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生工作总结
导航

艺术学院学生工作总结汇报

2021-11

一、 整体思路与顶层设计

一年来,我院学生工作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抢抓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创新契机,深入把握“健康·发展·信念”精神实质,紧紧围绕“保底线、强特色、求发展、抓学风、见成效”工作方针,立足学院学生实际,坚持学风建设中心,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实施“三纲五常六艺”模式为载体,以强化艺术生动手能力培养为特色,力求设计形成“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改进和加强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促进其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做到修生与创作共进、人品与艺品齐升,真正实现‘以德修身、以德领学、以德润用,德艺双馨’”的学生工作新思路,切实我院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不竭动力。

二、 主要做法与取得成效

第一、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激发学风建设的动力,使学生“想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蕴含了大量优秀的道德文化精髓,从古至今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等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在认真做好艺术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同时,着重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循序渐进、虚实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是抓好队伍学习,示范引领。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我们紧紧抓好学工队伍、学生骨干这两支重要队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以求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些,为后面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专门为每位辅导员购买配备国学光盘。定期组织辅导员专题学习讨论。每次学工例会都做到传统文化教育与其他工作一同布置、一同落实、一同检查。精心举办两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学习班,集中时间组织全体学生骨干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努力成为宣传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和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典范。【我院学生干部,11级服装2班卢回亮同学在参加完学习班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五千年文明史的积淀,是人类古老文明中唯一完整保留至今的文明,博大而精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作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亲近国学经典,有形感染。国学经典是指国学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原创著作。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部分就在国学经典之中。为此,我们遵循传统文化教育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形成“一讲(国学知识讲座)、一赛(国学知识竞赛)、一读(国学主题朗诵)、一写(国学主题征文)”形式,重点抓好《论语》、《弟子规》、《孝经》、《道德经》等国学经典教育,让广大艺术生都能实现“经典之声,萦绕于耳;经典之文,诵读于口;经典之魂,深藏于心”目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依圣贤之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其内容是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求学上应该恪守的守则和规范,蕴含了大量先贤智慧。为了抓好《弟子规》学习,我们联系校友印制《弟子规》1000余册,免费发放给每位学生,在孔子诞辰2563周年纪念日组织全体新生集体朗诵,于党校培训班再次组织演讲比赛。可以说,伴着琅琅朗诵、演讲声,同学们声情并茂地领会古人对我们的训导,享受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大餐,孝、悌、忠、信、礼、仪、廉、耻早已融入同学们的内心深处。】三是依托第二课程,无形熏陶。第二课堂活动是实施教育的一种载体和有效途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功能,充分调动艺术生善于创作的特点与优势,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寓于“国粹翻新”面具设计大赛、“‘仁爱、诚信、勤勉、专精、创新’五常”邮票设计大赛、“品儒韵尚”道德文化墙涂鸦设计大赛等艺术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比赛,切实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在举行“品儒尚韵”道德文化墙涂鸦设计大赛中,共有16支队伍参加,600多位同学参与,现场热情高涨,大家纷纷把孝心、忠心、爱心、恒心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元素渗透到作品创作中,真正做好以活动促习惯,以习惯促养成,以养成促品格,开启了艺术生训蒙养正的心路历程,营造了艺术生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收效颇丰、反响强烈,赛后许多老师、学生前来观看】四是建好主要阵地,形成常态。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教育长效机制,我们抓好阵地建设,专门成立国学堂。从组织结构、场地选取、人员配备、日常管理、制度完善、主要任务、特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设计。目前国学堂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已经吸引了12位对国学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加入,原来打算的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取得预期效果。【把国学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进行展示】总之,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我院广大艺术生实现了在国学经典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收获启迪,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坚强的自信心、强烈的求知欲,这为学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广大艺术生实现了从“不学”到“想学”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