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三鹿毒奶粉事件充斥各大媒体,不管你是读报还是看电视、上网,映入眼脸最多的新闻莫过于这“三鹿毒奶粉”了。
报道说,这“三鹿毒奶粉”之所以毒,不是因为它本身有毒,而是人为地在奶粉里面加入太多的有毒物质“三聚氰胺”。据说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后就能提高奶粉的蛋白质含量。而这个“三聚氰胺”进入人体后,又会影响人体肾功能的正常发挥,严重的就会患肾结石病。所以,加入“三聚氰胺”量最高达值达2563mg/kg的“三鹿奶粉”,一举出了恶名,遭到全国人民的声讨,各大媒体痛骂声一片。而我却认为,三鹿毒奶粉虽然有罪,但也并非全是坏处,归纳起来,至少有四大好处:
好处之一,就是它带出了更多的毒奶粉,让更多的儿童免于毒害,有利于国民的身体健康
大家想想便知,如果没有“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发生,国家质检总局会在全国范围内对奶粉进行检查吗?会查出那么多的有毒奶粉吗?可以说,如果没有“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发生,要想查出其他有毒奶粉是件不可想象的事。同样道理,如果不查,这些毒奶粉是否还和以前一样,在市场上照样正常销售,一直在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今,因“三鹿毒奶粉”,而查出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问题奶粉,这岂不是对人民身体健康有利?从这角度来看,“三鹿毒奶粉”是否还有好处?换句话说,我们虽然牺牲了三鹿奶粉这一品牌,但是我们保护了全国更多儿童的身体健康。
好处之二,就是国家也在纠错,废除了“食品质量免检”制度
或许有人会疑惑,国家为何要搞“免检产品”制度?其实,国家当时推出这个制度的初衷和出发点是好的,因为当时,此制度设立宗旨是扶优扶强,引导消费,避免重复检查,克服地方保护,减轻企业负担。
然而国家却有一点没想到,企业的经营目的是让自己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所以,当国家把免检产品的权力下放给企业后,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能不去造假吗?反正造假也无人来检查,假不假只有自己知道。所以,搞这种“产品免检”制度,就如叫老鼠去管粮仓一样,那么的可笑。
现在,因为“三鹿奶粉”的过分造假,消费者吃出问题来了,国家才意识到,这种“产品免检”制度的危害性。为此国家废除了“食品质量免检”制度,这是国家之幸,是人民之幸。
试想,倘若没有“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发生,国家会去废除这“食品质量免检”制度吗?如果不废除这个制度,那么“毒奶粉”是否还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人民群众是否还在饮用,受到毒害?长期这样下去,国人的结石病患者岂不是越来越多?而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是否也要下降了呢?国民整体身体素质的下降,东亚病夫的帽子是否又要扣在国人的头上了呢?如此联想,我们的国家何日才能强盛?又怎不令国人忧心忡忡呢?
好处之三,就是击碎令国人迷信“免检产品”的神话
企业想方设法获得的“免检产品”资格,本是以国家和政府信誉做担保的。人民群众之所以会相信某某产品的质量过得硬,是因为它的背后有“免检产品”这块招牌。因为这块招牌的含金量就是国家、政府的信誉。人民只有在信任国家和政府的基础上才会相信企业产品质量的合格与可靠。而如今,一些获得“免检产品”资格的企业,并没有把国家和政府的信誉放在第一,相反,这些企业却利用国家和政府的信誉来造假,来欺骗人民群众,以牟取暴利。一些本造不出合格产品的企业,看到“免检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采取各种手段,哪怕是不法手段,去搞个“免检产品”的殊荣,这样,企业的利益就会滚滚而来。试想,在这种利益思维的驱使下,有哪个企业不想方设法去搞这个让人民群众不设防的“免检产品”资格呢?生产“毒奶粉”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就属这种情况。
大家想想,自“三鹿毒奶粉”事件出来后,国家虽也废除了“食品质量免检”制度。但如今,所谓的“免检产品”在国人的心目中还会有多少含金量?有网友说,以后再也信“免检产品”,再也不买“免检产品”了。我想,此网友的说法不仅与我有同感,就是别的人听了也会与其有同感的。因为如今,在人们看来,“免检产品”与“假冒伪劣”是没有多少区别的;甚至把“免检产品”当成“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好处之四,就是让国人走下“明星代言”的神坛
众所周知,如今企业的产品广告,绝大部分都是由明星为其代言。如邓婕代言三鹿奶粉;陈建斌蒋勤勤夫妻上阵代言伊利奶粉;蒋雯丽生子后代言雅士利奶粉;杨澜代言蓝山奶粉等等。而企业之所以要找这些明星代言,就是利用人们对明星的崇拜与迷信,以为明星用的东西就是好的,质量就是过硬的。更有虚荣者,只要用了有明星代言的东西,就以为自己也与明星一样,比别人高出一等。等等等等,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而如今,这些明星代言的奶粉却都成了毒奶粉。大家想想,明星的代言还有多少可信度?以后广告的产品,还有谁会相信?无疑,当人们对产品发出一片质疑声时,其实,这是对产品质量高要求的呐喊。而对企业来说,产品的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离开了质量,那么企业的生命也就走到尽头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鹿毒奶粉”事件,为挽救企业的生命,是功不可没的!所以,国人走下明星代言的神坛,是企业之幸!因为,企业的产品要想走进国人心中,就必须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否则,企业将难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