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言警句素材
导航

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文章

2020-12

篇一:《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评论历史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有的史书是边述说事实,边写作者或别人的看法。但作者或别人的看法不一定会被后人接受。例如,对秦始皇的评论就出现多次反复。其实后人最想知道的是,秦始皇究竟真正干了那些事?详情知道了,大家对秦始皇就基本上心中

有数了。

有句名言:历史是自己写的。它至少含有下述意义:若不根据他做过的事情来评论,别人对他用多少贬义词或褒义词,都是毫无说服力的。例如对毛泽东的评论,若随便用许多贬义词,谁也超过不了蒋介石国民党。若随便用许多褒义词,谁也超过不了林彪和四人邦。[不过,最近发现有人已接近林彪的水平了,例如,林彪说,毛泽东这样的人,人类几千年才出一个,有位网友说,六千年才

出一个。比林彪说的数据还精确。]

如果不随便用许多贬义词和褒义词,而是讲出真情,大家才会信服,而

且避免了没完没了的争论。

所以作者认为,只写历史人物做过的事情,不加任何评语,是评论的好

方法。可以称之为原汁原味的评论,因为

1读者能在不受外来影响条件下,完全独立的根据事实来思考和评价。2不会引起无谓的争论。我们经常看到,争论往往毫无结果,谁也说服不了

谁。

3由于大家都知道了事实,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家心中得出的评价中有一

种必占大多数。

4占大多数的那种评价就是民主评论的结果,因为谁也没有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到一定时候占大多数的那种评价就会自动溢出被全民知道。并会被愈来

愈多的人所接受。而且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因此,边核实边公布是好的评论历史人物方法。核实,是为了把真象告诉人民。公布,本身就是评论,因为它会引起人民内心的思考和看法。由上面分析可知,只公布历史人物做过的事情,不加任何评语,是评论

的好方法。民主,客观且公正。

第一,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订正一些最基本的历史事实。

占有材料,弄清历史事实,是进行历史研究的最基本的条件。弄清历史事实,才能准确判断。要弄清事实,不仅要详细地占有材料,还要对材料进行分析,作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考订工作。

立传以前,先编《年谱》,是一个好方法。在我看过的各种《年谱》中,以梁启超年谱(《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那种编法用处较大。它把谱主的言行、著述,包括公私信件等所有资料,都按顺序逐年逐日的排比出来了,让人看了一目了然。我们尽管也可以不同意编者的观点,但是其方法却很值得借鉴。总之,我们必须按照毛主席所指出的那样做法:“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必须纠正所谓资料和考证工作是资产阶级学者的事,而马克思主义史学只是研究理论就行了的错误观点。理论如果不以史实作基础,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空中楼阁。我们看马克思是如何写《资本论》的,就知道上述说法是如何荒唐可笑了。

第二,评价历史人物要分析历史人物成长的时代和各种社会条件。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已是史学界公认的了。但是,他何以能成为这样的人物,这就需用历史唯物主义加以科学的说明。

论者往往都指出了这一事实,即: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较早地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这当然是对的。但,人们不禁要问:梁启超、朱执信等在辛亥革命前留日期间也接触过马克思学说(梁在1902年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到“麦喀士”,即马克思;朱在1906年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中,就介绍过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党宣言》的要点),他们那时何以未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当然要探讨多方面的因素,但首先还是需要从时代条件上来分析。

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加上李大钊的一些个人条件,如:在日本接触马克思学说较早,有积极的爱国主义精神、急进的民主主义思想、朴素的辩证思想,等等,因而他在十月革命后才能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文章}.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是历史的老问题了。我们当然是应该首先肯定前者,其次才谈得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三,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处理好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1956年6月,邓颖超同志在和作家韩素音的一次谈话中,把中国人民比作大海,把领导人比作浪头上的“白色泡沫”,“大海生下这些白色泡沫,负载着这些白色泡沫,这些白色泡沫常常更生,但是如果没有大海,这些白色泡沫就不存在了”(韩素音:《早晨的洪流》第一部,香港南粤出版社1974年版,第1页)。这个形象的比喻,深刻他说明了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历史上有许多风云一时的人物,正如迅速消失的“白色泡沫”一样,只是昙花一现!而那些永远不脱离人民这个大海的人,却能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端,永葆青春,万世流芳!

