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话题作文范文
导航

弟子规里的孝道

2020-12

篇一:《弟子规孝道》

(1)孝乃善之首

德乃人之本,孝乃德之先。(2)尊老孝亲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华。

从字典上看,孝的本义就是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古人的24孝不知大家听过没有,(3)其中有淳于缇萦舍身救夫带给我们的感动,(4)有王祥卧冰求鲤带给我们的触动,(5)还有董永卖身葬父带给我们的震撼。

(6)但在现代生活中,看看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想想现在人们的一些作为,父母含辛茹苦将孩子抚养成人,可是在他成家立业之后却将父母断然抛弃,父母费尽心血将他培育成才,可是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却因父母地位卑微而耻于与他们为伍。

(7)或许有我讲的故事或许都太过极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可能早已不需要身为子女的我们模仿古人这样做。那么,8090后的我们,又有什么可以做的呢?请看大屏幕

视频(一份帐单)

(8)对于我们来说,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9)孝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任何的物质来衡量.那么,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吗?(10)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吗?(11)又有谁为自己的父母

梳洗过吗?或许,你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有手有脚,根本就用不着那样做,这些人想错了.孝心不是一种仪式,而是两代人在琐事间心与心的沟通.爱与爱的交流。

(12)也许,他们会在你繁忙的时候不合时宜地打电话来嘘寒问暖,也许他们甚至每晚给你打电话,只问问今天可好,只为听听你的声音。这些时候,请别不耐烦的匆匆挂断电话,请别恩恩啊啊的敷衍了事,请你耐心说明原因甚至稍后回电,但别伤了他们的心。(13)长辈们也会孤单寂寞,也需要有人聊聊天。所以如果常回家看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现实,那么就常打电话回家问问吧。

(14)有人认为,时间还很长,是的,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15)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16)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忘记了有多少人因为没有及时说出心中的爱而抱憾终生。

(17)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18)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19)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20)“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20)“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21)“孝”是岁月间隙的承接,(22)“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不要以为我们还年轻,时间还很长,(23)“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在我们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孝字,一刻也不能忘,为了你的父母,也为了你自己。(24)让我们携起手来,带着孝心实现人生的宏愿;带着孝心走过人生的旅途;带着孝心谱写美好的人生篇章!

篇二:《践行《弟子规》做一个讲孝道的人》

以上各项由指导教师填写

践行《弟子规》做一个讲孝道的人

一、《弟子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自从中央电视台2010年7月《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节目以来。这本书很快风行起来,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家长、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孩子,也有很多单位,甚至由企业用它来培训员工。那么它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原因很简单,这是一本讲规矩的书,也是讲方法的书。自从回复高考以来,我们的教育走上了应试的道路,从社会到学校,到家长,都唯分数论、唯知识论,不放过任何一个是孩子学习知识的机会,识字班、英语班、各种奥赛班,铺天盖地、形成产业、蔚为大观,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很多、很便利。然而,回过头来,我们却发现孩子却不知道什么是应有的规矩,却不知道怎样去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严重的影响到了孩子的前途和命运。这成了孩子成长中的大问题,也成了社会的大问题。

《弟子规》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生卒年不详。在当时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人物,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虽然他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在学术研究与实践上,他却很有建树,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学者。他创办了一所学校教育敦复斋,降雪取得了巨大成功,讲学中他根据传统对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本结合自己多年的教书经验,写成了一本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书,交《训蒙文》。训者,教训也;蒙者,启蒙也。现在我们不说《训蒙文》而说《弟子规》,从此以后,这本书在一些私塾里面开始广泛流行,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一部并不古老、作者和修订者又不是鼎鼎大名的《弟子规》,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这当然是有这本书本身决定的。

《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开始的,讲的正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四个字。《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首了《三字经》的影响。全书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

