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爱,在我的眼中,一直是个深沉的名词……直至打开了眼前的一书——《傅雷家书》,我顿然领悟。这或许更是一个动词吧!
父爱一直在我们的身边,正悄悄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三重不起眼的小门。这三重门就好比是父爱的三个不同境界。一重境界是做我们生活的守护者;再者,是做人格上的引路人;而这第三重境界,也是父爱的最高境界,则是做精神上的导师。
傅雷以他对儿子傅聪那饱含父爱的封封家书,真正意思上的诠释以上三重境界的含义……
第一次翻开此书,最大的感想,就是这是一部纯粹的描写父亲与儿子相隔万里,对儿子牵肠挂肚,以致用上百封家书来寄托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的书。家书所蕴含的,无非就是担忧亲生骨肉的日常生活——衣服够不够穿?吃不吃得饱?有没有被别人欺负?
引用家书中的一句原话:“营养第一,衣食寒暖,勿逞年轻,任性随便迟早是要算账的。”这是傅雷看到照片上的儿子瘦了以后给他的爱的忠告。
通篇以此为主题。枯燥而乏味。感觉更应该由家长去阅读,和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孩子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于是,我与此书的第一次相遇仅是以读出了父爱的第一重境界而告终……父爱就是做我们生活的守护者!
第二次读此书,是20xx的除夕夜,看完了春节联欢晚会,兴奋了好久,就是没了困意。我不禁捧起了《傅雷家书》……
“孩子,我忙得很,只能和你谈几桩重要的事。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进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人的礼貌……”这段话摘自家书八月十六日晚。是我那时不经意间翻到的。
又是不经意间,这段话深深触动了我。作为一个父亲,能够对孩子日常行为的一些小习惯做到如此历历在目已是不易。能够把孩子的习惯与所处地域相联系,可见傅雷是多么关注自己的孩子啊!结合第一重境界来说,他不仅是傅聪的父亲、守护者,更是他的朋友、领路人。
作为朋友,他真心诚意为傅聪指出错误。作为儿子人格上的引路人,他耐心为儿子指引正确的道路,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何等的父爱啊?
这个暑假,我与此书又一次见面了。所不同的是,仿佛多了份故雨重逢的情感。那书信是遥遥相隔的父子俩爱的寄托。而我生活在一个合家欢聚的环境下,自问自己能感受到那种离别的伤感与思念的深重吗?
答案是:我能。
可能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吧!我把自己想象成了傅聪,正孤独地独行在海外大地上。没有故乡之明月,没有故乡之小桥流水,就连霓虹灯,也完完全全渲染着海外气息。就在这时,一封家书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再次引用信中的一段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是你颓废,就好了……
或许此时的傅聪正感到烦恼与不安,精神消沉。或许此时父亲的一封信能给他带来安慰与鼓励,人生的启迪。至少我从以上一段话中读出了:做人就是要心理平衡。不能因为太出众而使得内心总是充满了压力,也不能因为太渺小,不出众而使得内心总是一片阴暗,没有了希望与光明。如果是这样的话,生活就没有了意义。
在这里充分体现出了父爱所达到的第三重境界——做精神上的导师。傅雷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走出内心的阴影,努力做到心理的平衡,并勇敢向前冲。
父爱的伟大,父爱的无私。父爱,总是深藏而不露,恰似连绵的远山,在天之涯宽慰着一颗游子的心。
父爱,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光芒。而我们,能否在光明来临之前,就发现有那么一个人,在为我们开启心灵的三重门?能否在那一瞬间,就读懂了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