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作文范文
导航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2020-12

'第一篇、解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解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德国乃至欧洲最疯狂的哲学家,反基督教传统的斗士,以一句‚上帝死了‛作为终结道德评判的标志口号闻名于世。

尼采自己和多数研读尼采的后人,都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作尼采的哲学代表作,视为其最主要、最本真的文章,其影响也的确最大。然而,尼采在书中是自己说话吗?不,是查拉图斯特拉在说。尼采是查拉图斯特拉吗?难讲。尼采可以说,书中的话都是查拉图斯特拉、而不是尼采‚如是说‛。他仅仅是纪录者,像柏拉图写的对话,不是柏拉图在说,而是‚他的角色‛苏格拉底及其学生在说(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难道不会是一个角色?

出身于路德宗牧师家庭的尼采,极为欣慕路德在德语方面的历史功绩和影响力,将路德作为自己在德语上要达到的目标。然而,尼采在德语诗作方面的努力失败了。〔3〕这并非因为,尼采之前,歌德(尼采最敬佩的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olderlin)、诺瓦利斯(Novalis)、毕希纳(Buchner)、克莱斯特(Kleist)在德语诗言方面撒尽才性,而是因为尼采自己作为诗人的才性天生不足。要是尼采真有盖世诗才,像里尔克(Rilke)或者特拉克尔(Trakel),要在德语诗言史上占据超人地位,并非没有可能。尼采的诗同海德格尔的诗一样,让诗人笑掉牙;尼采的散文和格言文体,至多与荷尔德林、施勒格尔(Fr.Schlegel)、诺瓦利斯持平,风格不同而已。

尼采是哲人,而不是文人。他的所谓‚诗化‛或格言文体,仅仅作为哲学文章,才显出其超人气象。即便这种哲学文体,也不是尼采的独创。熟悉席勒、荷尔德林、诺瓦利斯、施勒格尔的人都知道,无论哲学的所谓‚诗化‛还是格言体,都是德国浪漫派的成就。即便这种成就也不是德国浪漫派的独创,不过是亚理士多德之前、尤其是柏拉图之前文体的复活。

如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最具叙述特色、个性才情的文章,这种个体独特性是什么?问题仍然是:尼采是谁?

既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哲学著作,作为西方的哲学著作,叙说者的名字竟然是一个非西方传统中人,既非尼采心仪的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不是《悲剧的诞生》中迷拜的希腊神人狄奥尼索斯。查拉图斯特拉何许人也?波斯宗教的先知。借波斯人的嘴说话,欧洲思想史上不是头一回──孟德斯鸠编造过《波斯人信扎》。借波斯先知的嘴说话,也许表明尼采要站在欧洲思想传统之外的超然立场来评价欧洲精神。〔4〕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明显摹仿福音书的结构和叙事方式,分四部记叙查拉图斯特拉的漫游、梦幻、遐想和‚我实实在

〔5〕在告诉你们……‛寓意的言说充满寓言、比喻。圣经思想不是哲学:Quidergo

AthenisetHierosolimis?(雅典与耶路撒冷有何相干?──德尔图良)。难道尼采暗中站在圣经立场反哲学,是反哲学的哲学家?

虽然尼采称自己的话‚像铁锤‛,明显学舌耶和华说‚我的话岂不像火,又像能打碎磐石的大锤吗?‛(耶利米书23:29)但尼采没有借犹太先知或者耶稣的嘴说话,他丝毫不想站到已经被基督教福音派占用了的圣经立场。查拉图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特拉的‚如是说‛摹仿福音书的叙事和教诲口气,不过为了与耶稣基督作对,其‚如是说‛言必反福音书中的耶稣之言。通过查拉图斯特拉这个角色,尼采站到了希腊哲学和基督教这两个西方思想源头之外,他还能算哲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还可以算哲学书?

也许查拉图斯特拉的角色是狄奥尼索斯的化身,代表悲剧诗人反哲学的传统。可是,在查拉图斯特拉的‚激情洋溢中‛和他站立的‚高山绝顶之上‛,歌德、莎士比亚这些悲剧诗人的后代‚可能会喘不过气来,但丁同查拉图斯特拉相比,不过是个皈依者而已‛(这个人6)。比较文学或者跨文化学者兴奋起来:看啊,尼采多么靠近东方、热爱东方……然而,尼采说,那帮编纂《吠陀经》的教士们‚连给查拉图斯特拉脱鞋的资格都没有‛。

与耶稣主要对门徒‚如是说‛不同,查拉图斯特拉的‚如是说‛经常对自己说。查拉图斯特拉重新‚成人‛之前说的第一句话是对太阳说的。太阳就是查拉图斯特拉自己,对太阳说,就是对自己说。‚这样一个人,假如他自言自语,将用什么语言?纵酒狂歌的语言‛(这个人7)。查拉图斯特拉的‚如是说‛是否就是尼采的自言自语呢?

