,所以32年她打消了王德清夫妇多次告诉她该回唐山找找亲人的建议。可是,当女儿32年后看到母亲为她所做的这一切之后,她跪下了,她哭了,“对不起”又是三个字她说了不下20回。世界上,没人任何力量可以超过“亲情”这两个字!/r/n
携手在忙碌中知道去看一次《唐山大地震》的所有同胞,我们的眼泪淹没了商业利益浓重的电影院的同时,我们的心灵在世界的各个地方有过了1次碰撞。在我们这些有感情的人们的努力下,这个地球才得以净化,才会得以世代延续和繁衍!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就继
续我们自己。/r/n
今天,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唐山大地震》。/r/n{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00字}.
我早就听人说过这场电影,可我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时,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精彩的瞬间。/r/n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们一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灾难却降临在她们头上——大地震发生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美丽的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位母亲本来准备冲进去救他们两个,可是,她的丈夫拉开了她,自己冲进去了,丧了命。此时此刻,她的女儿和儿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板上压了重重的石头。救援人员问这位母亲:“他们两个只能救一个,救姐姐还是救弟弟?”这位母亲面临着生命的抉择,最终选择救弟弟。本来这个女孩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坚强的活了下来。当她被救援人员救出的时候,全身黑黑的,但她并不想认妈妈和弟弟。为什么呢?因为她发自内心的恨妈妈,恨妈妈当初没有选择救他„„/r/n
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如果是我,我也会救弟弟。因为他小,抵抗力不强。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失去孩子。我能理解那位母亲当时的心情,那么痛苦的抉择就像锋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亲的心。当时如果不做选择,两个孩子都会失去生命。那位母亲抱着女儿“尸体”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久久在我耳边回荡„„在汶川大地震时,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r/n
看完这部电影,我懂得了: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也许有时会做一些不得已的选择,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始终是为我们好。
篇六:《《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中文系07501班胡祯10g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被拒绝搬上银幕一年之久的《唐山大地震》终于在今年7月23日上映,实际早就想看了,但是一直迟迟未去,直到暑假休息才带着一种特别复杂难以说明的心情去看,朋友们都说:“你一定要准备好纸巾啊!”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第一次走进了播放着《唐山大地震》的影院。之后又在电影院看了两遍,在家中、学校看了很多遍。实际上说这么多我只想说一个问题,文学和现实社会的关系:
一、大家都知道《唐山大地震》的导演是冯小刚,为什么这样有影响力的导演会在发生汶川大地震之后拍出这样的影片?
我想他只是想讲述或者记住这个时候,因为它反应着一些现实性的问题及其意义。他讲述了亲情的伟大,亲情的矛盾,亲情的忏悔„„同时他想让所有的人记住这是历史的一部分,无论它是好是坏,他只是用自己的力量去记录着这些。他要人知道在面对灾难时候中国人的团结、勇敢及血汗。这是一个任何国家、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无法摧毁掉的一个民族。
二、众所周知在影片即将批准上映的时候却又发生了玉树地震,这时候它被停滞了。只因为接连的灾难,国家怕再加上这部影片会让国人人心惶惶,所以,它被无奈的“判刑”,这怎么能不让人想到社会、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力有多么的大。
