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言警句素材
导航

孔子关于孝道的文章

2020-12

篇一:《孔子关于孝顺的名言》

孔子关于孝顺的名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上面的翻译

1、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说:“所守的约言符合道义,所说的承诺就盟能兑现。态度容貌符合礼仪就不致于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2、孔子说:“后生小子(弟子在这里指的是年纪幼小的人),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子(《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这里的弟子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入是入父宫,出是出己宫)便敬爱兄弟。寡言少语,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精力,再去学习文献。

3、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父在,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对于父之道长期地不加以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4、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为谥号)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孔子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照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5、孟武伯(仲孙彘,孟懿子的儿子)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回答道:“做父母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意在做孝子的应该体谅父母,保重健康,不要让父母担忧)

6、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至于狗和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的孝顺父母,那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怎么去区别呢?

7、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问孝,孔子说:“儿子在父母面前经有高兴的神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菜佳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

8、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边替他们高兴,一边担忧

9、宰我(孔子学生)问:“父母死后要守三年的丧,太久了。君子有三年不去习礼,礼仪必定会废弃掉,三年不去奏音乐,音乐一定会失传。陈谷既然已经吃完了,新谷又已出来,打火用的燧木又经过一个轮回,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道:“(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便吃那个白米饭,穿花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

宰我道:“安."

孔子(抢着说)道:“你安,你就去干吧!君子的守孝,吃美味不小的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才不这样干。如今你既然觉得心安,便去干好了。”

宰我退了出来,孔子说:“宰予不仁啊!儿女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天下都是如此,宰予难道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

10、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其为人也孝弟中的“弟”是悌,音ti的四声。孝为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悌为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仁的基础吧

篇二:《关于孔子孝的思想》

孔子关于孝的思想

朱洵

南川区水江中学校电话:13996826091邮编:408403

摘要:本文从孔子生平入手,分析论述了《论语》中关于孔子“孝”的思想内涵,包括“孝”的主客体、“孝”的内容、“孝”的逻辑层次、“孝”的修身利国作用及后世的发展。

关键词:尽孝主体孝心孝行行孝层次修身治政发展强化

一、孔子生平简况:

孔子的祖先世居于宋国(今河南商丘),因为让位给弟弟,被别人称为“圣人”,后代因家道中落而迁居鲁国。其父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盂皮,但有足疾(不宜为嗣);又与颜氏第三女征在野合而生孔子。

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亦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八月二十七日(阳历9月28日),鲁国昌平乡陬邑人,卒于周敬王四十年亦即鲁哀公二十二年(前479年)四月乙丑,享年73岁。《史记》上对孔子及前后世一共记录了十八代人的情况。[1]

孔子因出生之前其母曾在尼丘祈祷,出生后“首上圩顶”故起名为丘;排行第二,故字仲尼。仲尼三岁时,其父去世;成长中的仲尼,事母极孝。长大后的仲尼身高九尺六寸,别人送了他个绰号“长人”。孔子因其巨大的思想成就备受后人景仰。汉平帝封他为宣尼公,唐玄宗封他为文宣王。“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熹语),中国五千年文化史,前2500年靠孔子《论语》的记录和传承;后2500多年,靠孔子思想的传播和影响。而今,9月28日成了“全球祭孔日”;到2009年,“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已封到了第33代(台湾孔垂长)。[2]

孔子对其寡母身体力行尽了孝,其关于孝的思想主张在《论语》之中,因其最早,应是中国孝文化的源头。《论语》关于孝的内容在《学而》(内含4章)、《为政》(内含6章)、《里仁》(内含4章)、《先进》(内含1章)、《子路》(内含1章)、《阳货》(内含1章)、《子张》(内含1章)中,共有18章,其中直接涉及“孝”的有14章,又其中《里仁》第二十章与《学而》1

第十一章相同。现就《论语》中孔子这17章有关孝的思想作如下梳理,以期对孝的内涵从源头上加以把握,有助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孝文化。

二、孝谁?谁孝?