就算是罢。‚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也可以是一种隐身(sichzuverbergen)手段‛(善恶169)。尼采在自传中明白说过,自己是‚这种纵酒狂歌的发明者‛(这个人7)。尼采还说过:历史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哲人是‚真正真实的‛(善恶177)。倘若如此,尼采就仍然是一个哲人。只不过我们切不可轻率地把查拉图斯特拉的‚如是说‛当作尼采的真言,查拉图斯特拉这个角色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查拉图斯特拉的‚如是说‛可能是谎言──偶而夹杂几句实话。是的,我劝你们离开我,并且抵制查拉图斯特拉!最好因他而羞愧!也许他欺骗了你们。(如是说:《论馈赠的道德》)

查拉图斯特拉的这句‚如是说‛仅仅随便说说?

没有真理,只有解释?

暂时先放下查拉图斯特拉的‚如是说‛可能满纸谎话这一问题。查拉图斯特拉的‚如是说‛究竟说的什么?是否有可以称为查拉图斯特拉学说的东西?尼采自己告白,《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宗旨是永恒复返思想,也就是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肯定公式‛(这个人1)。依据这一告白,洛维特以为,‚永恒复返‛不仅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思想主题,而且是尼采思想的基本学说。‚无论愚蠢还是睿智,永恒复返说都是理解尼采哲学的钥匙,并且说明了尼采哲学的历史意义,因为它重新复活了早期基督教与古典异教的争执。‛〔6〕海德格尔对自己昔日的学生的这种说法不以为然,‚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是谁?‛的演讲勾消了这一说法:‚永恒复返‛说的确出现在、而且主要出现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然而,这种学说既无法说明、也无可反驳,仅仅在带出值得思议的、‚面相之迷般的‛问题。〔7〕海德格尔虽然没有说‚永恒复返‛可能是大假话,至少暗示不是尼采的真言。

谜底在于‚权力意志‛的提法。‚永恒复返‛与‚权力意志‛具有‚最为内在的关联‛,是重估价值思想的一体两面,似乎‚永恒复返‛是显白表达(不等于谎言),‚权力意志‛是隐微表达。海德格尔断言,如果没有把握到这两种表达‚最为内在的关联‛,并‚理解为西方形而上学中的基本设问,我们就绝无可能把握尼采哲学,也不可能理解二十世纪和未来的世纪‛。〔8〕权力意志论是尼采的真言,亦是尼采思想的历史功绩,它颠倒了柏拉图主义的基本学说——对于存在的理解。沿着这条可以称为本体—认识论的解构之路,海德格尔开始解释尼采解构整个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革命性‛行动:尼采是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最后一人,以摧毁这一传统的方式继承了柏拉图主义的精髓。权力意志论不过是在谢林那里达到顶点的唯意志本体论的结果,因而是西方形而上学的最后表达,预示了技术统治时代的到来。〔9〕

某些后现代思想家并不理会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谱系论,但也对尼采的‚权力意志‛思想入迷,以为其中隐藏着‚生肌权力‛(biopower)的启示。福科钟情的既非《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非《权力意志》,而是《道德的谱系》。然而,‚为什么尼采要对追求起源提出挑战?‛回答是:‚为了揭示通体打满历史印记的身体,并揭示历史摧毁这个身体的过程。‛〔10〕‚权力意志‛不是柏拉图主义存在论的痕迹,而是显露身体的标记。通过‚权力意志‛的提法,尼采展露出生命的本原现象。德娄茨由此得到启示:凡考虑到生命的思想都分享了其对象的权力(power),因而必然会面对权力的策略。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成了德娄茨最后的思想,《什么是哲学》的结尾透露,尼采教德娄茨把生命定义为绝对的直接性、‚无需知识的纯粹沉思‛、绝对的内在性,是福科临终都还在思考的‚生肌权力‛。‚永恒复返‛既是宇宙论的,更是‚生理学说‛,是‚生肌权力‛的生成论。〔11〕尽管撇开了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史的尼采解释,德娄茨的尼采解释仍然进入了现代哲学中超验论与内在论的对立,试图接续由斯宾诺莎发端、尼采彻底推进的内在论谱系。对于海德格尔,理解‚权力意志‛中的形而上学问题事关‚未来的世纪‛,同样,生肌权力的‚生命‛概念据说‚作为福科和德娄茨思想的遗产,肯定将构成未来哲学的主题‛。〔12〕

对如此发微尼采的‚纵酒狂歌‛,将歌词阐发为‚存在学说‛或‚生肌权力‛学说,德里达给予了尼采式的摧毁:尼采文章根本没有隐含什么确定的学说,也没有什么最终含义。发微或阐发尼采学说的人都忘了尼采的启示:这个世界没有真理,只有解释(参善恶34)。要从尼采‚纵酒狂歌的语言‛中找出某种学说,就像大白天打着灯笼在街市上找上帝。尼采文章总用两种、甚至多种声音说话,因为他对世界的肯定是一种思想游戏,要求风格的多声道。风格成为思想本身,没有尼采,只有theNietzsches(尼采们)。尼采善用短小语句,如果将这些语句与其总体风格分开,根本不可理解、而且经常自相矛盾。尼采文章因此有无限制的解释可能性,哲学在他那里成了无限的解释。〔13〕德里达不仅挑战海德格尔的尼采解释,也瓦解了福科—德娄茨的尼采解释。这些尼采读法仍然受传统的真理问题支配,依附于某种形而上学幽灵,难怪他们看不到尼采文章的多样性。话虽如此,德里达的尼采解释依然得自海德格尔的尼采解释,恰如海德格尔的尼采解释方式恰恰来自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摧毁。把尼采看成彻底摧毁形而上学逻各斯的先驱,而不是看成形而上学的最后完成,难道不是海德格尔式解释学行动的继承、发扬?〔14〕再说,与内在论对立的超验论谱系从康德经胡塞尔