三、如果看过原著的人会发现电影实际与原著有一些的出入,它并非出入在这件事件上,而是人的情感、伦理道德方面。剧中方登后来的军人父亲是那么的正直,那么的爱方登,每一处无不显露出深深的父爱。那是一种非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关爱。而书中方登后来的父亲却是那样的坏,方登完全生活在一个人间地狱般的家庭当中,那里没有剧中深深的父爱,遭受到的是无休止的侵扰。有人说冯小刚他尊重原著,我并不认为,因为,本身他拍这部影片的目的就是在于记录这样一个大的事件,而那一连串的人物及事情就是为了更好的让人们体会人间真爱,他毕竟是在用另外一种文学样式去表现事情的本身,如果他按原著本身去拍摄,那不就是重复着、单一着吗?那不就成为一件复制品了吗?现在拍成这样的影片我个人认为还是很不错的,他即符合事件的本身,同时又进行了突破,让爱充满与整部作品。最后才有了徐帆一辈子坚守的爱情,亲情,方登方达的相聚„„
四、如果冯小刚按原著将其搬上银幕,我想不免又要引起一场伦理道德的争论,不免失去了其历史事件记录的意义,而可能会把重点、论点转向另一个方向。所以说影视文学直观的去展示给观众一些东西是和文字文学本身是不一样的,它想表达的东西方式方法可能会更受一些约束。
五、我还深深的记着在第二次观看影片时在方大强死后,徐帆得知自己的孩子还活着,却被一块石板压住了两头。此时救援人员发现石头无法抬起,两个只能救一个,母亲坚定说:“两个都得救!”可救援人员没有办法,最后母亲只能心痛的说:“救弟弟!”不知前面的一个听起来还很小的小女孩为什么会突然“哇”
的一声哭了起来说:“妈妈你会不要我的对吗?”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突然这样也许她也有个弟弟,也许这个听起来和方登年龄差不多大的小女孩是想到了什么,但是却真的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存在着的问题,我不知道我认为它是重男轻女的一种表现对吗?我也不知道这是否是冯小刚导演所想反应的一个问题,我只知道这次看完电影之后回家也同样幼稚的问了妈妈这样的问题:”妈妈,如果地震了我和妹妹同时压在石板下只能救一个人你会救谁?”妈妈说:“肯定两个都救。”我很坚定的又问了一次她:“只能救一个人,你到底救谁。”这时候妈妈沉默了她不再看我。晚上听见她和爸爸说这件事情。我突然觉得我好傻,好幼稚,明明答案自己很清楚却还很希望听见他们说是我。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是多么的幼稚啊。尽然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客观性的又看了很多次之后我豁达了,因为我明白了妈妈、爸爸实际是爱我的,他们心里的矛盾我略微也体会到了。实际冯小刚导演他并非是再说重男轻女的问题,而是亲情之间割不断的血与爱。
第一次第二次都是很感性的去看这部影片,我只记得自己是从震撼到惊心胆颤再到泪流满面„„后来略微客观的看了很多遍,我认为它是成功的一部影片,有人说它有很多不足和遗憾,但是哪一部作品没有瑕疵,世界上没有那么完美的东西,我们只能说好和更好,因为作者在努力,他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成就便是他做的很好的证明。反正,至少我没有什么失望。
篇七:《《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守望废墟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唐山。无论这座凤凰城如今涅槃成怎样的繁华,人们的内心没能重建大厦。七六年大震,所有的建筑连同人心,轰然垮塌成一片废墟。废墟,是伤,更是守望。人,就宁愿住在内心的废墟里,舔着记忆的伤口不肯痊愈,而用余生去守望一个不死不息的梦魇。
在冯导的镜头里,这个梦魇关乎恨憎,关乎大爱,关乎自我救赎。
我一直回避那些直击灾难场面的镜头,总觉得从废墟里挖出的尸体在眼前一具具被抬走的镜头很残酷,而在一旁撕心裂肺的失声恸哭轻易让人动容。《唐山大地震》只有两个直击灾难的场景,一个唐山的,另一个汶川的。残垣断壁垒成的废墟里,一块水泥板压着双胞胎姐弟俩,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而水泥板只能从一头撬起。老天让刚刚亲眼目睹丈夫被压死在自家楼底的母亲做抉择,二选一。“丈夫没了,要留根„„救弟弟„„”泣不成声的母亲必须立刻做出决定。其实选哪一头,都注定要负疚终生。一直坚守信念敲击着石块等待救援的姐姐,要被牺牲。水泥板从弟弟这一头被撬起,另一头,姐姐一直敲击着石块的小手戛然停在了半空,瞳孔在扩散„„那一刻,我是那么的不忍呵,她爸才刚给家里添了台电扇,她妈才答应明儿给她买西红柿„„她就这样带着遗憾,带着怨恨,闭上了双眼,眼角泪珠滑落„„我理解母亲,我更心疼那小女孩。这就是悲剧,这就是抉择人生,却不分戏里戏外。入戏太深。心,痛得无法呼吸,为戏里剧情,为剧外人生。
家在一夜间没了,心也散得七零八落。母亲艰难地拉扯着弟弟过活,丈夫和女儿就供在厅里,每天上炷香。日复一日,各自的人生波澜不惊地重建起一份平静,只是心灵的巨创轻易无法自愈,各自的内心都固执地守望着那片废墟不肯搬迁。正如那研究生男友劝王登(姐姐)做人流时,她怨怨地说:“你„„你不懂什么是牺牲!”她噙泪的深深幽怨我懂。当年苍天垂怜死而复生,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她深懂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她愿意豁出生命去保护生命。七六年大震时,她那被砸死的父亲就横在身边,血肉模糊。伤,如沟,她怎会狠心去结束肚里的小生命?也如弟弟,他在选择爱情时说:“我妈要是不喜欢,我们就得吹。”他的未婚妻小河不懂,“我是嫁你还是嫁你妈呀?”小河她不懂,一个从废墟里侥幸活存下来的人内心还潜藏着怎样的伤。伤,若壑,他怎会忍心再去伤一个曾经大死大悲的老人?还有母亲,随着儿子辗转于各大新楼盘,最后却都踽踽回到那一间老屋,点燃一炷香,慢慢地擦拭相框„„她说:“不搬了,这有你爸和你姐在呢。”——银发苍心,近乎固执的死守。这内心的创伤,如沟若壑,怎像当年的废墟可以轻易拔地重建?
