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论据素材
导航

林徽因建筑成就

2020-12

【篇一】林徽因建筑成就林徽因的成就

对于林徽因这位活跃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诗人、作家,美术设计师、建筑学教授来说却是个例外,她不但美貌绝伦、高贵脱俗,而且才情超凡、智慧过人,著名诗人徐志摩对她一生倾情,逻辑学家金岳霖为她终生不娶,建筑学家梁思成因他成就伟业。林徽因可谓才貌情三者兼得,堪称女人的经典,凡间的精灵。

虽然林徽因已经离去50年了,但她就像一颗不夜的明珠,历经岁月沧桑却更加光芒四射、熠熠生辉.梁思成先生曾说:“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的兴趣之广、涉猎之博,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有所建树。因此她就像一个磁场,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朋友们众星捧月的核心。在她家著名的“太太的客厅”里,时常有洋溢着贵族化气息的“艺术沙龙”茶会,聚集着包括朱光潜、沈从文、巴金、萧乾在内的一批文坛名流巨子,他们谈文学,说艺术,读诗,辩论,天南地北,古今中外,而林徽因总是灵魂人物,“双眸因为这样的精神会餐而闪闪发光”。她的思维兼具哲学家的理性和艺术家的灵性,其犀利敏捷,饶有风趣的谈吐常常语惊四座;她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和中国新诗创作,那由天马行空般的灵感而迸发出的精彩评述赋予沙龙强烈的个人魅力,以至当时许多人以一登“太太的客厅”,一博林徽因的欣赏为幸事,她对青年作家萧乾的一句“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引来许多人对萧乾的艳羡。

只可惜林徽因“述而不作”,一生留下的著述太少,但体裁却是多样化的,涉及散文、诗歌、小说、译文、剧本和书信,作品感情真挚,文字清雅,一“……这以后许多思念你的日子,怕要全是昏暗的苦楚,不会有一点点光明……志摩的人格里最精华的是他对人的同情,和蔼,优容。志摩的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比我们对万物都更有信仰,对神,对人,对灵,对自然,对艺术!”正是林徽因这种对自然、对艺术的虔诚的信仰,成就了她如夏花一样绚烂的人生。如果说文学艺术是林徽因身上的经线,那么建筑美学则是她身上的纬线,两条线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正如梁丛诫先生所言:建筑是她心灵的诗歌。所以,一旦走出“太太的客厅”,离开典雅的艺术沙龙,林徽因便是一个严谨求实的科学工作者。她曾立誓要以建筑这个"把艺术创造与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并说服未来的夫君梁思成学了建筑,从此琴瑟和谐、携手并肩,在美丽而充满艰辛的建筑之路上永不放弃地走着:“我卷起一个包袱走……在早晨最早的一阵风中/我心里没有埋怨/人或是神/天底下的烦恼/连我的/拢总/像已交给谁去……”他们一起远赴美国求学,创办清华大学建筑学系;投身全国各地徒步考察,足迹遍布山西、河北、山东、浙江等十几个省份,在村野僻壤访古勘查、爬梁上柱,进行精确的测量、分析和比较,历尽艰辛挖掘和保存近2000座中国古建筑,留下《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国建筑史》等珍贵的建筑学史料,为中国建筑史的发展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由于战乱奔波、长期辛劳,林徽因多年的结核病在她四十岁以后严重恶化,两肺布满空洞,肾脏被切除一侧。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表宛如公主般娇弱的林徽因却仍然拼着生命在事业之路上不止脚步地前行,“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诗人林徽因如此说,建筑学家林徽因如此做!她在病魔的威胁中参与主持设计新中国国徽,那庄严的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穗融铸着林徽因永远流动的热血。为保护首都北京的古城墙、古城门等历史文化遗产,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上书国务院和市领导,陈词呐喊,殚精竭力,其爱之赤诚、痛之深切令人动容。面对即将失传的国宝工艺景泰蓝,林徽因拖着病体带领学生奔走呼号,亲临工厂作坊,使景泰蓝工艺得以发现、设计、制作并发展壮大。在林徽因生命的最后时期,她以科学家的顽强拼搏完成了生命的华彩乐章——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如今,在林徽因洁白的墓碑上镶嵌着石刻的牡丹、荷花和菊花图案,象征着旷世才女林徽因高贵、纯净的气质和美丽的诗意的信仰!

“人生/你是一支曲子/我是歌唱的……”,林徽因毕生都在用她的才情、爱情、真情和热情歌唱着她心灵的诗歌。做女当如林徽因,既能像贵族般享受风花雪月、浪漫优雅的情调生活,又能如行者般忍受艰辛、贫苦、疾病的磨砺追求一生不变的信仰。做女当如林徽因,如她温雅时尚,如她知性慧心,如她率真坦诚,如她执着坚韧,如她一样为自己谱写一个多姿多彩的亮丽人生!【篇二】林徽因建筑成就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候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月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徐志摩相遇。1921年回国复入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一)

林徽因现存的诗作有五十余首,大抵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样富有个性,别具一格。读她的诗和散文甚至小说,丝毫没有距离感,仿佛作者就在对面——她的作品喜欢用“你”字,时刻提醒你注意。读她的作品就像和她谈话,就像置身她的沙龙,林徽因极具逻辑和富有思想的话就仿佛在耳畔。她用词亦非常严谨,为准确表达思想,她在好多作品里使用了英语词汇。同样,为了准确表达思想,她的文章句法多变而欧化。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那鹅黄,是韧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二)

今天已经是四月的第二十五日了,四月的春天即将离我们而去,心中刹那升起一丝惆怅,春天是那样的短暂,马上就要进入葱郁的夏季了,让我们用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留住四月的美好吧。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我们可以从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可以了解一般;一说是为儿子粱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放下这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四月,是踏青的季节;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四月,一年中最珍贵的季节,一如初恋转瞬即逝。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世界带着点点的笑意,那轻柔的风声是它的倾诉、它的神韵。它是轻灵的,舞动着光艳的春天,千姿百态。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浮动着氤氲的气息。在迷茫的天地间,云烟是复苏的景象。黄昏来临后,温凉的夜趁着这样的时机展示自己的妩媚。三两点星光有意无意地闪着,和花园里微微舞动的花朵对语,一如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圆月升起,天真而庄重地说着“你”的郑重和纯净。

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萋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也如杜甫笔下的春色*:“两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亦如杜审言笔下的春景:“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那鹅黄,是初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经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一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首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诗歌,让四月天带给我们永恒的春天,让四月天在我们心中留下最好的记忆,纪念这四季中最美好的四月天。

这几天读完张清平写的《林徽因传》,一代才女,建筑学家兼作家林徽因的形象越发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



她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是林长民,他的堂叔叫林觉民。



她从小既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又接受了西方的现代教育。既受到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仁义礼信的熏陶,又接触到了西方教育中的科学民主的一面。



她随父亲去欧洲旅游,遇到了她父亲的朋友徐志摩,徐志摩爱上了这个姑娘,这也给以后关于他们的流言蜚语埋下了伏笔。



之后她遇到了她的终生伴侣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梁思成不幸出车祸,一条腿骨折,脊椎弯曲。在这以后的岁月里,他的驼背越发严重。可是林徽因还是不离不弃,可见她并不是出于梁思成的长相才和他在一起的。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死于反对奉系的征战中,死于他的理想。这可谓是对她人生的第一次打击。之前林长民还准备远离他已经厌恶的政治,在这之后就归因田园,潜心研究学术,谁想到却成了永别。