传到列维纳(Levinas),海德格尔恰恰站在两个谱系的转换关节点——胡塞尔与尼采交汇的地方。的确,尼采文章大都不像‚学术‛论文,这使得人们很难从其论述形式中找到其思想主张的内在理路。即便可以归结出所谓‚权力意志‛、‚重估价值‛、‚超人哲学‛、‚永恒复返‛一类学说,实际上都依赖于重新组织尼采的话。解读尼采,解释者不得不明确摆出自己的解释框架,不能像解释其他思想家比如康德、黑格尔那样,躲在他们的思想框架中作出自己的解释。海德格尔、福科、德娄茨、德里达的尼采解释,哪个不是以自己的哲学框框为基础?洛维特可能没有看错:海德格尔的尼采解释的革命性,并不在于接着尼采摧毁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而在于不理会尼采文章自身,自己说自己的。〔15〕

勾消尼采书写的内在实质,代之以多声风格,尼采就不在了。然而,真的再不可能找到尼采?尼采是谁,真的没有可能回答?即便多声风格,也非尼采的发明。柏拉图的对话充满了不同声音,能肯定苏格拉底的声音一定是柏拉图的声音?基尔克果用过一打笔名,哪一个是他自己的声音?柏拉图或基尔克果并非在多声风格或笔名书写中不在了,仍然可以肯定有可以叫做柏拉图或基尔克果的思想。角色或笔名都很可能是‚隐身手段‛,正因为有‚身‛要隐,才发明了多声风格或笔名书写。尼采这个人在‚风格‛中隐藏自身,而不是根本没有尼采之‚身‛。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后,尼采本打算写自传。‚自传‛就是谈论自己。如果查拉图斯特拉的‚如是说‛是尼采‚自言自语‛,何需再写自传?写自传的愿望,表明尼采在‚隐身手段‛中说话感到憋气不能畅言。然而,尼采放弃了写自传,代之以《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偶像的黄昏》……《敌基督者》,然后才作了自述(《瞧这个人!》),然后才‚惨死在思想的十字架上‛(托马斯·曼)。从《善恶的彼岸》开始,尼采越来越多自我引证——引证自己的作品,《瞧这个人!》更是大段抄录。德里达很可能被尼采‚没有真理,只有解释‛的话骗了。并非没有一个尼采,‚尼采们‛不过是尼采的身影——就像他一本书的书名‚漫游者和他的影子‛。尼采不是后现代的非逻各斯论者,他追求真理,只不过不直言真理。德里达没有去问为什么尼采不直言真理,反而以为尼采的言说证明根本没有真理,实乃典型的后现代的自以为是。

查拉图斯特拉口中的‚蟒蛇‛

姑且不谈尼采公开发表的论著,尼采从来没有打算发表的书信、明信片可以证明,‚永恒复返‛、‚权力意志‛、‚重估价值‛的确是尼采想要说的‚学说‛,它们是否就是尼采想说的真理,倒一时难以确定。

在据尼采自己说宗旨为‚永恒复返思想‛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权力意志‛已经出现了。查拉图斯特拉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智者,一种是民众。智者身上的热情是‚求真意志‛,其实质是要‚所有的存在应当顺从‛自己,如此意志就是权力意志:‚你们意欲创造一个你们可以屈尊崇拜的世界;这就是你们终极的希冀和陶醉。‛可是,民众也有自己的‚权力意志‛——他们所相信的善恶分明的伦理。

这里出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权力意志‛,如果我们要谈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究竟该说哪一种‚权力意志‛?查拉图斯特拉接下来的‚如是说‛马上使得

这一问题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善用比喻的查拉图斯特拉继续说:‚不智者自然是民众——他们犹如一条河川,河上有一小舟向前漂流,小舟上载有种种庄重的、隐匿着的价值评估。‛(如是说:论超越自我)这段‚如是说‛让我想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中国政治古训,民众为河川、智者为小舟,明明说的是统治关系,如此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是以价值评估为基础的。为什么?两种‚权力意志‛是什么关系?