其实,后面的淡化处理让我没深入揣度他们内心竟埋藏着如此深的怨恨、愧疚与救赎。小女孩没死,被一王姓军人夫妇收养。生活各有各的精彩,但终归于平淡,如水,潺潺流逝。母亲的心是愧疚的,但时间总会抚平这一伤痕的吧。我是这么想的,导演故意设计的平淡如水、波澜不惊也误导了我的判断。母亲日渐皱褶的脸已经看不出当年的忧伤,只是一直凝重着。直到后面,姐姐与弟弟相认一并回家,来到厅前父亲的遗照前,拿起已经洗好的西红柿时,我的泪腺瞬间崩溃。“妈明儿再给你买西红柿。”——母亲三十二年前的这个诺言在脑海响起。本以为是死前的遗憾与一生的负疚,原来还是一直念叨着,每天都在供桌上换上新鲜的西红柿。那个迫不得已的抉择,舍弃了女儿,却背起沉重的枷锁,自己丢了钥匙,换用余生去自我救赎。三十二年后的团圆,却把所有的悲喜压抑得不动声色,“先进屋里去吧”,“这西红柿都洗好了的”。这话淡得其实有点冷。而紧接着,感情却像决堤似的喷涌而出——老母亲轰然跪地,失声地对着女儿念叨着“对不起”,老泪纵横。
三十二年的负疚还是要用老人羸弱的身躯去宣泄,那颤巍巍的一跪完成了一个耄耋老人的自我救赎,却碎了一个看戏痴人儿的心。
重写这一段话:唐山。无论这座凤凰城如今涅槃成怎样的繁华,人们的内心没能重建大厦。{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00字}.
七六年大震,所有的建筑连同人心,轰然垮塌成一片废墟。废墟,是伤,更是守望。而人,就宁愿住在内心的废墟里,舔着记忆的伤口不肯痊愈,而用余生去守望一个不死不息的梦魇。仅以此段苍白的文字,告慰那些在三十五年前那场灾难中死去的魂灵。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在经历过76年唐山大级地震后一个遭到破坏的家庭在震后32年间所经历的悲欢离合。该片既是一部灾难片也是一部反映中国普通家庭的情感史。影片的情节人物主要有在灾难中为救亲人而丧命的卡车司机方大强和一位经历过悲欢离合后始终忠贞于死去丈夫的妻子李元妮,和姐弟俩方登、方达,震后相隔一方却血脉相连的坎坷成长历程。
影片中的一切人物所传递给观众的都是一个情字,情系着中华民族固有的一种质朴无华但警醒深刻的民族灵魂。从影片创造的艺术角度来分析该片人物,最先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故事中原本的小主人公方大强的女儿方登。这个自幼懂事懂情,知道照顾气人却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儿,在地震中和弟弟被同时压在了一块石板下奄奄一息时听到了母亲在废墟外面痛心的决定“救弟弟”一声时,便与这位也同样苦楚的母亲结下了怨恨之源。因此,错误的情结练就了一个悲愤痛感而坚强不屈的特殊性格。所以,在被收养后的方登眼中有着唐山人,中国人骨子里的勇气。这种勇气影响着她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感以及爱情观。影片艺术性的通过她同男友(陆毅饰)关于“怀孕消息”时的对话,将一个从大灾难中走出的弱女子的坚强不屈的一面高度烘托出来,她坚定剩下孩子的观念与男友胆小怕事不敢承担责任的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影片关于人物人生艺术的另一突出表现,便是体现在了这个弟弟方达的身上。这个先前看似不争气,处处需要家人提醒照顾的男孩儿,在被母亲恨铁不成钢的打了个耳光之后,终于爆发了男子汉骨子里的顽强坚韧。他虽说独臂,却有着一种有些健全人也无法效仿的勇气。在他人生的旅途中,灾难留给他的缺陷并没有令他自暴自弃,而是更加的让他加倍努力的生活,并最终有了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在他的内心里有着经历过大风浪后的平静。在面临08年特大地震时,他有着超乎常人的镇定自若。他的行动灾区,为汶川地震奉献一份力量,是他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在救灾期间与失散多年的姐姐久散重聚,也是姐弟两人虽异乡成长,却心血相连的感情结缘。
