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后感
导航

医学会先进工作者事迹

2020-12

篇一:《医学继续教育先进工作者事迹》

医学继续教育先进工作者事迹

牟进昌同志现任孙吴县沿江乡卫生院院长,几年来为进一步规范该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根据市卫生局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要求,他带领院领导班子建立和完善各项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教育入手,不断的提高医学继续教育管理水平,使得该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顺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它的主要做法如时:

一、建立并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根据《黑河市继续医学教育计划》、《黑河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及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沿江乡卫生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沿江乡卫生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制度》、《沿江乡卫生院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明确了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政策、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成立了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使该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二、对继续医学教育认识程度有所提高

在如何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识和重视上,不断创新思路,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作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强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识和重视,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以达到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三、继教管理步入正规,科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继续医学教育面广、量大,层次多,形式多样,规范管理既是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他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更新手段,在规范管理上做文章。

一是依据有关文件,制定了本院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配套文件,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管理。

二是依据我县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有关文件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实行了继续医学教育个人档案的集中管理,由医务科及护理部集中存放管理,使继续医学教育档案材料的管理得到规范,有利于掌握全院的继续医学教育情况,有利于有针对性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定期进行继续医学教育政策制度、学分授予办法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医院大多数人员熟悉和掌握继续医学教育政策制度。

三是业务学习落实到位,学习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实名签到制,避免了以前业务学习流于形式的松散,学习结束发放学分卡,有利于掌握每个人的业务学习情况。

四、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活动有所加强

为满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需求,该院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使卫生技术人员学有渠道、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频率和质量较往年有所增加和提高。

一是加强了重点传染病知识的培训,组织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公共课程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人禽流感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共有3人,合格率为100%;公共课培训共有11

人参加,通过培训,提高了卫生技术人员对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卫生人员掌握了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医学会先进工作者事迹}.

二是聘请外院知名专家、教授进行业务知识的讲座,加强本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学习,充分利用知名专家知识优势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促进自己的工作。

三是选派学科带头人及业务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引进新技术,促进院内新项目的开展及资源利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带动全科乃至全院,整体提高技术人员的技能。今年共派出进修人员人,参加长、短期培训班(7天至2月)5人,参加学术会议及学术交流7人。

孙吴县沿江乡卫生院

篇二:《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医学会先进工作者事迹}.

用爱心创造生命奇迹

───记泗阳县中医院副院长、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夏海波

益新

在泗阳县,县中医院副院长、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夏海波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党政机关领导表扬她是忠于党的卫生事业的杰出科技人才,老百姓都夸她是用爱心创造生命奇迹的人。

1989年她从扬州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县人民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她始终坚守白衣天使的职业道德,不管多晚,也不管多累,她都是热情接待并尽力解决患者遇到的问题。对待病人,她始终怀着两颗心: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同情的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

几年前,一位来自外地的女患者,由于结婚八年未孕,多方求治无果,这位女患者的丈夫闹着要与她离婚,连看病都是女患者的母亲陪着来的。经过了解情况后,她一面安慰母女俩,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一面替患者仔细检查,在她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医治,现该患者已是两岁孩子的母亲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患者的母亲激动地说:“夏医生,是你挽救了我的女儿,是你挽救了这个家啊”。

2007年5月夏海波进入县中医院工作,当时中医院妇产科

医生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低年资的医生无法独立主持工作。这时,她的工作强度非常巨大,白天每天都要做上两三台手术、接待大量的门诊病人,夜晚还要随时应对妇产科的急诊手术,对此,夏海波从未有任何怨言,任劳任怨,全力支撑起中医院妇产科的工作。为了使患者得到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带领全体同仁严把医疗质量关,提倡舒适分娩服务,不长的时间中医院的妇产科萌发了勃勃生机,把中医院的妇产科打造成为全院乃至全县的一流科室。把妇产科的医疗技术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这个濒临倒闭的医院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给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妇产科是个高风险科室,既要保证母亲健康,又要保证小宝宝的平安降生,多少次当新生宝宝出生时,因母亲的因素新生儿出现重度窒息时,她常常亲自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顾不上分娩时羊水粪便的污染,成功地抢救了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生命。