谁求真?不是君王,也非民众,只有哲人。‚求真意志‛是智者(哲人)的权力意志,它与民众的权力意志(善善恶恶)处于支配性关系,这里的哲人看来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而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所谓的哲人—王。在世上谁应该统治?有求真意志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求真意志才能排列价值秩序的高低,统治的正当性就基于这种高低有序的价值秩序。

既然更高的权力来自更高的价值,而不是恰恰相反,智者(哲人)就应该展示出自己求得的价值,为什么查拉图斯特拉又说智者得把自己的‚价值评估‛‚隐匿‛起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查拉图斯特拉教诲了智者的‚权力意志‛就是权力者‚要当主子的意志‛后,马上说到:

你们,价值评估者啊,你们用自己有关善恶的价值和言行行使你们的权力;这就是你们隐而不彰的爱和你们惊魂的光辉、颤栗和激奋。然而,从你们的评价中产生了一种更强的权力,一种新的征服:因它之故,蛋和蛋壳都破碎了。(如是说:论超越自我)

是否为了不让‚蛋和蛋壳都破碎‛,智者得把自己的‚价值评估‛‚隐匿‛起来?

在这段查拉图斯特拉的‚如是说‛中,权力意志与重估价值的确显出内在的紧密关联。尽管没有用到‚永恒复返‛的字眼,但河川不能自己流动,是某种更为自然的东西在使它动,这就是‚永恒复返‛。然而,相当明显的是,这段‚如是说‛的经脉不在海德格尔所谓形而上学‚最内在的关联‛,而在智者与民众的政治关系──两种‚权力意志‛无法公开共存。查拉图斯特拉当时大谈‚求真意志‛,越说越忘乎所以,几乎就要把‚隐匿的‛真理讲穿,兴奋得忘了这真理本来说不得,必须隐藏:‚你们聪慧绝伦的人啊,让我们对此谈个够罢,尽管这不大好;但沉默更不好,真理一旦被隐瞒就会变得有毒。‛(如是说:论超越自我)所谓‚超越自我‛,听起来是一个道德哲学论题,实际上事关向民众隐藏真理,‚超越自我‛就是哲人克服想向世人宣讲真理的冲动。那些到尼采的‚权力意志‛概念中去沉思形而上学残余或者发微身体权力的人,看来被尼采的其它话蒙骗了。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后,为什么尼采没有写自传?现在可以有把握这样讲:尼采感到还不到把‚隐匿着的‛真理说穿的时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从语言上说是真正的壮举‛,‚也许只有《善恶的彼岸》的行业工匠歌手序幕中的精湛分析能与之比肩‛。〔16〕果然,《善恶的彼岸》开篇讨论了哲学家(智

第二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书笔记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文笔绮丽,哲理深沉。这本书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用如诗如歌的语言,道出了作者对人生、痛苦、欢乐、期许的体悟。在这本书里,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让"超人"出世。

当人们读到尼采的这本著作时,一定会感到不解:“这究竟算是一本什么体裁的作品呢?”它具有小说的某些特点:人物和一些连贯的情节。然而,这些情节并不具有故事性——它们在书中的作用仅仅是引出一些理论思想。

查拉图斯特拉,其实这就是尼采假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将他的“生存哲学”娓娓道来。查拉图斯特拉是一个耿直的人,他勇于在麻木无知的人群之中、在蔑视他的权威面前高声宣读人生的真理;他是一个智慧的人,他的哲思总是令人不得不屏住了呼吸去聆听;他是一个单纯的人,也许因其长期与世绝离,故而免去了世俗的纷扰,使其堪称真正的灵魂纯净之人。

查拉图斯特拉下山很具寓义。一方面,下山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为了“将光明散播给地底的另一个世界”,也是为了“要寻找领取这智慧的众手”,这表现了当时的尼采用智慧启迪人们思想的理想以及对于人们肯定他智慧的渴望;另一方面,他在下山之前作了长达十年的准备,而这个准备是孤独的“隐居”,这也正说明了尼采在他的理论创作生涯中经历的孤独过程,而这孤独却使他有高于常人的哲思,助他写出了这部不朽的伟作。

什么是超人?超人其实是相对于现代人类而言的一个概念,查拉图斯特拉说:“猿猴之于人算是什么呢?一个可笑的族系,或是一件耻辱。人之于超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由此可见,超人是人类的进一步进化,是人类各方各面得以延伸的新阶段。

从当今的科学视角来看,人想要成为“超人”绝非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人类的进化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同由猿猴进化为人类的过程一样,是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规律的。进化,很难由人的主观意志来控制,人类发展的合理性是在物竞天择中得以证明的。但是尼采的超人理论在当今也被“潜能论”者所证实,人的大部分潜能还在沉睡,潜能的开发成为了当今人类研究的重大课题。故而,我们从超人理论之中应当学到一种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念,至少

在自我世界之中做一个超人。为什么要做超人?很多人会问:我们为什么非要做一个超人?做一个普通而快乐的人有何不可?而查拉图斯特拉给了我们答案:“人类是一条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绳索——一条高悬于深渊的绳索。要从一端越过另一端是危险的、行走于其间是危险的、回头观望是危险的、战栗或踟蹰不前都是危险的。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和完成。我钟爱那些只知为完成而活的人。”