正确评价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四,评价历史人物要具体地分析人物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

每一个历史人物,不管他是多么伟大的人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周恩来同志在1949年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号召学习毛泽东时说:“毛主席是从旧社会生长出来的,他否定过去,发展成为今天这样,是有一个过程的。”我觉得把人物思想发展的过程,分析得比较细致一些,才能符合或接近历史的实际。

我们有些传记作者往往把人物简单化了。只要是正面人物,几乎从幼年时代起都是“天才”,都是“神童”,造反精神都很强,二91都是百分之百正确。而一旦被打倒,又全部皆非。这种写法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第五,评价历史人物不要回避和篡改历史事实。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从这个社会生长出来的革命人物,也必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有些史实,我们不应回避,而是要去科学地说明。例如,李大钊早年怎样去日本留学和怎样到北京办《晨钟报》(后改《晨报》)便不能不提到研究系的汤化龙。又如李大钊在北方怎样利用吴佩孚开展工作,便不能不提到吴的幕僚白坚武。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在涉及到这些人和李大钊的关系时,往往略而不谈,或者语焉不佯,好象讲清楚了就有损于大钊同志的声誉。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大钊同志虽然早年和这

些人有过关系,但很快就和他们分道扬镳了,这有什么可忌讳的呢?讲清楚了,可以使人从中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相反,则使人们只看到一些偶然的现象,而无法对历史作出合理的解释。

尤有甚者,我们一些同志看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些文章中夹杂有错误观点时,往往表示惊奇,因而大加斧凿。有的文集编者,在删节了原文后,甚至连删节号都不保留。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历史问题是可以从历史上说得清楚的。有些问题,也不是什么错误观点,只不过是客观史实而已。例如,李大钊在1918年所写的著名论文《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于列宁的名字之后,也提到了托洛茨基,这有什么可怪呢?因为托洛茨基是当年苏维埃红军的负责人嘛!如此等等,还是以保持历史原貌为好,后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民日报》曾转载过江西同志的一篇文章,呼吁:请勿在历史文件上滥施刀斧。讲得是很对的。我们的史学工作者(包括资料、档案工作者)是否可以这样相约:对待历史文献,除作者本人有权修改自己的文章外,任何个人不要擅自更动。编者如果有话要说,可以采用说明或注释的办法表达。第六,评价历史人物不要被现象所迷惑,而是要通过现象,看出本质。

以李大钊《狱中自述》为例。从现象上看,这似是一篇“供状”,其中不仅讲到本人历史和国答了法官的若干问题,最后还有望“宽大处理”的字样。“四人帮”正是以此来攻击大钊同志并要把他打成“叛徒”的。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地细读《自述》,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得出和“四人帮”完全相反的结论。只要指出以下三点,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1)李大钊虽然讲述了自己的历史,但只是亮出了自己在国民党中的公开身分,丝毫没有提及在共产党中的身份,甚至连是否共产党员也只字未提。

(2)在约三千字的《自述》中,回答了若干问题(这些问题是为什么寄居于庚款委员会、联俄问题、中俄有无密约、经费问题、左右派问题、工人有无暴动计划),但没有一字一句是暴露组织、泄露秘密和损害同志的。回答内容完全是应付敌人的,因此使敌人从《自述》中毫无所获。{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文章}.

(3)至于里“宽大处理”的词句,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呢?当时和李大钊同时被难者共二十人,其中多数为青年学生。李大钊为了掩护和救出这些青年,在《自述》的最后讲了下面一段话:“今既被捕,惟有直言,倘以此而应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自己把责任担起来,牺牲个人,掩护同志,这能说是“叛徒”行为吗?恰恰相反,这段话正好显示了李大钊同志的高贵品质。现在,革命博物馆已经把《狱中自述》公开展出。我认为这样很好,是非自有公论,也是对“四人帮”那样垄断资料、信口雌黄的一种有力批判。

在历史人物中,这种现象,恐还有不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实事求是地做出公正评价,而不能象“四人帮”那样断章取义,抓住片言只语,随意加人以罪名。

第七,评价历史人物既不要苛求,也不必溢美。

对历史人物不要苛求,但也不要溢美。溢美,便失去了真实。这种毛病,容易发生在对一些正面人物的评述上。认为大方向没错,渲染、夸张一点,也没有什么。这不是一个严谨的历史工作者所应采取的态度。

因此,我们的传记作者,对于有些未经查实的传说、回忆和某些文字记载,即使很形象、很光彩,作为文学作品可以写,但作为科学的历史还是以先不写为宜,待查实后再写。文学作品允许写出可能发生而不必实有的情节;而历史著作只能记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不允许想象和夸张。

第八,评价历史人物要进一步拨乱反正。

在“四人帮”猖狂的十年里,不仅制造了大批的冤案、错案、假案,而且对许多历史人物进行了歪曲和诽谤。在评价历史人物上拨乱反正,还是需要一番艰苦的斗争的。

“青史凭谁定是非?”这是一百多年以前,林则徐在遭到投降派的阴谋陷害后所发出的感叹。一百多年后,受到“四人帮”陷害以及受到株连的同志,仍然有着这样的感叹。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老同志在听到有人要给自己的战友写传时愿意倾囊相助的原因。看来,继续清除“四人帮”的流毒,为广大的革命烈士和在历史上有过贡献的人物树碑立传,还是一件十分迫切和十分繁重的任务。