作为一名医生夏海波认为,要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除了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专业素质。她经常学习到深夜,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医学学术会议,不断更新新知识、新技术,在遇到疑难危重患者时,更是遍查各种资料,研究治疗方案。对患者病情的每一个微小变化,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处理。对于众多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患者,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只要病情有变化,她均亲临床边,仔细检查,全面反复斟

酌或组织全科讨论,制定正确的治疗措施。

一年前,她遇到了一位特殊的孕妇。这位高龄孕妇之前有两次剖腹产史,产下的两个孩子都有生理缺陷。第二次剖腹产后两年多又怀孕了,经检查竟然是三胞胎,她和爱人一同看了许多大医院,由于担心生理缺陷的厄运和严重的母婴并发症会再次降临这个家庭,大多数医生都建议终止妊娠。眼看着肚子一天天变大,却要放弃,她不甘心。通过多方打听,最终这位孕妇找到了她,希望能够保住孩子。通过检查和查看以往病历,她鼓励这位孕妇,放松心情,好好待产。同时对其制定了严密科学的治疗方案,经过严密的孕期保健和定期的产前检查,该孕妇平安度过整个孕期,足月剖腹产下三个健康的大胖小子。

夏海波常说,要当一名好医生,除了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2011年的夏天,她为一位农村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后,患者的家人悄悄将一个红包塞进她的工作服口袋中。她发现后,到收费处将钱打在病人的住院费上。后来她对这名患者说“我把你的手术做好,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你手术成功,能够重获健康,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你们挣钱不容易,看病更需要钱,虽然手术成功了,但是后期疗养也需要不少钱,这钱得使在刀刃上”。手术后的第二天,患者的家属从家里扛了10来斤的山芋和一个大南瓜送到她的办公室,擦着汗说,夏主任,你给我爱人做的手术那么成功,我们全家都非

常感谢您,我们农村人也没啥值钱的东西,这是我们家留做种的山芋,可甜了,您就收下吧。看着这位质朴的农民,她的眼睛湿润了,那一刻,患者对她的认可和信任使她对今后的工作更加有了信心。

就这样,夏海波从医20多年来,共诊治了10多万病人,做了上万台手术,连续多年被县卫生局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被县委组织部授予“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宿迁市“135工程”培养对象、宿迁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宿迁市医学会药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1年,荣获泗阳县十大杰出青年、泗阳县“三八红旗手”,县委宣传部授予“敬业奉献模范”。

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精益求精乐于奉献

夏海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夏海波,女,42岁,中共党员、现任泗阳县中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专业副主任医师,宿迁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宿迁市医学会药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宿迁市医疗事故专家组成员,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县政府津贴,宿迁市“135”工程培养对象。从医20多年来,共诊治了10多万病人,做了上万台手术,连续多年被县卫生局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2011被泗阳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泗阳县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三八红旗手”。

一、情系病人,全心服务患者

1989年她从扬州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县人民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她始终坚守白衣天使的职业道德,不管多晚,也不管多累,她都是热情接待并尽力解决患者遇到的问题。对待病人,她始终怀着两颗心: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同情的心,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

几年前,一位来自外地的女患者,由于结婚八年未孕,多方求治无果,这位女患者的丈夫闹着要与她离婚,连看病都是女患者的母亲陪着来的。经过了解情况后,她一面安慰母女俩,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一面替患者仔细检查,在她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医治,现该患者已是两岁孩子的母亲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患者的母亲激动地说:“夏医生,是你挽救了我的女儿,是你挽救了这个家啊”。

篇三:《临床医生个人先进事迹》

市巾帼建功标兵事迹材料——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越

张越是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十二病房)主任,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她198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学士学位,2004年取得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被聘为大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是中华医学会会员、辽宁省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辽阳市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辽阳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