尼采是个珍爱孤独的人。在《归家》中他写有这样的字句:"啊,孤独!你是我的家,孤独啊!我在陌生的蛮人中落荒太久了,所以我不能不泪水汹涌地回到你这里。""即使他们爱你,你也仍感荒凉陌生:因为他们首先要你格外爱惜他们!""这里你可以诚实坦率地向万物说话......一个人直接与万物交谈!"我着实认为这是特别精彩的一章。它揭示了尼采思想的奥秘。只有这样的孤独者,才可能真正进行最伟大的思考过程,它排除了一切意外的干扰,直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现实。也只有这样的孤独者,才可能无所畏惧地与所有既成存在进行抗争,并扬言推翻之。

是的,尼采是个哲学家、诗人、业余音乐家、间歇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他写的论著,一定要体察着他这样的特定角色来解读。他具有深邃而锐利的目光,但又不免带有荒谬的夸张;他具有如歌如诗如火的激情,但又不能防止疯癫的偏激。他对待事物有时非常绝对,是彻底的反唯物论者;有时却彷徨不定,反复推翻自己的命题。他的无所顾忌,永远向着更高的生命意志,不失积极的意义;但他的人种论调和超英雄主义,又被某些人利用,成了破坏和平与践踏人权的理论依据。至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更是饱受评论与争议。我们应该从中读到炽烈的力量、冷静的思辩,也读到昏聩的胡言、痛苦的自缚。尼采作为生存在那个时代的思想家,他的价值取向也是被由环境和人格联合作用而成的特别气质所决定的。他带给我们一种特别的声音,建立了一种特别的美学,也留给我们一种特别的思考。

第三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第四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课件(复旦核心课)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第五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书报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初中开始,就听语文老师说过尼采自诩为太阳,却一直没听他讲过尼采为什么自诩为太阳。我也不求甚解,只是在越来越多的“优秀作文”中看到这句话,于是我开始好奇这个自诩为太阳的男人到底是谁,他说这句话又到底是什么意思。上了大学,也有很多老师提到尼采,说他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可我还是不了解他。直到我阅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才知道原来“我是太阳”来自于这本书的开篇部分。越是想要了解他,越觉得自己不够了解他。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我只是惊讶于它名字的拗口,一直也读不通顺。正如初次阅读时一样,译本的每个字我都熟悉,却始终难以读懂。奥修大师对《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进行过解读,使人们稍稍可以理解尼采所阐述的思想,但不管是阅读原文还是解读,还是得先了解一下尼采的生平和写书的渊源。于是我了解到他自幼丧父,又经历弟弟了的夭折,他自己回忆说:“在我早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痛和苦难,所以全然不像孩子那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从童年起,我就寻求孤独,喜欢躲在无人打扰的地方。这往往是在大自然的自由殿堂里,我在那里找到了真实的快乐。”搬家后生长在一个被女性环绕的环境中,她们把他娇惯得脆弱而敏感,死亡的无常使幼年的他变得孤僻,尼采曾经这样讲述形容他的童年:“那一切本属于其他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经过早地学会成熟地思考。”在中学时代,除了理智的发展并有着惊人的进步外,音乐和诗歌已经成为他感情生活的寄托。1864进波恩大学,修习神学与古典语言学。在1867年应召入伍,并于1868年负伤退伍。1870年8月普法战争爆发,志愿从军担任卫生兵,却得了赤痢与白喉,被迫退伍。1871年开始执笔《悲剧的诞生》,后陆续发表《德国教育设施之前瞻》、《不合时宜的考察》、《人性,太人性的》、《漂泊者及其影子》、《曙光》、《快乐的知识》。在这段时光中,他生过大病,认识很多新朋友,也与好友瓦格纳绝交,至1883年,前好友瓦格纳去世,开始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开始撰写这本书之前,他的人生阅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也不断的获得灵感,最终将之付诸于笔端。尼采在这部著作中阐述了著名的“同一性的永恒轮回”的思想以及著名的“超人”理想和“末人”形象就是在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尼采评价自己这部著作:“在我的著作中,《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我给予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馈赠。这部著作发出的声音将响彻千年,因此它不仅是书中的至尊,真正散发高山气息的书—人的全部事实都处在它之下,离它无限遥远—而且也是最深刻的书,它来自真理核心财富的深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放下去的每个吊桶无不满载金银珠宝而归。这里,没有任何‘先知’的预言,没有任何被称之为可怕的疾病与强力意志混合物的所谓教主在布道,从不要无故伤害自身智慧的角度着眼,人们一定会首先聆听出自查拉图斯特拉之口的这种平静的声音的。‘最平静的话语乃是狂飙的先声;悄然而至的思想会左右世界。’”

尼采选择查拉图斯特拉作为发言人的原因有很多,人们通过书中的阐述的思想和尼采本人的经历而推测出是因为尼采对生命和查拉图斯特拉有相同的看法。尼采看到这些伟大的宗教正在人类身上创造越来越多的罪恶感、悲惨、战争,他们活活的烧死人们;他们谈论着各种无法证明的无稽之谈,他们没有任何证据;他们让全人类陷入黑暗、盲目之中,因为他们的教导建立在信仰之上——而信仰的意思就是盲目。只有查拉图斯特拉是唯一肯定生命的人,他不反对生命,他的宗教是庆祝的宗教、感激存在的宗教。他不反对生命中的娱乐,他也不赞成弃俗。读懂《查拉图斯特拉》需要极其丰富的阅历,我的见识便远远达不到能够产生同感的高度。查拉图斯特拉不希望人们把他当作信仰,“我恳求你们,我的兄弟,要对大地保持真诚,不要相信那些对你谈论炒饭希望的人!”他对人们的称呼是“兄弟”,他真正的走下神坛,他对人们的劝说是说教,而不是布道。“我教你们关于超人的事情。人类是某种应该被克服的东西。你曾经做过什么事来克服它呢?”读到这句话时,我在想他说的“克服”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克服我们身上的缺点,祛除精神上的杂念吗?可这和尼采的理念并