之后她和梁思成一起赴美留学,学习了建筑学。他们二人学成归国,在“太太的客厅”里面经常会客,认识了诸多名人,包括金岳霖,沈从文等人,还有美国学者费正清夫妇。



他们的好友徐志摩在回上海的飞机中失事,这对林徽因的打击是巨大的,徐志摩不但是她的朋友,也是梁思成的朋友,更是他们那个圈子的朋友,她的人生遭受了第二次的打击。而这种打击是出于他们之间纯粹的友谊,而并不是因为世间之人所谓的什么爱情。要不然徐志摩之后也不会和陆小曼再婚。陆小曼在上海奢侈的生活给徐志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事我不想过多提及。



在唯一一封保留下来的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信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徐志摩对于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婚姻是尊重的,而并不像后人所说的那样。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纯粹的友谊罢了。



有人说金岳霖和林徽因一直保持着某种不正当的关系,还说金岳霖终身未娶是因为林徽因,关于这种说法我不想过多争论。我这里只将书中提到的一件事:



金月亮看是个哲学家,有一次他用哲学的方法挽救了一个失恋想自杀的女大学生的性命,他对那个女学生讲:“恋爱是个过程,即使那男子最后和你结婚,也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后来那女学生果真就没有再次自杀。



冰心的一“母亲,假设日本人打到了重庆,怎么办大声?”



林徽因笑着回答:“这还不简单,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由于当时国统区物价飞涨,统治腐败,使他们对于国民党失望至极。



后来攻打北京的解放军不破坏北京文物的举动蒙蔽了他们,使这些“太太的客厅”里面的人除了胡适之外都决定留在北京。梁思成认为:“共产党也需要有专业技术的人”。



之后林徽因设计了新政权的国徽,梁思成主持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那个时期开战的知识份子思想改造过程中,他们受到了冲击,虽然书的作者极力美化共产党的一些行为,但这些事情是美化不住的。



梁思成一次次要求面见周恩来保护北京的古建筑,林徽因拖着病重的身躯支持梁思成。但最终还是于事无补,该拆的拆,该毁的毁。梁思成当场就大声的哭了起来,并说“五十年之后你们会后悔的!”



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今天的一切事情证明了当年梁林夫妇的遇见是多么的正确。



1954年,他们夫妇双双病倒并躺进了医院,林徽因的肺病已经进入了晚期,之前在1945的时候,她就动了手术切除了一个肾,那个时候医生预言她只能最多活五年,可是她却撑到了现在。



梁思成和她住在一个医院,那天深夜,林徽因用尽她全身的力气说到:“我要见思成,我要见思成……”



护士冷冷的回答说:“现在都是半夜了,明天再见吧”



可是这之后,她再也没能见到思成。



1955年4月1日6时许,林徽因永远离开了人世间。



王朔说过:“我有自己的偶像,就是你们凤凰台的曾子墨,曾子墨多有范儿啊,她可是林徽因之后最正经的范儿。”



他这话侧面反应了林徽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林徽因是不幸的,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



她却又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她并没有经历1957年之后的比三反五反还为严重的“反右”运动,也更没经历1966年之后的事情。如果她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以他高傲、不屈人下、善良、率真的天性,我想,那对于她来说才是真正的一场灾难。

相关知识链接: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目前的学界对于林徽因女士此诗创作意图的理解基本趋于同一,即这首诗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但是笔者并不认同。笔者认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不是情诗,而是首表达母爱的亲子之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首对生命的赞歌。

在笔者看来,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情感因为徐志摩的突然遇难,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徐志摩去世之前,林徽因对他有着由于他对自己的痴恋和他的才华而产生的心灵相通的欣赏和恋慕之情;徐志摩去世之后,林徽因对他是追念和感怀之情。生死大限,古今同情。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写了《悼志摩》,寄托对他的突然去世的震惊与哀思。她说:“我们中间没有绝对信命运之说的,但是对这不测的人生,谁不感到惊异,对着那许多事实的痕迹又如何不感到人力的脆弱,智慧的有限。世事尽有定数?世事尽是偶然?对这永远的疑问我们什么时候能有完全的把握?”

徐志摩去世四年之后,1935年,林徽因写了散文《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还有一首诗《别丢掉》,散文表达的是同志式的怀念和伤感,而诗歌则暗示性的表达了她内心丰富的情感,写出了她对徐志摩的那份情感,她不会丢掉“那份过往的热情”,她要他相信她会永远记得他的爱:“你仍要相信,山谷中流着,有那回音。”“回音”就是对他过去在《你去》中说的“我爱你”,那一句话的铭记,这首怀人诗用情很深,足以见她对徐志摩的情谊。

因为阴阳相隔,林、徐之昔日情感在林徽因的心目中成了“此情可待成追忆”,余下的只是追念。蓝棣之在《作为修辞的抒情》中说:“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感情故事,在1932年夏天写过《别丢掉》之后,从诗歌这方面来看,虽然不能说已经丢掉,但是就差不多不再记起来了。”如果认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写给徐志摩的,此语显然就值得推敲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于1934年,是林徽因发表《别丢掉》和作《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前一年,这段感情因为徐志摩的早逝,已经不能再相互激发,而是演变成林徽因对徐志摩的追念和感怀。徐志摩已经缺席,没有心灵的交流与碰撞,林徽因不会再为他写出动人的情诗。因此这首诗只能是亲子之诗,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的生命赞歌,这可以从林徽因作为诗人和母亲双重身份及其心理得到确证。

在笔者看来,如林徽因不曾对梁思成先生说过这首诗是为儿子出生而作,依梁思成先生的性格绝不会无中生有的。假如这首诗真是为徐志摩而写,林徽因绝不会说是为儿子写的。因为,无论徐志摩是多么的有才华,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毕竟也只是一个短命的诗人。林徽因是才女,但不是仙女,更何况她又是一个母亲。虽然她将徐志摩失事现场捡回来的飞机残片一直保留作为纪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为一个母亲,她会将写给一个已经在天国的昔日恋人的诗说成是写给她亲爱的儿子的,这应该是她要忌讳的。作为一个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平安、健康、幸福。尽管林徽因少女时代就游学英国,但她毕竟在中国的传统大家庭长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必然存在。她曾在给胡适的信中说过: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我只要“对得住”人——爹娘、丈夫(一个爱我的人,待我极好的人)、儿子、家族等等,后来更要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按:即金岳霖),我自己有时的心,我的性情弄得十分为难。前几年不管对得起他(即徐志摩)不,倒容易——现在结果,也许我谁都没有对得起,你看多冤!