因此,人生正应了那句话:一切终点又重回到了启点。这促使了故事人物中母女的相聚,在墙头的挂像下面,母亲依旧准备了女儿当年想要却未曾得到的大红柿子。为了挽回亲人,为了挽回遗恨,为了挽回因大难而造成的母亲当时难以取舍的爱,当母亲见到女儿重回时,母亲悲痛而情不自禁的向女儿屈膝下跪了。故事到了这一幕,似乎所有的艺术渲染都凝固了。即便是有感情的人都能体会得到,那一种如鲠在喉的滋味,此时的抽涕声也变的茫然了。我们转述回来,关于这部影片的艺术表现是当时真实背景下的我们普通人的一生。影片之所以名声大噪,是因为它引起了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共鸣。因此不论电影艺术的情节故事最终结果如何,我认为生活既是一部电影,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或者非凡或者平庸但那都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艺术人生!
篇八:《《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昨天去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确实是催人泪下的。整场电影都是握着纸巾的,所有的细节都充满了亲情,可能认识的不够深刻但还是忍不住想写。
这部电影故事很简单,记录了一家4口在地震前后的经历。父亲为救母亲葬身在倒塌的楼下,母亲为救砸在同一块楼板下的一对儿女作出人生最艰难的选择。救弟弟这三个字,让母亲忍受了32年的痛苦与折磨。也让压在楼板下的小女孩为此怨恨了自己的母亲32年。本以为已经死了的小女孩奇迹般的生还,并被好心人收养,然而已经记事的她,无法释怀母亲的做法,32年不回唐山认亲。
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惊寰宇,在国外定居的姐姐听说祖国有难,只身前往做志愿者参加救援,身为企业老总的弟弟也带领员工参加了唐山救援队,在救援现场,姐弟相认,已经身为人母的小女孩看到一位地震中的母亲,不忍看到救援人员再次受伤,而忍痛锯断女儿双腿的一幕,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全剧的高潮,在结尾片段,母亲得知女儿死而复生,内心的激动与感情的纠葛都被扮演母亲的徐帆演绎的出神入化,包饺子的双手,低垂的头和不敢正视女儿的眼神。最后,母亲对当年自己的决定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下跪认错,此时的我再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我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深爱自己的子女的,但是我们时常不能理解。或许如果我是电影里的姐姐也会像她一样,至少在那么一个生死时刻,母亲抛弃了自己。这让一个当时才幼年的小女生去理解,我觉得对她太残酷。时隔32年以后,女儿自己也当了母亲那时候再去面对回忆那段曾让她纠结心痛的记忆,应该能够理解作为一个母亲,她只能作出抉择。而且母亲并未忘记她,而是32年来一直受到了内心的折磨。但也可喜弟弟是个孝顺的儿子,他知道地震让母亲承受了很多,而大半是来自母亲为救自己而失去姐姐的内疚。他曾对自己的女友说过我妈要是对你不满意我们就结束了。我母亲给了我三次生命。或许作为对方这话是伤人的,但是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了解到,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是可以不顾一切的。有些情感很深刻,或许真的是要等到我们身为人父人母时才能正真理解,但我很感动最后姐姐说的那句妈,我对不起你,我折磨了你32年,我现在才明白,那个是我弟弟,他能活着多好!有些情感在时间中发酵。那一种亲情在32年以后,再次震撼了我们。
真的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意义很深刻,包含了很多,人间的温情都在里面了。短短23秒的地震摧毁了一座城,32年后重建了一个母亲心中的亲情之城。
真的很感动。一场地震,带给人们的真的很多。在天灾面前,我们必须要用自己的坚强去克服它带来的心灵的伤痕。