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

它在今天能在社会上持续的热起来,我想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充足发展,人们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用,不缺玩,不是内心总找不到平衡,总很焦虑与浮躁。主要是缺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德。伦理道德的缺失,规矩缺失人会内心不安,家庭不安,社会不安。二是,我们已有的道德教育过于强调说教而显得空洞,我们小时候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包括今天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都非常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具体操作时无处下手。而《弟子规》正好解决了这两大难题。它既弘道又弘法,基友系统的道德伦理要求,又有具体的站立行走,进退及让德实践方法。

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在日常生活的教育中我们注意得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好坏,我们忽视了什么呢?忘记了什么呢?恰恰是孩子的规矩。孩子在社会上成长,最终要步入社会,这个社会有规矩,这样那样的、明的、潜的,那么这个孩子从小是否讲规矩、懂规矩呢?通俗地讲,就是孩子懂不懂礼貌,懂不懂怎么做人,懂不懂怎样待人接物。

近年来,许多企业,很多政府机关招进很多学历很高文凭很硬的大学生,不是后来发现这些大学生知识没问题,技能也没问题,就是不怎么懂规矩、不怎么守规矩。那么,你怎么指望这样的人遵守企业章程和单位制度、怎么指望这样的人获得领导的信任喜欢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年轻人如果不懂规矩,将会遇到许多麻烦和困难。

毫无疑问,这样的一部书,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用来教育孩子,使之尊重规矩、遵守规矩,在社会公认的规范下健康成长的良好资源。

《弟子规》开篇八句是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八句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弟子规》里的道理,不是我独创的,而是古圣先贤传下来的。孩子们: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说话要恭敬、谨慎、诚信,要关怀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这样去努力实践,假如还有多余的能力,有多余的时间,多余的体力,那么再去读其他的书,学习其他的知识学问。《弟子规》把做人的大原则大规矩,放在第

一位。要求孩子首先做一个有原则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的人,也许没有读过书,也许不识字,但是,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们中国历来把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放在知识之前,这才是第一位的。我们一直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在道德规范准则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他的知识才越多越好。否则,一个坏人知识越多,它的危害就越大。

《弟子规》的总叙,不仅是以孔子和《论语》里面的话为依据,讲述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实际上还有个作用,那就是他是整部《弟子规》的纲领。整部《弟子规》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恰恰分成八部分。哪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叙,就是刚才讲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八句。

第二部分讲“入则孝”。

第三部分讲“出则悌”。

第四部分讲“谨”。

第五部分讲“信”。

第六部分讲“泛爱众”。

第七部分讲“亲仁”。

第八部分讲“余力学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弟子规》的第一部分“入则孝”,“入则孝”除了作为孩子对自己父母长辈的一种敬爱、一种感恩、一种行为准则外,他还有哪些社会功能?还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二、孝是家庭幸福、国家安宁的基础。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小”,强调的是血缘延续的重要性。父母张开双臂保佑孩子,孩子大了再挺起有力的双肩担当着父母。每一个人都是生命长河中一个极其渺小的环节。

教育的“教”字,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养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同事,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

那么孝和家庭幸福、社会安宁有什么关系呢?这还得从我们的国情说起,中

篇三:《谈谈弟子规与孝》{弟子规里的孝道}.

谈谈弟子规与孝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讲孝悌是立人立身的首件大事。“入则孝,出则悌”,孔夫子早已有过这样的言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孝”越来越趋向于格式化,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已经定了型,孝与不孝有着明显的界限。由风俗演化成文载,抑或为了对人进行教化,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许多关于“孝”的著作,而《弟子规》就是一本不得不说的书。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短短二十四字的总叙就已经涵盖了这本书的所有内容,而今我单说“入则孝”篇。

在“入则孝”一篇中,字里行间,一言一句都在告诉你对待父母要怎么做,因为我说的这些都是为孝之道,所以你必须按我说的这么做。“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份对父母的虔诚与恭敬,可谓是到了极致。再发展下去,恐怕就要把自己熬成汤给父母喝了。《弟子规》中对“孝”的阐释非常具体全面,它的教化功能应该也是很强大的。