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也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

在这段话中,她将自己对徐志摩的感情与自己对家人的感情对比,并且在爹娘和梁思成以及金岳霖和徐志摩

之外,还特别提到了“儿子”,可见“儿子”在她心目中的分量。因此她的佳作当中,有一首是写给儿子的,就非常合情合理了。她在1938年给费正清夫人费尉梅的信中说到自己的孩子:“宝宝(梁再冰)常常带着一副女孩子的娴静的笑,长得越来越漂亮,而小弟是结实而又调皮,长着一对睁得大大的眼睛,他正好是我所期望的男孩子。他真是一个艺术家,能精心地画出一些飞机、高射炮、战车和其他许许多多的军事发明。”她赞美自己的“所期望”的儿子是个“艺术家”,疼爱之心充溢字里行间。由此可以看出,在林徽因的心目中,儿子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她不会舍得以儿子的名义来纪念徐志摩。再者,既然林徽因可以在给胡适的信中坦白地说起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这三个爱她的男人,并且曾经向梁思成坦白过她爱上了金岳霖的事实,因此,假如这首诗真是为徐志摩而作,她根本没有必要也不会向梁思成隐瞒自己写作这首诗的真实意图,也就更没必要将写给徐志摩的诗说成是写给自己儿子的。故而从作者性情之真及她的母亲心理这两个角度来分析,这首诗绝不会是情诗。

为便于分析,我们来看这首诗: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写给孩子的诗会提出期望什么的。”纵观中国文学史上诗人们为孩子们写的诗,确有其例,但并不尽然。兹略举几例:

对孩子提出期望的有李商隐《骄儿诗》:“儿当速成大,探雏入虎穴。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思念孩子的也有,李白《寄东鲁二稚子》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一位慈父思念小儿女的骨肉真情:“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写出儿女娇态,表达父爱的也有,如南朝左思的《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织素,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由此看来,父母对幼小的孩子的感情不只局限于期望一类。父母之爱子,历来符合自然和社会的法则,也一直在人类社会中绵延不息。柔嫩的婴儿以其幼小、稚嫩以及新鲜的生命力和对世界孩子气的好奇和探索唤起父母心中浓烈的爱怜,故而文学家们都会感受和表现出孩子们的童趣的一面。在母亲眼里,孩子就更是很奇妙的天使。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开始》中说:

你的温柔在我年轻的肢体上开花了,像一道曙光在太阳出来之前划过天空。

天堂里的第一个宠儿与晨曦一同降临,你沿着世界生命的溪流漂浮而下,终于在我的心头停泊。

当我凝视你的脸时,神秘感震撼着我,原属于一切的你,竟成了我的。

因为怕失去你,我把你紧紧地拥在怀里。是什么魔法把这世界的宝贝牵引到我这纤弱的臂膀中呢?

在母亲的怀里,幼小的孩子就更是一切纯洁和美好的化身,就是有生机的一切,“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西蒙·波伏娃《女性的秘密》中说:“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男人在他们陌生的自然和历史中只不过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他们只有一具躯体有限的生命。女人也同样受到限制,而且同男人一样,她也被赋予了心灵与精神。但是她属于自然,无限的生命之流穿过她的身体,因此她是个人与宇宙的调解人。”林徽因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宇宙的生命之流穿过林徽因的身体,为她带来了一个新的生命。她又是个诗人,有着非常敏感的心灵。徐志摩的英年早逝,刺激了她的诸多感慨,但最真切的莫过于使她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这是她在《悼志摩》中已经表达过的生命体验。因为最好的、可以有精神共鸣的朋友的意外死亡,她对于生命、对于做母亲就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林徽因曾与徐志摩一起接待过访华的泰戈尔,泰戈尔诗中对生命的感悟也许在她亲身感受了生命的无常与神秘之后才在她的心目中更加清晰起来。体验了死亡和失去之痛后,更明白新生之生命的欢乐和意义,即更能感觉到雪化后那片“鹅黄”的可贵。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写作,正是出于此种心境。它确实是一首母亲为孩子出生所做的诗,林徽因没有明确说明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是因为母亲的公允不允许她作这样的说明。如一定要说与徐志摩有关,那么只能用蓝棣之所说的“文学症候式分析”来假设,即在女诗人的心目中,徐志摩消逝了的生命经过宇宙的生命之流,在她的身体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即生命在轮回。这是中国传统的生死轮回观念。以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为据,在林徽因的潜意识中,这一定是存在的。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诗歌与情感经历



我们今天提起林徽因,更多想到的是才子徐志摩对她至死未了的真挚爱情以及她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的美好婚姻,想到的是那富丽大方、美观庄重的共和国国徽和肃穆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却很少有人将她那些精美优雅的诗歌拾来重温。“写诗只是她的副业,灵感一至,妙手得之,然后便束之高阁,朋友们不向她索稿,她是轻易不发表的。”所以当我今天又读到这些真挚而清丽的诗歌时,内心被她那份珍贵朴实的情感深深打动了。



素有“一代才女”之称的林徽因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女诗人。作为后期新月派的成员,林徽因的绝大多数诗作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而此时正是新月派从理论到创作都遭到严峻挑战的时期。因此,新月派嬗变过程中的种种交替性与复杂性,都可以在这位女诗人旺盛期的创作中找到形象的印证。可以说,林徽因的诗歌从一开始就是以一种斑驳错杂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我们很难在诗人仅存的六十余首诗中探寻出始终如一的风格。这与她曲折复杂的情感经历有很大关系。



女性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感悟,使林徽因的诗充溢着一种浓郁的唯美倾向。诗人笔下的美带有女性特有的柔媚浪漫。其诗歌从内容上看侧重于对个人生活、个人情感的吟唱与描绘,特别注重抒写个人微妙的情绪波澜,注重于恬静生活中作内向的精神发掘,于其中探索生活、生命的意义和纯美,而她的诗歌中抒写的最多的便是对生命的赞美,对自然的赞美和在爱情中温婉细腻的感触。



《莲灯》是林徽因表达对生命的感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这样写到:“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秘奥。……”这盏“莲灯”是林徽因为自己找到的一个美丽的象征,纵然它飘随命运的波涌,风会把她推向渺茫的远方,但她仍无悔地“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即使人生如梦,也要做个“美丽的梦”。尽管在林徽因智慧的双眼中看透了生命的终点是死和美的短暂性,但她仍然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仍要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说对生命之美,林徽因诗中所体悟到的是弱小者所放射的一剪玲珑的光华和一种执着通达的人生境界。



通览林徽因的诗作,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离不开对自然景致的描绘与抒怀,这显然是受中国传统诗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理论的影响。譬如,在《十一月的小村》一诗中,诗人营构了“淡泊的天”、“映红了的叶子”、“转折来去的山路”、“篁竹围着的茅屋”、“童子”、“老农”、“牛羊”、“黄土墙”、“青石架起的大门”、“一湾水田”、“几处荒坟”等一系列标示自然景物的意象,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这首诗勾勒了一幅颇有动态美感的深秋田园风光图,是抒情主人公在面对黄昏时刻的荒郊小村时,萌生的质朴的情怀。一旦我们的心灵与诗人一起融入诗的意境中,就会不由地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其中悠长淡远的氛围。与这首诗风格类似的还有《旅途中》、《去春》、《八月的忧愁》等。在这些诗中,诗人通过营造小山庙门、小桥流水、笠帽草鞋、红白曲径、园门丁香,水塘白鸭、山岗村庄、田垄土墙等充满古朴、清幽、静雅情趣的意象,流露出其自身对自然景致的迷醉与悟感,使诗歌映现出反璞归真的诗情画意。可以说,林徽因抒写自然美的诗作相比较其他作家而言呈现出了一种本真而从容的别样风味。