篇九:《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今天早上妈妈带着我去电影院看《唐山大地震》影片,她说这部片子很感人,让我们小学生也要体会一下灾区孩子们的感受。我便在家多带了几包纸巾,怕触景伤情。到了电影院,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影片正好开演。地震预兆前,蜻蜓满天飞,密密麻麻。路上的行人连路都不能走,只能停留在路边。接着,突如其来的事件发生了,半夜,地面摇摇晃晃,路旁的电线柱子一个接一个横倒在路上。不一会儿,那些楼房的墙面出现了裂痕,真可怕。楼上的小女孩慌忙地叫着妈妈,小男孩还在睡觉,她的妈妈在楼下眼睁睁地看着楼房坍塌,撕心裂肺地叫着孩子的名字。此时,全场的观众泪流满面,我的泪水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震后,孩子的妈妈慌忙地挖废墟,两只手沾满了鲜血。小女孩和小男孩被压在水泥板下,她用那无力的小手拿起石头敲打着,而弟弟的手被水泥板压断了,不能动弹。解放军叔叔听到废墟里有声音,赶紧挖废墟,孩子的妈妈也拼命地挖,一块水泥板同时压着两个小朋友,解放军叔叔说,两个只能救一个。孩子的妈妈泪流满面,别无选择,只好选择弟弟。女孩听到妈妈说的话,眼角里流出了无助的泪水。我也被感动地泪流满面。奇迹发生了,女孩的生命力很顽强,她从废墟里站了起来,去找妈妈,可惜没找到,被解放军叔叔领到救助站去了。最后她长大了,找到了家人,和家人团聚在一起。看了这部影片后让我感受到生命是多么地可贵,要珍惜每分每秒,不浪费时间,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
篇十:《《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寒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不仅是对往事的追忆,更表达了在灾难面前亲情的伟大,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电影首先展示了这样一幅场景:1976年7月28日,群蜻蜓飞过,蓝光压城,23秒的地震,建筑物坍塌,人奔逃、遭重压。在墙倒屋塌的呼号声中,人真的如草芥般无奈,像被猎杀的猎物一样,一个个倒下。看到孩子被困在石板下,无助地喊着妈妈,我的眼泪都流下来了。电影中,男主人公推开了他的妻子,自己冲到前头救孩子,可惜被倒塌的楼砸死了。石板的两头,是两个孩子,“只能撬一头,救一个,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你救哪个?”“哪个都得救啊!”母亲哭着说。“不行,再不决定就都没了!”这个叫决定吗?这叫挖心挖肝啊。“救弟弟”。听到这三个字,埋在废墟下的女儿哭了,恨、委屈、绝望,但偏偏没死,于是再也不想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妈妈带着缺了一只胳膊的儿子重新开始生活,懂事的儿子离开了学校一样成才。女儿被一对军人夫妇领养,决口不提以前的事情。儿子劝母亲再嫁,母亲绝不再嫁,她对她儿子说:谁能拿命来对我好?其实在这点上,她并不苦,一些人没有在身边,在心里活着足已,比一些人还活着,但在自己心里跟个死人无异的强。“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话跟随了女主人公元妮32年,心灵的创伤用什么都无法修补啊。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骗人。这个当初地震之前给儿子吃而没分给女儿的西红柿,整整压了母亲32年。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再次流下眼泪。最后,女儿终于宽恕了妈妈,一叠连声的对不起背后,是两个人苦命的人32年的苦痛煎熬。那母亲对女儿的一跪、那迟到了32年的西红柿、那墓碑前的天安门字样的书包、那每年都和弟弟一样的课本„„母爱的伟大,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电影结束了,不光我们全家,全场的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入场时还是欢声笑语,出场时却是一片沉默。真情、大爱、人性、亲情、无不透视着母爱的伟大,这就是电影告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