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作文范文
导航

公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020-12

篇一:《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辨析题及解析》

第一章政治理论

?哲学辨析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

[解析]这种说法不够全面。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或曰意识与物质谁是第一性,即世界的本原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意识是物质派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

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就是说,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说到底,就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而不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分歧。唯心主义并不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例如:克拉底鲁的?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运动绝对化,否认相对静止,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不可知论。

2、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的。

[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运动有一种特殊状态就是静止。静止主要是指:事物的空间位臵相对不变,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则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在坚持事物绝对运动的前提下,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第一,相对静止是衡量物质运动的尺度;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改造不同的事物。

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的“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是正确,证明了运动的绝对性。

[解析]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第一句是辨证法,强调了静止的相对运动的绝对。第二句是诡辩论,夸大了运动,否定了相对静止的的存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不可知论,最后变成了诡辩论。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当你第二次踏进这条河的时候,它已经不是你上次踏进的那条了,因为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第二句是说,当你踏进去的时候,它已经不是你想要踏进去时候的那条河了,同样,在你想要踏进去和踏进区之间的这段时间,河也发生了变化。第二句话相当于说,事物没有稳定存在的状态,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并且没有相对静止的时候。

在坚持事物绝对运动的前提下,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是辩证法和诡辩论根本的不同,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辩证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

[解析]这一命题强调敢想、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克服困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要取得成功需要许多条件,如果只是敢想,并不具备相应条件,也不会取得成功。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只凭主观愿望蛮干,不仅不能成功,还会招致更大的失败。对这一命题要结合条件作具体分析,防止陷入夸大或否定主观能动性的误区。

5、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且可以消灭和创造规律。

[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更好指导实践。因此,认识世界必须认识规律。

(2)人们改造世界,不仅要认识、利用规律,还要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消灭。违背规律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因此规律是不能改造的。因此,改造世界必须改造规律是错误的。

6、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句话说明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解析]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是错误的。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个?结果?两个字就是限定。是说从趋势来看,是最后必然引起质变。注意是最后。是结果,不是马上。最后又是什么时候呢,那就是下一句话了。

量变不能说必然引起质变,因为这句话没有限定。好像制药有量变随时都能质变一样。自然是错误的。量变积累到一定阶段才能引起质变。这一定阶段才是限定词。是一个量变的?结果?,引起质变后,又开始新质基础伤的新的量变,又会引来再一次的?结果?即新的质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7、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是第一位的,同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内因比外因重要。

[解析]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是错误的。

事物的矛盾有内、外之分。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动力。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内因是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举例:请让我用鸡蛋变成小鸡的过程说一说内因和外因的作用。

(1)内因:首先是一个健康的受过精的鸡蛋.(不能是鸭蛋、蛇蛋、炮弹、坏蛋)

(2)外因:我们为这个健康的受过精的鸡蛋,提供一个恒定的适合小鸡孵化的温度.

(3)结果:经过21天的孵化,鸡蛋发展成为小鸡.

(4)结论:对一个事物的发展来说,内因和外因同样重要.但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

易犯的错误一:外因决定论我家孩子学坏,都是因为那几个坏孩子勾引的。

易犯的错误二:内因决定论我家孩子聪明,一定能上大学。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因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是第一位的,同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句话是正确的,?内因比外因重要?,这句话是错误的。我们要坚持内外因统一的观点,既反对外因决定论,也反对内因决定论。

8、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

[解析]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的说法是错误的。

认识的产生依赖于实践,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之间的对立性表现在: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性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这次飞跃,只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步。理性认识还将回到实践中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次飞跃意义更为重大,这是因为,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实现认识的目的,而且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完善、丰富和发展。

人们从一次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是有限的,要想认识一个复杂事物,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时,物质世界恒的运动发展过程之中,这决定了人们的实践和认识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化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类辩证发展过程和总规律。

因此,从这点来讲,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样重要。{公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9、真理和谬误作为两种不同的认识结果,是相互依赖,相互对立,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

[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即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谬误则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在认识过程中,就确定的对象和范围而言,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的界限是确定的。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这一狭窄领域之外,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两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包含着以后会暴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认识的任务在于把握真理,但是把握真理是一个反复实践和不断探索的过程。谬误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也不仅仅是消极的。在正确地总结经验的条件下,谬误往往是走向真理的先导。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人的认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无限过程,是不断地纠正谬误和把握真理的过程。

10、地理环境、人口要素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生产方式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臵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也不能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相反,地理环境的作用还要受社会条件,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制约。

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为了充分发挥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必须对人口实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提高人口的质量。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自然资源和人口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转化为社会的要素。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生产

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担当者;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

人类社会是由自然而来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既联系又区别的两种物质存在形式,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11、人民群众是历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坚持为人民服务。

[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要把自然资源改造成为社会财富,劳动者必须掌握适当的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劳动群众不断地积累经验,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人要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和一定的物质手段,这些都是劳动人民通过生产实践创造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上一切社会矛盾的地解决,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变革时期。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它们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改革、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的。

因此,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话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道理是相通的,此中道理警示无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是一个执政党赢得民心的根本保证。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必须正确认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毛概辨析题:

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解析]这种说法是不正确。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过的正确的理论思想和经验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开始了全新的中国革命。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长期艰苦斗争中,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主要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正是坚持了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他才能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科学理论、战略策略和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与此同时,毛泽东思想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聪明才智,是党和人民群众进行伟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王稼祥于1943年7月5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在正式文件中,首次出现于1945年的中共七大刘少奇的报告《论党》