我想,林徽因诗作中体现出的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不仅源于她敏感而追求本真的性格,也受到特殊客观原因的影响。大家知道,林徽因短暂的生命一直受到久治不愈的肺病的侵噬,这使得她在内心里对生命,对自然都萌生出一种健康人无法体味的崇敬和向往,也使得她比一般人更珍视世间无数美好的事物。在这个意义上说,林徽因自身客观因素是形成她独特审美追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面我着重分析一下林徽因感情历程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即对爱情的温婉细腻的感触。我们知道,内外兼修的林徽因是一位美女加才女的典型代表,她的情感经历像她一生的际遇一般纷繁复杂。她16岁随父到英国学习,并在此期间认识了“新月派”重要诗人徐志摩,并与之发生过热烈的初恋,但她最终却选择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为终身归宿,而且我国著名哲学家金岳霖为她终生不娶,甚至“逐林木而居”,可以说,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林徽因情感世界是丰富而具有浪漫主义特质的,特别是她与徐志摩哀婉深刻的恋情更是受到普遍关注。



在这里我要说到的是一首林徽因的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有文献这样记载:“‘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艳丽、丰硕与富饶。很多人一厢情愿地认为诗中的‘四月天’指的是徐志摩,他们可能是对林徐的恋情情有独钟,倾心于他们之间的感情设计成一段遗憾的难圆的爱作一种心理补偿。但其中的‘四月天’的确与徐志摩毫不相关,与爱情毫不相关,实际上它是指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是一位被母爱充盈的母亲对新生命的‘爱的赞颂’。”而我想说的是,诗人作此诗的初衷其实难下定论。与这种观点相反,我个人情感上更支持“四月天”是为徐志摩而作的观点。诗的内容如下:“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里“四月天”是爱,因为它酝酿生命;“四月天”是暖,因为它提供生命成长的外在环境;“四月天”是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诗中“爱”、“暖”、“希望”起点于四月天又超越了四月天这个季节。此诗的副标题是“一句爱的赞颂”,我们首先避开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她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一种美好情感,是一种主观抽象的对象,她把它寄托于众多纯客观的事物表达出来,含蓄中透露着热烈。



据说35岁的徐志摩为了赶到北京听林徽因的建筑学讲座而搭乘邮机,不幸遇雾坠机遇难,文坛上吊唁纷纭,而与徐志摩有着刻骨恋情的林徽因却在数年之后才写下了悼念亡人的诗作《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结合背景读这首诗,心里荡起一种感动的哀伤,其中还有隐隐的心痛,诗人似乎在冥冥之中与逝者对话,又好象是自语,表述上的有意错位隐藏了联想的桥梁,情绪远距离跳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抒情氛围,诗人的情感在不同的意向深处暗暗流动,理性冷静而又平和,仿佛每一个景致——流水、山泉、黑夜、松林、明月、灯火、星斗、山谷的回音都有万千愁绪,诗人的情感可触可感,同时又通过这背景致使“过往的热情”具象化、知觉化。以“别丢掉”为题,像与徐志摩对话,要他别丢掉活着时的率真单纯的性格,别丢掉对生活的热情,也别丢掉洒脱宽容的人生态度,此时其实也是诗人内心的情绪志愿的抒发,同时也表现出了对逝者、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在时代的潮流中,林徽因以她独特的艺术家气质,在文学领域始终保持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那就是随处可见的在生命哲学之光照耀下迸发出来的智慧的火花。与同时代的女作家相比,林徽因的作品内涵有着更为丰富的哲学底蕴,展示的是一个睿智博学的知识女性更为丰富、更为广泛的情感世界,她广博的修养和深邃的情愫,使她多出了一份经过沉淀之后的宁静和节制。在今天这个文化大荟萃的时代里,重温林徽因那闪烁着生命的智慧的诗篇,多少会给予我们一些新的启迪吧。

【篇三】林徽因建筑成就作为中国建筑学术先行者的林徽因

作为中国建筑学术先行者的林徽因

发表日期:2008年2月9日出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aper.edu.作者:赵辰已经有541位读者读过此文

摘要:长期以来,林徽因先生对中国建筑学术的特殊贡献因与梁思成相提并论而未能受到中国建筑界的足够认可。在文学界十分重视林徽因;文娱界将她炒得炙手可热的今天,有必要将她在建筑本行里从新确立她应有的地位。本文正是为此,而对林徽因作为中国建筑学术的先行者意义所作的重新评价。

关键词:林徽因、中国建筑学术、中国近代建筑、梁思成、中国营造学社

二○○四年六月十日,是林徽因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日。各类纪念性的活动和文字再次大量涌现在各种媒体,林徽因实在是太让人牵挂了,可以出于各种理由。

试图为林徽因写一些文字的愿望,原本是在两年之前的二○○二年四月,林徽因的终身挚友费慰梅(WilmaFairbank1910-2002,费正清之妻)与世长辞。她是与林徽因有特殊知遇的一个人物,她们两人之间的沟通是他人所无法替代的。我曾期望能与费慰梅面谈而得到一些活生生的“口述史”,„„然而,在她的那本《梁与林,一对探索中国建筑的伴侣》的书中将林徽因说成是:“徽是他(梁)建筑方面的助手,但她至今仍受人纪念的原因则在于她毕生所写的诗篇”1。这让我十分不平,不过我也不得不承认费慰梅说的几乎就是一种不合理的现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林徽因的墓碑上刻的是“建筑师林徽因”而不是诗人林徽因,尽管这幕碑上的刻文在文革中被破坏,至今未恢复„„

林徽因,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光彩照人的奇才美女,已是今天的人们所熟知的了,作为梁思成的夫人,徐志摩的梦中情人和金岳霖心目中的“女神”,她的故事更是被演义成各种通俗文学、影视作品。在“太平盛世”而脂粉气十足的当今文娱界,林徽因完全被人们歪曲成“粉红色”了。而在林徽因本行的建筑界,由于其丈夫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学术体系中的首要地位,而使得林徽因总是被作为梁思成的合作者来提及的。多年来,一直有知情者呼吁要重新发现与评价林徽因对中国建筑学术事业的重大贡献。但是,至今为止,大部份的言论多为回忆性的文字,在学术上都还是将她与梁思成相提并论的。如果今天问及林徽因在建筑学专业上的贡献,我们似乎总难以自信地如谈她的诗、文那般一一数来,往往难免将她与梁思成混为一谈,也极易使读者得到“夫唱妇随”的联想。

在笔者看来,这种状况与林徽因对中国建筑学术的重大贡献很不相符。也很不利于我们对林徽因、梁思成等学者的正确理解,尽管这些都是并不算久远的历史,却非常容易被人们误解。为此,今天我们在纪念她的时候,有必要对林徽因对中国建筑学术事业的先行者意义作一重新评价。笔者希望通过以下对她的建筑学术的思想、她的特殊个性以及与梁思成的学术性格比较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思想者,林徽因

长期以来,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学术方面的成就都是与梁思成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连梁思成本人在内都强调了梁思成的建筑学术成就中的林徽因之重要意义,抑或是梁思成在建筑界

