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一)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在每年春节过后,当人们还没有从欢乐的气氛中醒过来时,我们又迎来了另一个传统佳节——元宵节。 元宵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每年的元宵节,我们家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包汤圆。 我小时候最爱看妈妈包汤圆了。每次妈妈总是一大早就起床准备材料,我见妈妈这么勤奋,便也兴致勃勃地起了床。 妈妈做起了准备工作。他把糯米粉倒进了一个盆里,再向里面撒了一些水,用勺子轻轻地搅拌着,直到糯米粉和水溶入一体为止。 最精彩有趣的部分就要开始了。只见妈妈用娴熟的动作舀了一勺糯米团,接着用两手把它夹在手心里,又揉了几下。糯米团不一会儿就变得毫无裂缝。妈妈又用拇指在糯米球上小心翼翼地按了一下,让馅儿进了它们的新家。糯米妈妈保护着馅儿宝宝,她把“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的。 妈妈又接着包下面的汤圆。她一边包,一边对我说:“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家庭像汤圆一样,团团圆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我听的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妈妈已经把包好的汤圆送进了锅中。 不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元宵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全家人一边吃着,一边聊天,整个餐桌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元宵节。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二)《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每当我看到粽子,我就会想起一次端午节我和奶奶包粽子的情景。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起床。我来到厨房,发现奶奶在包粽子。奶奶包粽子的技巧可真高明,两只长着老茧的手灵巧地拿着包前已经泡好的芦荟叶一捏一折一裹,再放一些被酱油沾过的大米,再把口子严严实时地封了起来,最后再用绳子把粽子包紧。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在奶奶的手中诞生了。我十分好奇,也跟着奶奶学着包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两片芦荟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把芦荟叶折成一个椭圆形状,可是我怎么也折不出椭圆形状,在奶奶的帮助下,我终于勉强折出了椭圆形状,我再用芦荟叶封住。我想:哈哈,包粽子也太简单了吧。我拿出绳子把粽子一系。“终于完成了,这包粽子也太简单了吧。”就在我洋洋得意之时,粽子“散架”了,米粒漏了一地。奶奶对我说:“包粽子要认真,不能追求快速,奶奶也是做多了,熟能生巧,才做得快。”原来如此,我又再做了一次,这次我做得很认真,把芦荟叶折成椭圆后再放米,把口子用芦荟叶封的紧紧的,用绳子系好。终于,一个好粽子出于我手。我高兴极了,我又做了好几个粽子。奶奶把煮好的粽子从锅里拿出来,我吃着自己做的粽子,心里乐滋滋。尽管我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仍旧吃得很香。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每当我过端午节,我都会和奶奶去包粽子。去感受劳动的快乐。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三)我的最爱——中秋节终于到来了,想到全家都能围在一张小桌子旁,品尝美味的月饼,欣赏月亮那迷人的风采……更快乐地就是全家一起唱苏东坡爷爷写下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想到这儿,我不禁大喊一声:“耶!中秋节,我最爱!”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不应有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爷爷在中秋节写下的千古名句至今传诵,代代传递着对家人的相思之情。在皎洁的明月下,也使我涌起对台湾同胞的想念。
海峡的另一边是台湾,台湾的小朋友们也一定在想念我们大陆的同胞吧!我们虽然分离两岸,但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心是相连的!在此,我想委托月亮姐姐带上我的祝福,带上上海人民的祝福与想念,送给台湾的同胞们,让皎洁的月光照亮他们,照亮他们的心窝!在中秋节的那一天,我一定要和全天下的同胞们一起,愉快地吟诗赏月,共同度过这花好月圆地时刻!