第九,评价历史人物要顾及全面。

我们不仅要给正面人物立传,也要给反面人物立传。司马迁著《史记》,就写出了各个方面的人物。

既为帝王将相贵族等上层统治人物作传,也为游侠、刺客、医生、卜者、商人、俳优等社会各阶层人物作传。

四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在提倡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时,也是号召要编出正反两方面的资料,要从多方面去分析,“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因此,我们评价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人物,不仅要写出革命史上的烈士,也要写出清史、民国史上的各种类型的代表人物。这两方面的工作做得有成绩了,一部可读的中国近现代的信史就不难出现了。

评价正面人物易于溢美,而评价反面人物又易于简单化。这也是需要注意的。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都不能是千人一面,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袁世凯不同于慈禧,蒋介石也不同于汪精卫。

中国近现代史上还有过许多前后期变化很大的人物,有的由好到坏(如陈独秀),有的由坏到好(如杨度)。有的甚至更为曲折和复杂。对于这样一些人物,我们更要谨慎地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其本来之是,非其本来之非,功就是真正的功,过就是真正的过,既不因功而掩盖其过,也不因过而抹煞其功。只有这样,我们的历史学才可能成为科学,而不至于像实用主义者那样,把历史弄成可以随意打扮、随意涂抹的女孩子。

第十,编写和讲解人物传记要寓论于史,力求形象化。

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是具体的。我们的人物传记和课堂教学,也应该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司马迁著《史记》,不是给人物写履历表,而是塑造形象。他掌握了大量的真实可靠的材料,抓住几个典型,用生动的语言,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因而使人们久久不能忘记而千古流传。从这些形象的记载中,使人们也清楚地看出了作者的观点:有褒有贬。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寓论于史。

一般说来,写人物传记,对于尽人皆知的教科书上的背景材料不宜枯燥的罗列过多,而应画龙点晴,学习上述的那种写法。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兼回——论坛里对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

首先,什么是历史人物呢?

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的人。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著名君主和名将贤相。这些君主和将相的政绩有的与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相连;有的同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发展共生;有的同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与巩固同步,而大多数是兼而有之。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他们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认识,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观点。

1.摒弃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一活动又为精神财富的创造发展奠定了基础。即这种创造是指全面的创造,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和文化活动等各方面。所以,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任何夸大个人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是应予摒弃的。如陈寿《三国志》中乔玄曾这样评述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里陈寿就片面夸大了曹操的个人作用,唯物史观并不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他们的重大作用主要反映在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历史的发展方面,所以,他们的出现既有历史的必然性(所谓应运而生),又有历史的偶然性,是两者的辩证统一,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所以,要善于把握个别人物身上所表现的偶然性,从中揭示出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从来不否认个人(主要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但对于个人的作用,必须区别他们活动的性质。

2.确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即以其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出发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与时代潮流、民族团结与进步、经济文化的发

展、人民愿望与利益等方面。凡是能顺应、符合、促进以上方面的,就应该肯定;反之,则要否定。这是一个科学标准,它和任何形式的阶级偏见划清了界限。例如封建史家总是带着仇恨的心理去评价农民起义,说他们是“盗”、“贼”等。还有以往的旧史家,评价历史人物,总是过分看重个人的天赋、性格、意志、品质等对于历史人物活动及这些活动结局的影响,这当然是不科学的。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商鞅行法于秦,但终遭车裂的历史过程时写道:“商君其天资刻薄也……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其实,商鞅一类法家人物“刻薄寡恩”,并非出于“天资”而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阶级的品格。只有基于此,才能合理解释商鞅的被害,才能说明只有这种斗争才会带来当时的伟大社会变革。据此才能正确评价商鞅。

3.具体地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都是时势造就出来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苛求古人,就是把古人现代化。因此,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地位时,首先要具体地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例如评价秦始皇,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我们看到的似乎仅仅是“好大喜功”、“暴虐无道”。可是,只要我们面对历史事实,具体分析当时的时代要求,就会看到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代替分封制、政治经济统一代替诸侯战乱纷争的历史要求,为秦始皇提供了施展雄才大略的历史舞台,为他一系列好大喜功的作为提供了历史依据,历史肯定了他顺应历史发展所迈出的步伐。