“孝”在甲骨文中是“老”在上“子”在下的一个字形,许慎《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从老省”,表示长者为老人;“从子”,在老人之下,表示子背着(或扶着)老人;“子承老”,子承奉老人之意。

(一)孝谁?其实在孔子之前人们就似乎已经自觉解决了这个问题。即生养自己的人——生身父母,应享有“孝”,只是到了东汉许慎才加以明确阐释罢了。

到了孔子,在《论语》中直接谈孝父母的有(共7处),单独谈孝父亲的也有(共3处),但单独谈孝母亲的却没有。可见在父权社会里,男权思想重,父亲比母亲享受的“孝”更重更多一些,如果女子夫死再嫁,享受孝就几乎不可能了。

(二)谁孝?在孔子看来,似乎是“子”的事,“子”理应包括儿子和女儿,但女子多嫁往夫家(称“于归”),再加上重男轻女,尽孝主要成了男儿的责任。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弟子”尽孝,“弟子入则孝”“弟子服其劳”等;又,孔子谈孝,多是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阐述的。“弟子”在春秋战国时的含义包括:一是为人弟与为人子的人,二是学生,三是年轻人。[3]又当时,“弟”可指妹,如“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见《孟子·万章上》)

综合看来,尽孝的人首先是儿子,其次是女儿(女儿出嫁后尽孝的义务也就没有了),再次有可能是弟弟(对长兄。如果父亲死得早,兄弟间年龄相差大,长兄如父对弟,弟弟长大后对兄应尽孝义)。对儿媳却没有任何要求,也难怪,在妇女没有地位的时代,“夫为妻纲”,一切全凭丈夫作主,如果不孝将被休回,即使丈夫不孝,作媳妇的也不敢不孝。

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地位的提高,在家庭生活中“夫为妻纲”早已崩溃;尤其是到了现在男多女少,女权高涨,女性顶了半边天,许多家庭是媳妇当家,孝尽父母主要靠媳妇,民间所谓“儿孝不算孝,媳孝才是孝”。女性的行孝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孔子在当时没想到的。

三、孝的内容

2

针对不同弟子的提问,孔子对孝的内涵作了不同的回答(极有可能是因提问者对父母缺少这方面的孝行),但归结起来主要是两点:一是孝心,二是孝行。

(一)孝心。《百孝经》里讲“孝道不独讲吃穿,孝道贵在心中孝”,就是要心存孝念,发自内心地感恩父母,多表现为对父母尊敬的态度上。“父在观其志”(看其志趣与父亲之道是否一致)、“不敬,何以别乎?”(供吃食却不敬父母,与养犬养马有何区别?)、“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多次劝父母无效,还是敬爱父母不违父母旨意,为之劳累而不报怨)、“色难”(虽为父母操劳,也让其先吃喝,却脸色和悦困难,就是脸色难看)、“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晓,因其长寿而高兴,又因其年长身体不好而担忧),总之孝心表现为:志向兴趣与父同,尊敬父母不怨愁;脸色和悦待父母,父母年高喜又忧。

(二)孝行。亦即行孝,就是要有孝的实际行动,如何对待父母的生与死?

1.父母活着时,要认真奉养,即尽好赡养之责。“能养”父母、有“酒食,先生(父母)馔”(解决好父母吃的问题)、“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事,弟子服其劳”(尽力服侍父母、承担其劳苦)、“生,事之以礼(而无违)”(礼待父母,让其心畅)、“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活着时,不到远地游历,如果一定要游历,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的地方或方向。意不远离父母。)

总之,赡养父母就是:有饭父母要先吃,服侍父母要竭力;对待父母要礼貌,一起生活少远离。

2.父母去世后,要继承,要怀念,要祭祀。父亲死后,儿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对父亲的道德风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要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家风),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了两次,可见孔子十分重视;又称赞孟庄子(鲁大夫孟孙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也”(孟庄子是官员,所以孔子才这样说)。父母活着时要礼待他们,去世后呢,也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以礼葬祭,以显庄重与肃穆)。学生宰我欲行一年之丧,孔子回答的是“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孔子认为,一个人出生后要在父母怀中呆三年,父母去世后子女守丧三年是“通丧”,是应尽之礼。但孔子并没有主张过分隆重安葬、祭祀。

总之,父母死后作子女的应该做的是:继承父道成家风,葬祭以礼别隆重。3

后人总结为“生前为孝方为孝,死后尽孝徒枉然”(《百孝经》)。

四、孝的层次

纵观《论语》中的孝,孔子的论述是有逻辑层次的。特别是其中有两章,集中体现了行孝的逻辑思想: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七章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八章