然而,在我看来,“孝”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也可以有一千种对孝的理解与尽孝的方法。然而不幸的是,我们总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做的才是对的才是好的,而去指责别人,如此攀比,促成了孝道的格式化;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敬爱的“圣人们”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孔子,当学生问他什么是孝的时候,他说的是孝就是什么什么,在他的潜意识里,也认为孝应该是条条框框的,他没想过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对“孝”的理解。连人人尊崇的圣人都这么说了,那就肯定没错了,于是'“孝”就必须是这样这样的了。

难道“孝”真的必须有固定公式吗?我不敢苟同。就我而言,我没有给父母洗过脚,他们生病时我也没有整个晚上守在床边不睡觉,有时候爸妈说我这里那里不好说多了我也会反驳回去。但我们仍然生活的很开心,他们也从未说过我不孝。我的家,很温暖,因为我们会彼此平等的沟通,而不是通过暴力手段打压不平。我能与他们沟通交流,在他们而言就是一种孝的方式,这方式,比那“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可强多了。

再回头说说古人的孝,仔细看就会发现,有时候古人自己对孝的评价都是矛盾的。例如《二十四孝》里的:“埋儿奉母”一则,因为家里穷,把儿子埋了供养母亲。假设这真的是孝,那当古人来了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时,又要作何解释呢?我们都知道,老人家是最喜欢儿孙的,如果知道自己的儿子活埋了孙子,她是会欣慰还是伤心呢?你不会否认她是伤心的,那么,让长辈伤心难过,又是孝还是不孝?

我无意吐槽,无意抨击,只是觉得这些“古董”已经不能当作现时的教材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课外读物来了解古人对“孝”的虔诚,而不是把它当作教化的工具,那是迂腐的。时代在前进,而教育却要向后看吗?我觉得与其拿《弟子规》当教材,倒不如让现今的学者们自己编一套教育孩子与父母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教材,这或许更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虽然我不否认它在道德教育方面至今还是放着光彩的,但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一批封建伦理道德书籍是封建政治的产物,它是用来巩固封建统治的。如果我们还是把它当作武功秘籍,一招一式演练的话,那我不敢说我们的青少年那原本已被蚕食殆尽的想象力,创造力乃至对未来的憧憬,还会剩下多少。我还记得,曾经鲁迅说:“救救孩子!”