4.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历史人物常遇到功和过的问题,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这都要作辩证的、具体的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发展的观点,避免简单化、绝对化。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看到历史人物促进历史发展的进步的一面,又要看到其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的一面。还应看到两方面谁主谁次。如隋炀帝有功有过,但罪大于功。在封建社会中,一些帝王将相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顺应历史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但由其阶级地位所决定,又有压迫奴役本民族或异族劳动人民的一面。只讲一面,一叶障目,则失之片面;如果功过不分,一团漆黑,那更武断。正确的方法是分析当时的社会矛盾,找出社会发展的趋向,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并以此去判断他究竟是功绩占主流还是过失占主流。

5.具体评价时还应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包括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历史人物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以秦征南越为例,战争使百姓深受其苦,这个战争本身是非正义的,但在客观上造成了各族的接触,加速了南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因此,从全面和长远来看它的客观效果,还要肯定它的巨大进步意义和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总之,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可采用下列思路:1.分析背景,明确时代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地位和影响;2.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分析其措施和作用,论证其是否解决了现实问题,满足现实需要的程度如何,是否合乎时代的要求,是否推动了历史发展;

3.从时代和阶级特点的角度论证其时代局限、阶级局限和阶级实质。

此外,我提出一个个人见解,就是对历史伟人不能进行道德评判,亦即道德评判不能改变伟人的历史地位。在常人看来的十分重要的如男女生活作风问题,或者真诚虚伪问题,对于历史伟人来说,都不成其为问题。因为有很多问题,不能证实。即或证实,我看也毫无意义。因为,这些都是小节。

历史学者评价历史人物,是看他的大节,而不是小节。搜索细节、小节,那是小说家的事。

篇二:《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浅谈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现代界定可概括为:从根本上看,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是历史人物活动须臾不可离却的舞台,也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归宿,国家的安危盛衰与个人命运休戚相关。林则徐在国难当头时曾明确表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将“治国、平天下”作为个人修身立命的终极目标。为国、爱国,历来被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被传统社会视为“大谊”。自古以来,人们对爱国者总是钦佩有加,对卖国贼则深恶痛绝,其情感依据即源于此。因此,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应是检验历史人物历史表现的一个重要尺度。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总体目标。人类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地努力,就是渴望能不断推进历史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其每一点成就都渗透着人类艰苦卓绝的努力。因此,历史人物的一切活动,自然应服从于这一总体目标,并接受其检验。只有明确标准,才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

(1)历史性原则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这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历史人物总是以特定的空间做活动舞台,在某一阶段时间内进行活动。其思想、活动受制于时空等诸条件。因此评价历史人物要考察其生活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思想潮流、风俗习惯等因素,从中发现影响历史人物的关键要素,把握其活动的实质,从历史实际出发,对历史人物给以实事求是地评价。既不能以个人好恶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可能有缺点错误,但我们只能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待。

(2)阶级性原则

历史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阶级社会中,因而也就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历史人物的的种种活动,乃至观点立场、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其作为对哪个阶级有利。例如:评价李鸿章、曾国藩时,要特别强调运用阶级性原则,对他们的主要活动,尤其是在洋务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进行客观分析,以了解洋务派官僚发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在运用这一原则时还应注意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绝不能简单化,唯成分论。如对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全盘否定,对农民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完全肯定。要注意两点:一是阶级是不会改变的,但个人是可以转变的。列宁说“阶级是各不相同的”,但“个别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自由地转到另一个阶级”例如,佃农出身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来他领导这支队伍,推翻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朱元璋本人也就由农民阶级转化为地主阶级了;二是相同阶级出身的人可以走完全不同的政治道路。

(3)辨证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要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坚持辨证的观点,应用两点论,做到一分为二。例如:对于陈独秀的评价,以往总是强调他犯了右倾错误,很少讲他的贡献。毛泽东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预备会议上,在指出陈独秀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以及后来搞托陈取消派“反对我们”之后说:“陈独秀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

起来,这才成立了党。我说陈独秀在某几点上好像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做了启蒙运动的工作,创造了党。但他在思想上不如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在俄国做过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陈独秀则不然,甚至有些很不正确的言论,但是他创造了党,有功劳。普列汉诺夫以后变成了孟什维克,陈独秀是中国的孟什维克。”这个评价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公道的。曾国藩曾经严酷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由此,他数十年来一直被定为刽子手、卖国贼、卫道士等,成了历史上反面的典型。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他身上有许多好的方面,比如自我锤炼、治学态度、生活习惯、文章气质、锻炼身体、军事原则等还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不应该丢弃的。{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文章}.