不相符,直至我在一堂课上听到了老师根据他个人的阅历来讲述自己对于“超人”的理解时,我才稍稍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人们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猿猴进化为人类并不是它们预先设想的结果,而是在自然条件的变化过程中,他们遵循这本能的召唤不自觉的进化成人类。原始的人类也并没有设想过自己能够制造现代发达的科技,而是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不自觉的超越其原有的水平才达到这一步的,一切都是“本能”的驱使。结合我自身的阅历而谈,从小到大的读书、考试、升学,这些让我逐渐掌握了知识,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也算是“超越”了自我吗?不,不是这样的。我喜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对于当下教育体制下所要求学习的内容并不是我渴望的,考试、升学也并不是发自内心想要完成的,这一切都被施加了一个外力的推动,所以这并不是尼采口中的“超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已经有人为我们预设了这些道路,完成的每一步都是在向预设的目标前进,我的前进并不是受我本能的驱使。想想自己究竟在什么时候受过内心的召唤而短暂的超越过自己呢?是在我的中学时代,有段时间放学后,我不愿回家面对沉重的作业,羡慕那些“坏学生”轻松抄完其他同学的作业就可以愉快的玩耍,却又不忍看到父母失望,反复挣扎与自责。直到有一次,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过往的车辆,车灯与霓虹灯相互辉映,不自觉出了神,就这样慢慢的走着。忽然间觉得世界很美好,生活也应该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作业、学习之类的根本就不应该成为折磨自己的烦恼。那种无法言明的感觉让我神清气爽,投身在学习的海洋中不再迷茫„„作业的繁重可能在大部分人看来都不算什么,可是它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是人生中最大的难关,而我能够在那一刻明悟,在某种角度上来说我超越了自我。我认为“超越”不是给自己找到另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而是能够走在其上,却已经超越了这条路本身。尼采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查拉图斯特拉也是如此,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选择走下神坛,去接近人类,带给人们礼物。他既然这样做,那么在他们的眼中,人类现在一定是有缺陷的。于是我想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每天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受着七情六欲的困扰。西方基督的禁欲和东方佛教的断欲都是以一种直接否决的方式来教导人们要断绝欲望的困扰,这并不是热爱生命的态度。只有查拉图斯特拉是希望人们能够变成“超人”,去超越自我,同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生活态度,感受到生命的快乐。

读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我的疑惑反而更多了,这也很正常,我以为每本书都凝结着写书人独有的精神,而一本好的书则还包涵着引起人们共鸣,启发人们寻找自己精神的智慧。于是我以我的个人阅历来读这本书,以从前看过的别人的阅历来读这本书,从而得到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因此有不恰之处,愿能聆听老师之解惑。

第六篇、对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解析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大学音乐欣赏结课论文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设11-1班

毕帅

120113401067

对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解析关键词:查拉图斯特拉西方音乐史交响诗名作赏析施特劳斯尼采概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在这本书里,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让“超人”出世,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1896年德国著名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创作了同名交响诗,把一部艰深复杂的“哲学”用音乐解释得生动、易懂。《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受哲学家尼采的同名散文启发而作。著名的“引子”部分表现“日出时人类感觉到上帝的能量”,一个起初由小号悠远地奏出的庄严题旨,一波波地被推向包括管风琴在内的乐队全奏的高潮,壮丽而神圣。

交响诗《查拉图斯拉如是说》的标题不仅拗口,还很费劲,不知所云。如果单纯从音乐的角度出发,不去顾及标题的提示,则会无从把握音乐的内容;而过分受标题的限制,则更会感到玄奥不着边际。所以,首先了解一下这部交响诗的文学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是必要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19世纪哲学家尼采的一部长篇散文诗,在德语文学界,这部散文诗被认为辞藻华丽、文雅精致,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受到世人关注,不在于它的文学性,而在于它表露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它的“超人”理论。尼采在这部散文诗里假借古代哲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滔滔不绝地陈述自己的人生理想,大量涉及道德、意志、操守、宗教和科学。他提出人类应当由最优秀的人,也就是“超人”来统治,“超人”是能够超越人类的人,他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比人与猿之间的距离要大得多,尼采的超人理论在当时的德国社会受到大部分人的喝彩,被认为是德国人的精神财富,尼采也就被看成英雄般的伟大人物。所以,当理查德.施特劳斯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为题写交响诗的消息传到社会上时,引起舆论大哗,谴责者有之,嘲笑者有之,人们不能容忍把哲学著作谱写成音乐的做法,尤其是尼采的著作,用音乐去表现好像必定要亵渎了真理一样,“超人”也会遭到嘲弄,而“超人”,按照他们的理解,又似乎注定要从他们自己那个种族里产生。