篇四:《从《弟子规》看中华孝道》

前段时间,笔者关注到这样一条新闻——《英国高官羡慕中国式养老》,文章谈到“成千上万的英国老人被人忽视,无人关心,娶了一位中国太太的英国卫生大臣亨特向公众表示,应该学习中国和日本的‘养老文化’,这些国家的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他看到了东方文化中对老人的善待与尊重。”让老人从“养老院”搬进子女家庭,这是中国人熟知的“养儿防老”,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品质,是儒家“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众爱,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经典智慧。这就是中华文化,就是是中国人内化的民族特性,就是传承悠远的阅读承载。20世纪是国人觉醒的时代,却也是传统文化遭受巨大冲击的一个世纪,日趋娱乐化的大众文化记忆、信息化浪潮让传统文化面临真正的危机,所以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评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时,《红楼梦》高居榜首就显得既无奈又合理了。经典阅读遇此境遇,不免尴尬。笔者在闲暇之余偶尔会看看《百家讲坛》,讲一本好书、品一段文化。当钱文忠先生讲到《弟子规》时,我不由地感慨,为什么老外会开始羡慕中国养老呢?这确实一种内化的文化品格。可惜,现在的国人却渐渐淡忘,当央视记者记者在街头采访大家对于“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属于违法”持什么观点,本来笑呵呵的大爷情绪突然失控,咆哮着“不回家看我们违什么法?30岁了还不结婚才违法,该判刑”的时候,真替中华孝道心酸。“常回家看看”的中华“孝”文化和“死活读不下去”的经典名著有什么样的联系?当今时代我们又需要怎样的“孝”文化?我想不妨从《弟子规》中找找答案吧。“百善孝为先”。究竟什么才算尽孝呢?《弟子规》中曰:“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24字就告诉我们在日常起居生活中该怎样做才算尽孝。大意是说,为人子女,冬天的时候要留意父母是否穿得暖和,居所是否温暖;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天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先去拜见父母,向父母请安;傍晚回家也同样要向父母问候;外出时要告诉父母自己的行踪,去做什么了,回家时也要看望父母,向他们禀告自己的情况,以求得父母的安心;日常的起居要有秩序和规律,而且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或是职业,不要随便改换,以免父母跟着担惊受怕。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如果我们认真践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岂是有形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其实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少之又少。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七年在外求学,只逢寒暑假才能回家小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相聚的时光却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在家的日子里,陪父亲看看电视,陪他出门照照相,就把他乐得像孩子似的。母亲呢,只要陪她说说聊聊生活家常;她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帮她洗菜淘米,饭毕帮她收收碗筷,她就满足了。母亲逢人便说:“还是女儿窝心啊!”这话让我倍感汗颜!所以,父母是最容易满足的人了,做子女的又何必吝啬那丁点时间和温情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抽出时间陪陪父母,在寒冷的冬天寄上两件毛衣或是羽绒服,炎热的盛夏送上几句爽心的话语未尝不可。有人说尽孝很简单,无非是事业上求上进,让父母少惦记;婚姻稳定、家庭和睦,让父母少操心;常打电话向父母报平安,让他们少挂念„„帮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刷刷筷、洗洗碗就是在尽孝道,的确尽孝就是如此简单但却并不容易,简单的事长久为之,难免会心生厌烦,而那份坚持才是大孝之道。“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亦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渐渐成为主流,我们真不妨放慢自己的脚步,常回家看看。

篇五:《弟子规入则孝及故事》

弟子规译文和小故事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文]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

[小故事]从前,楚国有个叫孟宗的孝子,对母亲照顾得十分周到。一年冬天,非常寒冷,孟母突然病了,什么也不想吃,孟宗很着急地问:“娘,你想吃什么?”孟母说:“我只想喝一碗新鲜的笋汤。”孟宗听完,马上跑到屋后的竹园,四处挖掘,希望能找到竹笋。可是在冬天,哪里有竹笋呢?孟宗急得大哭起来。他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掉在雪地上,眼泪融化了雪,地上长出了嫩绿的笋。他赶紧把挖出来,回家做了一碗笋汤,孟母喝了汤,病就全好了。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如果父母责备你,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你要虚心接受。

[小故事]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里。这时他母亲正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气得拿起剪刀把快织好的一块布割断。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发火。母亲说:“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起来,一断就成不了布,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也要天天用功才会有成就,你现在就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孟子听了十分惭愧,马上回到学堂发奋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睡下。

[小故事]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去世后他和父亲相依为命。黄香虽然很小,但却知道孝敬父亲。夏天,酷暑难耐,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黄香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冬天,天寒地冻,黄香每天先钻到父亲冰凉的床上,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居住的地方要固定,工作也不要随意变动。

[小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大侠士,很孝顺自己的母亲。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一起生活。聂政因为是一个有名的侠士,所以常有人请他出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但是,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所以遇到危险的事,聂政总是刻意回避,能在家陪母亲就尽是在家陪母亲。几年后,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安葬了母亲后,聂政离开了家,替朋友行侠仗义去了。这次出门后,因为无牵无挂,聂政再也没有回来,他死在外地了。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

[译文]事情即使很小,也不要由着性子胡来,如果胡来的话,你的道德品质就会出毛病。{弟子规里的孝道}.

[小故事]三国的时候,刘备临死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他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是说,不要认为这件事情小,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还没有大的失误。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

[译文]东西虽小,也不能偷偷私藏起来;如果私自藏东西,父母会感到伤心。

[小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