(4)人民性原则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卓越人物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可以起决定作用,其决策和行动甚至改变历史的进程,如毛泽东在遵义会议时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但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任何卓越人物只有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其作用才能得以体现。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时势造英雄”,但个人英雄史观是错误的。

(5)大节原则

大节原则主要看历史人物的大节和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人无完人,历史上的伟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在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特别是对那些在历史转折关头起决定作用的人物进行评价时,注重引导学生全面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对社会生产、科学文化发展、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巩固以及对中外关系和国际交往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在评价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作用时,不回避他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探索中出现的失误,但更应看到他“起步奠基”的杰出贡献

正确评价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复杂人物

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旧思想交互碰撞,出现了许多复杂人物。对这些复杂人物的评价,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1)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事实,既不溢美,也不饰非。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出发,进行具体的科学分析。

(2)是要坚持生产力标准。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是起了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是否做出过贡献,贡献是大还是小。

(3)是要坚持过程分析。要重视过程,分阶段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历史即过程,过程甚至比结果还重要。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有阶段性的,人的一生,也有阶段性。对蒋介石这样的复杂人物,必须分阶段评价,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4)是要坚持层级分析,看历史人物代表哪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特别是看他们是否代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的利益。历史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阶级社会中,因而也就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历史人物的的种种活动,乃至观点立场、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首先要看其行为是否与所处的时代相吻合。

总之,要正确评价历史人物,除评价标准的确定外,还有方法问题、视角问题等。再次,评价标准的正确运用,还须考虑历史实际。具体来说,应考虑历史人物所处时代和环境,切忌以现在附会过去,或者以想象替代实际;应考虑历史人物大节和历史发展大势,历史人物是一个多面体,具有多重属性,但其大节、大处往往反映一个人的本质,也易对历史产生大的影响,故是评价时的主要关注点。历史发展大势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制约着历史人物的行为。离开历史发展大势,历史人物的许多行为就不好理解,不好解释,并可能出现臆断历史、设想历史的现象。

将历史人物一概简单地划分为好人与坏人或革命与反革命,这是幼稚和不科学的。历史错综复杂,每一个历史人物也有其多面性。而今实事求是,全面介绍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还其真实面目,这正是唯物史观的体现。

评价重要历史人物是“纲要”课教学的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只要教师时常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历史人物评价的指导思想,借鉴其现实意义,遵循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把握正确的评价方法,贯彻辩证唯物史观,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那么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就会说得在行,评得有理。

篇三:《写历史人物的作文》

写历史人物的作文

篇一:评价历史人物——千古一帝——秦皇赢政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君王。但古往今来,人们对他的争论不断,褒贬不

一。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更是一位昏庸无道的暴君。人们可以众说纷纭,百家争鸣,但面对历史我们必须还以尊重和客观的态度。我认为秦始皇有对有错,有功有过,甚至在他所在的特定时代功大于过。

在连绵不绝的900年春秋战国之乱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他“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仅用短短的九年时间,横扫天下,因而,我国第一位前无古人的皇帝横空出世,他,就是秦王赢政,也是他首创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之先河。军事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长城——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征,2000多年过去了,她依然光彩夺目,岿然不倒,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足以令每一位中华炎黄子孙世代引为骄傲;依然是他——秦王赢政,政治上,“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从而,结束“烽火连三月”的无休止争战,开辟了天下一统的旷世新局面;还是他——秦王赢政,文化上,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不也是空前绝后,蔚为壮观吗?他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哪一件不引以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不是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倍受伟大领袖毛主席推崇的千古历史人物中,秦始皇首当其冲。凡此种种,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可见一斑。

然而,辉煌一时的秦王朝大厦却只短短的14年便轰然瓦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是什么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天下已定,“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秦始皇,“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因而,由于秦王朝的暴政和不得人心,也为这位千古一帝的功过落下了重重的不光彩一笔和付出了秦王朝早早夭折的巨大代价。

“创业容易,守城难”。当冷静思考秦始皇的是非功过的同时,我们客观地分析便可知,如果没有秦始皇的不顾当时的国力和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也就筑就不了今天依然闪烁着的“万里长城”、“秦兵马俑”之中华民族精神辉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许会就此消逝不存,也许秦王朝还能再存在一个又一个14年。因此,对于历史人物功过自可评说,但必须尊重历史,尽可能还以历史人物一个基本真实面目。

篇二:走进历史人物——朱棣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有过繁荣,有过晦暗,也有过战乱,每一个时代都有一定的背景,在一些特定的时间里,各种人物,时代的伟人,横空出世,应运而生。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复杂的背景下,像秦王嬴政,成吉思汗,毛泽东这些人都是当时所谓的“救世主”,而且都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而我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莫属朱棣了。《明史》曾这样记载:“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他就是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京,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使明朝发展到顶峰,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皇帝或永乐大帝。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某网友对朱棣的评价是这样的:第一,他继承了明太祖的事业,对明太祖的政策有所调整,完善了明朝的文官制度,使明朝的事业建立在更巩固的基础上,把明朝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第二,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明成祖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进程。第三,明成祖既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也有残暴的一面。他的残暴不仅仅体现在他夺取政权以后对于政治反对派的残酷镇压和杀戮,也表现在他夺权以后建立的东厂对于全国政治、官僚队伍加强控制,同时造成以后宦官擅权的弊病。第四,我们说永乐盛世是一个远迈汉唐的盛世,但是这个盛世又是一个艰难的盛世,这个盛世是让老百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得到的。