兼以其他章节,可见其行孝层次如下:

(一)奉养饭食酒水。从所引两章就可以看出,先要供养父母的饭食和酒水,吃的时候,还要请其先吃,这方面要竭尽全力。这是最基本的,正所谓报“反哺之情”“跪乳之恩”,应是一种动物本能。孔子没有谈住房和穿衣的事,古人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在这两方面还没有过高的要求。

(二)尊敬父母。光养不敬,与养犬马有何区别呢?劝告父母,不被接受,也不能心怀不满,继续尊敬他们,因为年纪大的人很多东西已成定势,不必改变了。“生,事之以礼”,也是为了让父母获得被尊敬感。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尊敬,脸色和悦就是困难的(色难)。

(三)在父母身边生活。“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关心父母,最好与父母同住(或不要住得太远),以免父母空虚、寂寞和挂念。不要轻易远行,即使远行,也要提前告知父母方向和地点。因为老年最需要儿女在身边。

(四)不要让父母心累。对于子女要尽早自立,不要让父母担忧自己的生活,“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只为子女的伤病而担忧,因为伤病是子女自己无法掌控的。其他的,包括吃、穿、用、住、行,以及教育再下一代子女,都不要父母操心。

然而在今天一些作儿女的,有的在家啃老,有的需要父母帮他买房,帮他娶亲成家,还要为他带子女,父母为他操心操劳不已。曾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满了三十岁,父母还在为他的生存担心的话,是最大的不孝。”看来,孔子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4{孔子关于孝道的文章}.

(五)继承父道,葬祭以礼。在父母亡故之后,要把父亲的道德风尚坚持下去,按正规的礼节来安葬父母、祭祀父母,这就是节俭而隆重的作法。

现在不少人,父母生前不行孝(甚至向父母伸手),死了很热闹,坟山修得大,年年鞭炮炸得多,借死人或敛财或摆阔,与孔子的主张完全相反。

五、孝的作用

孝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于己于国均有好的作用,所以要提倡。

(一)修身。孔子是主张“仁”的,在他看来,为人孝悌者,则犯上者少、作乱者无,孝悌是仁的根本,“君子务本”,务本的人就会成为君子。“孝慈,则忠”,有孝慈之心的人,就会有忠诚之心。“孝”与“忠”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

(二)有为。“士”是春秋战国时受人敬佩的人,子贡问士时,孔子答有三个等级的“士”,第一等士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的人,第三等士是“言必行,行必果”的人,第二等士是“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在外面活动时对弟弟妹妹关心照顾)”的人,可见“孝弟”之人,也是有为之人。

(三)治政。有孝心的人,行孝有利于国政,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他回答道:“惟孝(于父母),友于兄弟。施(之)于有政,是亦为政”,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份心情、这些措施运用到政务上,就是从政。因为处理家事与处理国事,其情其理是相通的。

意识到孝的作用后,后来就发展成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成了封建社会许多知识分子毕生的追求。

六、孝的发展

孝的内涵在孔子稍后就得到了孟子的补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第二十六章),赵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仕禄,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是从“不孝”——否定方面说的。“无后为大”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后来人们重男轻女、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思想与此不无关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把孝慈之心发扬光大,推己及人,天下大事都好办了。这是从“孝”的发展方面说的。

5

篇三:《孔子的孝道观》

孔子的孝道观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再次,孝道对政治能够起到作用。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

可以看出,虽然在《论语》中,只有十九处明确地提到了“孝”,但是那些关于祭祀、关于忠、仁的阐释也是跟孝不可分割的。

一、《论语》中的孝道精华

(一)孝悌,仁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一》)在孔子的思想里,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非常重要。《围炉夜话》里有一句妇孺皆知的话:“百善孝为先。”

(二)养老更要“敬”老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第二》)孔子认为,如果养活父母没有诚敬之心,那么和养活动物又能有什么区别呢?“

(三)“孝”和“悌”相结合

《论语》中多次孝悌联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篇四:《颜回对孔子孝道理论的道德实践_李仁君》

第25卷第1期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Vol.25No.1

Sichuan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Journal

2015年1月

Jan.2015

颜回对孔子孝道理论的道德实践

李仁君

(阿范高等科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系,四川汶川623002)