里。对毛泽东思想的首次系统论述也是该报告,中共七大首次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新民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对象、革命前途和指导思想方面是一致的。

[解析]这种说法是不准确。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两者革命对象是相同的、而革命前途和指导思想方面是不同的。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都是反帝反封建,

(2)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专政的国家,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3)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两者的不同源于领导者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这才是区别二者的根本标志。

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解析]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

(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起从实际出发,即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为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深入实际,做艰苦细致的调研研究工作,还必须破除对教条主义的迷信,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

(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通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来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并从实际出发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在实践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以中国自己独创性的理论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3)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胜利发展;反之,就会遭受重大挫折。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充分证实这一真理。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956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了轰轰烈烈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同时,三个改造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因此,题目观点是错误的。

?中特辨析题: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

篇二:《(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验)大纲》

西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笔试

(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验)大纲

一、公共基础知识

(一)事业单位概况

1、事业单位的概念和分类

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3、事业单位改革

(二)政治基础知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毛泽东思想概论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科学发展观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时事政治(2009年3月2010年3月国内外大事)

(三)法律基础知识

1、法理学

2、宪法

3、行政法常识

4、刑法常识

5、民法、经济法和商法常识

(四)公文写作与处理

1、公文概述

2、常用公文的写作

3、公文处理

(五)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概述

2、职业道德修养

3、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建设

(六)科技基础知识

1、科学技术概述

2、信息科学技术

3、空间技术

4、航空航天技术

5、现代生物技术{公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6、新材料技术

7、新能源技术

8、激光技术

9、纳米技术

(七)国情、省情和市情

1、国土、人口和国力

2、陕西省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

3、西安市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

二、职业能力测验

(一)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二)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三)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篇三:《公共基础知识复习:综合应用能力预测试题》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综合应用能力预测试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1:{公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看到一盒益达口香糖,打开微信,对着瓶身的条形码一扫,手机立即显示易讯、亚马逊、当当和1号店都有售。其中,易讯卖9.9元,当当卖9.9元,亚马逊中国卖11块,1号店卖10块。其中当当最便宜。点开易讯的链接,选择微信支付,若已开通微信支付,直接输入密码即可进行消费;若未开通微信支付,提交订单绑定银行卡、设定支付密码,验证后即可进行消费。

扫一扫,扫出新世界。这是微信5.0里对扫一扫的强大功能给出的定位。扫一扫,将线下和线上、人和机、物和网完美的结合起来。而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因为微信支付的加入,线下和线上、人和机、物和网才真正形成了一个了圆。

材料2:

日前,一些人利用微信“朋友圈”散布“警方在医院门口击毙暴恐分子”“西四环又现不明枪声”等谣言,被依法查处。一石激起千层浪,案件引起很多人“吐槽”:“是该管管了”“别让谣言污染“朋友圈”??

“所有的邪恶中,谣言散播最快”。看看这些年微信上疯传的假消息,“酒驾一律拘役六个月”“暴恐分子扮成干活的人敲门施暴”等,无一不传播着混淆视听、制造恐慌的负能量。前段时间,“人贩子进京”谣言满天飞的时候,一些很少上网的老人,都心急火燎提醒子女“看住孩子”。

最近,国信办发布了“微信十条”,用文明法治为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立规矩,可谓驱散谣言雾霾的“及时雨”。前几天,就在各方心系鲁甸灾区之际,一些造谣者却趁机生事,网友愤然疾呼“有一种支援叫做‘不造谣’,有一种真情叫做‘不传谣’”。这些都说明,向谣言亮剑,传递微信正能量,是人们迫切的心声,更是不可撼动的社会共识。

问题:

1.联系当前实际,分析“微信”的利与弊。

2.针对如何防止微博散播谣言,谈谈你的措施。

参考答案:

1.联系当前实际,分析“微信”的利与弊。

利:一是微信更便捷、方便大家快速获取信息;二是微信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相互沟通生活、交通琐事、传播八卦新闻等,信息多元化、多效化,更有趣;三是微信能够传递传统媒体电视、报纸上看不到个人观点,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评论,主导事实的传递。

弊:一是微信式的微阅读给深度阅读带来障碍,一条微信用不到一分钟,随时随地的微化阅读,会让大家形成阅读惰性;加之微信内容的个人生活化,基本是无效阅读。二是微信中的信息无法鉴别真伪,给别有用心者带来可乘之机,散播谣言,损人利己,

甚至祸国殃民。三是微信方便大家快捷捕捉信息的同时,也造成“微控”人的信息焦虑,面对微信的时间管理能力受到挑战。

2.针对如何防止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散播谣言,谈谈你的措施。

一、对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供应商进行规范,要求取得相关资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保护用户隐私,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举报信息等。

二、对公众信息服务者开设公众帐号,要求必须通过供应商的审核方可广泛发布。

三、对时政类文章的发布采取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要求公众号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关资质。

四、要求微博用户在注册帐号的时候必须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同时必须提供真实姓名,即所谓的“实名制”。

篇四:《行政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08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C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D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理由。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

B我国国家职能就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C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是我国国家机构的职责所在。

D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7、运用经济常识为解决民工荒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A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外来劳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B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适当增加政府维护劳工权益的社会保障的支出。

C加强立法,为保障劳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