纵观朱棣的一生,还是可圈可点的。明成祖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发动了历史上着名的“靖难之役”;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航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

而我个人对朱棣的评价是这样的:

朱棣原本可以快乐地享受他的幸福生活,但他野心勃勃,一心想称霸天下。而朱棣称霸天下的第一步是想篡夺当时建文帝的皇位,可是,以自己王府势单力薄的力量,怎能对付南京朝廷数以百万计的围剿军队呢?再加上篡夺皇位本来就是大逆不道,但为了称霸,朱棣不得不为自己造反朝廷“找借口”。他以“朝中有奸臣,皇帝有难,要去解救皇帝”为由,发生了“靖难之役”。经过三年的奋战,终于在公元1402年在南京称王。

是朱棣创造了永乐盛世;是朱棣派郑和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七下西洋;是朱棣命令他的谋士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而这丰功伟业背后蕴含着许多故事,也显示出朱棣的性格。在发动“靖难之役”时,朱棣曾以朱元璋的《祖训》来证明自己的合理。不过他很聪明,把其中的一句话“训兵待命”给去掉了。从这可以看出朱棣的足智多谋。《永乐大典》的撰写也说明了朱棣选用人才的独特之处,一些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甚至来科举考试也没参加的人最终也得到了朱棣的重用,成为谋士。当然,朱棣也有残忍的一面。他在请方孝孺写诏书时,方孝孺拒不肯写,朱棣被逼得是无可奈何,最终方孝孺被朱棣处以“诛灭十族”的惩罚。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据记载这次是大屠杀杀了873人之多,悲惨、血腥的场面可想而知。不管怎么样,朱棣的功绩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也正是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使中国蒙受巨大的亏损,陷入了闭关自守的状态。{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文章}.

走进历史人物,不仅加深了自己对古代的文明和事迹的了解,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篇三: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古今以来,天下出现了数之不胜,但在我认为,最突出的还要非曹操莫属了,他是《三国演义》中争议比较多的一个人物,曹操在性格上的繁复、能力的全面、正邪的杂揉等诸方面,显出其最难被人盖棺论定的丰富和庞杂。使人难以捉摸,历史上对他的看法也较有争议,不过,在我看来曹操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是着名的诗人。

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虽然没当皇帝,但自196年迎献帝都许,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东汉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没有名号的皇帝。

曹操是卓越的军事家,他精通兵法,在汉末征战群雄的战争中,他用兵用计,胜人一筹,多次取得胜利,尤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善于用人,招揽贤能之士,凡能治国用兵者,都尽力网罗,他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

曹操喜文学,其诗作慷慨悲凉,颇具感染力,不少名篇传留至今。他与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曹操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还由于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汉末天下大乱之时,他始终以汉相自居,坚持不称帝。曹操晚年,已经占据了东汉十三州的九州,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仍然执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孙权写信劝他称帝,曹操说:“是儿欲着吾炉火上邪!”意思是,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曹操始终不称帝,并非他不愿意当皇帝,只是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以天下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个人的欲望。曹操始终奉行汉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乱,他曾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不称帝,虽然是一种政治谋略,但更主要的是出于自己的理想主义。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春秋时齐桓、晋文“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表明“以大事小”,{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文章}.

可谓至德。曹操心目中有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周公、管仲等。他称赞周文王说:“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曹操对周文王情有独钟,在很大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点,尤其是他的野心程度上是他的功业与周文王有较多的可比性。然而,周文王被后世儒家美化为“圣德之君”,曹操却被视为“汉贼”,周瑜就说曹操:“虽名托汉相,其实汉贼也。”周瑜是曹操的政敌,当然不会说曹操好话。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虽然有不少污点,但他的一生,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为发展文化,精心创作。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体现了政治家的情怀。曹操始终是的理想主义者,又具有坚定的实践精神。

我们应该剥去对曹操的种种歪曲之词,还原真实的曹操。可以说,他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胸怀博大的理想主义者。用《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话说:“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点,尤其是他的野心:从“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但是,曹操还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