然而理查德.施特劳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用音乐表现或阐释哲学,因为音符无论怎样也不能替代文字,他曾明确表示,他不想写富于哲理性的音乐,只想用音乐表现人类经由宗教以及科学的各个发展阶段,由原始人逐渐进化,直到产生尼采的超人思想。他想用一首交响诗表达对尼采的敬意。所以音乐的表现原则在这里并没有被放弃,聆听这部交响诗也完全不必以尼采的散文诗为线索依据,尽管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内涵的联系。

理查德.施特劳斯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最主要的作曲家之一。浪漫主义艺术潮流在欧洲兴起之后,就一直在寻求各种艺术领域之间的互相融通:诗、戏剧、文学、绘画、音乐,互相影响。其中,文学对音乐的渗透最为明显,表现突出的是交响诗这一体裁,所有的交响诗都取材于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交响诗这个名称由李

斯特首创,紧随其后的有斯美塔那、柴科夫斯基、圣—桑、弗朗克、西贝柳斯、埃尔加等,施特劳斯几乎是这个行列中的最后一位。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对交响诗的兴趣便逐渐退去了,但是,在19世纪后半叶,交响诗的创作和演出蔚然成风,不排演交响诗的乐团会被视作因循守旧,要不就是能力不足。的确,要演奏《查拉力斯特拉如是说》这样织体复杂的交响诗是需要有好的乐队素质的。尽管施特劳斯多次强调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只表达对尼采的敬意,不寓含哲学意味,但它所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却不容忽视。这部交响诗完成于19世纪末的1869年,此时,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均已完成,能量守恒和转换、细胞学说、达尔文学说,相继加入到经典科学体系中,形成历史上空前严密和可靠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19世纪被誉为科学的世纪,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的根本问题已经解决,剩下的只是学科的完美和技术的转化。自然科学的发展当然影响到哲学思想的演化,产生的后果有时竟是消极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本来是提示自然界物种进化奥秘的,它可以帮助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界并探索生命的起源,而尼采却把它歪曲地运用到人类社会,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现象,以此来说明人类社会中种族间的关系,从而推演出超人理论。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鲁迅

超人理论产生于德国,也盛行于德国。1870年,普法战争以普鲁士军队大获全胜而结束,世界名城巴黎被占领,普鲁士国王威廉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不可一世的威廉把即位典礼搬到法国的凡尔赛宫举行,以示国威。大多数德国人昏了头,他们被威廉的军国主义精神刺激得头脑发热,一种病态的民族自豪感四下蔓延,狂热的民族情绪使这个民族带有一种危险性,他们狂妄性地藐视其他民族,19世纪的后三十年里,德意志帝国的国力有很大发展,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治理下的国家机构像一架精确运转的机器,社会效率很高,这一切都使德国人产生了扩张的欲望,他们甚至对其他种族有毁灭性的敌视。尼采的超人理论太满足他们的心理了,尼采描述的优良种族“金发野兽”统治人类的途径在德国被视为真理,尼采被视为英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则是理查德.施特劳斯对一位英雄的致敬。

尼采死于1900年,他属于19世纪,但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与他的思想有若干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士兵的背包里有两本必备的小册子,一本是《圣约翰福音》,一本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些行将把尸骨抛在异国冰冷土地上的士兵,蜷缩在战壕里读尼采的诗句:“我教你们做超人。人是应当被超越的。”施特劳斯的同名交响诗开头用四只小号奏出的宏伟主题和定音鼓震撼性的敲击,都使人想起那句话:“我教你们做超人。人是应该被超越的。”尼采死后,他的一切文字遗产都被他妹妹伊丽莎白个人掌握着,伊丽莎白是个狂热的法西斯主义者,一个受贪婪欲望驱使的伪造者。她整理出版了尼采生前抛弃的手稿《权力意志》,直到现在,也无人知道那里有多少内容是按照她的需要歪曲修改过的。她伪造尼采的日记,手稿,使研究尼采的学者们在半个多世纪里为了辨别真伪而聚讼不休,直到1997年中国的尼采翻译者和研究者们还在打着笔

墨官司。伊丽莎白对希特勒的崇拜以及希特勒对尼采哲学的着迷都使尼采的名字与纳粹相联系。

法国著名作家,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很早就慧眼地看出施特劳斯音乐在追寻一种崇高的力量,一种“支配人类的力量”。他谈到施特劳斯的音乐精神时说:“经过多年的内心冲突,这位理想主义者感到越来越痛苦,终于狂怒并演变成傲视一切的英雄主义。施特劳斯的大笑,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像鞭子一样抽在我们身上,像蜇刺一样刺痛我们!„„他的高傲升到了极限。”这种“支配人类的力量”和“升到极限的高傲”,既是德意志帝国思想文化背景的产物,又可以视为20世纪法西斯德国侵略扩张的社会文化基础。