摘要:回孔子孝道理的道德践,是德道失的黑暗代的正面回和无声抗,也是儒家孝道理在道德践可能性争中的利。回是孔子孝道理的道德追随者、信仰者和践者,作一个代的道德符号,回的孝德精神具有深的史价,于当代

道德建仍具有启性意。

关键词:孔子;孝道;回;道德践

中图分类号:

B222.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4-5248201501-0093-04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素以德行著称,其位

排在孔子众弟子之首,后世称孔子为至圣、颜回为复圣,将颜回与孔子,合称为“孔颜”。孔子是儒家伦理的布道者,他在整合西周之前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以仁为纲领和统摄,以孝、礼和尊师为基本支架的“一体三翼”伦理框架。

孔子关于孝道思想的内容较多,本文主要从

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关于孝与仁。“仁”就人与人之间关系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相互友爱、相互关爱。孔子把“仁”提升到道德哲学的高度,认为“仁”是

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冯友兰分析认为:“孔丘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品质,具

一、孔子对孝的哲学架构及其孝道学[1]

有这个道德品质的人称为„仁人‟。”因为在孔

说基本理论

子看来,“仁”既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是区别人与禽

兽的基准线,即谓“仁者,人也”,

[]

295

孝既是人类美好的自然情感,也是人类理性

的道德行为。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和原始宗教的浸淫,古代人们在孝的实践上存在着局限性,对孝的认知还停留在愚蒙阶段。到了西周时期,孔子对人类思想进行了第一次大启蒙,把人类的认识从“天事”拉回到了“人事”,初步实现了人类从“对象意识”向“自我意识”的思想变革。人类如何认识自身?孔子主要是从道德和智慧两个维度予以思考。智慧方面,孔子十分注重学习和教化。在

道德方面孔子以仁人之心作为人性根基和哲学

前提以孝悌为道德逻辑起点和主线以忠恕为道

,,

德的内在规定以礼为道德外在表现和行为原则,{孔子关于孝道的文章}.

又是一种最高

道德目标;“仁”既属于最低的道德人性基础,又属于最高的道德超验领域。在道德的经验世界和理性世界里,孔子以“孝”为主线进行贯穿。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2“仁者,人也,亲[]

亲为大”,

295{孔子关于孝道的文章}.

孝和悌是为人的根本,是人作为社会

存在物的群体道德认同,这种道德认同是理性的、

自觉的,是区别于动物纯感性、天然的反哺报恩本能冲动的。孔子的“仁”包括很多道德范畴,比如

孝、悌、忠、义、礼、智、信、恭、宽、敏、惠、刚、毅、木、

纳、勇等等。“仁者人也”,但不一定“人者仁也”,一个人要成就仁德,必须做到坚守所有道德;要成,

以仁为核心和目标架构起了儒家的原始道德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孝既是道德之基石,也是诸德之统摄,其他道德都不同层面上围绕“孝”这条主线而展开。

就所有道德,必须首先做到孝。所以,要真正做到“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孔子不轻易以“仁”冠人的原因。

2014-09-20

关于孝与礼。孝就家庭伦理而言指的是“善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

(—),,。,,李仁君1977男四川汶川人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93·

2015年第1期

李仁君回孔子孝道理的道德践

事父母”,它包括两个基本层面,即物质侍奉和精神侍奉。孔子认为物质侍奉父母是最基本的孝,精神侍奉是高层次的孝,精神侍奉就是要做到尊敬父母。所以他在回答学生子游“孝”的问题时说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3]15“敬”是区别侍奉父母和喂养动物的根本标志。《群书治要》中郑注言:“敬,礼

“仁”是以孝为前提的。从实践角度看,颜回对孔子孝道学说的领悟是深刻的,他突破了家庭伦理范围,站在仁学整体高度来理解孔子孝道学说。

(一)颜回对仁德的领悟与操守

《论语》中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3]46可

见孔子之“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为忠,一为恕。忠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82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241孔子主张显达之后应施助于别人,不要以自己的意志强加别人,这是忠恕之道。忠恕是贯穿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和核心内容,是仁学的具体运用。颜

之本”,礼的本质就是敬爱之心,从孝与礼的关系上看,礼就是孝的外在表现。孔子甚至直接认为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的规定,“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3]14

如何做到“礼”呢?那就是要克制情感冲动而使行

回曾接受孔子的教育:“恭敬忠信而已矣。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勤斯四

[5]159

者颜回依,可以政国,岂特一身者哉?”