的地位一直过分显赫;抑或是林徽因在文学方面更早、更全面地被人们认可;抑或是梁具备建筑学方面更权威的专业学历;抑或是中国人“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之作用,梁思成的建筑学术成就被聚焦在“光环”中的同时,林徽因却被笼罩在了“阴影”之中。然而,如果我们把由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学者建立起来的中国建筑学术体系之核心,定义为中国建筑的历史与理论的话,也就是中国学者对中国建筑做出的建筑学专业的诠释,我们应该认识到:林徽因正是真正对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最早做出主要贡献的学者,她是这一学科的奠基者,她是在思想上的先行者。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奠基

中国学者对中国建筑的专业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营造学社,在该学术团体的研究成果中,呈现出首批由中国学者对传统的中国建筑进行的理论性诠释工作,基本上都是林徽因之作。尽管作者之名常常冠以梁思成与林徽因,甚至梁思成更多见于“第一作者”。

在《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一期上,林徽因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2,这应该是首次由中国专业的学者发表的关于论述中国建筑的理论性文章。在这一重要的理论性论述中,林徽因显然针对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诠释中的一些误解,提出了相应的符合中国民族主义情结的价值判断。在数年之后正式发表的为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所作的“绪论”3中,林徽因再次较完整地归纳了她的理论框架。这虽然是两篇独立的论文,但是从其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写作的时间4等诸因素来看,都反映了林徽因当时对中国建筑的理论认识,可以作为一份统一的论文来看待。从中国学术的角度来看,这两篇文章是全然不同于以往的中国文人士大夫们对建筑的表述,而是充分运用了当时国际上的艺术史的观念与方法,将中国建筑作为世界文明体系中一种独特的系统来进行论述、评价。我们知道,营造学社在梁思成、刘敦桢等加入之前,虽然有朱启钤、陶湘等传统文人士大夫的热心倡导“整理国故”,但由于缺乏建筑学专业学者的研究而只能是一群清末遗老遗少们的好事之作。梁思成加入之后使得这种局面首先得到了全面的改观,而林徽因的这一重要的论文则应被视为这种新局面的代表;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林徽因的论述则明显地澄清了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曲解和误读。力图奠定适应于西方的理论框架又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建筑的理论基础。尽管时至今日,我们的学术理论体系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应该可以重新看待林徽因在七十年前的研究。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几十年来我们用于分析评价中国建筑的理论要点和基本框架,多半都基于这两篇文字。这主要反映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林徽因运用了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MarcusVitruviusPollio,BC.90-BC.20)所定义的,也是国际所共认的建筑审美三项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5,来评价中国的传统建筑体系。并明确声明,“中国建筑,不容疑义的,曾经包含过以上三种要素。”这是以中文首次运用这一国际建筑学共认的原则来评审中国建筑,就此,国际的建筑学术理论与中国的传统建筑体系发生了直接的关系,其理论上的价值必然是极大的。

其次,林徽因以艺术发展史的基本阶段理论来讨论中国建筑。也就是以作为近代艺术史奠基人的德国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JohannJoachimWinckelmann,1717-1768)的“循环理论”6,认为中国建筑也有其“尝试”、“成熟”以及“因袭”、“堕落”,并在“清式营造则例”的“绪论”里已经提出了关于中国建筑大约在唐朝已经达到最为成熟时期,而宋后至清朝趋向于退化。这种基本的中国建筑历史发展定义,显然在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7。

再次,林徽因首次在理论上定义了中国建筑的木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这一点的意义是更为重大的。因为在此之前的西方建筑史学家都曾对中国建筑的诠释之中产生的一些误解,基本上都是在这一点上没有清楚的认识。这与西方的古典建筑多以砖石建造及垒砌结构有关,框架结构方法被建筑师们很好理解一般要到近代的铸铁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之后。这些误解在早期西方建筑师在中国所做的所谓“中国建筑文艺复兴”(ChineseArchitecturalRenaissance)一类的教会建筑中,被反映得尤其明显。以此可见林徽因对建筑的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尽管她在宾大就学的专业是美术而非建筑。至今为止,这一基本认识仍然被证明是十分正确的,并不断被发扬光大。其实仅仅凭这一点,我们足以将林徽因定为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奠基者与先驱者。

在以上最重要的三点理论性的贡献之外,林徽因在这二篇文章之中还分别论述了中国建筑卓有特色的几个要素,分别为“屋顶”、“斗拱”、“台基”、“平面布置”这几个方面,这些论述以后都成为了中国建筑的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多见于各种研究和论述之中。在此基础之上,林徽因还分析了她所认为的中国建筑的几个弱点:主要集中在对木料的断面比例合理性;梁架体系的缺乏三角形受力关系;以及中国木构的地基浮浅的问题。

在国际建筑理论有了极大发展的今天,我们再回头来看林徽因当时所做的理论性工作,难免可以认识到其中的许多不足之处。然而,笔者以为这并不应影响我们对她所做出的基础性贡献的认同。相反,我们应该就此认识到,她结合国际先进理论对中国建筑做出的诠释这种学术精神与方法,实际上很值得我们后人来学习借鉴。

●“平郊建筑杂录”与“建筑意”——建筑审美价值的创造性定义

在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出版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四期上,有另一篇署名梁思成、林徽音(因)的“平郊建筑杂录”8。该文的特殊学术价值,在一九九一年由吴良镛先生的启发性论文中重点提出后,引起了不少学者的重视。其主要的意义被一再强化的是该文中所提倡的“建筑意”的概念,此说曾经被不少学者提出重新评价的要求9。

笔者以为,关于“建筑意”这一概念究竟应该如何来定义和理解,确实是很值得讨论的理论问题。其中十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建筑意”作为一个具有原创性的中国建筑美学概念,确实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对建筑特有的深刻理解。不过,笔者在此希望论证的主要是,这一概念应该是来自于林徽因的思想火花。同时无可否认地,梁思成可以作为林徽因建筑思想的忠实支持者。

我们首先可以从该文的文风和意趣方面来明显地感知林徽因的笔墨风格:“顽石会不会点头,我们不敢有所争辩,那问题怕要牵涉到物理学者,但经过大匠之手泽,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合,神志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是说得通。10”这些文字与我们常见的建筑历史论文是迥然不同的,是优美的散文。既有浓烈丰富的热情和想象,又有精炼准确的词汇和定义,充满着生动的气韵和敏感的灵气。这种文字在梁思成的文章中是见不到的,却可以在林徽因的一些激情之作见到。

夏铸久先生曾有评价:“林徽音的建筑史写作,文字动人,使得一种技术性的写作,也

满了热情,以带有深情之语句,肯定的口气,鼓舞读者之感情。譬如说,林徽因用字精要,段落分明,尤喜于段落结尾。以肯定性之语句,简捷地完成段之叙述目的。11”笔者在赞同夏先生的这些评价的同时,也认为这些评价完全适用于这篇“平郊建筑杂录”。

要说明这以梁思成、林徽因署名的“平郊建筑杂录”一文为林徽因之作,我们还可以从该文的由来谈起。一九二九年八月,林徽因在她的女儿梁再冰出生之后不久,她年轻时曾一度患过的肺病复发了。东北的严寒显然十分不利于她的这种呼吸系统顽症。在多位朋友和医生的劝告之下,一九三○年,林徽因离开了沈阳的东北大学回到北京,住进了位于西郊香山的双清别墅休养。这是一段对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意义十分深远的时期,香山的优美环境和景色陶冶了她的性情。期间有不少朋友经常去探望她,其中就包括诗人徐志摩。这一切都十分有益于林徽因的身心和文学创作,后来所知林徽因的首批重要的诗作与小说都创作于此时