施特劳斯是个长寿的音乐家,他在19世纪已经成名,在20世纪取得了歌剧创作的艺术声望。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还写了几部悦耳动听的作品,84岁时写了向人生告别的《最后的四首歌》。纳粹德国时期,施特劳斯接受过纳粹当局的职务,这是他个人历史的疑点。他也受过纳粹的迫害,财产被冻结,一度被限制居住。战争结束后,他不得不接受是否“纳粹化”的甄别,他遭到过不少道德上的诘责,也享受着来自社会各方的辩解。人们为他战争期间的行为争论,却很少有人通过他的交响诗研究他的思想,研究他的美学特质与社会思潮的关联。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由于明显的政治关联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演奏的机会不多,1968年拍摄的电影《2001年太空漫游》中,采用了这部交响诗激动人心的开头部分,此后,人们才给此曲更多的关注。应该仔细倾听一下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以是纯粹音乐欣赏式地听,也可以是知人论世式地听,听听“理查德.施特劳斯如是说”。

相关链接: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

比才:歌剧《卡门》—沈弘

第七篇、由《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略窥尼采的“超人”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第八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2)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2)]

四,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2)。尼采与马克思

这两人在我们国家都存在很严重的误解,一般是前者取其不适用的,而后者取其适用的。注意:不说好不好,对不对。这是看完此书后应当注意的方面。

先说相同点:

二者都是彻底而坚决的反蒙昧主义者

都极其厌恶民主!!!吃惊么?我第一次看也吃惊,马克思搞出来社会主义为什么还厌恶民主呢?原因在两人的不同点里

都极其厌恶庸俗的小市民趣味和情调

都是极其自负之人

都是自救并继而救世的先知般的人物

都崇尚以暴力来涤荡人类精神中的垃圾!!!

都很早慧,马克思24岁是博士,尼采24岁是教授

都一直被人严重误解

不同:

尼采是从人本身入手治病(彻底个人主义者)马克思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所以我们社会主义要和谐相处啊)

尼采对抗虚无主义的手段是审美和狂喜,像希腊人那样生活的很诗意,马克思对抗虚无主义的手段是劳动、幸福、在解除异化后的随心所欲人的伸展

尼采的扫荡要比马克思更全面和彻底些,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留有不少的死角。

尼采的全球统治政治观,是智慧而友善的贵族统治普通劳动者;马克思的全球统治政治观则是群氓自我统治。可以说,纳粹是尼采式的全球统治尝试,斯大林是马克思化的全球统治尝试。

尼采被人误解是因为他的光芒太真实耀眼了,会让习惯了阴森的人们恐惧和失明;马克思之所以获得普遍的追随,是因为马克思像耶稣那样的许诺了谎言。

尼采认为人的没落是一切人的没落,只有完全断裂,才能生成全新类型的高等人;马克思则认为,只需要资产阶级的没落,人们才能重建原始社会般的那种基于劳动的团结,在马克思的社会中,不需要超人,读后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2)》。

尼采认为,人类之间的残酷是低等人不肯没落从而用愚蠢野蛮和暴力污染着世界;马克思认为人来之间的残酷是私有制导致的野蛮压榨,人在私有制生产关系中,只是一种器具,人的尊严在异化中丢失殆尽。

尼采拒斥任何的党派、团队、组织;马克思认为要暴力打破旧秩序,就得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尼采的意思是,你一定要高贵强健起来,成为狮子,这样就不会有人再能够压榨你了;马克思说,人类的残酷就在于这个世界上有狮子,我们要联合起来杀死一切狮子,这样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悲惨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

尼采的追随者一般都是生命至上主义者,热爱生命;马克思的追随者大多数都成了炮灰一样的低值易耗品,指挥绵羊的头羊在革命胜利后大部分都摇身一变成了狮子(不要笑朝鲜了,别人都在笑你,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尼采厌恶卢梭和康德,认为人之间的平等无法在道德上或者某位立法者那儿获得合法性依据,人类的尊严并不体现在平等上,相反,毫无二致的平均主义恰恰是对人类的构陷。马克思则认为,人只有平等,才能有获得尊严和自由的基础。

尼采是个天才的语言学家,他认为语言是牢狱,是一切暴力蛮愚之门,所以他砸开了他所能砸开的一切;马克思根本上还是个结构主义者,他认为只要无产阶级能翻过来统治世界,人间的残酷就会消失。尼采肯定不会同意马克思的,尼采会说“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叫做残酷,难道无产阶级压迫资产阶级就不叫残酷了吗?”

(个人相当赞同这一点)

就个人而言,我比较挺尼采,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更聪明更狡猾。

七。结语

看完此书,最深刻却最浅显的感受: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然后纯净的自私的爱自己,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最终超越你自己,干掉自己的上帝,成为自己的主宰。

节选几句话作为结语吧:

我也像太阳一样热爱生命与一切深海。这就是我所说的知识,一切深邃的都要上升到——我的高度!我与我的思想在他们头上走着,即使我踩着我自己的弱点,那也还是在他们的头上。正义说:人类是不平等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