为符合礼的规定,所以颜回请教何为仁德时,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3]171可见孔子思想里礼至于孝的重要地位。

“忠信”定律行事,在随师周游途中,处处化险为夷。颜回始终操守“不迁怒,不贰过”的“恕”人之道,与人为善、宽和待人的处世原则常常得到孔子的称道。[3]70《孔子家语》记载:“回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5]4

24

关于孝亲与尊师。尊师既是一种仁德,也是孝的

“色难”释义后就加上了具体注解:“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3]16再从

“教”字来看,就是由“孝”和“文”组成,从教育主体来讲,教师需要由具有孝德和文化的人来担当;从

表现。孔子认为尊师也是一种孝,他在孝的

《论语》中孔子赞语:“贤哉,回

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3]75还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

[3]73

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二)颜回对孝礼的理解与操守

教育内容来说,道德知识和文化知识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父母与教师在个体人格塑造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国语》中认为:民性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君、亲、师三种伦理关系以什么道德标准来统摄呢?那就是孝。忠君是孝从家庭伦理向政治伦理的推延,尊

孔子认为孝需要礼来规范,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3]14这是对孝礼的完整规定。道德具有潜在性和内隐性,外部难以判别和认定;而“礼”是一种外在的显性的行为,外部更容易予以主观鉴别和判断,所以“礼”之于道德十分重要。“礼”必须是爱心的真情流露和直观表达,决不能伪装,从道德的相对稳定性角度来看,伪装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3]26颜回对孔子“礼”论的理解是深刻的,他经常引用孔子的“礼”论,比如:“吾闻诸夫子,身不用礼而望礼于人,身不用德而望德于入,乱也。”[5]241在实践中,颜回更是以“礼”严格规范着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遵守“祭祀之礼”上。

师是孝从家庭伦理向社会伦理的推延。荀子更是以礼为纽带,将孝亲与尊师联系在一起,认为“故

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4]后世儒家信仰者把天、地、君、亲、师同位供奉在明堂之上,以此表达孝心。

二、颜回对孔子孝道学说的领悟及道德实践

孔子以“仁”而不以“孝”称赞颜回的原因:一

是颜回和他的父亲颜路都师从于孔子,师徒关系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光芒掩盖了父子伦理,连史书对颜回孝父也记载甚少;二是颜回过早去世,死得比他的父亲还早,没有尽到孝道;三是颜回以德闻名,排在德科之首,他的其他道德比如好学、尊师、忠恕、乐处、不迁怒等等都十分优秀,故孔子以最高道德“仁”来称道他。但仁的根基是孝,颜回的94··{孔子关于孝道的文章}.

《吕氏春秋》中记载:“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

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6]孔子认为祭祀是人死后极为重要的事情,来不得半点疏忽,不得有片刻违背,这里既证明了颜回真诚而不虚伪,也表现了颜回对祭祀之

李仁君回孔子孝道理的道德践

2015年第1期

礼是十分通晓的,并且始终如一地挚守祭祀之礼,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在当时礼坏乐崩的情况下,颜回还能心存敬重之心,将夫子的恢复周礼的主张和追求化为实际行动,坚持“不违”祭祀之礼,实施难能可贵。

(三)颜回孝师

孔子是颜回的老师,也是颜回父亲颜路的老师。颜路和孔子年龄相差不大,而尊师又是天经地义的,所以颜回体谅父亲,在尊师方面承担得更多,这也是孝亲的表现。再从理论的角度看,尊师也是一种孝为学莫重于尊师,。前已有论证讲得就是要学好知识,此不再累述,必须尊

。古人云:

敬自己的老师颜回尊师主要表现在三个。在这一点上“不违,”方面颜回可称后世楷模:

一是“不违”师意。颜回十分好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极大称赞,《论语》里记载:“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

与女弗如也。‟”[3]56颜回不仅好学,对老师的主张也持敬重的态度,“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3]16

二是“不违”师学。颜回好学,学识渊博,即使老师学说遭到质疑,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