12。如梁从诫所言:“香山的‘双清’也许是母亲诗作的发祥之地。她留下来的最早的几首诗都是那时在这里写成的。清静幽深的山林,同大自然的亲近,初次做母亲的快乐特别是北平朋友们的真挚友情,常使母亲心里充满了宁静的欢悦和温情,也激起了她写诗的灵感。13”

正是由于这段特殊的经历,使得林徽因对这片山水情有独钟,充斥于其间的一些古迹、遗构更是成为这山水景色的一部分而令她难以忘怀。一年之后的一九三二年夏日,她与梁思成再次来到北京西郊的这一带考察游历,对于林徽因来说应该是故地重游了,想必触动女诗人的文思。“平郊建筑杂录”正是真实地记述了她的感受,虽然应是建筑学术的议论,但是面对培育她文学创作的“诗情画意”之地,林徽因实不能满足于一般建筑学论述“技术性的写作”。于是,她所具有“文学复兴色彩”的思绪导致林徽因创造性地去用中文定义特定的建筑美学价值,这便是“建筑意”的产生。在笔者看来,“建筑意”正是林徽因所彻悟的“诗意”在建筑范畴之延伸,其含意似乎要比一般的建筑学的美学概念要更广一些。

纵观营造学社先辈们的有关建筑学术方面的论文,“平郊建筑杂录”显然是其中最充满激情优美文字的。将该文及“建筑意”的创作者为林徽因这情况理清楚,有助于我们很好地去理解各位先辈们的学术思想,从而有助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思路。

●关注“民居”——对中国人本主义文化特色建筑学的回归

作为以人本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民居原本就应该是中国建筑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内容。然而,中国建筑学术体系的奠基者们对中国建筑的诠释工作,都是以关注尊贵建筑开始的。这与他们的学术研究目的是为建立能与西方抗衡的中国古典建筑(ChineseClassic)有相当大的关系。14

中国的建筑学者的对本土建筑文化中的民居建筑之关注,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到一九五○年代最终转变为真正规模意义上的重视,并主动引入建筑设计创作之中。而在早期对民居建筑表示关注的建筑师中,有后来均有相关出版物而被人们熟知的刘敦桢、刘致平等15。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林徽因事实上是他们之中极重要的一位,并且很有可能与刘敦桢、刘致平等共享了这方面的研究兴趣。林徽因在这方面的贡献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完全不应该的。

凭着她艺术家的敏锐眼光,林徽因显然在她所参与的早期营造学社的考查之中就开始注意各地民居的那种丰富的形态环境了。在那次与费正清夫妇等共同赴山西峪道河避暑兼考察

晋汾古建筑之行中,林徽因特别关注了山西的民居,并且在由她执笔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描述了那些民居的状况16。这应该是最早出现在营造学社汇刊上的关于民居实物的描述之一。从一些学者的回忆中都提到过这一点,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王其明、茹竞华二人的回忆文章提到一种说法:“林先生很早便对民间建筑很重视了。听到有这样一件往事,梁、林两先生只有一台照相机,梁先生要照斗拱,林先生要照民居,时常为此争执不下,后来还是林先生做了让步。17”尽管笔者至今未能为此事得到可证实的材料。但是从后来林对民居建筑的具体研究和倡导来看,相对于梁思成来说,她对这一重要主题的关注应该是由来已久的。

一九四五年,在克服了千难万苦而出版发行的最后一期“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七卷二期上,林徽因发表了关于“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一文,该文是林在翻译凯瑟林·保尔(CartherinBauer)的住宅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针对中国建筑现实的一项研究18。在以清一色的古建筑、文献等研究论文为面貌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显得十分的突匹而显出作者的独特眼光。

一九四九年,在北京解放之后的清华大学建筑系里,林徽因首次开设了“住宅概论”的专题课,为研究生系统地教授现代的住宅建筑设计理论。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第一代精英式的建筑理论家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核心之回归。一九五一年的清华大学毕业论文中,林徽因指导由王其明、茹竞华二位女同学完成了“圆明园附近清代营房的调查分析”19。当时的林徽因通过梁思成自美国了解的战后新兴的城市规划理论,尤其针对“邻里单位”和社区等新概念来从中国传统的聚落规划中作出对应的研究,这显然是相当有远见的一种探索。可惜这种探索在后来的中国建筑研究中却甚为鲜见,以至于中国建筑的研究似乎只能与国际上的理论隔离才能进行。

笔者以为,从深层次来看,林徽因先于其他中国建筑学者而对中国传统民居及现实住宅有所关注和热爱,应该还缘自于另外两个特殊因素:一是她作为一位具有敏锐观察生活眼光的文学家之缘故;二是她作为一位因战时而不得不从事乡间家务劳动的女主人的缘故。这两点实际上意味着,民居对于她来说,超出一般建筑师将之作为一种纯粹的建筑形态的意义。

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卓有贡献的女性作家,林徽因的人本主义思想原本就是她的核心文学思想20。这在她的许多文学作品中被充分地反映出来,林徽因的个人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出自于这一点,这种注重人和生活本身的“文学”眼光在建筑学方面的体现必然会有极大意义的。梁再冰认为既为建筑师又为文学家的母亲是特别关注建筑中的“人”的问题:“作为建筑师的妈妈一向重视‘人’和建筑物的关系。她的建筑设计思维的一个特点就是,总是认真细致地考虑各种建筑物中人的方便和审美需求。所以,她对住各种房子(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里的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比较注意。”21林徽因在她的文学作品中会自然地描写这种“人”与建筑的关系,在她的《昆明即景·小楼》中,有这样的文字:

张大爷临街的矮楼,

半藏着,半挺着,立在街头,

瓦覆着它,窗开一条缝,

夕阳染红它,如写下古远的梦。

根据梁从诫的记叙,这段的前一句原来为:“那上七下八临街的矮楼”,而这正是昆明当地沿街常有的矮楼民居底层高八尺,二楼高七尺22。笔者每每在昆明老街巷里见到这类典

【篇四】林徽因建筑成就《丹心一片林徽因》阅读附答案

丹心一片林徽因林徽因在伦敦留学时候就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01924年6月,林徽因和粱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1928年,这对新婚夫妇学成回国。梁林二人都对中国的古建筑怀有深深的热爱。当时,中国对古建筑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日本学者甚至断言中国没有唐代古建筑。粱思威、林徽因二人下定决心,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观念来系统研究中国古建筑。30年代,林徽因经常与粱思成一起骑着毛驴、坐着独轮丰,到穷乡僻壤去寻找古建筑。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发现得以为世人所了解,得到了应有的保护。然而,当这项事业刚刚开始不久,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踏遍了华北的大片地区。战争越来越近,林徽因是北平的太太们中最早表示宁死不做亡国奴的。林家有尽心报国的家风,林徽因的两位堂叔林觉民、林尹民均在黄花岗72烈士之列。她给8岁的女儿梁再冰写信:“如果日本人要来占领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八年抗战,物价飞涨,不断的“逃难”和越来越差的生活条件;使,林徽因旧病复发。从1941年起,她就经常发烧卧床,从此再没有享受过健康人的欢乐。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林徽因在病榻土仍坚持工作,帮助梁思成反复修改并最后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图解中国建筑史》,初步实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已怀有的学术夙愿。也许没有人知道,林徽因为了这两部著作耗费了多少心血,在健康方面又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就是在这个时期,她一再谢绝了外国朋友的邀请,不肯到美国去疗养,而宁愿留在国内,同自己的同胞共命运。粱思成也支持她的选择,虽然他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二战行将结束时,虽然梁思成向盟军提出了保护日本奈良古建筑的建议,但奈良附近的军事目标众多,盟军不得不准备对其进行轰炸。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奈良的历史遗迹,盟军需要一张详细标明文物地.点的地图。这一次,画这张图的,是林徽因。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林徽因一家两次险些在日军的轰炸中丧命,其三弟林恒和梁思成的弟弟梁思忠均牺牲在与日寇作战的战场上。纵是佛经中诸神菩萨,胸襟也不过如此吧。

