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5年学校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传播很快的一种儿童传染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很容易交叉感染,现在还未研制出预防这种病毒的疫苗,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特别是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要注意预防手足口。
一、聚集性病例
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二、传染病突发事件
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10例以上或出现1例以上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三、停课的标准
①托幼机构和学校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
②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聚集性病例时,建议病例所在的班级停课10天。
③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建议全校停课10天。④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
症状体征:
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一般经过良好,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
预防步骤:
1、卫生消毒。
清洗消毒:可用高温(>56℃)、漂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幼儿园要保持每天放学消毒一次,有条件的应该中午一次、晚上各一次。孩子玩耍的教学玩具要用专门的消毒液浸泡消毒,通常使用的
是84消毒液,一般把教学玩具浸泡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地板和桌椅也要用84消毒液擦一遍。孩子们一般都是在幼儿园里面吃饭,孩子们用的餐具也要专门的餐具消毒液进行刷洗,保证环境的卫生清洁。
2、预防宣传。
幼儿园老师要对孩子家长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孩子们回到家里以后,要让家长们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家里面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热、皮疹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尽早的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孩子没有痊愈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其他的小朋友或者是上幼儿园上学。
3、卫生教育。
以洗手和消毒行动为宣传重点,教育家长做好洗手、消毒和开窗通风,并建议其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到医院看病时尽量戴口罩。
幼儿园一定要加强在园孩子们的卫生教育工作,平时要教育孩子在吃饭之前、上完厕所以后都要用洗手液把手洗干净;教育孩子勤剪指甲的好习惯,指甲长了就容易在指甲里面隐藏细菌;还要教导孩子不能随便乱弄东西,特别是在人口集中的地方更不要乱摸东西。教育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做好检查。
幼儿园在教学期间也要注意孩子们的身体情况。如果发现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有发热,出皮疹的状况的时候要立即通知孩子的家长,并把孩子及时隔离送医院检查治疗,再注意观察一下在一起上学的孩子们是否有疑似症状的发生,如果是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必要时做好停课的准备。
5、成立预防小组。
幼儿园除了要做好卫生检查以外,应该专门为预防手足口成立一个预防小组,此小组最好与当地卫生部门联合起来办。把每天入园孩子们的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从入园到出园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孩子每天的身体状况,饮食情况都注意。每天进出幼儿园的教师或者其他人员都要做好消毒工作,保证在园孩子们的健康。如果发现有感染的孩子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及时的通报给当地卫生部门。
手足口病
一、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二、病原学
1.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2.肠道病毒:湿、热环境下→适合生存
抵抗力: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
75%酒精、5%来苏儿→不能将其灭活
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1mol二价阳离子→可对热灭
活的抵抗力灭活病毒:紫外线、干燥→敏感
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等在50℃→可被迅速灭活
低温环境: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学校手足口病}.
三、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四、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五、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各年龄组易感。少数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少数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六、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EV71疱疹特点:小、厚、硬
七、医院消毒:对留观及住院的病人实施单独病房隔离治疗,不能与其他病种患儿住同一病房。要保持诊室、治疗室、病室的空气流通。专用诊室紫外线照射消毒至少每天上、下午各30-60分钟(室内无患者时执行),已安装动态空气消毒机的诊室在有患者时可开机运行。对专用诊室、病室内经常被患儿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诊疗台、病床、桌椅、婴儿床栏杆等设施),定时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可每1-2小时一次。病房对患儿的日用品、玩具、尿布等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或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后备用。医护人员诊治病人时实行标准预防,加强手卫生。
八、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
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第5期(恢复期):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九.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一般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学校手足口病}.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可有肌钙蛋白、血糖升高。CRP一般不升高。
3.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受累时可有以下异常: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4.病原学检查: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
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应及时、规范留取标本,并尽快送检。
5.血清学检查: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它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增高。
十、物理学检查
1.胸片: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重症病例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征象,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2.磁共振: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3.脑电图: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4.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Q-T间期延长,ST-T改变。
篇二:《学校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学校手足口病}.梁邱一中手足口病预防常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
二、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当人感染了肠道病毒(含EV71),经过最短12-24小时、最长6天、一般2天的潜伏期后,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8度以上,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三、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
1、人群密切接触,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其中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四、什么季节较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
五、哪些对象容易得手足口病?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是手足口病主要感染对象,其中多半病例发生在2-6岁的儿童中,多发的原因与这类人群个人卫生习惯差、机体免疫力低等因素有关。
六、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的疾病
该病是可防的疾病,只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即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不吃生水;吃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污染的、生的或不洁食物;做到开窗通风;勤晒太阳,得病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是完全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七、个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八、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家长应做到哪些?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
当孩子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和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九、学校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做好对儿童家长的宣传工作,要求家长发现孩子在家期间发热、出皮疹后,及时去医院就医。患儿应在家中休息,直至痊愈或明确非传染性疾病方可入校。
2、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的孩子,立即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3、教室要加强通风。
4、日常加强对儿童经常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厕所等的清洁消毒。
5、根据规定,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配合教育和卫生部门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十、患儿留家治疗时,家长应注意什么?
如患儿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嘱留家治疗时,家长应做好:
1、家长须密切注意孩子是否有烦躁不安或嗜睡等异常行为,孩子发烧、长口疮和手掌心、脚底或臀部出现红疹时,家长应尽早陪同他们向医生求诊。
2、由于手足口病是传染性疾病,在孩子上学之前,家长应该每天检查孩子。孩子一旦受到感染,应留在家中。
3、患上手足口病的儿童在水泡未彻底干掉之前,应留在家中。患儿在这段期间应避免同其他儿童接触,直至康复为止。家长不应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或人多的地方。患病的儿童在完全痊愈之前,不应该上学。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注意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疱疹破碎后引起的细菌感染。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一旦发现患儿的病情加重,应及时送医院救治。家庭做到使用消毒液对日常用品、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进行消毒,对餐具煮沸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十一、家庭如何防范手足口病?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保持良好的个人与环境卫生,以防手足口病传播。家长应确保孩子养成下列良好习惯:
(1)餐前和如厕后,用肥皂洗净双手;
(2)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3)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
(4)不要与他人共享同一份食物或共饮同一杯饮料。
十二、如何降低孩子手足口病传染的危险?
由于手足口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卫生是降低本病传染危险的关键。
1、在本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非就医不宜带孩子去医院。
2、避免孩子与患手足口病儿童的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
3、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在外受到污染的物品拿回家后立即进行清洁,并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5、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勤晒衣被。
6、儿童所有的餐饮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
十三、何为正确的洗手?
正确的洗手是有效防止感染及传播手足口病的措施之一。正确的洗手包括洗手及时及洗手方法合理。在下列情况下应及时洗手:
1、餐前和上厕所后。
2、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
3、打喷嚏或咳嗽后。
4、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
5、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合理的洗手方法应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
2.擦上足够的肥皂或洗手液覆盖所有手表面
3.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4.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5.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6.双手手指的背部与掌心搓揉
7.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8.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9.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10.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11.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12.用擦手的毛巾/纸巾关闭水龙头
篇三:《小学防控手足口病工作方案》兴义市七舍镇马格闹小学
手足口病防控实施方案
兴义市七舍镇马格闹小学2014年3月20日
马格闹小学防控手足口病工作方案
为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爆发,做好防控工作,根据《学校了卫生工作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