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导航

学习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1

2021-1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里把解放思想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并对解放思想的伟大意义作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全新判断,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和准确把握。

解放思想的基本内涵

作为特定的政治概念,解放思想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被经常地反复地使用的一个词,往往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从其最基本的含义来说,就是社会主体主动解除各种因素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束缚,在以实事求是为准绳的基础上,达到思想认识的升华,进而在行动上自觉促进社会实践的进步。

人们思想上受到的束缚,表面上看是来自于认识,进一步看,则大致受制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要人物的言论和实践行动。这些重要人物可能是革命领袖,也可能是本地区、本部门的主要领导人,他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在其历史背景下,可能是正确的、有效的,甚至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时过境迁之后,就不一定全是正确的、有效的,而人们还是继续相信它们是正确和有效的,或不愿、不敢去修正或改变这些言论和实践行动。这可能有许多方面的考虑,其中最主要的考虑是作出改变要承担相应的政治风险或道德风险。例如,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对毛泽东晚年的“左”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不少人看到了,但并不敢、不愿去说、去做。

二是对所引进的现成理论、模式、经验长时期的迷信。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从国外或国内发达地区引进了诸多有效的理论或经验,曾经一度被我们奉为圭臬,其实在转换了时空条件之后,这些东西也不一定适用于本地区、本单位。而要改变这些东西,可能要改变我们自身,因为否定自己也是一种风险或成本。例如,我们对从苏联引进的教科书、社会体制等,长期不敢、不愿去加以改变。后来引进了西方的不少经济理论,也为不少人所长期尊奉。

三是已经实行多年的法规制度。这些法规制度在制定之时是正确的、有效的,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发现并不一定那么正确和有效,但人们并不想改变这些,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法规制度是某个重要机构制定的,改变它在程序上比较麻烦,甚至会引来一定的政治风险或道德风险;也可能是因为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早已习惯了这些做法而不愿再动脑子,思想和行动都处于麻木状态;更可能是由于人们已陷入其中的利益格局而不愿意或无力加以改变,只好随波逐流。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有些东西的复杂性大大超出以上划分的范围。

四是我们在工作中已形成了严重的惰性,对现状比较满意,或虽有不满但尚且能过下去,不愿继续进取。这一种情况严格地讲不属于思想需要解放的范畴,因为它是主体自身存在的不思进取的毛病。但为了继续前进,也需要思想解放。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其他方面的东西会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但从政治概念这一特定角度来说,解放思想主要是针对以上这些方面来说的。

解放思想的历史进程

上述关于解放思想基本内涵的探讨,是从狭义上的解放思想来讲的,这种狭义在时间跨度上主要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三十年之内的事;从概念内涵上讲,主要是从政治的角度讲客观世界对主观世界的束缚。从更广的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发达状态分析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能完全适用于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中国实际,一开始就摆在中国共产党的面前。因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有一个解放思想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最初受制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共产主义制度的论述,也受制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以及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要求,不仅迟迟打不开局面,而且一时遭受了灾难性的打击(上海“四一二”政变和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是典型表现)。在毛泽东的带动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利用第三国际解散的良好时机,通过灵活的处理方式,有效地摆脱了苏联方面的控制以及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的束缚,开辟了一条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直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说,没有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也不会有新中国的诞生。而且,毛泽东还为中国共产党树立了解放思想的光辉典范。

在探讨解放思想的历史进程时,这里主要还是从狭义的解放思想着眼的。所以在这里要提到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一是要特别提到毛泽东在解放思想方面的典范作用,二是要特别提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解放思想的对象物主要来自毛泽东的认识和实践。正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涵和实践途径的理解和实践中的某些偏颇,一时禁锢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未能如期如愿地达到目的,遭受重大挫折和损失(“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是当时的一个描述)。而要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继续前进的问题,就必须摆脱思想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