1949年初,林徽因所住的清华园解放了。她和梁思成应解放军的请求,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这一年,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从此她便把自己的命运同新中国连在了一起。林徽因曾决绝地表示,要与离开祖国大陆及去台湾的知识分子断交。她曾说过,自己从小受欧美教育,但珍视中国;一个有爱圆心的中国知识分子,是不会也不该选择这样的时机离开祖霄的。

一边是病痛的折磨,一边是繁忙的工作,她就像一支两头燃烧的蜡烛。她发表了大量的有关建筑的论著,并以惊人的毅力参与首都的城市规划工作,设计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她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反对拆毁城墙、城楼和某些重要古建筑物,提出了修建“城墙公园”的新颖构想。为了挽救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林徽因在一次会议上与当时的北京市负贵人发生了面对面的冲突。她据理力争,甚至指着对方的鼻子大声斥责。而那时她肺病已重,以致激动时只能发出喉音口今日,牌楼早已随着文化浩劫一同烟消云散,但林徽因当日的金刚怒吼,必将永远环绕在每一位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国学者心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设计国徽图案,是林徽因最光荣的任务。连续几个月,她呕心沥血,一次次地参与修改设计,直到方案最后确定。而这时,她已经病弱到几乎不能从座椅上站起来了。1955年3月,林徽因耗尽了最后一点气力,带着许多未完成的心愿离开了人世。她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墓碑上镌刻着一簇有着浓厚民族韵味、丰满又秀丽的汉白玉花圈。这原是林徽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碑座上的一个刻样,它作为一篇无言的墓患铭,纪念着它的主人。

(摘编自梁从诫《建筑家的眼睛,诗人的心灵》)

相关链接

①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圆微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她同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领域的开拓者。林徽因有着倾城的貌,出众的才,在诗歌、散文、小

说、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早在30年代就事有“一代才女”的美誉。(百度百科《林徽因简介》)

②微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萧乾《才女林徽因》)

③母亲在融汇材料方面充满了灵感,常会从剐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独见精彩,发表极高明的议论。那时期,父亲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大多经过她的加工润色。父亲后来常常对我们说,他文章的“眼睛”大半是母亲给“点”上去的。

(粱从诫《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个人志趣和爱好完全一致,他们将研究建筑学作为终身追求的事业,二人取长补短,互相支持,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B.古建筑遗存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为了使奈良古建筑免遭战火,林徽因克制住内心对日寇的仇恨,为盟军‘蕊出了详细标明文物地点的奈良地图。

C.林徽因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她不仅在建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在文学艺术方面成就斐然,赢得了“一代才女”的赞誉。’

D.林氏后人传承了家族尽忠报国的门风,先后有多人为推翻封建帝制、为抗击日寇侵略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林徽因从小就深受他们的影响。

E.战乱时期动荡的环境、恶劣的生活条件、繁重的工作,击垮了林徽因的身体,她所取得的重要成就,都是以牺牲自身健康作为代价的。

(2)林徽因在建筑学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归纳。(6分)

(3)林徽因身患重病,却一再谢绝去美国疗养的邀请。她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林徽因有哪些品质最应该为后世所铭记?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试题答案:四、(25分)

12.(25分)

(1)(5分)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DE两项正确,但D项能级要求较E项略高。A项,林梁二人“个人志趣和爱好完全一致”欠妥;B项大体正确,但“林徽因从小就深受他们的影响”表述欠清楚;C项“都是以牺牲自身健康作为代价的”不妥)(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6分)①研究建筑学。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领域的开拓者;帮助梁思成完成《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图解中国建筑史》,和梁思成一起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发表了大量有关建筑的论著。②保护古建筑。30年代与梁思成一道四处寻找古建筑,二战时保护奈良古建筑,解放后保护北京古城。③参与首都城市规划工作。设计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在国家处于外敌入侵的危难时刻,她要与同胞共命运,不愿意置身国外。②为了实现学术夙愿,即使在健康方面付出很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③得到了丈夫梁思成的理解和支持。(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①热爱祖国,尽心报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为了打破日本

学者的断言,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观念来系统研究中国古建筑;明确表示宁死不做亡国奴;和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与离开祖国的知识分子断交,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②珍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怀有深深的热爱,寻找、研究、保护古建筑。③工作勤奋,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很早就确立研究建筑学的志愿;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④坚持真理,坦诚直率。开展批评犀利敏捷,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为保护北京古城敢于当面斥责政府负责人。⑤明辨是非,胸襟开阔。二战时保护日本奈良古建筑,体现出一个学者的襟怀与良知。(以上5个要点,答出其中3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篇五】林徽因建筑成就尔雅通识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答案完整版

中国古建筑欣赏绪论(一)

1

一个建筑物背后承载了很多思想文化内涵,以下哪项文化要素无法在建筑物中呈现出来?()

A、哲学

B、政治

C、民俗

D、饮食习惯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2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建筑是用实物来保持人类历史的方式

B、建筑就好像是写在石头上的文字,有没有都不会影响后人对历史的解读

C、建筑的历史是人眼睛能够真真切切看见的历史

D、建筑以其生动的形象记录了人类历史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3

以下哪栋古建筑至今尚未被拆除?()

A、梁思成林徽因在北京的故居

B、蒋介石在重庆的行营

C、岳麓书院

D、北京古城墙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4

以下哪个中国历史上的古都至今还保留完好?()

A、北京

B、长安

C、开封

D、南京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5

中国的古建筑能够体现出“门当户对”一说。()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建筑欣赏绪论(二)

1

如今看到的天心阁城墙建于以下哪个朝代?()

A、唐代

B、明代

C、元代

D、清代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2

以下哪一点不是长沙古城墙宝贵的原因?()

A、几个朝代的叠加

B、体现了不同朝代的建筑特点

C、地处闹市繁华区,寸土寸金

D、城墙上面的刻字体现了长沙城的历史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栋具有历史意义但已经被拆除的古建筑不属于长沙?()林徽因建筑成就

A、国民党省政府大礼堂——中山纪念堂

B、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C、中山路百货大楼

D、西长街教堂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4

长沙历史上有三次著名的城市包围战。()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长沙是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建筑欣赏绪论(三)