篇四: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历史人物:刘邦、项羽、曹操、诸葛亮、岳飞、郑成功、戚继光……其中让我最感动的,他便是生活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诸葛亮姓诸葛,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人称卧龙,是三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军事家。他一生追随刘备,多次为刘备打仗时出谋划策,帮助刘备取荆州,得马超,破许昌……一生为蜀国立下的功绩不计其数,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为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由于大将魏延的不慎,在五十九岁时去世,死前留下了一个图本和以后出事的应对措施,帮助蜀国在他死后仍然像以前那样兴旺了一阵子。

诸葛亮一生经历过许多大的战争,且计谋大部分是诸葛亮出的。比如说草船借箭:周瑜心胸狭窄,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想方设法的要除掉诸葛亮。这时正值秋日,在许昌整顿了一年的曹军现已精神焕发,准备驾船攻打江南。周瑜得知消息,本想全力抗曹,但是军中却缺少弓箭,周瑜便想出一计,让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若十日内没有完成,便军法处置。然而诸葛亮并没有抱怨,而是说只需三日便可完工。周瑜嘲笑诸葛亮说大话,于是便任由他去了。第二天,诸葛亮把从鲁肃那里借来的二十艘快船推入水中,船上插满了草人,并下令向曹军水寨进发。这一天正好有雾,曹军的视线不好,错把草人当成了士兵。霎时间,曹军朝草船万箭齐发,都射在了草人的身上。每条船上足足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上轻而易举凑齐了十万多支箭,周瑜哑口无言,计划落空。

诸葛亮最令人感动的便是他对刘备的忠心。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疾病缠身的那一段时间里,诸葛亮对他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刘备死后,有才能的诸葛亮并没有称王称帝之心,而是全力帮助后主刘禅带兵打仗,管理国家大事,对待刘备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那样,但是蜀国有才能的人都相继死去,诸葛亮一个人独木难支,难管朝政,最终死去。他在临死时还在关心着国家大事。

诸葛亮这个令人感动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永远不会被人忘却。

篇五: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带着逝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却留下了让世人传颂千古的佳话传说。

千古佳话永流传

楚汉相争,项羽大势已去,处于败局。此际,面对着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并忍泪和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她心中早已明了,项王大势已去,自己只能成为项王的累赘,她不愿自己落入敌手让项王蒙羞受辱。她虽为一介女子,却也知羞呀,也知耻啊,所以抢先一步自刎在项羽面前。

“霸王别姬”的美丽神话由此上演……

美人起舞离愁尽

她,在众人离开他时不离不弃,情愿以自己做代价,唤起项羽奋战之斗志:“君王意气尽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边草,花开更比杜鹃红。”情愿以一舞诀别霸王,自刎殉情,希冀胜利突围。

生死离别前的那一舞,舞尽了天下女子的绝代风华;那一抹泪,流尽了世间女子的辛酸。那飘舞的丝绸,写满了离别的愁绪;那轻盈的体态,转出了满腔的哀怨。

佳人,离愁上心,相思白头……

佳人帐下拭泪痕{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文章}.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英雄已末路,佳人何以堪?不过眨眼间,红颜已散尽。终始虞姬是那残弱无力的飞蛾,王是那焚尽世间所有的烈火。只不过,飞蛾的泪滴已灭不尽烈火,只能帐下拭泪,独自承受……

后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赞叹虞姬的美丽,更惊异于她的痴情与知耻。但,我毕竟只是两千多年后的一个旁观者,对于历史,我有太多太多的疑问,却只能在迷惘中揣测,只能在历史的车轮所留下的痕迹中去寻找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虞姬的踪影……

篇四:《左双文:关于近代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偏向》

臧否历史人物,一些自以为是“同情的理解”、是摆脱了历史“利害恩怨”的评

判,其实并不见得就符合历史的真实

左双文:关于近代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偏向

2014年01月20日11:11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关于近代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偏向

历史活动的主体是人,历史书写中应该有人的活动,有活生生的人物的活动。研究历史人物必须实事求是。近些年来,历史人物研究不断趋向于客观真实,但也存在一些现象值得注意。

——要注意人性的复杂性,避免人物研究的标签式、模式化、程式化、简单化(好人、坏人模式,非黑即白模式)。近代历史人物的多变性、多方面、多层次、多阶段,是与近代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在历史人物身上,我们都会看到复杂的一面:他有许多值得肯定的方面,但也有某些不受欢迎的方面;他在这个领域、这项事业中是杰出的、卓越的,但在另一些他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又是不成功的,甚至是拙劣的。尤其是一些在关键岗位、此前有崇高威望的人物,往往由于在这类领域做了错误的决定,说了错误的意见,甚至给国家和民族造成巨大的损失;不同的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历史作用,也是十分常见的。