中秋节的月亮,圆又圆。中秋节的月饼,甜又甜。我爱中秋节,更爱中秋节团圆的气氛!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四)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春节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传说,每到除夕,一只叫“年”的怪兽就来人间捣乱,所以,为了驱赶年,我们要放鞭炮,贴红纸。
春节的习俗很多,我喜欢在节前大扫除,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我喜欢在门上贴上春联,在门上贴上“福”字,以显吉利;我喜欢穿上买来的新衣服,去亲戚家串串门,说些吉利话,顺便领领红包;我还喜欢在晚上尽量守夜到第二天黎明,直到听到第一声鸟鸣。
我最喜欢的是晚上家人团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妈,爸爸,妈妈,姐姐,我,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办的很丰盛,大家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聊天,有说有笑的。
吃完年夜饭,我们下楼买了几盒烟花,放在地上,点燃以后,我们退到安全地带,引线越来越短,只听“嗖—轰”一声,烟花发射出去了。烟花飞得很高,变成了一个点点,点点越来越大,突然在空中绽开,变成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越看越美丽。
放完烟花,我们还能回房间看春节联欢晚会,有小品,魔术,歌舞表演,别提多欢乐了。
我真喜欢春节!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五)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千古名句证实描写了春节,春节每家每户都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顿团圆饭。大街小巷每个角落都充满了一股浓浓的年味,每间商店的门上挂满了大红灯笼,贴满了打折促销的广告,商场里的人们摩肩接踵,疯狂抢购,每家每户门上贴着春联与倒福,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大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货物琳琅满目,人们个个喜气洋洋,这里看看、那里挑挑,满载而归。
我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到奶奶家。奶奶在包馄饨,虽然奶奶的手上爬满了皱纹,但是可灵活了,一眨眼功夫就包好了好几个,我让奶奶教我包馄饨,只见奶奶先把面皮平放在手上,接着在皮子的中心偏下放上一些肉馅,然后在馅上方和下方的皮子上抹上水,对着,再把馅上方多余的皮子与肉馅对着,最后将馅左右两旁的两个角朝馅这边对折,用水黏住,就大功告成了。
我也迫不及待地包好第一个馄饨,我把自己的和奶奶的作比较,奶奶的既饱满,皮肉又平均,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桌上,像一排排士兵,而我的却扁塌塌的,看起来像刚出生的小猪。奶奶看了,手把手教我包了一个,果然截然不同,我低着头认认真真地研究了好几分钟,终于包出了几个像样的馄饨。
开饭了,奶奶下了馄饨给我们吃,我吃着自己做的馄饨,心里暖滋滋的,特别高兴。爷爷的脸红通通的,我想这不仅因为他喝了酒,
更因为高兴与激动吧!
春节真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啊,那么喜庆,那么快乐!春节又象征着新的希望与梦想,我爱你春节!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六)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七)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节日
中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从落魄到战争,从和平到富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春节。
春节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铺都挂满了红灯笼,贴上了闪闪发光的对联,有着一派辞旧迎新的气氛,商店里的墙壁都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莹透亮。这时候,庞大的人群带着迎春的喜悦涌进大商店购年货,商店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多得让你眼花缭乱,无法选择。来来往往的汽车的鸣叫声、小商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为这热闹的大街谱上一曲欢快的交响曲。
在除夕的晚上就更热闹了!我家的桌子上摆着许多美味佳肴:淌着汁水的红烧羊肉,有香气扑鼻的火锅,还有很多美味水果,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举杯祝福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也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餐桌上大家边吃边聊着这一年来的变化,聊到高兴之处,大家都开怀大笑。
夜晚,人们把一个个烟花点燃。烟花在天上喷出了一个个美丽的“花朵”,美丽极了。我看见小伙伴都在放,我想:让我的烟花也为这灿烂多彩的夜空画上美丽的一笔吧!于是我把烟花点燃,“砰!”的一声,烟花在空中烁出一道道绚丽无比的彩虹。“哇!好漂亮!”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向这里看过来,异口同声地喊道。我哈哈一笑,又点燃了第二个„„
春节真开心呀!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啊!
我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八)我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1
一年365天,我们中国人有许多传统佳节:一月一日元旦,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呀,最喜爱八月十五中秋节。
每到中秋节,全家人就欢聚一堂,分享外婆烧的美味佳肴,品尝月饼,赏赏明月,叙叙亲情,聊聊家事、国事、天下事,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享尽天伦之乐。
今年中秋节,我家院子里秋风徐徐,桂花飘香。大家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精美的“元祖”雪月饼、绿杨顿鲜肉月饼、嗑着瓜子、喝着饮品,一家人沉浸在甜蜜温馨的气氛中。不知是谁先想起了汶川地震灾区的人们,大家不约而同地“唉!”了一声。
是呀,灾区的人们有的失去了父母,有的失去了孩子,在中秋之夜他们的心情又如何呢?全家人脑海中想到的是这同一个问题,心情十分沉重。
“心心”,妈妈的喊声打破了沉寂,“看,天上的月亮圆了!”大家抬头一望,果然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似的高挂在夜空,给大地披上了银装,大家情不自禁地赞叹着:“真美!”对呀,古人说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悲欢离合。我们遥祝灾区的幸存者健康长寿,远隔千里与我共赏这轮明月。
我想:一定要刻苦学习,牢牢掌握科学知识,长大了发明一种“防震仪”,让世世代代的人们永远免遭地震之灾,共享中秋团圆之乐。
我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2
我喜欢中秋节,因为中秋那天晚上,月亮是那样的圆,星星是那样多,无数的星星围绕着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