1

以下哪部著作不属于日本著名建筑学家伊东忠太?()

A、《日本建筑研究》

B、《东洋建筑研究》

C、《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D、《见学记行》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2

著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建于哪个朝代?()

A、唐朝

B、汉代

C、元朝

D、明代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3

一个城市最宝贵的特色应当是()。

A、高度发展的经济

B、高楼大厦

C、历史文化特色

D、人均收入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4

文化遗产属于全世界,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古建筑的价值是唯一的,但是是可再生的资源。()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一)

1

以下哪种材料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常用材料?()

A、木头

B、土

C、石头

D、钢筋混凝土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2

“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语形容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哪个特点?()

A、建筑高度高

B、建筑结构精巧

C、抗震性好

D、建筑强度高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个文明不属于世界六大古文明?()

A、古埃及文明

B、非洲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中美洲文明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4

以下哪座城市是全城保护下来的古建筑,整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A、云南丽江

B、北京

C、湖南长沙

D、山西大同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5

日本的木结构建筑占全部建筑的多大比例?()

A、50-60%

B、60-70%

C、70-80%

D、80%以上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6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建筑常用屋顶式样?()

A、庑殿顶

B、盔顶

C、圆形屋顶

D、叠顶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7

世界古文明地区包含有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爱琴海地区、古中美洲以及中国文明六大文明。()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8

以中国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其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和砖块。()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二)

1

硬山式样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A、两层屋檐

B、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

C、两端的山墙高出屋顶之上

D、没有正脊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2

南方封火墙之所以有各式各样不同的造型,其原因可能是()。

A、南方的建筑比较密集

B、南方喜食米饭

C、南方气候潮湿

D、南方文化创意十足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3

在湖南,以下哪个地域最不可能看到大量的封火墙建筑?()

A、湘西

B、湘南

C、湘东林徽因建筑成就

D、长沙市区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4

南方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封火山墙”的造型。()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封火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好看,要不要都行。()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林徽因建筑成就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三)

1

以下哪项是中国建筑最大的特点?()

A、亭子

B、庭院

C、建筑群

D、单栋建筑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2

中国古代建筑中“进”的概念,是以什么为计算单位的?()

A、庭院数

B、门数

C、建筑数

D、长度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3

张谷英村最大的平面布局特点是什么?()

A、品字形平面

B、口字形平面

C、网字形平面

D、丰字形平面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4

中国古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平面布局。()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中国古建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独栋建筑。()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四)

1

中国古代都城营造最突出的是以下哪个因素?()

A、政治

B、商业

C、市井生活

D、农业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2

以下哪栋建筑不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A、天安门

B、永定门

C、八宝山

D、景山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3

古代制度规定,在建造皇宫时,应当用以下哪种结构安排?()

A、左社右祖

B、前社后祖

C、前祖后社

D、左祖右社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4

以下关于建筑物和皇宫方位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天坛-南边

【篇六】林徽因建筑成就2016尔雅通识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答案完整版

中国古建筑欣赏绪论(一)

1

一个建筑物背后承载了很多思想文化内涵,以下哪项文化要素无法在建筑物中呈现出来?()

A、哲学

B、政治

C、民俗

D、饮食习惯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2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建筑是用实物来保持人类历史的方式

B、建筑就好像是写在石头上的文字,有没有都不会影响后人对历史的解读

C、建筑的历史是人眼睛能够真真切切看见的历史

D、建筑以其生动的形象记录了人类历史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3

以下哪栋古建筑至今尚未被拆除?()

A、梁思成林徽因在北京的故居

B、蒋介石在重庆的行营

C、岳麓书院

D、北京古城墙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4

以下哪个中国历史上的古都至今还保留完好?()

A、北京

B、长安

C、开封

D、南京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5

中国的古建筑能够体现出“门当户对”一说。()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建筑欣赏绪论(二)

1

如今看到的天心阁城墙建于以下哪个朝代?()

A、唐代

B、明代

C、元代

D、清代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2

以下哪一点不是长沙古城墙宝贵的原因?()

A、几个朝代的叠加

B、体现了不同朝代的建筑特点

C、地处闹市繁华区,寸土寸金

D、城墙上面的刻字体现了长沙城的历史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栋具有历史意义但已经被拆除的古建筑不属于长沙?()

A、国民党省政府大礼堂——中山纪念堂

B、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C、中山路百货大楼

D、西长街教堂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4

长沙历史上有三次著名的城市包围战。()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长沙是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建筑欣赏绪论(三)

1

以下哪部著作不属于日本著名建筑学家伊东忠太?()

A、《日本建筑研究》

B、《东洋建筑研究》

C、《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D、《见学记行》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2

著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建于哪个朝代?()

A、唐朝

B、汉代

C、元朝

D、明代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3

一个城市最宝贵的特色应当是()。林徽因建筑成就

A、高度发展的经济

B、高楼大厦

C、历史文化特色

D、人均收入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4

文化遗产属于全世界,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古建筑的价值是唯一的,但是是可再生的资源。()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一)

1

以下哪种材料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常用材料?()

A、木头

B、土

C、石头

D、钢筋混凝土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2

“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语形容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哪个特点?()

A、建筑高度高

B、建筑结构精巧

C、抗震性好

D、建筑强度高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个文明不属于世界六大古文明?()

A、古埃及文明

B、非洲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中美洲文明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4

以下哪座城市是全城保护下来的古建筑,整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A、云南丽江

B、北京

C、湖南长沙

D、山西大同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5

日本的木结构建筑占全部建筑的多大比例?()

A、50-60%

B、60-70%

C、70-80%

D、80%以上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6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建筑常用屋顶式样?()

A、庑殿顶

B、盔顶

C、圆形屋顶

D、叠顶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7

世界古文明地区包含有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爱琴海地区、古中美洲以及中国文明六大文明。()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8

以中国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其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和砖块。()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二)

1

硬山式样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A、两层屋檐

B、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

C、两端的山墙高出屋顶之上

D、没有正脊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2

南方封火墙之所以有各式各样不同的造型,其原因可能是()。

A、南方的建筑比较密集

B、南方喜食米饭

C、南方气候潮湿

D、南方文化创意十足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3

在湖南,以下哪个地域最不可能看到大量的封火墙建筑?()

A、湘西

B、湘南

C、湘东

D、长沙市区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4

南方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封火山墙”的造型。()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封火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好看,要不要都行。()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三)

1

以下哪项是中国建筑最大的特点?()

A、亭子

B、庭院

C、建筑群

D、单栋建筑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2

中国古代建筑中“进”的概念,是以什么为计算单位的?()

A、庭院数

B、门数

C、建筑数

D、长度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3

张谷英村最大的平面布局特点是什么?()

A、品字形平面

B、口字形平面

C、网字形平面

D、丰字形平面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4

中国古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平面布局。()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中国古建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独栋建筑。()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四)

1

中国古代都城营造最突出的是以下哪个因素?()

A、政治

B、商业

C、市井生活

D、农业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2

以下哪栋建筑不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A、天安门

B、永定门

C、八宝山

D、景山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3

古代制度规定,在建造皇宫时,应当用以下哪种结构安排?()

A、左社右祖

B、前社后祖

C、前祖后社

D、左祖右社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4

以下关于建筑物和皇宫方位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天坛-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