她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4年,始终牢记“生命相托、健康所系”的神圣誓言,以严谨求实的学风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以仁者爱人的品德感动着每一位患者,以用科学严谨的作风带出了一支过硬的医护队伍。她不仅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更是广大患者的贴心人。她深知要服务好患者首先必须有精湛的技术,因此在医疗技术、技能上针对本专业的难题,不断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她主持开展的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一针一片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确诊LADA、动态血糖监测鉴别黎明现象与Somogyi效应等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医疗效果。针对糖尿病患者数量大幅度增加,给社会和病人造成沉重负担的实际,她参加全国2型糖尿病饮食及基础胰岛素治疗的观察性研究,并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知识宣传,针对不同类型从饮食、运动、用药、治疗、巩固、预防等方面开办讲座,免费发放资料,普及健康知识,还在糖尿病日、碘缺乏日走出医院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她每年收治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千余人,抢救急危重症数百人。成功抢救肾上腺皮质低功、甲亢危象、糖尿病高渗状态合并昏迷、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梗、垂体瘤术后垂体低功、嗜铬细胞瘤合并高血压危象等疑难重症。并针对疑难重症病例开展临床研究,先后在国家级学术会议及医学杂志上发表“14例内分泌性高血压误诊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梗的临床特点”、“肾上腺皮质危象2例救治体会”、“糖尿病合并甲亢23例临床分析”、“老年房颤196例临床观察”等10余篇论文,不断地总结着治疗体会和效果,使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紧紧跟上患者的实际状况,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深得患者的信任和赞誉。作为学科带头人,她十分重视科室整体业务素质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下级医师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无私地进行传帮带,在科室开展业务讲座、查房指导、岗位成才、技术练兵等活动,促进年轻医护人员快速成长。坚持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内部质量控制,把医疗质量保证体现在每一个病例中。多年来,她领导的科室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也从未有因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导致投诉或上访的件,医患和谐。她在医疗工作中心系百事姓,针对内分泌系统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易复发、费用大给患者造成沉重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的实际,总是以积极的开导,耐心细致的讲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千方百计为病人节省费用,针对每一位患者病情的不同,制定最佳效果、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案,让病人得到最大的实惠。她所领导的科室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患者满意度非常高。成为广大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就医的首选科室,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和患者的充分信任。

她所领导的内分泌科的服务在患者心中如润泽的甘霖,和煦的春风,焕发出和谐与勇气,复苏了无数患者枯萎的心灵。科室开办的“糖尿病宣教”、“知识讲座”、“胰岛素笔救助卡”等,体现的是医者对患者人性的关爱和尊严的敬重。2009年春节刚过,内分泌科收治了一名来至福利院的患者,名叫张学平。这名患者幼年患小儿麻痹留有严重的后遗症,40出头的他一直在福利院生活。近10年他患上2型糖尿病,因为身边没有亲人照顾,长期营养不良,又没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病情日趋严重,发展为糖尿病综合症,双目也已失明,生活自理面临极大困难。对待这样一位特殊的患者,张越主任给予了特殊的关爱。她立即组织抢救和对症治疗,并制定了一套特殊的“治疗”计划。由于患者身边长期没有亲人陪伴,很少有人与之交流,形成的孤僻性格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孤寂的世界里。张越走进病房,千方百计的开导,嘘寒问暖的体恤和精心的治疗,让这位患者逐渐除去了畏惧和自卑。张主任每天安排医护人员到病房与他交谈,让他感觉到家的温暖。张主任还在“患者沙龙”活动中,动员同室患者配合开展了一次拆装胰岛素笔的比赛,让这位失明患者掌握了自己注射胰岛素的技能。当这位患者就要出院时,他竟哀求张越主任:“让我再住几天吧,我不愿回院„„”

张越领导的科室,医护人员全部是女同志,她带领全科同志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精神,使内分泌科不断地发展壮大,出色完成事业赋予的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科室连年被评为优