——人物研究要避免乱翻案、乱翻烧饼(避免走极端),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近来对一些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声音,例如袁世凯,例如陈炯明,例如高宗武、陶希圣,例如汪精卫,例如高岗、饶漱石。过去因为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原因,对人物的判断(或政治结论)有片面性,对许多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够客观、公正,做去伪存真的“翻案”文章确实是非常必要,这既是近代史研究拨乱反正的客观需要,也是负责任的历史学者责无旁贷的工作。但做翻案文章必须要慎重、严谨,个人以为,不是什么案都可以翻,什么人都需要重新评价,最起码,我就不能赞成为汪精卫1938年12月之后的汉奸行为开脱。现在一些人在讨论近代历史人物时,完全脱离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任意“穿越”,以当今某些功利化、世俗化的标准和心态作随心所欲的评判和解读,自以为是“同情的理解”,是摆脱了历史的“利害恩怨”,是“与时俱进”,其实,既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也将造成人们历史认知的模糊和混乱。

——人物研究要避免对研究对象的偏爱,不能只看相关这个对象的资料。研究者往往因为看某个人、某个方面的材料多,较多地看到的是对其有利的材料,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以致可能被这些材料所左右,有意无意地被研究对象牵着鼻子走。史学大家研究历史必定视野非常宽广。因为只有注意并尽量寻找与所研究人物对应的、甚至相反方面的材料,才能做到“兼听则明”。我们尤其不能陷入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旁人只能说好,不能说不同意见的情况。在一些人物传记和人物评论中,明明是很有缺陷、很有问题的人物,在他的书中,却成了十全十美;明明只是很普通、作用很一般的人物,在他的笔下,却成了功高盖世。似乎在这些事件、这项活动、这个领域中,他研究的这个人才是最重要的,只见亮点不见瑕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把瑕疵写成亮点。

——诞生地主导式或纪念式人物研究(近年有相当部分以人物为主题的学术会议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有其值得重视的学科价值与社会功能,但要避免“刻意重视”。某一地方出一位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是一个地方提升认同感、荣誉感的重要历史资源。后人对于先人的纪念和颂扬也属人之常情,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崇敬先贤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但这一类的活动要特别注意客观性、学术性。如袁世凯的故乡、陈济棠的故乡、或者宋子文的后人、尹昌衡的后人、陶希圣的后人召开的会议、主办的活动及撰述的著作,要避免流于一味颂扬或刻意开脱。

——人物研究的书写要丰富、生动,不能是履历式(如某年某月任某职之类)的描述。近年来某些人物研究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历史人物研究只有力图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多说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才有活力和生命。这方面杨奎松最近写的《忍不住的关怀》,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邓野的《傅作义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双重性》,以及齐邦媛的《巨流河》,以及过去读过的张忠紱的回忆录《迷惘集》,宋选铨的《宋选铨回忆录》等,都颇有特色。杨奎松以其深刻、卓越的史识,独到、冷峻的眼光,尤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精英人物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有人之常情的一面,不必神圣化。最近我读民国时期著名外交家傅秉常的日记,以及担任过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的陈克文的日记,那里面的记录就颇为生动真实,反映了一些重要历史人物日常生活中某些人之常情的一面,包括对著名外交家王宠惠等人的记录。这些记录,与人

们在后来的回忆或纪念文章中所看到的(其中有许多应景的、颂扬式的东西),要真实生动得多。

——精英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精英人物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要演员,他们具有常人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同时,由于近代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的人治社会,是一个精英主导型、甚或精英决断型的社会,精英人物对历史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就更为突出,正因为精英人物的分量重、影响大,“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他们承担的历史责任就更为重大。在近代中国的舞台上,精英们固然有许多可圈可点、可歌可泣、可赞可颂的杰作,对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也有许多可悲可痛、可气可叹、可鄙可耻之事,出自所谓精英之手。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有无数令人振奋的篇章,也有许多令人扼腕的败笔。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无论褒扬还是批评,都要以史实为依据,慎之又慎。(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

延伸阅读

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睿语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评论一个历史人物,当然不是要求我们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历史人物;而是要严格地联系到这个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历史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因为一定的历史时代只能产生一定的历史人物,这是历史的局限性。

——《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三辑

只凭事业来烘托来照映出一人物,此人物之真之全之深处,则决不能表现出。人生逢乱世,更无事业表现,此人乃能超越乎事业之外,好像那时的历史轮不到他身上,但他正能在事业之外表现出他自己。他所表现者,只是赤裸裸地表现了一人。那种赤裸裸地只是一个人的表现,则是更完全、更伟大、更可贵,更能在历史上引起大作用与大影响。

——钱穆《如何研究中国历史人物》

篇五:《历史人物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