秀科室。她本人多次荣获院优秀科主任、优秀共产党员、诚信服务标兵,还荣获了“辽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辽阳市首届健康卫士”、“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9年被评为“辽阳市名医”,2010年被评为“辽阳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崔医生,您真是一位好医生啊,是您让我脱离了疾病的折磨,谢谢您”。二、医德高尚,无私奉献内科患者因平均年龄较大,老人居多,思维方式较古板,难以沟通,无形中给她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她总能领着全科医护人员认真做好每位病人的医疗护理工作,不少患者为了答谢她,悄悄地给她送来了红包,但都被她一一谢绝了,仅2007年她就拒绝收红包近千元。古人云:“不积轨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她的思想品质来自她不停进取的自我修养,优秀的工作成绩来自她日积月累的努力,高超的技术水平来自她近20年来毫不松懈的临床实践。她和其她的女人一样,也是为人之女儿、妻子、儿媳和母亲,但由于医疗工作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行业,加之内科工作繁忙,她常常不能按时去接送孩子上学、下学,更谈不上忙家务、伺候家人了,在她有限的业余时间里,没有娱乐,没有清闲,甚至很少能坐下来与女儿和丈夫吃一顿团圆饭,更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为了他人生命的延续,为了自己所钟爱的医疗事业,十多年来,她不知付出了多少令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与牺牲。她于2006年8月份被医院派往哈尔滨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学习一年,专修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在进修期间她整理了学习笔记数万字收集医学材料近百本。回来后,被医院提升为内科副主任,她非常重视科室医生和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她为全科医生和护士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经常利用查房时间给科室的医生讲解所学到的新知识,把自己潜心总结出来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科里的医生。她曾多次给全院的医务人员讲授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肺复苏等方面的知识,使全体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受到了广大患者及医院职工的一致好评,使患者就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于2007年一年门诊量达3000余人次,是上

一年的三倍,住院人数是上一年的一倍,仅12月份营业额就达11万是去年同期5倍左右。在2007年全区以煤代木工程中,受区卫生局和医院的委派,为全区广大居民及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讲解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和抢救知识,使全区人民对一氧化碳中毒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将中毒事件的发生降到最低点。作为一名科主任她能够做到团结科里的同事,尊敬年长的老同志虚心请教、听取意见,关心年轻的同志,她曾经特意从哈尔滨买来业务书籍送给年轻的医生。她还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每来一位患者她都想办法让患者即能治好病又能少花钱,她所在的科室曾经收治了一名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家里经济困难,住院押金的一千元钱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为了节省药费她与主管医生仔细研究用上了既经济又有效的药物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高高兴兴的出院回家了。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疗工作者,但她时时刻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一颗真诚的心,关爱呵护着每一个生命,她让自己从晶莹的水滴中,全方位地折射出绚丽的光芒,无声地照在人们心田里。鲜花、掌声、荣誉„„这一切都未能使她止步不前,她深知,更重要的任务在等待她去完成,她要把白衣天使的意识深植在心中,把爱和温暖洒向每一个人。

张黔丽,女,苗族,中共党员,1968年11月出生,1991年8月参加工作,贵州凯里人,大学学历,医学学士。1991年7月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1年8月至1997年9月在黔南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工作任医师,

1997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黔南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工作任主治医师,2006年01月至今任黔南州人民医院内分泌专业副主任医师,2008年5月至今任黔南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是贵州省医学会内分泌学暨糖尿病学分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

该同志从事医疗工作20年来,始终牢记“生命相托、健康所系”的神圣誓言,一直坚持工作在临床第一线,长期从事内分泌科临床工作,擅长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在处理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处理内分泌专业疑难、危重病症丰富的诊疗能力,能成功抢救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甲亢危象、糖尿病高渗状态合并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腺垂体功能低下等疑难重症,是本地区内分泌专业的学科带头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道德和品质,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广大患者,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作为黔南州医院内科二党支部组织委员,一名党的基层工作者,她始终走在群众的前面,心系群众、关心群众,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作为学科带头人,十分重视科室整体业务素质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下级医师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无私地进行传帮带,在科室开展业务讲座、查房指导,促进年轻医护人员快速成长。坚持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内部质量控制,把医疗质量保证体现在每一个病例中,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内分泌科不断地发展壮大,出色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多年来,所在科室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医患关系和谐。

作为科主任,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全科医护人员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为病员提供优质服务。开展了糖尿病的系统、规范治疗,对糖尿病病人进行饮食、运动、药物、教育、病情监测指导。在我院开展了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多数病人已获得临床治愈,率先在我州开展了胰岛素泵治疗。提高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的抢救成功率,并在难治性高血糖的控制、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治疗有特效。刻苦钻研,不断开拓创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主持开展的“胰岛素泵疗效观察”和“糖足愈疡膏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等均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奖,同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工作之余,积极撰写论文,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针对糖尿病患者数量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